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烏鵑是小型鳥類,通體大致黑色而具藍色光澤。尾呈淺叉狀,最外側一對尾羽及尾下覆羽具白色橫斑。初級飛羽第一枚的內側有一塊白斑;第三枚以內有一斜向的白色橫斑橫跨於內側基部;翼緣也綴有白色。比較老的鳥枕部常有白色斑點。下體黑色,微帶藍色或輝綠色。虹膜褐色或緋紅色,嘴黑色,腳灰藍色。
幼鳥體色較淡,且缺少光澤,頭、背、翅上覆羽和胸部具白色點斑和端斑。尾羽和尾下覆羽更多白色。
大小量度:體重♂25-55g,♀33-45g;體長♂238-277mm,♀241-259mm;嘴峰♂21-23mm,♀21-22mm;翅♂131-145mm,♀130-142mm;尾♂112-147mm,♀126-147mm;跗蹠♂16-19mm,♀16-19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烏鵑棲息于山地和平原茂密的森林中,也出現於林緣次生林、灌木林和耕地及村屯附近稀樹荒坡地帶。
生活習性
烏鵑多單個或成對活動,常停息在喬木中上層頂枝間鳴叫,有時也活動於竹林中,主要在樹上棲息和活動。飛行時無聲無息,呈起伏地波浪式飛行,緊迫時也能快速地直線飛行。站立時姿式較垂直。鳴聲為6音節,似口哨聲,音階漸次升高。有時亦發出“Wee一whip”的雙音節聲。
主要以昆蟲為食,尤其喜吃毛蟲等鱗翅耳昆蟲,也吃甲蟲、膜翅目和其它昆蟲,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分布範圍
世界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汶萊、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緬甸、中國。
中國
分布於西藏墨脫、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福建、廣東、香港和海南島。
繁殖方式
烏鵑的繁殖期為3-5月,自己不營巢孵卵,通常將卵產於卷尾、燕尾、山椒鳥、白喉紅臀鵯、沼澤大尾鶯等鳥的巢中,由別的鳥替它孵卵和育雛。卵呈短橢圓形,淡黃而有淡紅色的點斑散布在上面。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烏鵑馬來亞種 | Surniculus lugubris brachyurus | Stresemann, 1913 |
2 | 烏鵑指名亞種 | Surniculus lugubris lugubris | Horsfield, 1821 |
3 | 烏鵑印度亞種 | Surniculus lugubris stewarti | Baker, 1920 |
種群現狀
烏鵑分布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
保護級別
烏鵑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杜鵑科的鳥類
杜鵑科,鳥綱、鵑形目的1科,分為6亞科:杜鵑亞科(Cuculinae)、地鵑亞科(Phaenicophaeinae)、鴉鵑亞科(Centropodinae)、美洲鵑亞科9Coccyzinae)、犀鵑亞科(Crotophaginae)、雞鵑亞科(Neomorphinae)。世界性分布。外形似鴿,但稍細長。嘴強,嘴峰稍向下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