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形特徵
中杜鵑的額、頭頂至後頸灰褐色;背、腰至尾上覆羽藍灰褐色;翅暗褐色,翅上小覆羽略沾藍色。初級飛羽內側具白色橫斑。中央尾羽黑褐色,羽軸輝褐色,羽端微具白色,羽軸兩側具有成對排列,但不甚整齊的小白斑;外側尾羽褐色,羽軸兩側也有呈對生排列而不整齊的白斑,端緣白斑較大。頦、喉、前頸、頸側至上胸銀灰色,下胸、腹和兩脅白色,具寬的黑褐色橫斑。
幼鳥頭、頸、背褐色、具白色羽端。頦、喉灰而具褐色縱紋。羽端棕色,胸、腹較褐。
虹膜黃色,嘴鉛灰色,下嘴灰白色,嘴角黃綠色,腳橘黃色,爪黃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90-129g,♀71-127g;體長♂293-340mm,♀277-328mm;嘴蜂♂21-25mm,♀19-22mm;翅♂189-216mm,♀182-213mm;尾♂150-178mm,♀142-160mm;跗蹠♂20-24mm,♀18-22mm。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等茂密的森林中,偶爾也出現於山麓平原人工林和林緣地帶。夏季繁殖于海拔1300-2700米的丘陵山地。華北亞種繁殖於中國西北及東北,南至北緯32°;指名亞種繁殖在北緯32°以南地區,包括中國台灣及海南。
生活習性
中杜鵑在中國主要為夏候鳥,部分為旅鳥,春季多於4-5月遷來,秋季於9-10月遷走。常單獨活動,多站在高大而茂密的樹上不斷的鳴叫。有時也邊飛邊叫和在夜間鳴叫。鳴聲低沉,單調,為二音節一度,其聲似“嘣一嘣”。性較隱匿,常常僅聞其聲。主要以昆蟲為食。尤其喜食鱗翅耳幼蟲和鞘翅目昆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帛琉、菲律賓、泰國、越南。
產地不確定:馬里亞納群島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繁殖期間鳴聲頻繁。反覆不變的重複同一單調的聲音,有時晚上也可聽見。無固定配偶,也不自己營巢和孵卵。常將卵產於短翅樹鶯、灰腳柳鶯、冠紋柳鶯、冕柳鶯、灰頭鷦鶯、縫葉鶯、白喉短翅鶯、灰背燕尾、黃喉鵐、樹鷚等雀形目鳥類巢中,由這些鳥代孵代育。卵的顏色也常隨寄主卵色而變化。但大小明顯不同,孵化期也多較寄主卵短。卵的大小為19-25×12-16毫米。
亞種情況
•中杜鵑華北亞種(學名:Cuculus saturatus horsfieldi)。分布於西伯利亞、朝鮮、日本、印度以至菲律賓以南島嶼、抵澳大利亞、索羅門群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湖北、長江下游至福建、廣西、海南和台灣島。
•中杜鵑指名亞種(學名:Cuculus saturatus saturatus)。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緬甸、印度以至菲律賓以南島嶼、抵澳大利亞、索羅門群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東至長江口範圍以南各地等地。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物種保護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杜鵑科的鳥類
杜鵑科,鳥綱、鵑形目的1科,分為6亞科:杜鵑亞科(Cuculinae)、地鵑亞科(Phaenicophaeinae)、鴉鵑亞科(Centropodinae)、美洲鵑亞科9Coccyzinae)、犀鵑亞科(Crotophaginae)、雞鵑亞科(Neomorphinae)。世界性分布。外形似鴿,但稍細長。嘴強,嘴峰稍向下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