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學

人口地理學

人口地理學是研究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口分布,人口構成,人口變動和人口增長的空間變化及其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關係的學科,是人文地理學中較新分支學科之一,人口地理學藉助於人口學基本理論,數據和方法,具有地理學和人口學之間邊緣學科的性質. 是介於地理學、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間邊緣學科.人口地理學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如經濟地理學那樣廣泛和有效.人口地理學對於推行計畫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也不如人口學作用更為直接和廣泛,人口地理學研究還存在著局限性。

基本信息

概述

人口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相關書籍
人口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中較新的分支學科之一,是介於地理學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學科間的邊緣學科,是研究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人口分布、人口構成、人口變動和人口增長的空間變化,及其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關係的學科,是研究人口數量與質量、人口增長與人口構成的時空差異及其同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與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生態學以及人口學等關注人口問題的學科之間相互滲透,但研究人口現象的空間變化一直是地理學研究人口的重點。人口地理學具有綜合性、區域性特點。
人口地理學中國人口地理學的創始人胡煥庸
人口地理學與人口學的關係如同植物地理學與植物學、經濟地理學與經濟學的關係。人口地理學著眼於人口現象的空間方面,人口學則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的學科,研究人口變化過程及其發展規律,更多地偏重人口統計,考察人口數量與質量之間的關係。人口地理學要藉助於人口學的基本理論數據方法,具有地理學人口學之間邊緣學科的性質。

作為人口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著重研究人口空間分布和地域差異的變化規律,是人口學和地理學之間的邊緣科學。 人口地理學發端較早。19世紀初近代人文地理學創始者,如德國的K·李斯特、O·佩舍爾等人把人或種族作為地理學的研究重點。後來,德國地理學家F·拉采爾寫了《人類地理學》,第一次提出人類生存空間的概念。該書被西方學者奉為人口地理學最早的經典。此後,英國的A·H·肯尼A·C·哈登,法國的J·布呂納等學者也寫了一些有關人口與地理關係的著作。20世紀以來,人口地理學已發展成為具有完整體系的獨立學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國際地理學大會,人口地理已單獨成為一個分組。在中國古代就有對人口與地理關係的文獻記載,但直到20世紀30年代後才從西方引進人口地理學。隨著人口科學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人口地理學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基本內容

人口地理學歷史人口地理分布圖
人口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①人口數量及其地區分布的研究。利用人口統計的成果,按照國家或地區探討人口數量在地理分布上的差異性,從自然、社會、經濟等方面分析其原因的主次,並從發展的觀點揭示各國、各地區人口分布不平衡的規律性。

②人口構成及其分布的研究。探討人口自然構成和社會構成的地區差異,為規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預測勞動力資源狀況和消費需求提供科學依據。

③人口自然變動的地區差異研究。探討人口自然變動的地區差異,並分析它的社會經濟原因。

④人口遷移研究。人口地理學研究人口在空間上的位置移動的流向流量強度及地區差異,遷移原因及其後果。為解決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勞動力的合理調配,以適應經濟發展的合理布局。

⑤人口的城市化研究。主要從人口的集聚狀況研究人口分布的地理形式。研究人口地理分布與城鎮布局的關係、不同類型城鎮人口的合理規模問題、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與城鎮化的速度問題。

⑥人口的合理容量研究。人口是物質財富的生產者,也是消費者。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世界人口激增、不可再生資源枯竭、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日益突出,研究人口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口的合理容量,成為人口地理學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

發展簡史

人口地理學芬蘭人口地理分布圖

有關人口地理現象記述,很早就已開始。

人口地理作為一門科學只是到了十七世紀以後才逐漸形成。

十六世紀德國學者瓦倫紐斯,伯恩哈德(Varenius,Bernhardus,1622一1650)在《普通地理學的完整體系》一書中,在談到地理學分科問題時提出了“人文地理”一詞,認為人文地理包括十大類:(1)人類起源、體形、膚色、壽命與飲食特徵;(2)人們的技藝與相互交換的商品;(3)人們的道德行為、工作能力、學習情況與學校;(4)人口的出生、死亡、婚喪禮儀;(5)居民的語言;(6)政治制度與管理;(7)宗教與社會組織;(8)城市與名勝;(9)引人注意的歷史;(10)著名人物、能工巧匠及創造發明。這是近代西方人口地理學的開端。

1798年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發表《人口原理》提出人口增長快於食物增長的重要觀點,對人口科學研究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科學家布豐,喬治一路易·勒克列克(Buffon,Ceorges-louis·Leclerc,Comtede,1707—1788)在《自然史,一般的及特殊的》一書中研究了人種統一的理論,並對人類在全世界的擴展方式、人的多樣性及人口在地球上分布不平衡的狀況、人口密度與生產力之間的關係作了解釋。

十九世紀初,在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下,“地理唯物論”抬頭了。許多地理學者以地理環境為根據解釋人文地理現象。例如近代人文地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德國地理學家卡爾·李特爾(Ritter,Karl,1779—1859)在《地球學》一書中認為,地理學的對象是布滿了人的地表空間,人是整個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重點,地理學的任務“是找出產生那些制約著事物、民族個人多樣性的和隨之變化的所有的規律與條件”。1804年人文地理學創始人李特爾的《歐洲地理》就詳細論述了人口、民族和自然環境的關係,以及人口與民族的分布狀況。

李特爾之後,奧斯卡·佩歇爾(Pesohel,Oskar,1826—1875)發表了《人種及其地理分布》一書(他稱為《民族學》)。該書討論了人類的體格特徵、語言特徵,以及產業、社會與宗教的產生與發展,對各種族的原始生活、衣、食、住、行、財產、商業、婚喪、戰爭、種族仇殺、奴役、宗教等,描述甚詳。

1891年拉采爾的《人類地理學》論述了世界人口數量和分布、人口密度與文化發展的關係、人口移動和不同民族接觸的互相影響等問題,從體系和理論上建立了人口地理學的基礎。但最初的人口地理研究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德國地理學家弗里德里希·拉采爾寫的《人類地理學》第一次提出了人類生存空間(Ledensraum)的概念。該書至今仍被歐美學者奉為人口地理學早期的經典著作。其後,他寫了《政治地理學》一書,用生存空間理論來解釋人類集團的鬥爭和國家疆域的變遷。他認為人類發展及人口遷移等等,受位置、空間和界限三種地理因素所支配,一個國家之所以向外擴張,就是由上述三種因素決定的。一個國家侵略別的國家就是因為這個國家的位置、空間與界限束縛了它的發展。拉采爾的理論成為後來法西斯分子侵略其他國家的藉口。拉采爾之後,英國的基恩(Kenne,A.H.)、哈東(Haddon A.C.)和法國的李希霍芬(Richthofen, Ferdinand Von,1833 —1905)、赫特納(Hettner,Alfred,1859—1941)等人也都從人地關係的角度,寫了一些有關人口或人類地理的著作。

十九世紀末,以維達爾·德·拉·布拉什(Vidal de la Blache,Paul,1845—1918)為首的法國地理學派創立了“人地相關”的“地理可能論”(又稱“或然論”),以與法國學派的“地理決定論”(又稱“必然論”)相抗衡,強調了人對自然的利用,認為自然條件只提供可能性,而人類在創造自己的居住地時,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與願望,以自己的能力來利用這種可能性。但他沒有進一步說明人類還可以改造自然,沒有指出生產方式對人類自身的發展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1910年法國另一位地理學家布呂納(Brunhes,Jean, 1869—1936)發表了《人文地理學》一書,具體提出了人文地理應研究的基本內容為:(1)人口分布;(2)勞動地理;(3)社會政治地理;(4)文明地理(民族、種族、語言、宗教、學術、藝術、技術等);(5)區域地理。布呂納認為,“區域”是自然和人文現象的綜合。他同樣掩蓋了社會生產方式對人口發展所起的決定作用。

胡煥庸線胡煥庸線

20世紀20年代以來,人口地理學已發展成一門有較完整的科學體系的學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地理代表大會上,人口地理已單獨成為一個分組,研究人種、民族、人口與聚落的分布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1921年鮑曼分析了中歐人口的區域差異; 1922年瑞典地理學家德·耶爾研究了瑞典人口分布及製圖問題。同期,赫特納和維達爾·白蘭士在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和著作中也很重視人口分布的統計分析和人口現象的描述。但這一時期尚未把人口本身作為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而把它作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方面進行研究。

中國《漢書·地理志》開始,歷代積累了大量人口資料。 1926年,中國的竺可楨發表了對江蘇。浙江省人口密度研究的淪文。但這一時期尚未把人口本身作為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而把它作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方面進行研究。1931年美國地理學家傑弗遜對世界城市人口分布的比較分析,是重要的人口地理研究。幾年後,中國的胡煥庸提出了中國人口分布的密度差異的重要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口地理學發展很快,尤其是50年代開始,地理學家不僅對各國各地區的人口地理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也對人口地理學的理論、方法進行了探討。其中法國的博熱·加涅埃、英國的克拉克、美國的齊林斯基和特里瓦撒等人的著作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影響。特里瓦撒1953年闡明人口地理學的性質和範疇。齊林斯基1966年則指出人口地理學可分為描述人口數量和特性的地理位置;解釋人口數量和特性的空間表現形態;人口現象的地理分析三個方面。70年代以來,美國一些人口地理學家特別關注人口的重新分布和政府的人口政策,對城市化過程也作了大量研究,還探討了國際人口遷移趨勢以及國際移民計畫。

發展狀況

中國人口地理學起步較晚,約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系統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的張善余教授是中國最早對人口地理學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之一,著有《中國人口地理》、《世界人口地理》、《人口地理學概論》等。華東師範大學資環學院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人口地理學專業博士站,為中國人口地理學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990年7月1日中國第4次人口普查統計,包括台灣省、香港、澳門在內的總人口達11.60億人,其中大陸部分11.34億人,占同年世界總人口的21.9%。但中國人口地理學研究尚很薄弱,期待更多有志之士的努力奮鬥。

研究方向

人口地理學西晉歷史人口地理分布圖
人口地理學通過統計國家和地區人口數量、人口密度和製作人口地圖,找出人口分布的規律性,並從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和人口政策方面來探討其原因,同時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探討這些影響因素的主次,來揭示各國各地區人口地理分布的差異。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變動是通過人口自身繁育和死亡的自然變動以及遷移的機械變動而實現的。統計和分析一個地區居民的婚姻、出生、疾病、死亡、年齡性別構成和遷出遷入等現象,可以掌握該地人口變動的基本特徵。研究人口自然增長,需要考慮自然的、生物的、社會的、經濟的、技術的以及心理的等多方面影響因素,各國的人口政策也對人口增長有深刻的影響。此外,還要比較和研究各國各地區人口增長的模式,尋找先進的人口增長模式

人口地理學對移民的研究,包括國際移民、城市和鄉村間的移民、城市之間的移民以及季節性和晝夜間的人口移動,估計移民的總流動量和沖流動量,觀察移民方向、距離和流動強度,建立區域間人口移動的模式,分析移民的社會、經濟、宗教、文化、心理多方面的原因及其產生的後果。人口地理學除研究年齡、性別和人種的自然構成外,還包括民族、職業行業、階級、宗教、文化程度等社會構成。研究各國各地區總人口的各種構成的地域特徵,有助於深入揭示人口地理分布的規律性,分析其原因和結果,預測構成變化發展的動向。

勞動適齡人口是社會實現生產必不可少的勞動力資源。對各地區各部門勞動力利用的程度、利用潛力和利用效果作出分析評價,為解決地區間和部門間勞動力的合理凋配以及生產布局提供依據。近年出現的勞動力資源地理,已成為人口地理學的一個新分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的自然資源條件下,人口數量和發展速度要與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相適應,才能有效地利用資源,保持環境的生態平衡。因此,一國或一地區存在一定的人口承載能力。分析計算在一定的自然資源條件和技術水平下一國或一地區的適度人口,包括最大人口和合理人口,也是人口地理學的重要課題。編制人口地圖是研究人口地理學的必要手段,將人口空間分布的現象表示在地圖上,了解各地區人口現象的空間差異,揭示人口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此外,人口與聚落有不可分割的關係。聚落的分布在某種程度上是人口分布的具體化。研究聚落地理學有助於對人口地理分布的深入了解。現代的城市化引起了城鄉人口構成的巨大變化。因此,研究城市化過程,人口的地理分布與城鎮布局的關係,不同類型城市人口的合理規模,城鄉之間人口移動以及人口政策對城市人口變動的影響等,都是人口地理學和城市地理學共同關心的課題。城市內部人口的分布和密度、人口的職業構成,城市的空間結構和人口的合理布局的研究,還有城市居民每日往返流動的規律性等,也是人口地理學和城市地理學相互交又的內容。

人口地理學在人口統計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空間分析,研究方法基本上藉助於人口統計學和經濟地理學。由於人口空間現象依存於經濟空間現象,人口地理學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如經濟地理學那樣廣泛和有效。人口地理學對於推行計畫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也不如人口學的作用更為直接和廣泛。因此,人口地理學研究還存在著局限性。

綜上所述,人口地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有:①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數量、增長速度、構成和分布的發展變化條件與特點;②勞動力資源,包括資源評價,地區與部門分配及合理利用途徑;③人口移動及人口集聚;④人口分布的地域體系。

研究手段

人口地理學人口地理學

現代人口地理學的研究,由於引進了數學、行為科學、人文科學、區域結構科學,統計與計算機處理手段,逐步從過去以經驗判斷為主的定性描述分析、歸納和劃分類型,發展到建立人口系統模式,人口移動模式,確定最佳人口分布體系等,並廣泛利用計算機編繪人口地圖

作用

人口地理學人口地理學

人口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可以為國家因地制宜地制訂人口政策,規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編制區域規劃和城鎮規劃,以及合理組織安排移民等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人口地理學必須套用各種各樣的人口統計數據,套用數學模式來揭示人口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相互關係。同時還應採用實地調查、精確編制人口地圖等方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