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病人為長期暴露在光照極強地區日光下的人。本病為對紫外線過敏所致。正常人經受一定強度日光照射吸收紫外線後,皮膚暴露部位可以變黑產生曬斑,頸、顴、鼻以及下唇都可發生。少數人對紫外線具有特殊敏感性而發生本病。夏季多發,下唇多見。卟啉對紫外線具有高度敏感性,植物中含的葉綠素為卟啉衍生物,故食用一些蔬菜、生藥等,可影響卟啉代謝,增強對日光敏感性而致病。肝臟疾病也可引起卟啉代謝障礙,使對日光敏感性增加。
臨床表現

以下唇紅部黏膜損害多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
1.急性型在日曬後突然發病,整個唇紅部水腫充血明顯,灼熱刺痛。有散在或成簇的小水皰,皰破潰形成表淺糜爛面,滲出結痂,並易於破裂出血,使加劇疼痛。損害重而深者,愈後留有瘢痕。輕而表淺者,愈後可留有色素沉著。
2.慢性型反覆持久日光照射,唇部反覆持續損害,症狀逐漸加重。表現為乾燥脫屑,充血腫脹,皸裂,血管擴張。唇紅部不斷出現灰白色秕糠狀鱗屑,較少瘙癢和結痂。時間久之,口周皮膚可脫色,或有灰白色角化條紋和腫脹。
診斷與確診

治療與預防

(一)病因治療
1.有光敏增強體質和對日光耐受性差的患者應儘可能避免日光照射,不能曬日光浴。外出應戴遮陽闊邊帽。
2.避免富含卟啉的食物和藥物。如:青菜、、芹菜、胡蘿蔔、無花果、橙、、當歸、仙鶴草、荊齊、磺胺、四環素、金黴素、氯丙嗪、異煙肼、D-860等。
3.塗布5%二氧化鈦或奎寧霜、2%水楊酸霜等防曬劑。
4.對有原發肝臟疾病患者應積極治療肝病。
5.氯喹,每片0.25g,每日1片,分2次口服。
(二)對症治療
1.濕敷0.1%利凡諾液或1:5000呋哺西林液,用該藥浸潤紗布後貼於滲出結痂處,並保持藥液濕潤,直至痂皮脫落。每日3次。
2.0.5%曲安奈德液0.5ml糜爛面下浸潤注射,每周2次。
3.氟輕鬆軟膏唇紅局部塗布,每日3-4次,進食前擦淨。適用於局部無滲出結痂者。
4.病情嚴重者可用潑尼松片,每片5mg,每日15-30mg,分3次口服,或隔日清晨頓服。服藥期間應注意補充鉀離子。有高血壓、青光眼、癲癇、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者慎用。早期孕婦禁用。長期服用後,停藥時應注意逐步減量。
本病病因是接受過多的陽光照曬所致,防止光照是最主要的,唇部塗些防曬霜或唇膏,一方面防紫外線,一方面滋潤乾燥的口唇。外出勞作要戴草帽。多吃些水果、蔬菜等,控制煙、酒,儘量減少辛辣食品的缺口攝入量,同時保持充足的睡眠。局部以0.1%的利凡諾液或呋喃西林液等將紗布潤濕放置,一日3次,每次20~30分鐘,也可用3%鹽水、3%硼酸水濕敷。皮質激素、氯喹及氦氖雷射局部照射等均可進行治療,如已發生鱗癌應及早根治。
從保健和防止黏膜病的角度來說,光化性唇炎應多補充些水分,如多吃些水果、蔬菜等,控制煙、酒,儘量減少辛辣食品的缺口攝入量,同時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有口腔黏膜不適或病變,應及時到市口腔醫院黏膜科就診。
CO2雷射治療

2.結果:術後局部疼痛,腫脹輕微。1例術後次日唇部滲血,經電凝止血後出血停止。手術創面肉芽組織增生到上皮覆蓋整個術區約需7~14天,完成上皮覆蓋需4周~5周。術後3月複查,病變痊癒,唇部功能外形良好。上皮完全覆蓋紅唇後6月複查,1例出現輕度點狀疤痕,質軟,不凸出於黏膜表面,不影響外形及功能。
3.討論:光化性唇炎的治療意義不僅在於消除症狀,更在於防止唇癌的發生。其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直接破壞或切除整個上皮,CO2雷射唇黏膜切除術較其它治療方法有明顯的優點。CO2雷射的能量穿透力很小,如接觸短(幾秒),波及鄰近組織的範圍僅0.1mm,對周圍組織損傷很小,因此能準確控制切除範圍,完整切除病變組織,而且術後不出現疤痕或僅出現輕度點狀疤痕,不影響唇外形和功能。而紅唇切除術後將有潛在的條狀疤痕形成,導致唇部持續性感覺異常或感覺喪失,大範圍的切除則有可能導致唇的形態改變。雷射熱效應產生的熱能可損害血管內皮,激活凝血機制的連鎖反應。雷射還可引起組織和血管收縮,這些反應都可產生止血效果,使術中、術後出血很少。此手術術後上皮完全復蓋創面一般需4~5周,較紅唇切除術所需時間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