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泉寺](/img/b/255/nBnauM3X4MjM0YzMzATNzEjNxITM5kjM3YTMwADMwAzMxAzLwU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寺廟簡介
佛泉寺依山而建,氣勢雄偉。龍首峰銅鑄“吉祥鍾”重116噸,工藝精湛、綿音悠長。通天河風光綺旎,山清水秀。玄天一足、天然溫泉、河流飛瀑更為這塊古樸的土地增添幾多神秘、幾多風采。“金佛山金佛佛光恆明,佛泉寺涌佛泉泉潤山川。”熱情好客的天瑞人真誠歡迎您的觀光旅遊,讓您置身其間,流連忘返。
寺廟構建
![佛泉寺](/img/7/64b/nBnauM3X3ETN4QzNwETNzEjNxITM5kjM3YTMwADMwAzMxAzLxU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寺廟景點
![佛泉寺](/img/b/e5a/nBnauM3X1IjMzMDO1ETNzEjNxITM5kjM3YTMwADMwAzMxAzLxU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佛泉寺依山而建,寺院宏偉壯觀,它代表了數千年中國寺院建築之基本形制。進入山門,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小盧舍那佛金像。從前到後依自然山勢,漸次升高,建築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無一不顯示著作為“唐密道場”的宏偉氣魄,方化扭轉之博大厚重,充分體現出中國古典建築之風格。遵照中國佛教協會已故會長趙朴初居士遺願予以恢復,密、淨、禪三位一體,圓融無疑,可為天下第一“唐密道場”。是二十一世界弘揚佛法、莊嚴國土、利樂有德、廣結善緣、普渡眾生的善事。正是“毗盧世界佛光普照,唐密道場法力無邊。”
佛泉寺前這八個裝飾為“佛八寶”。在古建築中,有一類稱為“佛八寶”的器物形圖案,常以石雕、磚雕、木雕或琉璃、彩畫等形式,飾於須彌座、透風眼、牆壁、屋脊及內外檐裝飾等處。所謂“佛八寶”的八件器物分別為輪、螺、傘、蓋、花、罐、魚、長。這八鍾器物是與佛經中一些語句對應的。現將“八寶”的順序及其含義分述如下:
佛輪:佛經中有“佛法無邊,萬世不息”兩句,故將這兩句附會在上面,稱為“佛輪”,列為八寶的第一位。
![佛泉寺](/img/4/520/nBnauM3XxUzNzADM4ETNzEjNxITM5kjM3YTMwADMwAzMxAzLxU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寶傘:傘的圓徑大而垂幅長,可以蔽風雨遮烈日,而佛經中有“偏復三千,淨一切業”兩句(“三千”指世上眾生,“業”指罪惡),故這兩句附會到傘上。“寶傘”列為八寶的第三位。
白蓋:蓋是柄曲、幃幅短而層數多的傘。佛經中有《大白傘蓋》經,並有“張馳如如,曲復眾生”兩句經文,故將蓋稱為“白蓋”,列為八寶的第四位。
蓮花:蓮花在我國被形容為“出淤泥而不染”,在古印度也有類似說法。佛經中恰有“出五濁世,無所染著”兩句,故把蓮花列在八寶的第五位。
寶罐:印度人涌大水罐汲水,頂在頭上回家,這種水罐形圓而腹大。佛經內有“福智圓滿,具定無漏”兩句,因此把水罐稱為“寶罐”,列為八寶中第六位。
金魚:黃金是堅固的,所謂“真金不怕火煉”;魚又是活潑的。用黃金鑄成一對魚,既堅固活潑,寓意永遠不壞,恰魚佛經中“堅固活潑,解脫壞劫”兩句呼應。所以把金魚列為八寶中的第七位。
盤長:又稱盤腸,是長條作盤旋迴環狀的花飾,是古印度花紋圖案之一。它與佛經中“迴環貫徹,一切通明”兩句相應,也被列為八寶中的一寶,排第八位。
以上所說的“佛八寶”,有著明顯的宗教意義,一般用於喇嘛教建築,而不應濫用於其它的建築上(如居民、店面等)。
![佛泉寺](/img/a/881/nBnauM3XwYzNykzNwITNzEjNxITM5kjM3YTMwADMwAzMxAzLyU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吉祥鐘樓建在大沙河北岸的龍首峰上。這裡是中國的佛教聖興盛地,唐時,佛泉寺規模宏大,僧人眾多。據魯山縣誌記載於唐武宗時由於興道滅佛而毀於一旦。
為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盛世鑄洪鐘的傳統,經董事會決定,鑄造了這口舉世無雙的吉祥鍾。吉祥鍾重116噸,高8.108米,最大鐘徑5.118米。吉祥既繼承了民族傳統,又體現了時代特色,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吉祥鐘的上部有背負火珠的雙龍蒲牢;鍾肩有36瓣寶裝蓮花瓣;正背面均書“吉祥鍾”三個大字;側面用鐘鼎文書雙聯:左面是“納福增輝風調雨順”;右面是“萬年永保國泰民安”;鐘上部繪“金龍戲珠”、“丹鳳朝陽”、“祥鶴起舞”、“瑞麟騰雲”四幅吉祥圖案;鐘腰飾56個如意圖案,象徵我國56個民族和睦團結共享吉祥;鍾裙部位鑄出了山水祥雲太陽,象徵我們祖國的壯美山河,祝福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奔騰向前,永不止息。
鐘的銘文撰寫十分絕妙,共666字,銘文記述了中國的鑄鐘歷史“源於殷周,衍於秦漢……,成為傳統”。它記述了鐘的功用,分述了歷代的名鍾,現存的有重46.2噸的明永樂大鐘,重63噸的北京鼓樓大釧、重50噸的北京壇大鐘。而吉祥鍾則“值千禧嘉年立108噸大鐘於魯山上湯之地……以為吉祥祝福,歌功頌今矣”。重銘文書寫了鮮明的時代印記,謳歌了“共產黨人,扭轉乾坤,主宰華夏……,譽滿天下”和江澤民同治“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吉祥鍾四在當地鑄造而懸掛於鍾架上的。2000年5月19日決策;6月15日動工;7月26日建築造型廠房;9月25日開始造型;12月20日下午16時45分澆築完成;28日懸吊完畢,並於2001年元月1日零時零分首鳴二十一響。今年元月16日,通過了市政府組織的國家專家鑑定,鑑定意見認為:吉祥鍾是世界上最重最大的外擊式青銅鐘,表面質量良好,尾音悠長,具有震撼力。6月19日成功申報為世界吉尼斯記錄,並已取得認證證書。
![佛泉寺](/img/8/67f/nBnauM3XwITNxczM0ITNzEjNxITM5kjM3YTMwADMwAzMxAzLyU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禮佛壇為瞻仰金佛最佳之處。東為“福慧壇”,在此拜佛許願可增福添慧。西為“康壽壇”,在此拜佛許願可以健康長壽。中為“禮佛壇”,在此拜佛許願,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建築設計創意充分體現佛教聖地的文化氣息,禮佛壇在大佛圓頂裝藏之日,驚現靈音,於壇中心拜佛,回聲充耳,佛音傳送,法力降身,成為佛教聖地絕無僅有的奇蹟。
佛山金佛背靠佛都山,面對佛泉河,青龍白虎為伴,立佛講法,巍峨高聳。金佛總高153米,金佛高108米,蓮花座、金剛座高45米,為天下第一佛。敬建金佛的創意來自前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的“五方五佛”。中原雖有龍門石窟盧舍那佛,與佛都山相比有五點不同:龍門石窟盧舍那為石佛、坐像、雙臂殘缺、手印難以考證;佛山金佛為銅佛、立像、完整、有明確的說法手印,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生動體現。“金佛盧舍那,佛都曼陀羅”。佛山金佛慈祥莊重,靈竟似有身,充分體現著綿遠悠長、普渡眾生的已經,堪為絕唱。
“五佛更尊盧舍那,十界共奉曼陀羅”。“毗盧世界”,圍繞金佛,依照盧舍那佛文化理念,在金剛寶座、蓮花寶座近萬平方米的空間裡,展現“五方五佛”乃數萬尊護法菩薩、金剛、羅漢、天女的宏偉場面,造像之多、之精美,而局之如法如儀,乃今日天下第一毗盧世界。
![佛泉寺](/img/f/591/nBnauM3X1IjN2MTN5ITNzEjNxITM5kjM3YTMwADMwAzMxAzLyU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天瑞佛山天然溫泉自然涌量294.96立方米/日,水溫64℃,自噴高度15.58米,水柱沖天,熱氣騰騰,景象壯觀,水質純淨,含有20多種微量元素,醫百病,可美容,國內罕見,堪稱天下第一泉。
天瑞佛山溫泉賓館設施齊全。食、宿、洗、娛齊全,24小時供應天然地熱溫泉水,客房豪華氣派,格調高雅,餐飲風味獨具特色,可滿足200能會議需求。
“金身倚天瑞。佛泉和泉祥”。天地有知,鍾靈毓秀。天瑞佛山在這裡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澱,當人們在這歷史的殿堂里留足禪悟佛文化的時候,無不為佛山金佛、佛泉寺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驚嘆折服。山有佛、佛伴山,使這片古老的土地紛呈異彩,罩上一層神秘的光環。那朦朧的意境傳達著令人心馳神往的奇思妙想……
金佛背靠佛都山,面對佛泉河,青龍白虎為伴,立佛講法,巍峨高聳。金佛總高168米,金佛高108米,蓮花座、金剛座、須彌座共高60米,“當驚世界殊”,為天下第一佛。
寺廟文化
詩詞
![佛泉寺](/img/9/1c4/nBnauM3X1QTOzMTMwcTNzEjNxITM5kjM3YTMwADMwAzMxAzL3U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向晚尋幽處
忽聞鐘磬聲
天低知鳥倦
林寂覺風輕
敲石聽泉響
推門看月明
提燈訪山寺
獨坐洗心城
憨山大師佛全寺費閒歌
明.憨山德清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
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難,信願全無總是閒,
淨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髮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名師總是閒,
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也徒然。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閒,
情性攀緣空費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佛泉寺](/img/3/61f/nBnauM3XzYjM4gDMzcTNzEjNxITM5kjM3YTMwADMwAzMxAzL3U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自大貢高空費力,聰明蓋世也徒然。
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功夫總是閒,
能信不行空費力,空談論說也徒然。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
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閒,
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難,意不虔誠總是閒,
五體虛懸空費力,骷髏磕破也徒然。
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閒,
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
大佛經典
![佛泉寺](/img/a/3db/nBnauM3X0IjN2AzN4gTNzEjNxITM5kjM3YTMwADMwAzMxAzL4U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世界第一銅佛,也即趙朴初先生所題:“石人山金佛”也就是五方五佛的中天大佛--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即釋迦文佛的露天法身造像。
他正如《中國佛教寺院名錄》中所指出:“這是前無古人的創舉,載入史冊的畫卷,奉獻給世界的奇蹟。”這不僅僅是精闢的總結,同時也道出這一偉大工程的修建是何等的不易!《百業經》云:“有情之諸業,百劫不壞滅,緣合應時際,其果定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