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佛子莊鄉成立於1993年6月,由原房山區長操鄉和北京礦務局工農區辦事處東班各莊鄉兩個市級貧困鄉撤併合建而成,目前仍然是北京市邊遠山區貧困鄉之一.全鄉平均海拔在45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650毫米左右,無霜期160—180天,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佛子莊鄉地處房山西北部深山區,屬太行山余脈,大部分區域為山前暖區, 東與河北鎮交界,南連燕山、周口店地區和南窖鄉,西鄰霞雲嶺、史家營和大安山鄉,北與門頭溝區接壤。108國道貫串全鄉(河北鎮辛莊鐵路橋至賈峪口村)達25公里,鄉政府所在地黑龍關村距北京城區63公里、距良鄉衛星城32公里。
行政區劃
佛子莊鄉位於房山區西北,東與河北鎮交界,南連燕山辦事處和周口店地區辦事處,西鄰南窖、史家營、霞雲嶺、大安山鄉,北與門頭溝區接壤。108國道貫穿全鄉境內25.6公里。鄉政府所在地黑龍關村距北京城區63公里、距良鄉衛星城32公里。現有18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鄉域總面積150.06平方公里,14506人。佛子莊鄉轄18個村委會(陳家台村、東班各莊村、西班各莊村、陳家墳村、北峪村、黑龍關村、佛子莊村、紅煤廠村、北窯村、下英水村、中英水村、上英水村、西安村、查兒村、長操村、山川村、賈峪口村、石板房村)。
北窖村基本情況
北窖村位於佛子莊鄉西南部,有自然村1個,和南窖鄉相鄰、與佛子莊鄉西安村隔山相望。全村總面積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4.5畝。主導產業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林果業為主,有豐富的煤碳和葉臘石資源。
現有戶籍人口895戶、2013人(其中農業人口1509人),勞動力1186人、青年278人。2004年全村國民生產總值1290.9萬元、人均收入5500元。
成立於1685年康熙年間的銀音會,距今已有300餘年。所用樂器主要是銀鑼、鐺子、笙、笛子、小鑔、大鑔、饒子等。一般以15人為一班,表演形式以坐堂、踩街為主,是人們慶祝節日的一種方式,此外還有獅子會,吵子會,大鼓會共4種器樂花會。銀音會的清純,吵子會的喧雜,大鼓會的宏闊,獅子會的雄壯無不顯示出勞動人民對美好未來的渴望、憧憬。
北峪村基本情況
北峪村地處佛子莊鄉西北部高山區,平均海拔接近500米。村落距108國道10公里,分為北嶺、南嶺和嶺西三個自然村,全村總面積16.9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131戶、457人(其中農業人口402人),勞動力94人、青年43人,長期居住人口87戶、368人。
北峪村現有耕地298畝,主導產業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林果業為主。種植業主要包括玉米、穀子和雜糧等農作物,養殖業主要包括本地山羊、絨山羊、小尾寒羊和黑山羊,林果業主要包括香白杏、柿子、核桃和花椒。200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完成499萬元,國民生產總值2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80元。
北峪村山場廣闊、植被豐富,村嶺西有儲量巨大的青石板和白石板資源,有風味獨特的香椿芽、香白杏,有松樹、側柏、山楊等林木資源。
近幾年來,北峪村先後完成了低壓電力整改、塘壩清淤,修建了5.1公里的村級公路,對村民飲水設施進行了改造。目前,全村家家安裝了磁卡電錶、修建了小水窖、接通了有線電視,基礎設施已日趨完善。
長操村基本情況
長操村歷年來是一個自然村,位於佛子莊鄉西部,和山川村相鄰。全村共居住547戶人家,有農民戶口461戶,非農業人口186戶,全村共1390人,其中農業人口1104人,非農業人口286人。全村勞動力人數738人,青年人數123人。
耕地面積351.4畝,國民人均收入去年3328元。
全村位於石灰岩處地。自然資源貧瘠,僅有果樹特產就是祖產大磨盤柿。藉助史家營煤鄉,農民靠運輸謀生,全村有大小運輸車輛近200餘台。
長操村原有廟兩座,東廟位於村口處,早已拆除,現已是長操國小,也就是現希望國小處(彥華希望國小)。西廟位於村中,也已拆除,現長操村委會,兩棵多年側柏就是原廟址。
陳家墳村基本情況
陳家墳村地處佛子莊鄉西北部山區,有自然村6個,現有戶籍人口260戶、650人(其中農業人口500人 ),勞動力313人、青年數84人。該村村域面積30985.5畝、耕地面積634畝, 國民生產總值241.8萬元。
該村的主要資源有豐富的石灰石和大面積的灌木林。其特產是蜂蜜和柴雞蛋。主導產業是白湖石灰廠。 物質文明是人們生活的前提,該村在安排勞動力就業、發展柴雞養殖,發展二三產做為推動村物質文明建設動力。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加快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此前提該村以增強工作透明度,加強村民參證、議政的能力,用先進思想和先進的文化來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為推動村民精神文明建設,該村正籌建村民文化大院和宣傳牆,正積極籌建村民合作醫療室,用科學文化知識來推動小康社會的進程。
陳家台村基本情況
陳家台村位於房山區佛子莊鄉東部大石河畔,西面和西班各莊村、東班各莊村接壤,南邊毗鄰黑龍關村和下英水村,北與陳家墳村交界,東與河北鎮河北村、辛莊村相鄰。108國道和磁陳運煤鐵路從村前經過。村域總面積828.8公頃,林地7190畝,林木覆蓋率40%。現有人口975戶、2800人,勞動力2800人,青年300人。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30萬元,完成農村經濟營業收入4450萬元,財政收入20萬元,人均純收入4220元。
在資源分布方面,我村是房山地區著名的“清湯磨盤柿”主產區,現有成年柿樹3.1萬株,最高產量達300萬斤;礦產方面,主要資源為石灰石、石板,我村的石料燒炙和石板開採較為久遠,質量佳,屬於優質的建築材料。
我村中有建於清末的娘娘廟一處,現為我村大隊部,院內有檜柏一株,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為二級古樹。我村歷史上曾有銀音會、小車會等民間花卉組織,隨著民眾文化需求檔次的提升,健身秧歌進入尋常百姓家,我村自發組織的“雙馨”農民藝術團健身秧歌曾於2003年獲得房山區“金雞”杯健身秧歌大賽一等獎。
東班各莊村基本情況
東班各莊村地處佛子莊鄉西北部山區,現有戶籍人口228戶、639人(其中農業人口458人),勞動力人數239人、青年人口37人。村域面積80市畝、耕地面積358畝。國民生產總值1248萬元,2004年人均純收入2392元。
該村主要資源有石灰石和大理石。有石灰窯一座。有關帝廟一座。在政治文明方面,該村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標語牌,黨員生活會、村民代表會等多種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國家各時期的大事,要求共產黨員要做到關心政治的先鋒模範作用,要始終保持和中央的一致步調,要和全體村民一道,人人講政治、全村現已營造一個濃重祥和的政治氛圍。
在物質文明方面隨時掌握低保戶的事態情況,對因病或因意外情況致貧的村民,兩委班子決定從集體資金中視情況給予一定的補助。對獨生子女除國家獎勵外,村中抽出一定的資金每年給予額外的獎勵。對國家的救濟物資如數發到困難戶手中,做到公開公正。鼓勵全村的中小學生努力學習,對考取重點院校的學生給予3—5千元獎金。對評選出的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文明大院、文明個人等先進模範人物代表等兩委班子都有明確的規定,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在精神文明方面,成立了精神文明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精神文明建設。計畫生育協會組織會員開展活動並不定期組織廣大婦女學習宣傳計畫生育有關政策。無職黨員和團員成立幫扶小組,“五保戶”“殘疾人”定期訪問解決他們日常實際情況問題。最佳化發展環境,將108複線建設和改變村容村貌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了常年的保潔隊和治安巡邏隊,加強村中衛生和治安管理。建立了以村中大槐樹為中心的老年活動中心,村里正在籌建閱覽室,組建壯大了秧歌隊,組織廣大村民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利用“五月鮮花歌詠比賽”和“三八”婦女節,組織廣大青年和婦女舉辦歌曲、詩歌比賽等。用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來豐富全村人民民眾的精神生活。
佛子莊村基本情況
佛子莊村地處佛子莊鄉西南部山區,現有戶籍人口729戶、人口1607人(其中農業戶數482戶、人口1157人)。勞動力714人、青年501人。村域面積9.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13畝。2004年人均收入3451元。
該村主要資源有青煤、石灰石、石板山、有沙石料、果樹,特產有大柿子、核桃、花椒,沒有主導產業。原有娘娘廟一座,但後來改成國小校。
該村在“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兩委幹部始終堅持基本制度五堅持、行政事務六審定、行政事務八公開、幹部自律十不準。現在村里社會秩序穩定、政治安定,村民支持黨支部,信任黨支部。通過對兩委班子測評,黨員和村民代表的滿意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黑龍關村基本情況
黑龍關村地處佛子莊鄉西邊,有自然村數3個。現有戶籍人口235戶、611人(其中農業人口391人)。勞動力271人、青年數75人。村域面積6205.5畝、耕地面積190.2畝。去年人均收入3027.3元。
該村具有豐富的水利資源、養蜂歷史悠久。有龍神廟一座,位於黑龍關村的北部,共有房屋30間,前面是水,背靠大山,水面長約1公里,寬約50米。在青山綠水的相伴下,顯得格外迷人。而且它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是人們拜佛求雨的好地方,而且非常靈驗,也是遠近聞名的名勝古蹟之一。具有很高的旅遊參觀價值,目前正在籌建中。
紅煤廠村基本情況
紅煤廠村位於佛子莊鄉政府西部,據鄉政府5公里,在大安山、霞雲嶺、南窖三叉路口處,三個生產隊,街長3公里,區域面積10.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2畝。戶數231戶,人口600人(其中農業人口486人)勞動力322人,青年數162人,國民生產總值523.9萬元,去年人均純收入5200元。
該村區域面積大有廣闊的山場,豐富的石灰石,並且有100畝的教軍場大地,在大地的一邊有一座將軍石,有待於開發。炭窯處曾有廟一座,稱山神廟,1956年已拆除。
該村由於地處三叉路口,充分利用此有優勢,存在依託煤炭市場,在本村流轉,開辦煤廠,個體運輸、飯店、商店、汽車修理等行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並利用護林隊伍管好本村6000棵柿子樹,在精神文明上,積極向村民宣傳《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弘揚“龍鄉”文化,以文明禮儀為切入點,並把文明禮儀普及讀本發到每家每戶,爭創文明家庭。政治文明上,認真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並在黨員中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性進行教育。每年七一都要開展重溫入黨誓詞,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充分發揮黨的先進性和模範作用,保持了村裡的穩定。
賈峪口村基本情況
賈峪口地處佛子莊鄉西南部,現有戶籍人口170戶、499人,其中農業農業人口432人,全村勞動力總數273人,其中男勞動力152人,女勞力121人,全村青年人數160人。村域面積7.64平方公里,全村總土地面積424畝,其中耕地面積55畝,國民生產總值1020萬元,2004年人均純收入3143.5元。
該村土地面積多,山場大,108國道貫穿全村,是去聖米石塘和百草畔的必經之路。主導產業以白海棠和林果為主體,個人以運輸、掃煤、打梢子為主,剩餘人口以農業為主。
山川村基本情況
山川村地處佛子莊鄉西南部,有六個自然村。現有戶籍人口172戶、479人。勞動力185人、青年數157人。耕地面積62畝, 國民生產總值232.9萬元, 去年人均純收入3150元。
該村兩委班子成員和全體黨員相互協作,廣大村民積極配合,家家戶戶都能做到講文明之風。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村民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關照,近幾年在全村領導幹部和人民民眾的共同努力下“三個文明”建設有很大的發展。
該村土地遼闊,有山場、河流,有水庫二座,有板山、板栗基地。108國道穿村而過。水資源豐富。
上英水村基本情況
上英水村地處佛子莊鄉東南部,有自然村一個,現有戶籍人口數145戶、324人(其中農業人口248人、非農76人),勞動力150人、青年數101人。村域面積4000畝,國民生產總值1200萬元、2004年人均純收入5300元。
該村主要資源有煤炭。有廟宇兩座,其中真武廟(原上英水國小校),此廟建於山坡上,氣候涼爽宜人,而且歷史久遠,康熙乙巳歲,就已重修好,到中華民國十三年再次重修,方圓百里獨一無二,建築結構別具一格,是旅遊避暑的好地方。該村有一座無神廟:此廟歷史悠久,到目前為止尚未查清原由(因沒有文字記載)據本村年邁者講,與真武廟的建造時間不會相隔甚遠。因地下資源開採,致使河水乾涸,以往的雄姿也就消失了,如今回憶起來仍意味深長。此廟,山水環繞,廟的下方有一股清泉,春夏秋冬常年不息,而且冬暖夏涼,大概村名的由來也因此說起吧。
石板房村基本情況
石板房村位於佛子莊鄉西北部,一條二十幾里的河道貫穿南北。全村居住112戶人家、人口數:275人(其中:農業人口244人,勞動力171人,青年數:79人),村域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7畝,國民生產總值580萬元,人均純收入2980元。
全村主導產業是養殖業、林果業,還有豐富的石板山資源。
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村人民共同努力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
物質文明,在黨的富民政策的照耀下,本村的經濟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水庫擴建,養殖魚苗3萬尾,退耕還林、荒地復墾,擴大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做到了農戶增收。
精神文明,準備投資10萬元建黨員活動室,計畫生育宣傳屋,書刊雜誌屋。
政治文明,為了保障黨務、政務、財務公開,採取重大決策都要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大會。每年的四個民主議政日、公開日都按時召開。兩委班子報告工作,實行民主評議,財務、計畫生育張榜公布,增加透明度。
西安村基本情況
西安村地處於佛子莊鄉東南部,現有戶籍人口141戶、324人,由於搬遷到東洋莊村一部分村民而形成了兩個自然村。西安村農戶51戶,116人、居民21戶、37人。東洋莊農戶42戶、127人、居民27戶、44人。全村共有勞動力191人,其中西安村82人、東洋莊109人。青年有82人,其中西安村34人、東洋莊48人。村域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7畝。2004年國民生產總值2134萬元、人均純收入1.1萬元。
該村主導產業以煤炭開採為主。特產有核桃、柿子、栗子、花椒等。該村正在進行民俗旅遊業的開發。逐步轉化主導產業。該村曾被區鄉兩級多次評為“五好黨支部”“文明村”“文明村標兵”“納稅大戶”等榮譽。
西班各莊村基本情況
西班各莊村現有自然村兩個,有碾台片,相距2.5公里。有369戶人家;1105人,其中農業人口數792人。有勞力702人,青年82人。村域面積18112.1畝;耕地面積624.2畝。國民生產總值1403萬元,人均純收入3600元。
本村現有資源:石板岩2億立方米,大理石9000萬立方米;青石板儲量2000萬立方米。河流面積3萬平方米,其中現有冷水養殖20畝。
主要果品有磨盤柿,原有老柿年產30萬斤,近年新植柿樹46800棵,杏樹8000棵,李子樹8000棵。蜜蜂700箱,柴雞7000隻。
村北有關帝廟一座,由東、西班各莊共管,現已拆至面貌全非。
物質文明:在黨的富民政策的照耀下,鄉黨委政府和直接正確領導下,本村的組織建設,有了較大發展。主要進行了“雙龍嶺綠色休閒產業示範區”的建設(詳情詳情鄉黨委政府已獲悉)。帶動了養山就業40多人,重點實施退耕還林、復墾、荒山造林,擴大了農作物種植面積,做到了農民增收。
精神文明:近年本村這方面工作力度較大。先後投資建立了,健身中心、文化娛樂室,承認技術學校、恢復和組建了民間大鼓會,秧歌隊。特別是活動室里,高檔卡拉ok音響,書刊雜誌,棋牌玩具,品種繁多。
政治文明:本村主要體現在,黨務、政務、財務公開,重大決策均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大會。每年的四個民主議政日,公開日都堅持按時召開,兩位班子報告工作,實行民主評議。財務、計畫生育張榜公示,增強透明度。
下英水村基本情況
下英水村自然村1個、213戶、498人,其中農業人口346人,有257人勞動力,青年數是150人,村域面積為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0畝,國民生產總值644.9萬元 。去年人均收入為7098元。
現有資源:乙煤、板山、石灰山和大型溶洞群
主要特產:核桃、柿子、花椒、紅果
主要產業:旅遊業和民俗村
銀狐洞發育在4億年前的奧陶紀石灰岩中,是華北地區唯一開放的水旱路為一體的大型風景溶洞,洞道總長5000米,開發了旱路3000米,十個大景區100多個景點,水路1000米。
銀狐洞景區面積1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0.8公頃,建築面積0.5公頃。邊路廣場面積5.03公頃,綠化面積8.67公頃,日最佳客容量5000人,最大客容量8000人,現有職工86人。銀狐洞2004年旅遊綜合收入400萬元,其中門票收入120萬元。
現有舊廟1座,占地300平方米,年久失修。
物質文明有健身器材場地80平方,籃球場1個。精神文明曾被評為區市旅遊局先進榮譽,並予以證書。
查兒村基本情況
查兒村地處佛子莊鄉東南部山區,有自然村數1個,現有戶籍人口121戶、232人。勞動力102人,青年人數35人。村域面積876畝,耕地面積35畝。國民生產總產值810萬元,去年人均純收入5300元。該村有煤礦一個,全村經濟收入以煤礦為主體。特產有柿子、核桃、花椒。有廟一座,早已破舊。
中英水村基本情況
中英水村地處佛子莊鄉東南部,自然村數一個。現有人口戶籍數91戶、人口259人(其中農業人口169人),勞動力151人、青年數93人,村域面積108.05公頃、耕地面積15.48公頃,國民生產總值2221萬元、去年人均純收入11000元。
該村主要礦產資源是煤炭;經過2001—2003年開發探測,基本探清了東港溶洞資源;本村特產柿子、核桃、花椒、杏等林果業;北台民俗旅遊村現在正在開發。原村東有廟宇一座,正殿已塌倒,兩側配房尚存,現外地人員居住。多年來在村幹部的領導和帶領下,帶領全村村民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我村政治穩定,社會風氣好,安定團結、幹群關係融洽,齊心努力建設小康社會。舊企業不斷更新改造,煥發青春的活力,經濟的發展以舊企業為依託向平川發展;村容村貌不斷整治至乾淨整潔;煤礦依據國家政策,面臨關閉,何處為生活出路,何處是今後發展目標,經市場調查,反覆研究,決定發展民俗旅遊之路,北台民俗村正在規劃建設中,東港溶洞籌劃開發。
礦產資源
佛子莊鄉地處太行山余脈,屬中低山區,大部分區域為山前暖區,較適合農業的發展。境內山脈大部分為中低山脈,蘊藏著許多礦產資源,而且儲量豐富。其中建材石灰石儲量達50億立方米,大理石儲量1.8億立方米,石板儲量3億立方米,原煤礦儲量在400萬噸以上,葉臘石儲量700萬噸,還有潛在銀礦正待開發。
經濟建設
2007年在經濟建設上,全鄉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全鄉的農村經濟營業收入完成了0.8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0.0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5900萬元,財政收入完成30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61元。
全鄉耕地面積3969畝,勞動力7971人。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穀子、高粱。糧食總產量52.1萬公斤,林業發展較快,2007年全鄉有林地面積20餘萬畝,人工造林150畝,公路兩側綠化100餘畝。乾鮮果品有柿子、核桃、板栗、杏、桃、蘋果等,是京西重要的清湯磨盤柿主產區,全年總產量279.1萬公斤。藉助建設“京郊養殖大鄉”的契機,養殖業發展迅猛,其產值已占農業總產值的八成以上。全年蜂產品產量19.2萬公斤,是“百花白蜜”主產區,素有“京西蜜庫”的美譽。交售商品豬320頭,羊出欄3445隻,肉牛出欄328頭,家禽出欄2.21萬隻。成魚商品量3.1萬公斤,商品蛋18.6萬公斤。
2007年,鄉辦企業有2個,職工49人,工業總產值366.7萬元,企業總收入505.1萬元。村辦企業2個,職工36人,企業總收入154.8萬元。個體企業353個,企業職工1250人,工業總產值330萬元,企業總收入4780萬元。
全鄉有天然大理石、石板、化工、鑄造、煤炭、石灰、礦泉水、旅遊等多種行業,近百餘種產品。其中,鄉境內出產的建築裝飾用石板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打入國際市場,遠銷東南亞等地區,成為本地外貿出口的主要資源。村辦長操化工廠與北京海實特橡膠技術有限公司合資合作,生產的彩色橡膠地板及其系列產品遠銷北京、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旅遊景點有:下英水村的“銀狐洞”,北窖村的“唐人洞”,黑龍關村的龍神廟,上英水村真武廟,中英水的青石山房旅遊度假村;民俗村有:下英水、中英水、西安。
交通發展
佛子莊鄉交通發達,108國道橫貫全鄉境內,東連京畿,西通晉冀,磁陳鐵路直通境內陳家墳村,2006年2月,從河北鎮辛莊村至賈峪口村的108複線建設二期工程全面開工,為全鄉走出山區、建設山區和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鄉境內村村通公路,18個行政村全部安裝了有線電視,為發展經濟創造了良好條件。
教育文化
佛子莊鄉現有中心國小1所,輻設佛子莊、陳家台、北窖、長操4個教學點,在校生503人,入學率達100%.教職員工100人。中心園1個,下設長操、佛子莊、西班各莊、陳家台4個分園,入班兒童120人。鄉中心衛生院1所,村鄉衛生服務站和衛生室16個,覆蓋率達99%.
民間鄉土文化有:長操村的音樂會,大鼓會;陳家台村的小車會;東班各莊村的腰鼓會、叉會;北窖村的獅子會、吵子會、大鼓會銀音會等,豐富了全鄉的民間文化。
佛子莊地區歷史久遠、文化燦爛、資源豐富。黑龍關、佛子莊和長操村已有 600多年的歷史,“龍神廟”始建於元代年間,龍潭神泉水在歷史上從未乾枯。民間傳統文 化有大鼓會、銀音會、獅子會、鈔子會、燈會、杈會等;現代的農村道路、電力、通訊已徹 底解決,人畜飲水、有線電視入戶等問題正在逐步解決,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十年以來,佛子莊鄉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交通便 利、通訊暢通、山青水綠、環境幽雅,對外形象發生了極為明顯的變化,成為人們稱頌和向 往的好地方。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以前,佛子莊一帶分別歸屬於房山縣九區、良鄉縣五區、房山縣七區和中共房良聯合縣;
1952年9月歸屬京西礦區委員會;
1958年4月歸屬周口店區;
1958年9月歸屬河北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改為佛子莊人民公社;
1962年5月改稱為班各莊公社;
1971年1月改稱東班各莊人民公社;
1981年1月1日劃歸北京礦務局工農區辦事處管理;
1983年6月撤銷人民公社改稱東班各莊鄉;
1993年6月,東班各莊鄉回歸房山區,與長操鄉合併成立佛子莊鄉。
發展規劃
佛子莊鄉原來以煤炭、石灰、石材開採加工等傳統資源型產業為主,自2006年下半年開始,鄉政府回響市政府的號召,關閉了全部11個煤礦、47個非煤礦山開採點、12個石灰窯和250個煤場石板廠,傳統資源型產業實現了歷史性的全面退出。按照北京市關於對房山北部山區“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功能定位,佛子莊鄉確定了“堅持科學發展,打造山水文化名鄉、建設友好產業新地”的發展定位。這一發展定位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在佛子莊發展進程中,認識不斷深化、思想進一步升華的集中體現,是我鄉加快實現科學發展的首要任務和實踐載體,是引領我鄉今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理念、新目標、新舉措。
“打造山水文化名鄉” 就是充分利用好佛子莊鄉地處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區以及大石河上游山清水秀的區位優勢,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體,按照搭建房山南北“大旅遊”平台的構想,沿著大石河兩岸,打造青山秀水,挖掘、整合、放大溶洞文化、古民居文化、佛教文化,傳承優秀的傳統民間文化;要加強形象宣傳推介,在加快房山區城市化的過程中,把佛子莊作為北京城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吸引高端要素的最佳地域,勇於走出山區、承接市區,吸引更多的遊客進山旅遊休閒度假,吸引社會各界有識之士進山投資置業,促使山區城市化的適度推進。
“建設友好產業新地”就是在落實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加快高端產業向淺山區集聚”的發展思路,堅持走出山區與建設山區相結合,大力引進資金、人才、物流等生產要素,全面退出低端資源型產業,加快新型替代產業跟進,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生態旅遊、文化創意產業、循環經濟園區等具備山區特色的資源節約型、生態友好型產業,引導和推動全鄉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圍繞上述發展定位,佛子莊鄉相繼制定了《佛子莊鄉鄉域總體規劃(2006-2020)年》、《佛子莊鄉旅遊總體規劃》,並已經市規劃委審查通過,正在付諸實施。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為藍本,以房山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的雙重功能定位為依託,提出了全鄉遠景發展的藍圖,確定了我鄉發展的總體目標,即:作為北京生態涵養區重要組成部分,佛子莊鄉應遠依北京、近托房山新城,服務北京、服務房山新城,建設成為“生態型山鄉”,規劃了“陳家台-紅煤廠大石河沿岸鄉村水景文化集聚區、英水溝-北窖生態旅遊及休閒養生集聚區、陳家墳-北峪高山長壽養生自助游集聚區、長操-賈峪口山野奇趣體驗集聚區”四大功能區,全鄉發展定位和各個遠景發展規劃正在加緊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