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畫卦台

伏羲畫卦台

淮陽古稱宛丘,是太昊伏羲氏建都之地,畫卦台則是“伏羲於蔡水得白龜八卦之壇”。台高米,台基大約10畝,環台皆水,惟西南邊有一條小道可行人。台上廟宇建於何時已失考,經過歷史風雨的剝蝕,如今,作為古陳州七台八景之一的畫卦台上的廟宇已不存在,只有那棵傳為伏羲栽的八卦柏依然挺立如故,伏羲封其為八卦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伏羲畫卦台 景點級別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河南上蔡;甘肅天水著名景點 卦台山

目錄

伏羲畫卦台

伏羲被尊為“三皇”之首,是中華文明的開創者之一。伏羲畫卦台有兩個,傳說是伏羲畫八卦的地方。一個是甘肅天水,傳說是
人文始祖人文始祖
皇故里;一個是河南上蔡,傳說是伏羲部落東遷的所在。伏羲畫卦台有“天下第一台”之美稱。

天水畫卦台

卦台山[1]又名伏羲畫卦台,甘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傳說中伏羲創畫八卦、分姓氏、制嫁娶、充包廚、教民畋漁的古遺址。

天水卦台山天水畫卦台
在天水市區西北15公里的三陽川境內,渭河由西而來。這裡山勢突兀高聳,呈台狀,古柏參天,渭水環流。渭河中心有灘地數處,形成一個巨大的“S”形,南北山脈,呈外弓形,若抱若合,整個川地猶如一幅巨型太極圖。灘河交界,有一大石,不方不圓,似柱如筍,傍實中虛,如畫太極,名為分心石,陰陽的分界就是渭河。這塊川地就叫三陽川。渭河南岸有台突出,名曰卦台山。相傳這就是人類始祖伏羲創繪八卦的畫卦台[2]。與畫卦台隔河相望有龍馬山,山上有龍馬洞,每逢雲霧封洞時,給人以龍馬出沒之感。

史載祭祀

史載,隋代在這裡建寺,宋代建堡,金代修廟宇。祭祀伏羲的歷史最早可追至漢代,伏羲被定為春皇,祭祀在春天舉行;唐玄宗天
春祭大典春祭大典
寶六年(公元747年),朝廷確定每年春季三月三日,秋季九月九日祭祀三皇;金、元兩代沿襲;明代將卦台山的祭祀日期定為每年仲春、仲秋的上丙日,即二月三日和八月三日舉行。明嘉慶年間伏羲廟建成,官祭伏羲移至秦州城,卦台山遂成為民間祭祀伏羲的中心,祭祀日期更改為每年農曆正月十六、二月十五日兩次舉行。1981年,當地民眾自發組織恢復祭祀活動,並重修廟宇。從此將農曆正月十六日、二月十五日、五月十三日(龍的誕辰日)定為祭祀日,並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隨著卦台山伏羲祭祀形式的傳承和祭祀內容的擴充,加之伏羲卦台山相互聯結的名勝古蹟的修葺,卦台山祭祀活動成為海內外華夏赤子尋根祭祖的聖地。2006年5月,太昊伏羲祭祀大典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卦台山民間祭祀伏羲活動也被列為“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重要活動內容之一。
清順治十年重修伏羲廟的《碑記》中說:“卦台遇冬雪奇偶,宛釘八卦”。《周易·繫辭下傳》中講兩種畫八卦的方式。其一
伏羲廟伏羲廟
為:“昔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其二:“龍馬負圖出於河,聖人則之,以畫八卦”。這兩則互異的說法使宋代的歐陽修懷疑伏羲氏畫八卦的真實性。伏羲畫卦台,位於河南淮陽宛丘湖中的一個小島上,高出水面六尺有餘,廣闊十餘畝。相傳伏羲在這裡畫下伏羲先天八卦。

上蔡畫卦台

上蔡卦台山位於河南省上蔡縣城東15公里的蔡水之濱。相傳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率領部落族人沿黃河中下游東遷,建都於

淮陽畫卦台淮陽畫卦台
(即今河南淮陽)。後南遊至古蔡(今上蔡縣)時,夜夢仙女帶他飛到古蔡東方三十餘里處。只見此處蓍草叢生,靈龜發光,猶如人間仙境。伏羲隨夢境尋至此地,果見蓍草茂盛,靈龜出沒。蓍草一根百莖,葉綠花紫,異香沁人心脾,“夜晚觀之上有青雲覆之,下有白龜守之”。白色靈龜已有千年之久,伏羲視之為神地,就運用蓍草之莖與白龜之甲在此始創先天八卦,肇啟華夏文明,遂名此地為蔡。後人為感念伏羲,在此興建了規模宏大的伏羲廟。後又稱白圭廟,又名白龜廟

白龜廟,始建於漢代,宋時稱羲皇城,明時稱羲和寨。現有伏羲殿三間,伏羲大殿前蓍草園一圃,西側有伏羲畫卦亭一座。畫卦亭建於高2米的八角形磚台之上,亭為八角攢尖琉璃瓦頂,青石圓柱,分立於八角磚砌台基上。亭檐下刻有“乾、坤、震、艮、巽、離、坎、兌”八字,象徵八卦。亭門南開,兩側有青石條框上刻有楹聯:“仰觀俯察一畫明天地之

白龜廟白龜廟
道,數往知來六爻發古今之藏。”亭旁刻有東漢蔡邕題寫的“伏羲畫卦碑”一通。遺存至今的蓍草,歷數千年盛而不衰。民間傳說蓍草可驅凶避邪,招祥納福,蓋屍防腐,醫治沉疴雜疾。成書於戰國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和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均把蓍草列為藥中上品,世稱祥瑞神草。淮陽古稱宛丘,是太昊伏羲氏建都之地,畫卦台則是“伏羲於蔡水得白龜八卦之壇”。台基大約10畝,環台皆水,惟西南邊有一條小道可行人。台上廟宇建於何時已失考,經過歷史風雨的剝蝕,如今,作為古陳州 七台八景之一的畫卦台上的廟宇已不存在,只有那棵傳為伏羲栽的八卦柏依然挺立如故,伏羲封其為八卦柏。

伏羲畫卦台,相傳中央是伏羲八卦亭,上懸伏羲先天八卦,八卦亭有石龜兩隻,各有一青石碑。一書“開物成霧”,一書“先天精蘊”。伏羲八卦亭前側有一方青石算盤。青石算盤散布算盤子。看上去,既象河圖,又象洛書。但是細細一看,他既不是河圖,又不是洛書。多少年來沒有人能夠揭開其中的奧妙。“石算盤”是伏羲畫卦時的通靈之物,蘊涵的天機又是我們所能夠理解的呢。

伏羲八卦亭旁有一棵古柏。人們稱為“八卦柏”。八卦柏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相傳是伏羲畫卦泄了天機,害怕天帝知道了搜出八卦來。於是將八卦埋在畫卦台中央,為了便於查找,又從台東南角拔了一棵柏樹重新栽上,作為記號。就這樣左一腳,右一腳的夯實土。結果成了現在的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的樣子。“八卦柏”是不是與伏羲的“八卦陣”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畫卦台所以有名,是因為伏羲用一條長橫線代表“”,兩條短線代表“”,進而組合圖畫出的八卦圖,一轉一動,陰陽消長,變化無窮。八卦之外又可組成六十四卦,再加上六爻的變化,自然界諸多事物的變化規律即可推測出來。八卦中確實蘊含著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八卦這部“無字天書”,正在自然科學的各個探索領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民間傳說

關於伏羲

1、伏羲簡介:伏羲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世代相傳,伏羲是古成紀(今天水)人;所以,在天水修建伏羲廟,也便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傳說中的伏羲,智慧超人,與眾不同,他身材魁梧偉岸,聰明神武。燧人氏發現了伏羲,不久便讓位於他,統領天下。他經常留意觀察、分析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從中受到很多啟示,也就琢磨著搞了不少發明創造。遠古的人,用最原始的石塊、木棒之類的工具,捕捉魚鳥禽獸。伏羲從觀察研究蜘蛛結網捕蟲的規律中,發明了搓繩索、織漁網,在水中捕撈魚蝦的方法,使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伏羲還繼承和發展了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成果,推廣鑽木火、保火種的經驗,並進一步創造了烤、炙、蒸、煮成製作和食用熟食的習慣。這對於當時的茹毛飲血、活剝生吞的原始生活習慣,是一種帶有根本性的改善。傳說中,伏羲教民畫八卦、用八卦,是他對遠古社會的最大貢獻。八卦,就是用八種符號,分別代表自然界的八種事物:天、地、水、火、山、雷、風、澤。伏羲創造了這一套符號,教會民眾畫、念,並向人們講述這八種自然現象的性質和它們之間的某些關係,幫助人們逐步認識自然災害發生的部分規律,和怎樣避開這些自然災害的危害。運用八卦,可以推演出許多事物的變化,預卜事物的發展。據說,八卦中的許多奧妙神奇之處,至今還為現代人所捉摸不透。
2、伏羲創世:相傳伏羲教人們“以佃以漁;造書契,代結繩之政;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立九部,設六佐,以龍紀官,號曰龍師;禪於伯牛,鑽木取火,教民熟食;制曆法,定節氣,訊息禍福,以制凶吉;嘗百藥,制九針,以拯大疾;制琴瑟,作樂章,立占筮之法”,繼而“仰觀天,俯察地,始畫八卦”,卦上有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山、雷、風、澤”八種自然現象的八卦符號,家鄉西邊巍然屹立的卦台山便由此而得名。伏羲。這絕不是誇大其詞,因為伏羲畫卦是在卦台山巔,而站在卦台山鳥瞰,整個三陽川為一橢圓,渭水滔滔,呈“S”形繞卦台山而東去,像極了八卦卦形。明胡纘宗在《卦台記》中云:“朝陽啟明,其台光熒;太陽中天,其台宣朗;夕陽返照,其台騰射。一日之內,三陽殊不同景,頗為靈異。”想必伏羲當時也看到了這樣的奇景,靈感突至,創造了八卦,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就此肇啟。而正是由於他的這些成就,使他成了三皇五帝之首,也成了數千年來倍受人們崇敬的人類文明始祖。五千多年後,也就是公元一九九二年,又一位中華帝王親臨天水伏羲廟,懷著崇敬的心情題下了“羲皇故里”的匾額,至今在家鄉被傳為佳話。
3、伏羲創造了八卦:天水地方民間傳說,伏羲當時創畫八卦、演繹卦義的具體地點,在今天水城北三陽川附近瀕臨渭河的一座山上,叫做"卦台山",是古秦州八景之一。卦台山原先建有亭台樓閣、廟宇庭院,除了林木叢生,山洞依舊以外,僅剩下一些殘碎裂石。與古老的神話傳說相映成趣的是,有不少古人曾在這一帶遊覽憑弔時留下了詩文佳作,從中可以看出當年的盛景,現抄錄兩首:

清翰林吳西川詩《宿封台禪院》:
卦台山
採藥歸僧晚,挑燈靜話禪。
寺門關夜月,山徑鎖秋煙。
竹影垂簾重,松聲隔牖穿。
羲皇宮闕近,可許叩先天。

明·詩人孫永思詩《別封台》:
羲皇遺台天下奇,四山環合聳獨危。
冠裳此日勞登眺,風雨他年動夢思。
渭水有聲留聽處,夕陽無意送歸時。
沙村羸馬重回首,古木頹垣亂鳥隨。

伏羲和女媧傳說

傳說中說伏羲與另一位女性神人--女媧,在一次洪水吞沒舉世人群的過程中,只有他們二位僥倖脫險,於是結為夫妻,人類才免於滅絕。後世人們慶幸繁衍永續,便稱伏羲、女媧為人類始祖。天水民間傳說,伏羲與女媧成婚的地點在今天水市中灘鎮西北二十華里的玉鍾峽內。還有一種說法,說玉鍾峽在今秦安縣城北七里處。因系伏羲、女媧結親顯世,又稱"顯親峽。"傳說還認為,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今天的秦安縣從東漢至南北朝時期的五百五十多年間,曾一再以"顯親"作為地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