兒纜船

兒纜船,譚嗣同所作《兒纜船》寫於一百二十多年前,描寫的是衡陽一戶撐船人家的孩子,剛十歲就不得不跟隨家人撐船拉縴,艱難度日。

詩詞原文

《兒纜船並敘》
友人泛舟衡陽,遇風舟頻覆。舟上兒甫十齡,曳舟入港,風引舟退,連曳兒仆,兒啼號不釋纜,卒曳入港,兒兩掌見骨焉。
北風蓬蓬,大浪雷吼,小兒曳纜逆風走。
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兒手。
纜倒曳兒兒屢仆,持纜愈力纜縻肉,
兒肉附纜去,兒掌惟見骨。
掌見骨,兒莫哭,兒掌有白骨,江心無白骨。

詩文註解

在戊戌夏秋之交,譚嗣同所遭遇的局勢,堪與“兒纜船”一詩所敘情形作比。在此段描述中:譚嗣同自比“十齡兒”,“瀕覆之船”隱喻將被瓜分的中國,“惶惶船中人”隱喻光緒及通國之人,“曳入港”隱喻清廷欲行新政以自救,“逆風”隱喻慈禧一系的舊派,人與物共同構成此一驚心動魄之場面。

詩文主旨

這是一首讚頌勞動人民優秀品質的詩,一個十幾歲的縴夫,為了使船中的旅客免於溺水,他表現出頑強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拚命與狂風搏鬥,縴繩把手上的肉都勒爛了,白骨露出,“纜倒曳兒兒屢撲,持纜愈力纜靡肉”,但他毫不自顧,竭盡全力拉船,終於將船拉入了安全的地方。詩先渲染狂風和巨浪的兇險,襯托出少年拉縴的艱苦環境,“北風蓬蓬,大浪雷吼,小兒曳船逆風走”;繼而寫舟中人的惶恐,“惶惶舟中人,生死在兒手”;在寫小兒奮力拚搏,最後以安慰、同情的口吻高度讚揚了小兒關心他人勝於自己的優秀品質,“掌見骨,兒莫哭,兒掌有白骨,江中無白骨。”

詩文鑑賞

譚嗣同所作《兒纜船》寫於一百二十多年前,描寫的是衡陽一戶撐船人家的孩子,剛十歲就不得不跟隨家人撐船拉縴,艱難度日。“北風蓬蓬,大浪雷吼。小兒曳纜逆風走”,描述了船娃拉縴遇到惡劣天氣時的危險處境,載滿乘客的船隻正依賴著拉縴娃手中的繩子艱難而緩慢地逆風行駛著。突起的狂風猛地把船吹向急流之中,逆風中的纖娃竭盡全力與風浪抗爭,孩子的雙手死死地拉著縴繩不肯松。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拉縴娃知道身後繫著的那一船“惶惶舟中人”,他們的“生死在兒手”。如果纖娃鬆了手,船兒立刻會被狂風大浪所吞噬,後果不堪構想。“纜倒曳兒,兒屢仆”,大風屢次將拼盡全力拉縴的孩子颳倒,但他卻屢次爬起來繼續與狂風相抗爭著。“持纜愈力,纜糜肉”,縴繩勒破了孩子的手掌,鮮血染紅了纜繩,甚至縴繩勒到骨頭上,纖娃仍沒鬆手,一直堅持與狂風大浪搏鬥……。這兩句寓意更為鮮明、驚心動魄,這不僅刻畫出現纖娃忠於職守的堅強毅力和高尚品質,同時也為維新志士挽救國家民族危亡時將個人生死存亡至置度外的信念埋下註腳和伏筆。“掌見骨,兒莫哭。兒掌有白骨,江心無白骨”,雖然纖娃手心上的肌肉大半被纜繩勒掉了,兩掌露出了白骨,但卻換來一船人生命的生還。
眾所周知,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是完全有時間走脫的,可是他卻力拒中外摯友的苦勸,放棄東渡日本的寶貴時機。他曾表示:“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這種擲地有聲的錚錚豪言,不僅充分反映了“兒掌有白骨,江心無自骨”的英雄氣概和可歌可敬的獻身精神,而且是這種可貴精神的進一步升華,它將永遠是樹立在後人心目中的一座高山景行的豐碑。

作者簡介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瀏陽(今湖南省瀏陽縣)人。曾為候補知府、軍機章京。自幼隨父宦遊,足跡遍大半箇中國,較熟悉當時的社會情況。他是改良主義的激進派。中日甲午戰爭後,他憤中國積弱不振,積極從事變法維新活動,嚴厲批判君主專制和封建倫理道德,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中的激進派。一八九八年參加戊戌變法運動,因戊戌政變被捕,慷慨就義。著有《譚嗣同全集》。

譚嗣同譚嗣同

莽蒼蒼齋詩

《兒纜船並敘》出自譚嗣同《莽蒼蒼齋詩》。北京宣武門外北半截胡同41號原瀏陽會館,為譚嗣同故居,莽蒼蒼齋系其書房號,語出自《莊子·逍遙遊》中“適莽蒼才三餐而返,腹猶果然”之句。
瀏陽會館的房間不多,譚嗣同住在後院的北套間裡,他把這間房子題名為“莽蒼蒼齋”,還把三十歲以前的詩收輯在一起,稱為《莽蒼蒼齋詩》。譚嗣同在這莽蒼蒼齋中與康有為等人朝夕過從,研究變法維新的方針政策,利用光緒帝給他的權力,大膽變法,和頑固派展開堅決的鬥爭。通過這關係中國命運和前途你死我活的大搏鬥,譚嗣同進一步認識到了封建頑固派的反動與猖獗,徹底拋棄了和平改革的幻想,而提出“流血變法”並首當其衝,慷慨就義。從1898年8月21日到9月25日,譚嗣同在這“莽蒼蒼齋”里度過了他生命最後的36天,這是極不尋常的日子,也是他一生中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日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