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狐》

《青狐》

《青狐》,原刊於《小說界》2003年5、6月號及2004年1月號,單行本由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王蒙:當代作家、研究員。1934年10月生於北京,祖籍河北南皮龍堂村。正規學校唯讀到高中,但1962年曾擔任過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的教師。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盧倩姑是個嚮往自由、追求愛情而不得的女子,她在別人的白眼和流言中度過了青春時代。雖然趕上了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中國思想解放的好日子,她勇闖文壇,一夜成名,成了眾人矚目的作家新秀,個人生活仍舊是一塌糊塗。經過了半輩子的改造錘鍊摔打磨合,倩姑最終成了青狐——令人哭笑不得、愛恨交加、褒貶莫名、心癢難撓的青狐,嫵媚妖嬈、沒心沒肺、活靈活現、亦幻亦真的青狐。

作者簡介

王蒙:當代作家、研究員。1934年10月生於北京,祖籍河北南皮龍堂村。正規學校唯讀到高中,但1962年曾擔任過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的教師,現任中國海洋大學顧問,文學院長。並任浙江大學新疆大學南京大學解放軍藝術學院上海師範大學新疆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校教授或名譽教授和安徽師範大學詩學研究中心顧問。並曾任美國三一學院校長級學者(Presidential fellow),哈佛大學燕京學院特邀學者。他的文學創作以小說為主,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發表長篇小說七部,中短篇、微型小說集十作部,評論集十餘部,散文集十餘部,古典文學研究三部,舊詩集一卷,新詩集二卷,並有取自英語、維吾爾語的譯作。他的作品翻譯成英、法、德、俄、日、韓、意、挪、荷等二十餘種文字出版。他少年時期即參加了中國人民革命,歷任共青團幹部、文化部長、中共中央委員,並在錯劃“右派”、摘掉帽子、赴農村鍛鍊時曾任新疆伊犁巴彥岱公社二大隊副大隊長。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他的作品受到廣泛注意,他的作品常常成為科研、討論、評論、學位論文的對象,也屢次引起爭議,受到指責、批評。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主席曾多次提及他的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並給予了好的評價。他曾獲得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日本創作學會和平與文化獎,是約旦作家協會名譽會員。曾訪問世界各大洲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大量講學、研究與文化交流活動。他十九歲開始寫的處女作《青春萬歲》至今一再出版不衰。他的最新作品《我的人生哲學》轟動一時。他的後“季節”長篇小說,即將問世。

編輯推薦

王蒙歷時三年的長篇小說新作《青狐》終於“殺青”。封面上的數行小字“女人的身體挺拔完美,鋪陳了美麗的波動……”讓大家驚訝,難道王蒙也要借女性角色來塑造情愛故事?王蒙發出的一句“老了老了,不在乎了”更是引起軒然大波。

媒體評論

“我不可能寫完一本書就把女性讀懂了。如果一個人說他(她)讀懂了女性或男性,那么這個人活著也就沒意思了。我這本書只是提供了一個文本、一個角度,來解讀女性、愛情、性;歷史、時代、人。”昨天上午,王蒙在回答記者對他新長篇小說《青狐》的提問時回答說。他說,再有70年,女性也是讀不完的。

王蒙自認為這部歷時三年、又花數月精心打磨的小說是自己的成功之作。“即使神仙,也經不住作家的X光眼珠全息掃描。50年來,我還沒有寫得這樣成功。”該書封面的扉頁上這么介紹《青狐》:主人公盧倩姑是個嚮往自由、追求愛情而不得的女子,她在別人的白眼和流言中度過了青年時代。雖然趕上了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中國思想解放的好日子,成了作家新秀,個人生活仍舊是一塌糊塗。經過了半輩子的改造、錘鍊、摔打、磨合,倩姑最終成了青狐。作者從一個絕妙的角度對女性、欲望、愛情以及革命、民主、權利等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解讀。

《青狐》中關於性心理的描寫,成了媒體記者提問的焦點。問王蒙為什麼以往的作品中少有涉及“性”的文字,而這次如此“大膽”?王蒙笑著說,上了年紀,就什麼都不怕了,可以“掄圓了寫”。“我們這輩人,原來像是被打扮起來的歷史角色,是拉開了距離在觀看歷史變革。我現在是‘吱啦’一聲把臀部的一塊胎記給暴露出來了。”王蒙自認為他寫的《青狐》里的時期等於是中國的二度啟蒙、愛情的二度解放。青狐們在面對愛情的時候既是理想的、詩意的,又是現時的、人性的、欲望的,甚至是“粗鄙”的。“這是一個需要正視的話題,我覺得迴避這種粗鄙,並不是文學的一個最好的選擇。”王蒙說小說里對於性的幻想、性的歪曲,包括性的沉醉,或者性的失敗、性的挫折、性的無能,都帶有王氏的“愛情學”、“情慾論”和對人生的解讀。

問王蒙,這么什麼都不怕地“掄圓了寫”,不怕“晚節不保”嗎?王蒙當即自信地回答,正因為對自己的晚節充滿自信,才敢這么寫。“在任何一個時代,性都是一種非常有代表性的、非常有特色的東西,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我寫的是一些曾經受過傷害、曾經有過一些極不愉快經驗的人。我希望和世俗的距離更近一些。我其實缺少對世俗的人生的體察。不是當革命家就是當什麼分子。我整天寫一些大事,但在憂國憂民的同時,筆下的人物並不等於沒有彌補情愛生活的缺憾的欲望。”

這部新小說,被定為“後季節”書。問到與“季節”系列有何關係與不同,王蒙解釋說,“季節”系列的四部小說中,人物主要演出著歷史給他派定的角色,而在這部小說中,歷史是人性的背景、欲望的背景,是性格和命運的背景,人物更多地面對著自己的人性,這裡表現的生活更貼近了普通的人生。

當代著名作家王蒙作品

當代著名作家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1934年10月15日生於北京。中國當代作家、學者,其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

王蒙作品集

長篇小說
《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暗殺—3322》《季節四部曲》《戀愛的季節》《失態的季節》《躊躇的季節》《狂歡的季節》)、《青狐》《尷尬風流》
中篇小說
《布禮》《蝴蝶》《雜色》《相見時難》《名醫梁有志傳奇》《在伊犁》系列小說
小說集 《冬雨》、《堅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
詩集 《旋轉的鞦韆》
作品集 《王蒙小說報告文學選》《王蒙中篇小說集》《王蒙選集》《王蒙集》
散文集 《輕鬆與感傷》、《一笑集》,文藝論集《當你拿起筆……》、《文學的誘惑》、《風格散記》、《王蒙談創作》、《王蒙、王乾對話錄》
專著 《紅樓啟示錄》《王蒙評點紅樓夢》《王蒙話說紅樓夢》、《王蒙講稿》、《王蒙新世紀講稿》
自選集 《琴弦與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23卷《王蒙文存》(2003年)等
自傳 《半生多事》《大塊文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