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綏中三道崗元代沉船1990一1997年的水下考古發掘作了詳盡的介紹。內容主要包括沉船海域綏中縣的地理、
歷史與人文情況,水下考古工作情況以及此次水下考古過程中使用的各種現代科學設備和沉船發掘過程中出水的各種珍貴文物,並對它們作了相應的研究。
遼寧綏中三道崗海域元代沉船的勘察和發掘,是我國首次全憑自己力量實現的一次正規的水下考古工作。
三道崗元代沉船的發現
1991年7月,遼寧省綏中縣大南鋪村的漁民在三道崗海域拖網捕魚作業中,偶然打撈出一批古代瓷器和一些破碎的船板,綏中縣文物管理所聞訊後徵集其中的585件瓷器,有白釉、白釉褐花、黑釉等類,碗、罐、瓶、盆、碟等器,初步推定為元代磁州窯的產品。
這一重要線索很快由遼寧省文化廳上報國家文物局。1991年10月,國家文物局隨即委派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室的專業人員赴綏中預備調查。依靠當地漁民的指引,水下考古隊員對打撈出瓷器海域的1,000平方米範圍進行了初步的潛水探模,表面採集各種遺物39件。其中三件完整的瓷器標本與漁民打撈出水的器物一致,一件疑為船板的木質標本經碳十四測定為距今740年士80年,與瓷器的時代特徵一致。
據此,初步確認這是一處元代前後的沉船遺址。1992一1998年,三道崗元代沉船遺址先後經歷了6次水下考古發掘,為中國第一次獨立開展的水下考古發掘,工作中大量使用了包括淺地層剖面儀、磁力儀、側掃聲納、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先進科技手段,總計成功發掘出水文物兩千餘件,初步調查清楚了沉船的性質,所發掘的文物種類包括罐、盆、碟、碗、瓶等瓷器以及大量成揮的鐵鍋、鐵犁燁等鐵制生活用品。
打撈過程
尋找遼寧綏中水下沉船遺址時,曾採用旁側聲納、高精度磁力測深儀、淺地震剖面儀等在沉船位置周圍1-2公里的範圍內進行探測,結果發現有五處異常點。其中一號點水深11.1米,水下有大致呈南北向條形物,長約25米,寬約5米,類似於船體結構。聲納圖象也顯示出一號地點所在區域的海底地面有被拖網嚴重擾亂的痕跡,正與漁民們在此區域內打撈出成批瓷器的情形相吻合,因而在較短時間內找到了遺址的準確地點。
該海域水下地貌複雜,有三道大的沙崗,只有在退大潮時才露出水面。其它小沙崗星羅棋布,形似暗礁,對來往船隻形成很大威脅。遺址中的沉船是一艘滿載元代磁州窯瓷器和鐵器的商船。船長約21米,寬約6米,船體已被小蟲吃掉,只剩下船體中和散落在周圍的大量元代鐵器和瓷器。從殘存情況觀察,原來船艙內是將鐵器置於下層,瓷器覆蓋在上面,故散落在周圍的主要是瓷器。瓷器大部分是磁州窯的典型器物,並不乏龍鳳罐和嬰戲罐一類精品;也有純白釉的梅瓶,仿建窯的黑釉瓷器和綠釉瓷。現在散落的瓷器已大都打撈出水,僅完整的磁州窯瓷器就有1000餘件。根據資料對比,可推斷裝運的瓷器產於磁縣觀台窯。同船鐵器很可能與瓷器產自同一地區,因磁縣在宋元時期也是全國主要的冶鐵地點之一。但經過700餘年的海水浸泡,鐵器已被鏽蝕凝結成大塊。考慮到鐵器出水後的保護、復原工作有一定的難度,故暫未挖掘出水。
推測
經過近6年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已有專家推測沉船是"內河、近海兼用"的"方頭、方尾、平底"船,在瓷器產地裝船後,"沿漳水南支,在館陶人御河,北上經臨清、直沽(今天津),東行出界河口"人渤海灣,行至三道崗海域沉沒。根據沉船現存主體的體積推測,這條船的載重量應在100噸左右,而沉船的確切年代應是元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