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苗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苗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苗,即預防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疫苗或藥物。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苗的研究包括:相關基礎研究、疫苗類型、國際研究概況、國內研究進展、疫苗研究中的風險與問題等。

(圖)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苗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苗

簡介

對付SARS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研製疫苗。要根除非典,除了改善衛生環境、完善隔離消毒制度等應急措施外,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成功研製出預防非典疫苗,而疫苗的研製又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過程。各國科學家在揭示SARS病原體的遺傳信息的基礎上,加速疫苗研製。

病原學研究

(圖)非典病毒侵襲人體細胞過程圖片非典病毒侵襲人體細胞過程圖片

與以往發現的冠狀病毒不同,利用Vero -E6或Vero(綠猴腎細胞 )細胞很容易對SARS -CoV進行分離培養,病毒在 37℃條件下生長良好,細胞感染24h即可出現病變,可用空斑進行病毒滴定,早期分離株的培養滴度一般可達 1×10 6 pfu/ml左右。在人橫紋肌腫瘤細胞 (RD)、狗腎細胞 (MDCK)、人胚腎細胞 (2 93)、人胚肺二倍體細胞(2BS)等細胞繫上也可以培養,但滴度較低。病毒分子生物學特點,SARS -CoV為單股正鏈的RNA病毒。SARS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為自然界中已知的最大且穩定的RNA,雖然各分離株之間存在若干突變,這可能是病毒適應培養基條件的緣故。與其他冠狀病毒相比,未發現SARS病毒編碼的S、E、M或N蛋白的基因發生任何明顯的主要基因重排。

研究方法

構建真核表達質粒PVAX1/M,免疫Balb/c小鼠,測定其誘導的特異性免疫應答,探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eratory syndrome,SARS)防治和康復的可能手段。

方法

根據GenBank中登錄的SARS-CoV M蛋白基因序列設計引物,採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方法從感染SARS病毒的VeroE6細胞中擴增得到約666 bp的片段,構建重組真核表達質粒PVAX1/M。體外轉染COS-7細胞,細胞免疫化學方法鑑定目的蛋白的表達後,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雌性,6周齡),加強免疫3次後,測定其誘導免疫應答的能力。

結果

構建的重組質粒經酶切及測序鑑定,與GenBank中登錄的序列完全一致;細胞免疫化學方法均顯示重組質粒可在COS.7細胞中表達有免疫原性的SAILS-CoV M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中檢測到較高滴度的抗體,並能誘導特異性的CTL反應。

結論

成功構建真核表達質粒PVAX1/SARS-CoV M,並能誘導小鼠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為SARS的預防康復提供了可能的治療手段。

試驗過程

(圖)非典病毒非典病毒

疫苗一旦獲準進入市場,並不意味著疫苗萬無一失,一些潛在的問題可能在疫苗使用一段時間後才會顯現,因此疫苗投放市場後,對可能出現問題的上市疫苗還要做Ⅺ期臨床監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和著名的巴斯德公司樂觀的估計,即使一切進展順利,非典疫苗最終定型可能需要3年左右時間。

當然假如遭遇的難題仍可攻克,克服種種阻力,疫苗研製逐漸進展,需要6年以上時間。由於傳統疫苗的研製必須通過動物實驗這一關,首先通過動物實驗評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塑造出合格的非典動物模型至關重要。但是非典並非一種人畜共患疾病,當拿非典病毒感染其他動物時,不一定出現和人類一致的臨床表現,也就是說其他動物可能不得非典,它們屬於不易感動物。這樣一來,通過不易感動物得到的實驗結果難以保障準確。

動物試驗

(圖)非典元兇——恆河猴非典元兇——恆河猴

目前科研人員已經確定了非典疫苗研製的毒株,並找到了有效的病毒滅活方法,但是動物實驗不過關成為疫苗研製的“瓶頸”,只靠病毒感染恆河猴獲得的抗體,無法說明人體能否獲得具有抗病毒感染的效果。

人體試驗

如果動物實驗這一關最終通過,接下來要過人體初步試驗,要確定自願的受試對象,接種實驗性疫苗。如果安全性受到質疑或不能產生相應的抗體,疫苗研製都會受阻。如果受試對象確實產生了相應抗體,還要驗證這種抗體是否能夠對抗非典病毒,這時就要求受試對象接受非典病毒注射,觀察疫苗是否管用。

如果疫苗對於這次流行的非典病毒有預防作用,但若來年再次襲來的非典病毒改頭換面,產生了變異,辛辛苦苦研究的疫苗就可能沒有效果了。如果接種疫苗後人體免疫反應過激,再次遇到病毒入侵,可能就會產生致命的過激反應。

例如美國最近為防治猴痘病毒感染,要求人們注射預防天花的疫苗時,就出現了心臟病等嚴重併發症,不得不取消對1000萬人的注射計畫。如果非典疫苗研製過程中,出現上述節外生枝情況,研製成功的時間將大大延後。

研究論證

按正常速度,僅三期臨床就需要多年時間,即使證明疫苗有效,還必須考察其安全性,否則大面積接種就等於大面積傳播。疫苗進入市場前,臨床三期的試驗十分關鍵。

Ⅰ期試驗人數很少,主要觀察疫苗是否安全,接種後是否產生免疫力,試驗對象嚴格隔離,受到密切監控;

Ⅱ期臨床試驗對象加大到幾百人,主要研究和評估不同劑量、針次、間隔時間的療效差異;

Ⅲ期臨床試驗對象增至幾千人,觀察大樣本情況下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

只有這些程式一一完成後,才能申請生產許可證,大批量生產。

研究困境與解決方法

(圖)非典病毒進化過程非典病毒進化過程

疫苗一般分為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和基因疫苗4種類型,滅活疫苗是其中最快的一種方法。但無論怎樣快,研製都需經過以下步驟全部安全通過才算研製成功:

濾出滅活的非典冠狀病毒;

建立合格的動物模型;

小量試製、中間試驗、送審和三期臨床研究幾個階段;

研究困境

研製疫苗的諸多技術環節和前提必須充分考慮進去,困難肯定很多,盲目樂觀和浮躁情緒不可取;比如減毒活疫苗,如研製成功,注射一次就可以獲得終身免疫,但是這種疫苗研究周期需要數年,且仍有病毒活性,有可能弄假成真,使老弱病殘等免疫能力低下的接種者成為真正的病人。再如非典病毒是否和流感病毒那樣難以預防,非典病毒是一種容易變異的核糖核酸病毒,現已發現它至少有6個變種,如果病毒不斷變化,每一次流行都是不同的病毒變種所引起,疫苗就不能發揮穩定的針對性效應等等。

有許多技術環節和難點必須加以考慮,研製疫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各種急功近利的行為肯定會招致失敗。

解決方法

雖然許多傳染病並沒有針對性的疫苗,但是人類依然掌握著自己的命運,在各種有效疫苗尚未問世之前,人類對付傳染病依然有不少良好的措施。如限制並減少傳染源,對可能有傳染性的環境及物品進行有效的消毒,切斷傳播途徑,對飲食、水源、糞便應加強管理或無害化處理。加強個人防護,改善居住環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等等。

最新研究成果

加拿大

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爾頓的麥克馬斯特大學研究小組克隆了一個非典病毒蛋白的標誌基因,這一基因與非典病毒中一個關鍵核內蛋白質有著密切關係。研究人員選用引發感冒的腺病毒作為載體,並成功地把這一基因植入病毒內。研究人員說,對非典病毒等可感染肺部表面的病毒而言,經過改造的腺病毒是一個較為理想的疫苗載體。

研究人員希望這種攜帶非典基因的疫苗進入人體後,可促使人體產生特定抗原-抗體反應,從而對非典病毒產生抵抗力。研究小組不久後將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以檢驗這種疫苗是否能夠產生免疫效果。

該研究小組還參與了哥倫比亞省疾病控制中心的非典疫苗研究項目,研究了另一種潛在非典疫苗。根據動物試驗的進展,這兩種疫苗有望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中國

(圖)非典疫苗臨床試驗受試者在接受非典疫苗注射

中國自行研製的非典病毒滅活疫苗一期臨床試驗已全部完成。臨床觀察和實驗室檢測顯示:受試者產生了明顯抗體,且所有受試者都未出現異常反應,疫苗的安全性得到證實。

專家稱,受試者共有36名,為21至40歲的健康人,男女各占一半。從2004年4月22日開始,分別對受試者進行了三種劑量的免疫接種;到9月29日,完成了連續56天的臨床觀察。所有受試者均未出現異常反應,疫苗的安全性得到證明;通過血清樣品抗體檢測,受試者中有明顯的抗體產生,而且有中和保護作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物製品處官員指出:疫苗一期臨床試驗完成,並不說非典疫苗已經研製成功,其結果還有待藥品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價,是否可以進入二期臨床研究還需要嚴格的審評。

2004年1月19日,非典病毒滅活疫苗被批准進入一期臨床試驗,其主要目的是評價疫苗的安全性,如果國家批准進入二期臨床試驗,主要目的就是要評價疫苗的免疫原性,而如果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則需要在非典流行季節出現時才能進行。

此次進行的臨床試驗方案是由中國科學家提出,並經過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組織的專家修改和審核,完全按照國際規範,採用了知情同意、倫理審查、隨機雙盲等規範化操作。

疫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