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制結構
管身竹製,多採用中間無節、兩端通透、上端稍粗的竹管制成,管長40厘米~50厘米、上端 管口 外徑3厘米~4厘米、內徑2.4厘米~3.4厘米。管首上端管口置有木塞,將 木塞削去 一側,即成半月形吹口,削去的部分與竹管內壁形成進氣孔道。在管身背面、距管首4厘米 處的進氣孔道下方,開有一個發音孔,管身正面中部開有六個圓形按音孔,下方開有三個出 音孔。
演奏方法
演奏時,管身豎置,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按第一、二、三孔,右手無名指、中指、 食指分別按第四、五、六孔。上唇置於管首木塞處,下唇包住半月形吹口,運用循環換氣法 吹奏,氣流由氣道進入衝激發音孔,使管內氣柱振動發音。筒音為d1—g1,常用平吹的 八度音域,通過超吹,音域可達兩個八度。平吹音色柔和優美,超吹音色單薄尖銳。常用於 獨奏。演奏技法與一般笛子相同,擅長演奏優美抒情的曲調。
傳統習俗
在廣東連南瑤寨,排瑤人民有著愛好音樂的傳統習俗:五月練習吹簫,六月習嗩吶,七、八 月練唱歌,九月練習打蜂鼓,十月十六耍歌堂。民間傳說五月田間害蟲較多,吹五月簫可把 害蟲吹走,所以要吹一個月的簫。在一年一度瑤族最盛大的歌舞節日——耍歌堂(又稱盤王 節)中,各種樂器都要輪番演奏,各寨樂手也要用五月簫表演。
獨奏曲目
獨奏曲有《五月歌》、《五 月單身漢歌》和《十二月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