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筆畫
部首:羊部外筆畫:10總筆畫:16
五筆86:UGTT
五筆98:UGTY
倉頡:TGHDS
四角號碼:80253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FB2
基本字義
1.〔伏~〕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和“女媧nǚwā”、“神農”並稱太古的三皇。簡稱“羲”,如“~皇”,“~炎”(伏羲和炎帝。炎帝即神農),“~軒”(伏羲和軒轅),“~黃”(伏羲和黃帝),“~經”(即《易經》,傳說《易經》八卦為伏羲所作),“~文”(伏羲和文王,傳說伏羲畫八卦,文王作卦辭)。
2.〔~和〕a.“羲氏”、“和氏”,傳說中掌天文曆法的官吏;b.神話中駕日車的神;c.神話中太陽的母親;d.中國漢代王莽時所設官名。
3.姓。
詳細字義
〈名〉
1. 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從羊,從“禾戈”,從丂。“羊”本指羊或羊群,引申指“羊群跟人走”、“羊順從人意”。“禾戈”表示“莊稼像軍隊方陣那樣排列整齊”(參見本百科中“栽”、“戠”等類似結構字的分析)。“丂”指“經歷風雨”。“禾戈”與“丂”聯合起來表示“排列整齊的莊稼在風雨中成長”。“羊”與“禾戈丂”聯合起來表示“風雨中的莊稼順著人意生長”。本義:春夏季節莊稼順著人意生長。
說明:
一,《堯典》中有東方天文官羲仲,住在東海邊的暘谷,負責觀測確定春分日;有南方天文官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負責觀測確定夏至日;有西方天文官和仲,住在西方日落處的昧谷,負責觀測確定秋分日;有北方天文官和叔,住在北方幽都,負責觀測確定冬至日。我們注意到,羲仲與羲叔都住在陽光投射點處,和仲與和叔都住在陽光返射點處。於是我們看出來,“羲”有“順著(陽光)”的意思。“晨曦”就是早晨東方的陽光。古文獻從來沒有出現“暮曦”一詞。“羲”中之“羊”,一定是“順從”之意。另外,羲和四子的天文觀測工作,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所以“羲”字中的“禾”就是莊稼。“禾”與“戈”聯合起來表示莊稼如同軍陣士兵一般整齊。而“羲仲”代表春季,“羲叔”代表夏季,春夏正是莊稼的播種、生長季節。所以,“羲”字也必定有“莊稼生長”的含義。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羲”的本義:春夏季節莊稼順著人意生長。
二,《說文》認為“羲”字從兮從義,本義為氣。若依其說,則無法解釋“羲仲”、“羲叔”兩位天文官職稱的字面意思。也無法解釋“伏羲”這一古帝名號中的“羲”的意思。若照筆者給出的本義,可以推斷伏羲時代一定有了五穀農業。這一推斷可以得到古文獻的支持。《孔叢子·連叢子下》:“伏羲始嘗草木可食者,一日而遇七十毒,然後五穀乃形。”另外,伏羲號稱東方木帝,位於東方,這正是“羲仲”駐守的地方。因此,伏羲之“羲”,無可置疑地與“東方”有關。
三,若不信從《說文》給出的“羲”本義,而採納筆者給出的說形釋義,那么,我們對“犧牲”的“犧”也能給出合理可信的解釋。繁體“犧”字從牛從羲,本義為“毛色純一的牛”。而筆者對“羲”字的分析表明,“羲”有“莊稼像軍陣般整齊劃一”的意思,而純色牛的特點就是毛色整齊劃一。“犧”字的這一字義,顯然根源於繁體犧字中含有的“羲”字元。
四,以下的文字不合於本解釋,但暫予保留,以供討論。
2. 同本義 [gas]
羲,氣也。從兮,義( yì)聲。——《說文》
3. 假借用於專名。漢族傳說中古代帝王伏羲的簡稱 [Fu Xi (Fu Ηsi)]
伏羲氏之有天下也。——《書·序》
基隆於羲農,規廣於 黃唐。——《文選·班固·答賓戲》
4. 又如:羲文(指伏羲和文王);羲軒(指伏羲和軒轅);羲唐(指伏羲和堯帝);羲皇(指伏羲氏);羲炎(指伏羲和炎帝);羲黃(指伏羲和黃帝)
5. 傳說堯時掌天文的官吏羲氏(羲仲和羲叔)的簡稱 [Xi]
羲和蓋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山海經·大荒南經》注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書·堯典》。陸德明釋文:“ 羲、 和,馬云:‘ 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時。’”
6. 原指神話中太陽御者羲和,後用以指代太陽 [sun]
朱羲將由白。——郭璞《遊仙詩》
7. 如:羲庭(羲陽。太陽的別稱);羲娥(日御羲和與月神嫦娥的並稱。借指日月;泛指歲月;亦指日夜)
8. 古姓氏 [surname]。如:羲和(羲氏與和氏的並稱。傳說堯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兩對兄弟分駐四方,以觀天象,並制曆法)
〈形〉
1. 疲憊 [weak;tired]。如:羲老(衰弱年老);羲疾(因過度疲憊衰弱而引起的一種病症)
翻譯
a legendary ruler who introduced houses
拼音是xi的漢字
拼音是xi的漢字共有210個,如下: |
喜|昔|系|析|犧|錫|戲|鄎|酅|釳|釸|鈢|銑|鎴|鏭|鑴|隟|隵|霫|霼|飁|餏|餼|餏|騱|騽|驨|鯑|鰼|鱚|鰼|鵗|鸂|黖|西|洗|細|吸|席|稀|溪|熄|膝|息|襲|惜|習|嘻|夕|悉|矽|熙|希|檄|晰|媳|硒|銑|烯|隙|汐|犀|蜥|奚|浠|葸|餼|屣|璽|嬉|禊|兮|翕|穸|禧|僖|淅|蓰|舾|醯|郗|欷|皙|蟋|羲|隰|唏|曦|樨|粞|熹|覡|鼷|係|俙|傒|凞|匸|卌|卥|厀|吚|咦|唽|噏|嚱|塈|壐|嬆|屓|屖|屭|嵠|嶍|巇|徆|徯|忥|怬|怸|恄|悕|惁|慀|憘|憙|扸|晞|晳|暿|枲|桸|椞|榽|橀|橲|歖|氥|渓|漇|漝|潝|潟|澙|焁|焈|焟|焬|煕|熂|熈|熺|熻|燨|爔|犔|犠|琋|璽|瘜|睎|瞦|磶|礂|窸|細|綌|緆|縰|繥|綌|羛|義|習|翖|肹|脅|脇|脋|莃|葈|蒠|蒵|蓆|蕮|薂|蜴|蟢|蠵|衋|襲|覀|覡|覤|訢|誒|謑|譆|豀|豨|豯|貕|赥|赩|趇|趘|蹝|躧|郋|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