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道人傳

(2)化:即死。 (3)裨將:副將。 (5)祝:指廟祝,舊時廟裡管理香火的人。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一瓢道人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袁中道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嘗持一瓢浪遊鄂岳間(1),人遂呼為一瓢道人。道人化於澧州(2)。澧之人,漸有得其蹤跡者,語予云:“道人少讀書不得志,棄去,走海上從軍。時倭寇方盛,道人拳勇非常,從小校得功,至裨將(3),後失律畏誅(4),匿於群盜,出沒吳楚間,久乃厭之,以資市歌舞妓十餘人,賣酒淮揚間,所得市門資,悉以自奉,諸妓更代侍之。無日不擁艷冶,食酒肉,聽絲竹,飲食供侍,擬於王者。又十餘年,心復厭之,亡去,乞食湖湘間。後至澧,澧人初不識,既久,出語顛狂,多奇中,發藥有效。又為人畫牛。信口作詩,有異語,人漸敬之。饋好衣服飲食,皆受而棄之,人以此多延款道人。道人棲古廟中。一日於爐灰里取金一挺,付祝雲(5):‘為我召僧來禮懺。’懺畢,買一棺自坐其中,不覆,令十餘人移至城市上,手作拱揖狀,大呼曰:‘年來甚擾諸公,貧道別矣。’雖小巷間,無不周遍,一市大驚。復還至廟中,乃仰臥命眾人曰:‘可覆我。’眾人不敢覆,視之,已去矣。遂覆而埋之。舉之甚輕,不類有人者。”余聞而大異焉。

人又問曰:“審有道者(6),不宜淫且盜;淫且盜者,又不宜脫然生死。余大有疑,以問子。”余曰:“余與汝皆人也,烏能知之?夫濟顛之酒也(7),三車之肉也(8),鎖骨之淫也(9),寒山、拾得之垢也(10),皆非天眼莫能知也。古之諸佛,固有隱於豬狗中者,況人類乎?予與余何足以知之哉!”

作品注釋

(1)鄂岳間:指湖北、湖南一帶。鄂,湖北鄂城,代指湖北。岳:南嶽衡山,代指湖南。

(2)化:即死。澧州:地名,1376年(明代洪武九年),隸常德府,在今湖南境內。

(3)裨將:副將。

(4)失律畏誅:沒有按規定辦事,怕被斬首。

(5)祝:指廟祝,舊時廟裡管理香火的人。

(6)審:確實、果真。

(7)濟顛:宋末僧人,名道濟,佯狂不拘細節,飲酒吃肉,遊行市進間,人們以為他顛狂,故稱濟顛。

(8)三車:即三車和尚,育齡代高僧窺基的別號,曾從玄奘譯經。性情豪侈,不忌灑肉。

(9)鎖骨:女尼,自謂菩薩化身,供男子淫慾而傳道。圓寂後全身骨節鉤連如鎖。

(10)寒山、拾得:唐代二僧,都喜歡作詩,又狀類瘋顛,不拘小節。

作者簡介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北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人。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授徽州府教授,歷國子監博士,官至南京禮部郎中。與兄袁宗道袁宏道並稱“三袁”,為公安派代表作家之一。著有《珂雪齋近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