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界:此說一切宗派佛子悟證空性心後,所體驗到之空性心自住境界。
禪宗、三論(般若)宗、華嚴宗、唯識宗、密宗之覺朗派古德(如篤補巴、多羅那他......等人)、淨土宗 大德(如古時永明延夀禪師,今人士城廣欽和尚)所悟證者,皆是親見如來藏之自住境界——親自體驗如來藏之運作及其體性。
第八識為無分別心,無始以來不曾於六塵起諸分別。空明覺知之心,生來即有分別;設使能如應成派中觀師所說:「進入定中不起名相,即是無分別心」,仍然是分別心,本質是分別心故,能了別定境法塵故,出定後又復分別五塵故,非是無始以來皆不分別之心故。故云「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智慧即是般若,用因吾人有分別意識,以之為工具,覓取身中永無分別之心——如來藏空性;覓著之後方能了知空性心自住境界。空性心之自住境界即是心境界,佛子證解此境界後,般若慧即漸漸顯發;若能依大善知識修學唯識種智,一生入初地,智慧難思難量;此皆由於破參明心而了知心境界,方能得致,非未明心者分別思惟所能得致。
阿賴耶識——心——能收藏無量無數各類法種,能令異時異處異身現行,故名異熟果識;又名藏識,具能藏所藏一切種子故。以具此變異而熟之體性故,有情因之輪轉生死,亦因之能成佛道,謂可薰習故。往昔無量世所累積之各類業種——善、惡、無記、有漏無漏——悉皆由阿賴耶識自動收藏,不揀擇其為有益或有害來世之法種,一體收存,來世——異時異處異身——現行受果,故名異熟果。若無此識功能性存在,一切人造善惡因,悉可不受果報;亦應一切佛子修行不能成就佛道;蘊處界唯有一世故,空明覺知心不能去至來世、唯有一世故。
此異熟果識雖不分別六塵萬法,然能由其所藏煩惱業種引生七轉識,因而現起分別性,由七轉識故能於三界六道萬法復生執著,造諸業行,復由異熟果識收藏諸業行種子,導致後有不斷,此即其集性自性,故云集性自性即是心境界之一。佛子以親證阿賴耶心之自性及境界故,能知修道之理故名見道。
此集性自性之事實,唯證悟者親見親知,知己為人廣說,所說之理及其名相已非集性自性,已非心境界,已非第一義;善知此義,方知第一義諦。集性自性之心境界如是,餘六——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亦皆是心境界,恐文廣繁,不另詳述;證悟佛子舉一反六,其意可解,勿煩遍舉。
七種性自性之心境界,要須破參——覓得眞如——而後方能如實證知,非謂未證阿賴耶識空性之人意識揣摩所能真解;修學佛法必須實際觸證體驗,方可獲得真正之般若慧,若未親證空性心者,唯能以意識想像,名為相似般若。若依此詳解而建立正見,起心尋覓空性心,即名為觀照般若、觀行般若;親自證驗之時,方名實相般若。是故佛子欲得實相般若者,當速依此詳解建立正見,而後尋覓自身本有之空性阿賴耶心;證知此心後,重讀相關著作,即可令實相般若智慧自漸深廣,能成就種智,亦能成熟有情。
慧境界:此謂證悟之人親證空性心——阿賴耶識——之後,產生了般若慧,知曉空性心之無分別慧。
“空性心之無分別慧即是慧境界”,此語初聞似有語病,而實不然;此謂空性心既有慧,則必有分別,然此分別非如六識之於六塵之中廣分別;乃是對色蘊及七轉識諸行廣作分別,不於六塵之中分別,故名無分別慧;禪宗六祖云:“真如起念,於第一義而不動。” 亦是此意。《金剛三味經》云:“善能分別中能廣分別”,亦是此意。《維摩詰經》云:“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亦是此意。
未悟之人每多誤會:既能分別,則必有覺觀靈知,云何能分別之心而言離諸覺觀?便認定大乘經自語相違,非是佛說。然證悟之人以諸大乘經典印證,完全相契,無有絲毫錯謬;佛子當知,此慧境界,非是六塵相應境,不依六塵萬法而起分別。欲曉此義,必須證悟空性心後,方能如實證知;若是錯將空明覺知認為空性心者,則必無法知曉佛說“慧境界”之正理。
慧境界即是七種性自性之次——性自性。謂彼了知七識心行,於應流注七識種時,即能流注而令七識具足現行。於應捨棄報身時,即能依末那之意而舍報身;乃至末那不知應舍報身時,真如亦自知應舍,此名慧境界。......乃至三大僧祗後成就佛道而滅流注相續,皆是慧境界,要皆依於空性心能離六塵之無分別慧而說,皆唯證悟之人所能知之,恐文廣繁,亦不一一詳述,證悟之人當於此中廣自分別,增益智慧。
智境界:佛子證悟空性心後,以能知實了知心境界及慧境界故,則有智境界現前——依後得無分別如實了知經義。此謂依於證知前二種第一義境界故,能依空性心之體性,證驗諸經所說了義法句之內涵,能了空性心非有分別非無分別之真正意涵時,已知已解之意涵猶如念頭一閃而過;心境界及慧境界之別相,亦皆陸續於意識心中閃現——有諸法相出現而無語言文字——了知流轉真如於三界六道中之運作,並漸漸了知空性心之各種法性法相,此即七種性自性之“相性自性”。依於此種後得無分別智,復能漸漸了知“大種性自性”,了知空性心與四大種間之關係。凡此皆名智境界——第三種第一義。
見境界:經由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能生正知正見,非凡夫及二乘人所知。二乘人乃由蘊處界之無常空及緣起性空,而現觀一切有情無我性——無有眞實不滅之自性,證有情我空;然菩薩則由親證空性心而反觀蘊處界之我無有自性,緣起故空,因此實證人無我。
復依前三種第一義境界及大種性自性,了知見聞覺知心之虛妄,以眾緣法方得生起此見聞覺知心故;隨於見聞覺知心而作現觀,知此心雖無色相而有諸法相,依眾緣而有,故知雖無色相亦是緣起緣滅,暫時幻化而有。此心緣於五根不壞及意根(末那)作意、五塵內相分及其法塵、復依空性心為因而有識種流注,方得現起,故此心我非有不壞之自性,依空性心為因及衆緣和合而有。
隨後復於空性心體而作現觀:若無往世煩惱業種,空性心必定不生中陰乃至入胎受生,若不入胎受生則無空明覺知之我;空性心自身離見聞覺知,復無我執,不自知我,故亦無我。於因現觀無我後,復於眾緣觀察:於五扶塵根諸法、五勝義根諸緣法,於末那緣法,於五塵相分緣法,於法塵相分緣生,於遍行五別緣法,於一一法中而作現觀,證知一一法中實無空明覺知之不生滅我,我者乃因蘊處界諸法為緣及空性為因,和合所成,則斷法我見,證法無我,此即見境界,不隨邊見而住中道。
二乘聖人及凡夫佛子之見境界悉墮邊見,未證得如來藏及否定如來藏之中觀學人所得見境界,亦悉墮於邊見而自謂已知已解中道。何以故?謂諸應成派中觀學者不信有如來藏,而取空明覺知之意識為一切法所依之空性。然此空明覺知之意識心,二乘有覺無學悉皆現觀其緣起緣滅,無有恆常不滅之體性;以能斷除對於此心之自我執著,故能取證無餘涅盤。此心既於死後斷滅,復否定此心之外別有如來藏阿賴耶識則成斷滅論;復否定有末那,不許有末那識,則無意根,則應成派諸中觀師之十八界唯得十七界,不符佛說十八界正理。在在顯示應成中觀師之膚淺,而又於人建立正法之說,隨處否定,自墮斷見一邊;又取空明覺知之意識心為不生不滅之空性心,則又墮於常見外道法中,一無可取;故云一切否定如來藏之應成派中觀學者悉墮邊見,其見境界皆非第一義,唯是戲論爾。
二乘解脫果之修證不隨邊見,而其見境界仍未能入第一義。此謂二乘無學修斷我見及三界根本煩惱後,能於舍報時不現中陰(或於中陰現起後現觀四諦而斷除所餘微細之覺知心我執,而於第一中陰滅度,不再現起第二次中陰身,得證中般涅盤),覺知心永滅不現,是名無餘涅盤,而涅盤中唯餘空性異熟識心,末那亦隨之不現;故無餘涅盤非是斷滅空。然二乘無學能證涅盤,其見境界仍不能入第一義諦,以其尚未證空性心故,設聞中道之理,依意識之思惟揣摩所得印象,非如實知,故其見境界不入第一義。
超二見境界:佛子於證悟空性心阿賴耶識後,漸漸了知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終於進入見境界階段,此名初地佛子所證四種第一義境界,復須中品轉識成智而入超二見境界。
佛子悟後起修,由大乘無生忍無生智進修無生法忍而入初地,復於初地依十無盡願、百法明門等修入二地;於二地主修增上戒學圓滿而入三地,於三地主修增上心學(定學)圓滿,具足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等而入四地;四地起皆是增上慧學,皆是無境界法、無所得法。於三地滿足時起,菩薩能取俱解脫果而故意不證,留惑潤生——不斷潤生愛,繼續進修無生法忍。直至六地圓滿前,方取證滅盡定,七地念念入滅盡定,而猶未離見境界。此時菩薩往往欲入涅盤,佛以一切種智、四智圓明故,加持七地滿足菩薩,令其真識於斷滅一念無明後,不取無餘涅盤;並授予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味,六七二識成就中品轉識成智,於相於土皆成自在,即得依於真識而起得樂有情之無功用行。
八地菩薩以能依真識而起大用,及見識種亦變易異於七地之前,大菩提智任運增長,能證知自已終必成佛;確證如來藏非第一因,非非第一因,確證一大阿僧祗劫後終必成為佛地真如;確定空性心真識是一切行、一切業、一切果之因,一切種子之所依,亦是蘊處界及一切萬法之因,而離是因非因計度,超此二見。
複次,佛子自初地以來,地地證驗法無我;今至八地又復具足人無我,以實證二無我故,超越外法有無二見。復因具足實證無餘涅槃境界而不取證,了知無住處涅槃,能為成佛所證無住處涅槃作因,此以超越生死涅槃二見。複次,佛子至此證知四種涅槃及二乘無學所證涅槃悉依真識而有,實證平等真如、正行真如,實證因性自性,斷常一異來去增減垢淨二見永盡無餘,念念任運向大菩提,成念不退,故名超二見境界。此即佛子具知因性自性之後得無分別智所致。
超子地境界:菩薩位階十地以下皆名佛子,超越佛子境界者名為超子地,即是等覺菩薩也。關於佛子之真正定義,有謂初地至十地方名佛子者,有謂七住位不退方名佛子者,各有立論依據,不須詳述。然超子地境界者必是等覺菩薩,此乃古今諸方各家所共認者。
等覺菩薩以能了達緣性自性而成等覺超子地境界。謂十地菩薩授職後,因於世尊發動十方之十地菩薩為彼加持灌頂,漸漸了達緣性自性,由於上煩惱即將斷盡故,具足了知眞識任運而緣之自性。以具足了知故,能通達十度無量菩薩行,能亦入無量那由他數佛剎,俱聞諸佛說法;於一切緣性自性之功能性用無所不知,即將滿足世出世間無漏勝緣,能紹佛位,次補佛位;唯余成性自性尚未具足了知,不得成佛,故名超子地境界,一切佛子所不能測。
如來自到境界:如來無上正等菩提功行圓滿,上品轉識成智——第六識起上品妙察智,第七識起上品平等性智;前五識起成作智,第八識起大圓鏡智——此是如來藏自覺聖智慧境界,能令真如與別境五心所法及善十一心所法相應,任運圓成利益有情成熟有情事業,於已皆無功用。菩提道及解脫道皆唯利他,於已皆無功用,故名圓滿無功用行。又復能於真如相應二十一心所法,——逕與有緣人生相應,非必須經六七二識;非如等覺菩薩之異熟識唯與五遍行心所法相應。成性自性具足圓滿,是故佛地真如唯帶舊種,不受新熏,識種流注已斷,離變易生死,得無住處涅槃及一切種智,不共等覺菩薩。七種性自性及七種第一義菩提具足修證,過恆河少數上煩惱斷滅——塵沙惑已盡,從此以後永無異熟果,金剛道成,永無識種生滅。證得過恆河沙數所應證一切法,住於法身佛境界,不須經由前七識,而直接由真如與有緣佛子相應,法身功德圓滿成就,是名如來自到境界,唯佛與佛乃能具足知之,等覺菩薩所不能測。
———恭錄於《楞伽經詳解》第二輯 (P:195——211頁)
相關詞條
-
七種第一義境界
七種第一義境界,出入楞伽經,七種境界者。即諸佛菩薩所證所得之境界也。而皆雲第一義者。乃約究竟極處而言。然此七種有通別之異。前六種通於佛及菩薩。後一種乃如...
出處介紹 意思介紹 -
《金剛般若經》
金剛般若經贊述《金剛般若經》 金剛般若經贊述刊行金剛般若經贊述序般若六百卷。以金剛為精髓所謂深妙玄約。群聖猶迷。非虛言也。在昔...
金剛般若經贊述 刻金剛般若經贊述序 校訂例言六則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 -
二諦
特別重視二諦的套用。二諦是俗諦與真諦。俗諦又名世諦,真諦又名第一義諦...(有)名為世諦或俗諦,聖人由究竟處體驗事物的真實情況(空),名為第一義諦...說法,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故二諦唯是教門,不關境理。’同時又開為...
內容解釋 法師解說 呂澄解說 -
七種性自性
雲性自性。(雖有七種之名。不出如來第一義心也。) 具體釋義一集性自性集即...第一義心也。二性自性謂由前第一義心所集萬善之因。各有自性存於內故。是名性自性。三相性自性覽而可別曰相。謂由前第一義心所集萬善之因。各有自相形於外...
七種性自性 具體釋義 -
攝阿毗達磨義論
^lasoma-Viha^ra)。除本書之外,另著有《第一義決定論...^pa-pariccheda)。 (7)《第一義決定論... Ⅱ;1186~1187)的請求而寫的。 {4}《第一義燈注...
-
大佛頂首楞嚴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與...
-
受陰
受陰區宇相經文: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
受陰區宇相 受陰盡相 受陰十境相 迷則成害 受陰 -
布施
舍眾生來生其國”;《中論》中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
詞語簡介 檀越概念 詞語地位 八種布施 行布施 -
布施[六度之首]
舍眾生來生其國”;《中論》中說:“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
詞語簡介 檀越概念 詞語地位 八種布施 行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