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人際媒體(Interpersonal Medium):人際對話(conversation)是其最基礎形式,技術只是延展了它的速度和範圍,比如信件、電話、電子郵件等。
特徵
* 交流參與者對交流的內容有對等的和相互的影響和控制;
* 交流內容可以針對每個參與者的特定需求和興趣而個性化。
人際媒體(Interpersonal Medium)的缺點是:對交流內容的對等控制和個性化,隨著參與者增加而蛻化成噪聲。當越多的人參與對話,每個人對內容的控制越差,內容和參與者個人需求和興趣的匹配也越差。(有過聊天室體驗的人可以很容易理解這點,隨著聊天室的人數增加,聊天室越發熱鬧、也越發混亂。)
所以人際媒體多用於兩個人之間的交流,一些學者因此稱其為“一對一”的媒體。
大眾媒體與人際媒體
大眾媒體(Mass Medium ):
最原始的形式來自部落酋長、國王、神父的講話和演說,技術將它的速度和範圍延展到全球的尺度。伴隨技術發展,大眾媒體的工具和形式有講演術、布道、布告/法令、手稿、劇本、書籍、報紙、布告板、雜誌、電影院、廣播、電視、BBS和全球資訊網廣播(Webcasting)。
人際媒體(InterpersonalMedium)的缺點是:對交流內容的對等控制和個性化,隨著參與者增加而蛻化成噪聲。當越多的人參與對話,每個人對內容的控制越差,內容和參與者個人需求和興趣的匹配也越差。--有過聊天室體驗的人可以很容易理解這點,隨著聊天室的人數增加,聊天室越發熱鬧、也越發混亂。所以人際媒體多用於兩個人之間的交流,一些學者因此稱其為"一對一"的媒體。
大眾媒體(Mass Medium )的特徵為:
完全相同的內容到達所有接受者;內容傳送者對內容有絕對的控制。
大眾媒體(MassMedium)的缺點是:
內容不能針對接受者的獨特需求和興趣而個性化,接受者對內容沒有控制。(這是一種"寡/眾"範式或"閥/眾"範式)。
人際媒體和大眾媒體的優勢和劣勢完全互補:
人際媒體可以遞送個性化內容,但是一般在任何時間只能對一個人。大眾媒體可以向幾乎無數人同時遞送或顯示,但所送內容不能針對每個人個性化。人際媒體讓每個參與者控制內容。
大眾媒體只讓一個人控制內容。那么有沒有一種媒體,一種能否融合人際媒體和大眾媒體的優點的新媒體?即能否對大眾提供個性化的內容呢?
自1940年以來的數位化通訊技術,使得這樣一種新媒體成為可能。這樣的新媒體擁有人際媒體和大眾媒體的優點:
完全個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時送達幾乎無數的人;每個參與者,不論是出版者、傳播者、還是消費者,對內容擁有對等的和相互的控制。
這樣的新媒體免除了人際媒體和大眾媒體的缺點:
當傳播者想向每個接受者個性化地交流獨特的信息時,不再受一次只能針對一人的限制;當傳播者想向大眾同時交流時,不再不能針對每個接受者提供個性化內容。這種新媒體完全依賴於技術!不是人類先天自然擁有的技能。沒有數位化等技術,新媒體完全不可能。
新媒體因為包容融合了人際媒體和大眾媒體而成為人類的第三種媒體形態。所以我理解新媒體:新媒體的傳播模式既包括人際媒體的"一對一"和大眾媒體的"一對多"的傳播模式,還包括"多對多"模式。有一個例子可為新媒體的典型案例:有一位帥GG、是超強即時通訊(IM)高手,他同時打開N個IM對話視窗,與N個MM同時"一對一"地探討人生。這就是新媒體的個性化"一對多"的傳播模式。
新媒體就是能對大眾同時提供個性化的內容的媒體,是傳播者和接受者融會成無差異的對等的交流者、而無數的交流者相互間可以同時進行個性化交流的媒體。後者就是《連線》所謂"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