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

小說講述的是關於20世紀現代中國的“疏離者”的故事。放棄了教師工作的林震,抱著無限的希望來到組織部這個新的環境,卻發現現實中的工作不是他所憧憬的那樣,他無法很好的融入工作,感到非常困惑,在困惑中和同事趙惠文互相鼓勵,並看到微笑的希望的事。

基本信息

簡介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

小說從北京某區委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林震的角度,以處理麻袋廠黨支部的問題為中心情節展開敘述,塑造了林震、劉世吾等建設時期的知識分子形象,是較早反映社會主義制度下同官僚主義作鬥爭的文學作品。

曾經的青春、理想、激情,在日益體制化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中,會面臨怎樣的挑戰?作品在揭露體制內的官僚主義的同時,也從個人理想角度對體制性文化和體制化了的人進行了批判。

作者

王蒙(1934——),當代著名作家。原籍河北南皮,生於北平。十四歲入黨,20世紀50年代初從事青年團工作。十九歲開始文學創作,後被錯劃成右派,“自我流放”新疆十六年。新時期復出後引領文壇二十餘年,以至言說新時期文學不可不說王蒙。曾擔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化部部長等職。

王蒙是當代中國文壇成果最豐、最有探索精神和創造活力的作家之一,以小說名世,又廣泛涉筆散文、雜感、隨筆、報告文學、新舊體詩、學術雜俎、文學評論、文化批評、文學翻譯等領域,著述逾千萬言。他的作品見證了共和國五十多年的歷史,反映了當代知識分子心靈變化的軌跡。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曾獲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等國內外文學獎二十餘次。代表作有《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布禮》、《蝴蝶》、《活動變人形》、《季節四部曲》、《青狐》、《半生多事》(文學自傳)等。有《王蒙文集》十卷、《王蒙文存》二十三卷行世。

作品:《圈圈點點說文壇:訪談錄對話錄》《冬之丟失:散文隨筆雜文(一)》《欲讀書結:專欄文章》《一嚏千嬌:中篇小說(二)》《堅硬的稀粥:短篇小說(三)微型小說》《躊躇的季節:長篇小說》《失態的季節:長篇小說》《狂歡的季節:長篇小說》《行雲流水》《2002中國最佳詩歌--太陽鳥文學年選系列》《活動變人形》《2006中國最佳隨筆》《2006中國最佳短篇小說》《神鳥》《王蒙說·人行天地》《王蒙說·藝文味道》《王蒙說·智趣從容《王蒙散文》《109位大作家教中學生寫作文(敘事卷)/頂級示範》《109位大作家教中學生寫作文(議論卷)/頂級示範》

人物形象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通過對比,塑造了劉世吾、韓常新、林震三個主要的人物形象。劉世吾性格比較複雜。他有一定的革命經歷,有能力、有魄力,懂得“領導藝術”,知道如何去抓重點,“下決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但卻不主動去抓工作。對於損害黨和人民利益的錯誤和缺點,漠然置之,麻木不仁。他自我解嘲是得了如炊事員厭食的“職業病”。他什麼都“習慣了,疲倦了”。他一再說“就是那么回事”,這句口頭禪表現了他看透一切,極端冷淡,革命意志嚴重衰退。小說還深刻揭露了他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論,他就是用這些來掩蓋和庇護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的。這就使這個形象具有相當深刻的典型意義。韓常新是另一種類型的官僚主義者,是“金玉其外”,“漂浮在生活邊上,悠然自得”的新生官僚主義者典型。林震是與劉世吾、韓常新對立的人物,也是作者筆下的中心人物。他熱情、單純、富有理想,是個朝氣蓬勃、正在成長的青年共產黨人的形象。

作品特色

細節運用和心理描寫

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塑造人物除了運用對比外,在人物描寫方面多運用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因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比較鮮明。如林震,第一天到組織部報到,口袋裡裝著《拖拉機站站長與總農藝師》一書,這一細節很有時代特點,表明林震的單純、熱情。團中央推薦的書,他作為青年黨員也認真閱讀,讀了就要“按娜斯嘉的方式生活”,就要“對壞事決不容忍”,勇敢地進行鬥爭。又如描寫劉世吾,第一天他就向林震借這本書看。這一細節表現他喜歡看文藝小說並很有鑑賞力和較高的文化修養,也表現他從借書看來了解人的精明處,他後來批評林震一到新的工作崗位就想對缺點鬥爭一番,充當娜斯嘉式的英雄。雖不是完全,卻是基本說中林震的,都表現他聰明過人處。在處理王清泉後,他和林震在小鋪子裡吃餛飩,劉世吾發表感慨,袒露內心,心理描寫挖掘很深。劉世吾是個官僚主義者,但作者並不把人物簡單化,通過心理描寫深入展示他心靈的矛盾複雜性,啟示人思考。

評論

這是篇紀實性文章,作者用現實主義手法敘述了名叫林震的主人翁的所見所聞。因為林震對於黨務工作者的生活充滿了神聖的憧憬,所以當他在組織部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檔案,召開各種走走形式的會議,聽到那些庸俗不堪的爭吵與高深莫測卻毫無用處的分析時。開始對這個組織產生了懷疑,他懷疑自己所見到的一切,甚至對那些在別人眼裡習以為常的事情感到不解,最後在彷徨、掙扎、鬥爭後走向了新的開始

此外,作者還用極其犀利的文筆,對生活極其細微的觀察和縝密的思維,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和對新中國無限的熱愛,寫出了一個中國區委會組織部門的真實工作狀態,也鞭撻了官場早期的醜陋工作作風,抨擊了為官者的官僚主義。這些幹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系列表現,都是當時社會的現狀。林震是一名在鄉下教師,出於對黨組織的無比熱愛,他抑制住對教育工作和純真可愛的孩子們的依戀,懷著對新工作的無比嚮往,帶著一種節日的興奮心情跑到組織部報到了。在那個被稱“為給黨管家”組織部,林震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見到各種屬於他印象之外。例如組織部的副部長劉世吾,他的口頭禪:就那么回事。他對於平常的事情都深感興趣,但是對他的工作卻抱著冷漠的態度,仿佛一個看淡風塵的高人;同樣是領導的韓常新在剛開始讓林震覺得他比領導幹部還向領導幹部,但日子久了就會發現他只會充當領導,拉長聲音教訓人,只會寫生拉硬拽的報告,說穿了就是一個漂浮在生活邊上的佯裝少壯有為的幹部、、、、、、

除了在組織部遇到許多以前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外,他也在麻袋廠事件時,遇到魏鶴鳴,一個和他一樣充滿激情的同志;也遇到像王清泉那樣的仗著解放前的事跡混在機關單位的蛀蟲,並鼓勵魏鶴鳴給《北京日報》揭示王清泉的劣跡。隨後更是在區里開會討論麻袋廠事件時,提出問題的癥結所在,還得到區委書記無聲的肯定,讓他從無奈和渺茫中看到細微的希望。林震、魏鶴鳴的激進思維和行為;劉世吾的老於世故和那看破一切的虛偽;韓常新的投機取巧和狐假虎威的形態;王清泉的劣跡和為官的霸道;趙惠文對現實的不理解,以及生活、工作給她帶來的苦悶所流露的內心獨白,構成了區委組織部里工作和生活的生動畫面。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涉及的不僅僅是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還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它的出版,在當時文學界引發了一陣惶惑和騷動。甚至連累作者成為“右派”,迫使作者遠離文學創作,經歷了流離失所之苦。

現在我們再讀這篇作品,你會很容易發現《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里描寫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那些事情,那些忙忙碌碌,漫不經心地工作場面;拖拖沓沓卻假裝正經的工作態度;毫無效率也不負責任的理直氣壯,冠冕堂皇到只為應付局面的工作用語;那些假惺惺的場面在現實生活中還依稀存在。或許文學的價值就在這裡吧,它反映的永遠是生活的深層面。

當代著名作家王蒙作品

當代著名作家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1934年10月15日生於北京。中國當代作家、學者,其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