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相信
作 者:李丹著
叢 書 名:當代發展心理學叢書出 版 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873745
出版時間:2008-03-01
版 次:1
頁 數:297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心理學 > 心理學理論
內容簡介
《人際互動與社會行為發展》是目前國內體系最為完整,並在深層解釋體系上由作者原創的自我價值定向理論貫穿始終的社會心理學著作,內容廣泛涵蓋18章社會心理學本體知識的討論。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社會心理學概論(包括社會心理學及其發展、社會心理學理論和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等三章)、社會心理發展(包括社會化、態度及其測量等兩章)、認知社會心理學(包括社會知覺、刻板印象與歸因、自我概念和價值取向等四章)、社會互動(包括溝通、人際吸引、人際關係、助人行為、侵犯行為等五章)以及社會影響(包括從眾、依從和服從,勸導與態度改變,群體中的相互作用,合作、競爭與衝突等四章 )。
《人際互動與社會行為發展》適合用作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科書,也是社會心理學理論和實踐研究領域有較高引用價值的專業參考書。
目錄
第一部分 社會心理學概論
第一章 社會心理學及其發展/2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的界定/3
一、關於社會心理學理解的分歧/3
二、定義社會心理學的依據和背景/3
三、社會心理分類系統/4
四、本書的社會心理學定義/5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與相關學科的聯繫和區別/6
一、社會心理學分析的獨特性/6
二、社會心理學與個性心理學/6
三、社會心理學與社會學/7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研究範疇/7
一、社會心理發展/8
二、社會認知/8
三、社會互動/9
四、社會影響/10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11
一、史前思想積累階段/11
二、產生階段/12
三、迅速發展階段/13
第五節 社會心理學現狀與趨勢/15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現狀與趨勢/15
二、中國社會心理學現狀與趨勢/16
第二章 社會心理學理論/19
第一節 強化導向的社會心理學理論/20
一、強化理論溯源/20
二、強化理論的核心概念/21
三、社會學習理論/21
四、社會交換理論/23
第二節 認知導向的社會心理學理論/24
一、認知理論的主要概念和特點/24
二、認知失調理論/25
三、社會同一性理論/26
四、自我類化理論/28
第三節 角色理論/29
一、角色理論的概念及其來源/29
二、角色理論的主要概念/31
三、角色理論的主要觀點/34
第四節 自我價值定向理論/35
一、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的背景/35
二、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的原理/36
三、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的主要概念/38
四、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的系統支持/40
第三章 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43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方法/43
一、現象揭示研究/44
二、關係解釋研究/44
三、因果聯繫證實研究/45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45
一、觀察法/46
二、檔案法/47
三、調查法/47
四、現場研究與現場實驗/49
五、實驗室實驗/50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的變數與操作/51
一、變數/5l
二、操作/52
三、研究的控制與誤差/52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原則/53
一、客觀性原則/54
二、分析與綜合原則/54
三、互動作用分析原則/54
四、巨觀與微觀相統一的原則/55
五、倫理性原則/55
第二部分 社會心理發展
第四章 社會化/58
第一節 社會化的概念及其實質/59
一、社會化的概念/59
二、語言社會化的特殊地位/60
三、社會化與個性化/61
第二節 社會化的心理機制/62
一、社會角色引導/62
二、社會比較機制/63
三、社會學習機制/64
四、亞社會認同/65
第三節 社會化的影響源/65
一、家庭的特殊作用/65
二、同輩/67
三、學校/68
四、媒體/69
第四節 社會化的結果/70
一、語言與認知能力/70
二、道德觀念與行為制約機制/7l
三、成就與工作導向/72
第五節 成人社會化/72
一、成人社會化的必要性與結構/72
二、成人社會化的文化反哺機制/73
三、角色獲得/74
四、角色改變/75
五、再社會化/75
第五章 態度及其測量/77
第一節 態度的實質/77
一、什麼是態度/77
二、態度的特點/80
三、態度的維度/81
四、態度與有關概念的聯繫與區別/82
第二節 態度的形成/83
一、學習經驗與態度的形成/83
二、態度的功能與態度的選擇/84
三、影響態度形成的因素/85
第三節 態度與行為的關係/88
一、態度同行為的分離與一致/88
二、態度與行為關係的理論解釋/9l
三、有關態度功能的進一步研究/94
第四節 態度的測量/96
一、瑟斯通量表/96
二、李凱特量表/97
三、語義差異量表/97
四、投射測驗/98
五、態度的實證測定/99
第三部分 認知社會心理學
第六章 社會知覺/102
第一節 社會知覺的概念/103
一、社會知覺的定義/103
二、社會知覺與有關概念的聯繫與區別/103
第二節 印象形成過程/104
一、印象及其定向作用/104
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選擇傾向/105
三、總體印象形成模式/106
四、對他人情緒與個性的知覺/108
第三節 社會知覺偏差/110
一、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110
二、暈輪效應/112
三、預言自動實現效應/113
四、認知啟發與社會知覺誤差/114
五、影響社會知覺偏差的其他因素/115
第四節 印象管理與自我表現/116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116
二、情境同一性與自我表現/117
三、自我表現策略/118
四、印象管理的識別/119
第五節 內隱社會認知/121
一、內隱社會認知的概念/121
二、內隱社會認知的研究方法/122
三、內隱社會認知的相關研究/123
第七章 刻板印象與歸因/126
第一節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127
一、刻板印象的概念/127
二、圖式與刻板印象/128
三、刻板印象的形成/128
四、刻板印象的維持與作用/128
第二節 社會階層與社會偏見/130
一、社會階層及其心理差異/130
二、社會偏見/131
三、減少偏見的方法/132
第三節 性別與性別角色/133
一、性別刻板印象/133
二、性別刻板印象的產生和維持/134
三、性別歧視/136
第四節 歸因與歸因理論/137
一、歸因與歸因理論的概念/137
二、行為的原因結構/138
三、歸因理論/139
第五節 歸因偏差/143
一、基本歸因偏差/143
二、活動者一觀察者效應/144
三、自我服務偏差/145
第八章 自我概念/148
第一節 自我與自我概念溯源/149
一、詹姆斯與米德關於自我的理論/149
二、精神分析關於自我的概念和理論/150
三、羅傑斯的自我概念理論/152
四、自我概念的結構/153
五、自我概念的功能/154
第二節 自我概念的形成與自我認知/157
一、自我概念的發生機制/157
二、自我知覺理論/158
三、自我確認/158
四、自我認識過程中的自我服務偏差/159
第三節 自尊/160
一、自尊的結構與影響因素/160
二、自我差距與自我提高/162
三、自尊的測量/162
第四節 自我效能/164
一、控制點理論/164
二、習得無助與自我決定/165
三、自我效能感的行為效應/166
第九章 價值取向/169
第一節 價值取向概念及一般問題/169
一、價值取向的界定/169
二、價值觀理論/171
三、價值取向與主要關聯心理變數的關係/174
四、價值取向的本土化研究/176
第二節 中國民眾價值取向狀況/179
一、中國民眾整體價值取向結構的特點/179
二、大學生價值取向狀況/184
第三節 中國企業家價值取向/185
一、企業家的基礎價值取向狀況/186
二、企業家經營價值取向及其與基礎價值取向的關係/188
三、企業家關於崗位和生活目標的價值取向/188
四、企業家關於企業家自身角色的價值取向/189
第四部分 社會互動
第十章 溝通/192
第一節 溝通的概念/192
一、溝通的定義/192
二、溝通的意義/193
三、溝通的條件/195
第二節 溝通的結構/196
一、溝通結構的要素/196
二、溝通的背景/198
第三節 溝通的種類/199
一、語詞溝通和非語詞溝通/199
二、口語溝通與書面溝通/200
三、有意溝通與無意溝通/200
四、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20l
五、個人內溝通與人際溝通/201
六、群體溝通與大眾溝通/201
第四節 非語詞符號的溝通/203
一、身體語言的特點/203
二、身體語言溝通的類型/205
三、人際空間與人際距離/210
四、副語言溝通/214
第五節 溝通的改善方法/214
一、溝通的自我評價與溝通改善計畫/214
二、提高溝通的準確性/216
三、激發溝通的良性定向的技術/217
四、身體語言溝通的改善/217
第十一章 人際吸引/221
第一節 人際吸引的社會心理基礎/222
一、自我價值尋求的需要/222
二、安全感確立的需要/224
三、獨處需要與交往需要/225
四、人際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徑/227
第二節 人際吸弓}規則/230
一、熟悉效應與鄰近效應/230
二、人際吸引與個人特徵/233
三、相似規則/237
四、互補規則/238
五、人際吸引規則的協同/238
第三節 愛情/238
一、愛情三角理論與愛情類型/239
二、愛情與喜歡/243
三、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244
四、愛情與性/244
第十二章 人際關係/246
第一節 人際關係概述/247
一、人際關係的概念/247
二、人際關係的意義/248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發展過程/250
一、人際關係的狀態/250
二、人際關係的發展階段/251
三、人際關係的深度/253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原則/255
一、真誠原則/255
二、互動原則/255
三、功利原則/257
四、自我價值保護原則/258
五、情境控制原則/262
第四節 人際關係的變化/263
一、人際關係的破裂/263
二、人際敏感性訓練/265
三、角色扮演/266
第五節 人際關係的測量/268
一、社會測量法/268
二、參照測量法/269
三、人際關係測驗/270
第十三章 助人行為/276
第一節 助人行為及其根源/277
一、親社會行為與助人行為的概念/277
二、幫助別人的原因/278
第二節 責任分散與助人決策/280
一、責任分散與緊急助人/280
二、助人的決策過程/282
三、受助者的感覺/285
第三節 助人行為的影響因素/286
一、受助者特點/286
二、助人者特徵/287
三、情境因素/290
第四節 社會作用力理論/292
一、社會作用力理論的來源/292
二、社會作用力法則/293
第五節 助人行為的培養/295
一、明確責任與增加互動/295
二、示範作用/296
三、助人情感傾向的培養/296
四、助人技能的學習/298
五、價值取向的教育/298
第十四章 侵犯行為/300
第一節 侵犯行為及其原因/300
一、侵犯行為的概念/300
二、侵犯行為的解釋/303
第二節 影響侵犯行為的因素/310
一、影響侵犯行為的個人因素/310
二、影響侵犯行為的情境因素/311
三、影響侵犯行為的社會因素/314
第三節 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為/318
一、家庭暴力/318
二、校園欺負/320
第四節 侵犯行為的預防與控制/321
一、社會公平的建立/322
二、宣洩/323
三、移情能力培養/324
四、成熟個性的培養/324
第五部分 社會影響
第十五章 從眾、依從和服從/一328
第一節 從眾現象及其作用/328
一、從眾的概念/328
二、阿希的從眾經典研究/329
三、從眾的類型/330
四、從眾行為的利用與控制/331
第二節 從眾的動機與條件/332
一、從眾的動機/332
二、從眾的條件/334
第三節 依從/339
一、依從及其社會心理原因/339
二、依從誘導策略/340
三、逆反心理及其避免/343
第四節 服從/344
一、米爾格萊姆的權威一服從實驗/344
二、服從的原因/346
三、影響服從的因素/347
第十六章 勸導與態度改變/350
第一節 勸導與態度改變的過程/350
一、霍夫蘭的勸導模型/351
二、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351
三、態度改變的睡眠者效應/352
第二節 有關態度改變與說服的理論…354
一、態度分階段變化理論/354
二、平衡理論/355
三、自我知覺理論和自我確認理論/356
四、認知反應路徑與信息加工/357
第三節 影響態度改變的因素/358
一、態度系統的自身特性/358
二、態度主體特性/359
三、勸導說服力/361
四、勸導情境的作用/365
第四節 態度防衛與保護/367
一、態度的自我防衛及其策略/367
二、預先警告/368
三、態度的接種效應/369
第五節 態度改變的方法/370
一、信息影響力的提升/371
二、態度防衛的迴避/371
三、參照群體引導/371
四、過度理由效應/372
五、行為改變的態度改變作用/373
第十七章 群體中的相互作用/376
第一節 群體及其形成/377
一、群體的概念/377
二、群體的形成/379
第二節 社會助長與社會惰化/38l
一、社會助長/382
二、社會惰化/386
第三節 群體極化與群體思維/388
一、群體決策理論/389
二、群體極化/390
三、群體思維/39l
四、冒險轉移/393
第十八章 合作、競爭與衝突/396
第一節 合作與競爭/397
一、合作與競爭及其原因/397
二、合作與競爭的影響因素/398
三、合作與競爭的社會作用/400
第二節 競爭心理優勢/40l
一、競爭心理優勢的證明/401
二、競爭心理優勢的引導/402
三、社會兩難情境以及搭便車效應/403
四、群體間競爭/405
第三節 衝突及其原因/406
一、什麼是衝突/406
二、衝突的作用/407
三、引發衝突的因素/408
第四節 衝突突的平息/41l
一、接觸/411
二、共同目標/411
三、談判/412
四、第三方的介入/414
關鍵字中英文對照索引/425
英文人名中英文對照索引/427
參考文獻/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