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克諾索斯王宮遺址(Knossos)是希臘克里特島上最大最著名的米諾斯國王宮殿遺址,一百多年前這裡還曾默默無聞,沒有人會料到,早在公元前,希臘古典文化和歐洲高度文明在此起源並得到充分的演繹。
1900年,克諾索斯王宮遺址被發現並開始發掘,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代表古希臘文明的米諾斯文化由神話變為真實。
克諾索斯王宮遺址是希臘米諾斯文明最大最重要的王宮遺址。位於希臘克里特島中部伊拉克利翁市南8公里。王宮始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公元前1750年左右因地震遭破壞,後重建,規模更加宏偉,集中代表了克里特島米諾斯文明的成就。公元前1450年前後為邁錫尼人占領,後毀滅。
1900年起英國人 A·伊文思開始發掘,部分遺址得到復原。 王宮依山而建,規模宏大。已發掘的王宮遺蹟大部分屬公元前1700~前1500年的新王宮。王宮建築總體呈方形,面積達 2.2萬平方米。南北各設主門,東西則設較小的入口處。中央為南北60米,東西30米的長方形中庭,四周有各種建築物。東側用於國王生活起居,包括正殿(雙斧殿,雙斧是米諾斯王的象徵)、王后寢宮、接待廳等4層或5層樓房;西側主要用於祭祀,包括神龕聖壇、祭儀大廳、庫房等 3層樓房;南北兩側有宮廷大臣的宅邸和露天劇場等。中庭東部和西部各有樓梯連線東西兩部各層,樓道與各層通道形成柱廊。樓梯、柱廊曲折迂迴,令人莫辨方向,故有“迷宮”之稱。建築材料木石混用,以石砌基部,柱子及屋頂則用木材。柱子上粗下細,上有冠板、托架,下有圓形石礎。上下水道相當完善。各處牆面有浮雕壁畫裝飾。北入口處裝飾有著名的公牛浮雕圖。現存壁畫有表現自然景物、國王貴族生活及各種慶典活動的場面,風格寫實,形象生動,色彩鮮艷,表現了高度藝術水平。王宮內還發現有豐富的陶器、金銀工藝品及刻有米諾斯文字的泥板文書等。
王宮始建於公元前兩千年左右,占地兩萬兩千平方米,有一千五百多間大小宮室。王宮中心是一個長方形庭院,四周建有國王寶殿、王后寢宮、祭祀宮、珍寶庫房、宅邸、露天劇場等。宮殿的牆面上有琳琅滿目的浮雕和壁畫,到處陳列著精美絕倫的陶器和金銀飾品,還有大量的線形文字泥板。各建築之間由長廊、階梯、復道、門廳等相連,千門百戶,曲徑迂迴。
公元前1450年左右,操希臘語的人占領了克諾索斯q,標誌克里特文明的衰落。
建築
克諾索斯王宮位於克諾索斯一座名叫凱夫拉山的緩坡上,周圍古木參天。它是一座規模巨大的多層平頂式建築,占地22000平方米,有大小宮室1500多間。1400多平方米的長方形中央庭院把東宮和西宮聯結成一個整體。庭院四周建有國王寶殿、王后寢宮,還有廟宇(雙斧宮)、珍寶庫、住所等等。位於高坡地區的西宮的大部分宮室為三層建築,而在低坡地區的東宮多為四層建築。用來支撐屋面的立柱都用整棵百年大樹鋸刨而成。為了矯正人們視覺上的差異,所有立柱都鋸刨成倒立的圓錐柱體。但遠遠望去,這些立柱上下一般粗細,顯得十分雄渾協調。各建築之間有長廊、門廳、復道、階梯等相接,真是千門百戶,曲折通幽。在逶迤漫長的屋檐上,裝飾著一對對用陶土燒制的有著宗教含義的U字形黃色牛角。 室內稱克諾索斯宮為“迷宮”,的確名不虛傳,儘管經過好幾次破壞和重修,但其內部空間仍顯示出它的奧妙非凡。宮內蒙古自治區過道和樓梯曲折迂迴,穿堂入室,樓上樓下高低錯落,確實使人眼花繚亂。一般人初次進宮就好像進入迷陣,幾次都轉回剛剛走過的地方,很難按原路箸出。難怪神話中的阿里阿德沓公主擔心提修斯迷途難返,給了他一個線球,讓他把線的一端拴在入口處,然後再深入“迷宮”。
“覲見室”位於西宮的底層,這是修復得比較完整的宮室之一。室內有一張保存完好的御座。它暖和石膏製成的,樣子同今天我們通常坐的高背靠椅相差無幾,遠不如中國古代帝王的御座那樣考究。據說海牙國際法庭首席法官的座椅就是按照這張御座仿造的。
為了解決如此一座錯綜複雜、樓屋眾多的建築的空氣調節和採光問題,古代克里特建築師運用光學和幾何學的原理,在緊密相連的各幢樓室間建有一個個天井,讓光線和空氣通過靠著天井的窗戶和通風口進入室內。由於底層光線較暗,在天井的一角裝有一塊磨光的大理石。光線通過大理石的反射投入房間,使位於底層的屋室照樣光線明亮。
王宮還鋪設有至今看來依然比較科學、完備的供水、匯雨和排水系統。在東宮王后寢宮旁邊的盥洗室看到的部分排水管道相當別致,它是由一節節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狀陶土燒制的圓筒銜接起來的。當污水通過管道排到外面時,根據水力學原理,水流隨著管道口徑的變化產生衝力,達到避免堵塞排水系統的目的。
壁畫
這座王宮確可稱做藝術之宮。建築裝飾十分精彩多樣,特別是那些為數眾多的壁畫更是古代克里特文化的瑰寶。 這些壁畫,形象生動,又富有情趣,這在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成為古希臘繪畫藝術最突出的代表,這也說明距今4000多年的克里特文化已經相當發達了。壁畫大體分兩類:一類描寫宗教活動場面和帶有宗教色彩的神話;另一類運用寫實的方法刻畫人的日常活動和動物的形態。覲見室的壁畫是表現三隻臥伏在蘆葦叢中的鷹頭獅身、帶有翅膀和蛇尾的怪獸。據說這種怪物的頭、身和尾分別代表天上、地面和地下的神靈。壁畫畫面款式奇特,色彩鮮艷,形象生動。西宮北側壁畫間裡一幅描寫克諾索斯王的宗教活動中的競技活動,三名青年男女“鬥牛”的巨幅壁畫。畫中一頭同今天所見的不盡相同的黃牛占去絕大部分的畫面,這頭牛正向前猛衝,一個少年在牛前全力按住牛角。牛身後的少年則腳跟離地,雙手揚起,把一名體態輕盈、身著紅裝的少女拋向空中,少女在空中做完空翻動作後,穩穩是倒立在牛背上。
在中央一庭院南邊一間宮室牆上有一幅關於克諾索斯王的壁畫。壁畫同真人一般大小,畫中的國王頭戴裝飾有百合花和孔雀羽毛的王冠,過肩的長髮向後飄動,脖子上掛著用一朵朵百合花串在一起的項鍊,腰束皮帶,身著短裙,正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由於王冠和項鍊都裝飾著百合花樣的飾物,所以這幅壁畫被叫做“戴百合花的國王”。
畫這些壁畫所使用的顏料都地從植物、礦物以及骨螺(一種海生貝類)中提煉的,色彩自然、鮮艷。古代畫家通常是在牆壁上的泥板尚未乾透時揮筆作畫的,這樣能使色彩滲入泥板,經久不退。生動逼真的壁畫在王宮中到處可見。皇后寢宮中描繪舞女和海豚在水中遊蕩的壁畫以及其他宮室和長廊中的諸如“藍色的姑娘”、“持杯者”、“蛇神”等,也都無不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充分表現了古代克里特人的藝術智慧。在王宮中還發現了數以千計的石印章,刻有象形文字的泥餅和兩種象形文字的泥版文書,以及金器、銀器、陶器等。這些珍貴的文物都收藏在伊拉克里翁考古博物館。
現狀
現在王宮遺址已得到充分發掘和部份復原,其建築總體呈長方形,按米諾斯宮室的通例,四周不設圍牆望樓,全宮以長方形中央庭院為中心(長60、寬30米),倚山而建,地勢西高東低,因此庭院以西樓房有兩三層,以東樓房則有四五層,從東麓遠望王宮,但見層樓高聳,門窗敝廊參差羅列,其景觀為古代王宮所罕見。庭院西面樓房主要用於辦公集會、祭祀和庫存財物,東面樓房則是寢宮、客廳、學校與作坊。各層各處都有樓梯相連,尤以庭院東面的中央大樓梯最為宏偉,它有天井取光,三面構成柱廊,梯道寬闊,彩繪艷麗,被譽為王宮建築最傑出的紀念物。
其旁之雙斧大廳分內外兩室,以摺疊門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風,顯示米諾斯建築的靈巧。廳旁的王后寢宮則是一套典型的米諾斯豪華住房,內壁繪有海豚戲水的壁畫,優美雅致,相連小間有浴室和沖水廁所,這種衛生設備在古代是獨一無二的。和建築的高度水平相仿,王宮各處的壁畫也是古代藝術的上乘之作,顯示了克里特文明注重靈巧秀逸的特色,和東方各國的威嚴沉重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