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書簡介

類型: 自然科學論著
成書時間: 1629年
背景搜尋

1609年,伽利略聽說荷蘭人發明了望遠鏡,他通過別人的一點描述,憑著自己獨特的天賦,經過刻苦鑽研和實驗,成功地研製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數為33倍的天文望遠鏡。在這架天文望遠鏡的幫助下,伽利略探索了深邃神秘的天空,他將自己的研究發現都寫進了第二年出版的《星際使者》。人們驚訝地說:“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

1623年,伽利略冒險開始他最有名的著作———《關於兩種世界體系之間的對話》的寫作。同時他六次請求教皇烏爾班接見他。他小心翼翼地向教皇介紹哥白尼學說的書籍,教皇同意他把對“日心說”贊成和反對的論點一起寫出來,但不允許他得出地球是繞著太陽鏇轉的結論。
隨後的6年時間里,他完成了他的傑作。在書中他巧妙地闡明了自己支持哥白尼學說的證據,而反對哥白尼“日心說”的人的辯解卻愚蠢而無力。伽利略把哥白尼的學說當作“一種純數學假說來敘述”。1632年,這本書得到了教會監察吏的許可後出版發行。但是,教會的權威人士很快就發現了伽利略仍在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於是便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押上宗教法庭。當時的伽利略已年近七旬,身患重病,體質虛弱。在宗教法庭上,他的精神和肉體受盡了折磨。1633年6月22日,他被迫雙膝跪地發誓,哥白尼的理論純粹是一派胡言亂語。他要“放棄、詛咒、痛恨”過去的種種錯誤,並保證以後永不宣傳和談到它,違犯了甘願受死。伽利略剛宣布完他的誓言,就大聲喊道: “不管怎么說,地球畢竟是在運動著的。”這說明伽利略並沒有放棄自己所堅持的學說。伽利略被判處終身監禁,監外執行。

1983年,羅馬教會終於為伽利略冤案公開平反,為此在羅馬成立了一個由不同宗教信仰的著名科學家組成的委員會,它的宗旨是:“研究科學同宗教信仰的關係,伽利略案件的科學方面以及伽利略學說對現代科學的貢獻。”
推薦閱讀版本:上海外國自然科學哲學著作編譯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內容精要

在第一天的對話中,伽利略批判了以前許多錯誤的理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的觀點完全是建立在科學的實驗和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自己觀測月球和研究太陽黑子的資料來證明,月球表面並不像亞里士多德所說的那樣平滑,而是呈現不規則的凹凸起伏。銀河也不是人們所說的銀白的雲彩,而是由千千萬萬顆暗淡的星星所組成的。木星旁邊有四顆運轉著的衛星;地球並不是各個天體鏇轉的惟一中心;太陽上面有黑子;土星周圍有光環等等,所有這些結果,都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地球和所有行星都圍繞太陽運行。
在第二天的對話中,伽利略科學地論證了地球的自轉運動,提出和闡述了他在力學方面的許多研究成果。其中提到了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即自由落體定律。駁斥了亞里士多德憑著“自信的直覺”,做出了“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觀點,這種觀點統治了西方學術界將近2000年。
在第三天的對話中,伽利略運用自己和他人的觀測資料證明了地球的公轉運動。
在第四天的對話中,伽利略用潮汐現象來證明地球運動。雖然這個理論在今天看來並不是正確的,但瑕不掩玉。
專家點評

自從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後,緊隨其後的就是伽利略。他畢生都在維護太陽中心學說。亞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稱為“最博學的人”,他的很多觀點被西方人奉若神明,他本人也被奉為絕對權威。伽利略通過否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發現了真理,因此在他的時代飽受折磨。
在這本書里,他把哥白尼和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進行了對比,極大地宣傳和推進了哥白尼學說。書中所闡述的科學觀點,對自然科學的發展,尤其是經典力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書中提到的自由落體運動、鐘擺運動理論、拋物線運動理論、加速度理論等等都是力學中的基本觀點。特別是伽利略論述的地球的引力問題,對牛頓提出和論證萬有引力理論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讀這本書,對我們來說,最重大的意義就是,在今天看來很普通的一個常識,在其剛產生的年代,卻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堅持真理的精神去捍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