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四聲杜鵑額暗灰沾棕,眼先淡灰色,頭頂至枕暗灰色,頭側灰色顯褐。後頸、背、腰、翅上復羽和次級、三級飛羽濃褐色。初級飛羽淺黑褐色,內側具白色橫斑;翼緣白色,中央尾羽棕褐色,具寬闊的黑色近端斑,先端微具棕白色羽緣。沿羽乾及兩側具棕白色斑塊,羽緣微具棕色。其餘尾羽褐色具黃白色橫斑;羽乾及兩側尾端和羽緣白色,沿羽乾斑塊較中央尾羽大而顯著。頦、喉、前頸和上胸淡灰色。胸和頸基兩側淺灰色,羽端濃褐色並具棕褐色斑點,形成不明顯的棕褐色半圓形胸環。下胸、兩脅和腹白色,具寬的黑褐色橫斑,橫斑間的間距也較大。下腹至尾下復羽污白色,羽乾兩側具黑褐色斑塊。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100~146克,雌性90~138克,體長雄性312~335毫米,雌性300~330毫米;嘴峰雄性23~28毫米,雌性23~26毫米;翅雄性180~215毫米,雌性183~216毫米;尾雄性146~182毫米,雌性148~170毫米;跗跖雄性18~29毫米,雌性19~26毫米。
生活習性
四聲杜鵑遊動性較大,無固定的居留地。性機警,受驚後迅速起飛。飛行速度較快,每次飛行距離也較遠,鳴聲4聲一度,聲音高吭宏亮,1~2里內也可聽到,有時邊飛邊叫,甚至晚上也鳴叫。聲音似“花一花一苞一谷”,或“算黃算割”,或“光一棍一好一過”。叫聲為響亮清晰的四聲哨音,不斷重複,第四聲較低。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從未見到成群現象。
主要以昆蟲為食,尤其喜吃鱗翅目幼蟲,如松毛蟲,樹粉蝶幼蟲、蛾類等,有時也吃植物種子等少量植物性食物。
〔附註∶四聲杜鵑圖冊圖片來源
〕
棲身環境
四聲杜鵑棲息于山地森林和山麓平原地帶的森林中,尤以混交林、闊葉林和林緣疏林地帶活動較多。有時也出現於農田地邊樹上。
繁殖狀況
四聲杜鵑的繁殖期為5~7月。自己不營巢,通常將卵產於大葦鶯、灰喜鵲、黑卷尾、黑喉石鵑等鳥巢中,由義親代孵代育。四聲杜鵑在中國是夏候鳥。海南島為留鳥。4~5月遷到繁殖地,8~9月開始離開繁殖地往越冬地遷徙。
亞種分化
四聲杜鵑指名亞種(學名:Cuculus micropterus micropterus)。
形態特徵
四聲杜鵑,中等體型(30厘米)的偏灰色杜鵑。似大杜鵑,區別在於尾灰並具黑色次端斑,且虹膜較暗,灰色頭部與深灰色的背部成對比。雌鳥較雄鳥多褐色。亞成鳥頭及上背具偏白的皮黃色鱗狀斑紋。
虹膜-紅褐;眼圈-黃色;嘴-上嘴黑色,下嘴偏綠;腳-黃色。
保護級別
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地理分布
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高棉,中國,印度,印尼,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分布地區
東亞、東南亞、菲律賓、婆羅洲、蘇門答臘並附近島嶼及爪哇西部。
指名亞種為海拔1000米以下低地林的常見夏季繁殖鳥。見於中國東北至西南及東南。在海南島為留鳥。
基本習性
通常棲於森林及次生林上層。常只聞其聲不見其鳥。
杜鵑科的鳥類
杜鵑科,鳥綱、鵑形目的1科,分為6亞科:杜鵑亞科(Cuculinae)、地鵑亞科(Phaenicophaeinae)、鴉鵑亞科(Centropodinae)、美洲鵑亞科9Coccyzinae)、犀鵑亞科(Crotophaginae)、雞鵑亞科(Neomorphinae)。世界性分布。外形似鴿,但稍細長。嘴強,嘴峰稍向下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