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西藏音樂史略》](/img/4/963/nBnauM3X1UDO2QjMzADOyAjMyMTMygTOwMDMxADMwAzMxAzLwg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這是一本通過史學、人類文化學、考古學、民族學、文學等諸多相關學科的研究來儘可能揭示藏族音樂的起源和發展,各種音樂體裁的形成和積累;樂論及其音樂技法和作曲理論的產生和內涵;中原音樂文化和其他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同藏族音樂文化的交流及相互影響;周邊鄰國音樂文化對西藏音樂的影響;職業和業餘歌舞音樂組織及其音樂活動;諸音樂藝人的生平及其社會響;音樂與政治、經濟、宗教文化各方面的關係等問題,並系統地敘述藏族音樂歷史發展基本軌跡史書。
作者介紹
更堆培傑,男,藏族,1954年8月生,西藏拉薩人。1961年起在拉薩市第一國小上學,1966年到拉薩中學讀書,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到西藏自治區農科所當國小教員,1978年在西藏師院(西藏大學的前身)文體系讀本科並留校任教。1982至1984在天津音樂學院進修。1987年評為講師,1994年破格評為副教授,2000年9月開始擔任研究生教學任務,2001年3月評為教授。
更堆培傑在近二十年的教學工作中,從基本完成教學任務到通過自己不斷摸索做到教書育人,做到嚴格要求學生與啟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相結合,並且還根據學生情況自己編寫教材,如:編寫了《簡譜視唱教材》第一、二冊,揚琴練習曲一首等,做到因材施教。先後承擔基本樂理等6門課程的教學。為開拓藏族音樂史課程做出了貢獻。1985年被評為西藏大學“五好職工”,1986年、1987年、1992年、1998年被評為西藏大學優秀教師,1992年被評為自治區優秀教師,1993年榮獲西藏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00年榮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在教學之外,他還創作了《我和我的家鄉》、《平靜的湖面》、《祝願您媽媽》、《察隅,我可愛的家鄉》、《幸福泉》等大量的歌曲。獲第二屆珠穆朗瑪征歌評比優秀獎和2000年才旦卓瑪藝術基金獎優秀歌曲獎。
更堆培傑教授在藏族音樂研究方面的工作自1987年開始,由他組織進行了搶救挖掘西藏民間音樂的校級科研項目研究,收集整理了近120首堆諧囊瑪音樂的樂譜。在此基礎上為了保存古演唱技法的實際音響資料,他主持錄音製作《西藏古典音樂》盒式錄音帶,由西藏音像出版社發行,供教學和交流使用。1997年承擔的省級科研項目,即傳統學科《西藏音樂簡史》教材的編寫任務,現已全部完成,該教材共十萬餘字,是中國音樂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撰寫的《藏傳七音品對研析藏族音樂的重大理論價值》、《賞心悅耳明目之喜宴中的古譜破譯》等論文獲西藏大學優秀論文一等獎。由他個人承擔的科研課題《藏族音樂理論與樂譜的研究》獲西藏大學首屆科研成果二等獎。此外,他的有關藏族古譜破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而受到國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1997年10月16日至20日,《中華讀書報》、《西藏日報》、《重慶晚報》、《西藏青年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華語台“中國之窗”欄目、藏語台“桑諾音樂廳”欄目、西藏電視台“七色風”欄目、西藏人民廣播電台等國內新聞媒體爭相報導,一時成為藏學音樂研究界的特大喜事。2003年完成國家教育部科研項目《西藏音樂史略》,此專著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現正在主持另一項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類科研項目《西藏宗教藝術研究》。
盤點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書(三)
西藏人民出版社始建於1971年12月,是西藏自治區唯一的綜合性圖書出版社。承擔著政治、經濟、歷史、哲學、少兒美術、文化教育、醫藥衛生、文學藝術、自然科學、藏學研究、古籍整理、期刊等各類藏漢文圖書和全區中國小教材的出版任務。建社30多年來,西藏人民出版社的臧文版圖書突出“普及通俗”和古籍整理;漢文版圖書突出“宣傳西藏、介紹西藏”,尤其是藏學研究系列叢書頗受讀者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