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雄鳥整個頭、頸和上胸灰色,背至尾上 覆羽暗灰褐色。肩和兩翅表面褐色而具青銅色反光。翼緣白色。外側翼上覆羽雜以白色橫斑;初級飛羽內側具一斜形斑;尾淡黑色,具白色端斑,外側尾羽外緣具一系列白色橫斑。下胸以下及翼下覆羽淡棕栗色。尾下覆羽黑色,密被窄的白色橫斑。
雌鳥上體為褐色和栗色相間橫斑;頦、喉和胸淡栗色,被以褐色狹形橫斑。其餘下體近白色,具極細的暗灰色橫斑。
幼鳥上體淡黑灰色,具桂紅和淡棕色橫斑及斑點;尾淡黑色,外側綴以一系列棕色橫斑;頦、喉和胸淡棕色,具淡黑色細橫斑和斑點;腹近白色,具黑褐色橫斑。
虹膜紅褐色,雌鳥圍以灰色和黃色。嘴褐色(冬季)或角褐色,下嘴基部橙色(夏季)。腳黃色,雌鳥深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23-32克,♀31-35克;體長♂210-241毫米,♀210-234毫米;嘴峰♂16-21毫米,♀18-22毫米;翅♂106-120毫米,♀107-116毫米;尾♂116-130毫米,♀106-124毫米,跗跖♂16-18毫米,♀17-19毫米。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草坡、山麓平原、耕地和村莊附近的樹林與灌叢中。有時也出現於果園、公園、庭園和路旁樹上。
生活習性
習性:單獨或成對活動。性較其它杜鵑活躍,常不 斷地在樹枝間飛來飛去。繁殖期間喜歡鳴叫,常整天鳴叫不息,尤其是陰雨天鳴叫頻繁,鳴聲尖銳、悽厲,故有哀鵑及雨鵑之名。
叫聲:哀婉的哨音tay-ta-tee,tay-ta-tee,速度音高均升,有時晚上能聽見。另種叫聲為兩三個哨音減弱為一連串下降的pwee、pwee、 pwee,pee-pee-pee-pee聲。 鳴叫聲開頭慢而低,最後高而快,為八音一度。
遷徙:在中國主要為夏候鳥。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尤以毛蟲等鱗翅目幼蟲最為喜食。
繁殖方式
八聲杜鵑自己不營巢和孵卵。通常將卵產於其它鳥巢中。繁殖期較長。在華南地區4月即已見到幼鳥,而7、8月仍見產卵。在香港7月和9月都見過縫葉鶯在餵八聲杜鵑的幼鳥。也有報告說八聲杜鵑的繁殖數量視縫葉鶯而定,並占有一定的巢域,一旦選下了寄主,就不容許另一同類來此巢域活動。八聲杜鵑的卵多呈青藍色或白色,具銹紅色或血色斑點,大小為18.3×13.5mm。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01 | 八聲杜鵑爪哇島亞種 | Cacomantis merulinus lanceolatus | Muller.S,1843 |
02 | 八聲杜鵑指名亞種 | Cacomantis merulinus merulinus | Scopoli,1786 |
03 | 八聲杜鵑華南亞種 | Cacomantis merulinus querulus | Heine,1863 |
04 | 八聲杜鵑尼亞斯島亞種 | Cacomantis merulinus subpallidus | Oberholser,1912 |
05 | 八聲杜鵑馬來亞種 | Cacomantis merulinus threnodes | Cabanis & Heine,1862 |
註:1、 C.m.subpallidus常歸入 C.m.threnodes,視作同一亞種。
2、以前的 Cacomantis merulinus passerinus亞種,現單列為一種,即 Cacomantis passerinus(灰腹杜鵑)。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但在原產地屬常見物種(del Hoyo et al. 1997)。中國境內約有10,000-100,000繁殖對,遷徙候鳥約1,000-10,000隻(Brazil 2009), 種群數量不普遍,應注意保護。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孟加拉、不丹、汶萊、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迷鳥分布地:尼泊爾。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西藏東南部察隅、四川西南部、雲南西部、廣西南部、廣東和福建沿海以及海南島。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該物種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杜鵑科的鳥類
杜鵑科,鳥綱、鵑形目的1科,分為6亞科:杜鵑亞科(Cuculinae)、地鵑亞科(Phaenicophaeinae)、鴉鵑亞科(Centropodinae)、美洲鵑亞科9Coccyzinae)、犀鵑亞科(Crotophaginae)、雞鵑亞科(Neomorphinae)。世界性分布。外形似鴿,但稍細長。嘴強,嘴峰稍向下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