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和國際組織的絲綢之路學術考察活動。數十年來考察的足跡遍及天山南北、崑崙大漠,併兼及西藏和陝甘地區,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在絲綢之路的社會歷史、人文地理等方面,有許多新的發現和見解。研究領域涉及歷史、考古、宗教、民俗、藝術、錢幣、地名、古建、文學以及歷史地理等多種學科,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維吾爾族花氈藝術》、《論“艾特來斯”》、《和田玉石開採史》、《和田農業發展史略》、《古于闐坎城考》、《新疆歷代陶器圖案概論》、《和田歷代地方政權發行貨幣概論》、《尼雅遺址古建築初探》、《論新疆歷史上的巴扎》、《論我國古代西北民族的多神崇拜》、《發現於新疆策勒縣的唐代漢文文書殘頁考釋及研究》等70多篇論文,有些入選學術論文集,有多篇論文獲獎。出版《佛國於闐》、《和田史話》、《和田考古記》、《和田春秋》專著4部。發表在各級報刊的文字作品達490多篇約百萬餘字,發表俄譯漢、維譯漢論文、詩歌和民間故事等10多萬字,發表未署名譯文百萬餘字。發表攝影作品數百幅。 20多年中被數家報紙評為優秀通訊員。有數家報刊對其作過專訪報導,其事跡和成果入編120多部人物辭典。
主要著作
1、《佛國於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有維吾爾文譯本,艾白都拉·阿克莆譯,穆合塔爾馬木提校訂,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印數1—5100冊。)
2、《和田史話》,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3、《和田考古記》,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4、《和田春秋》,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譯著作品
1、《卡農琴簡史》(海珊·克日木原著,維吾爾文),《新疆藝術》1983年第6期。收入《絲綢之路樂舞藝術》,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2、《奴比提詩選》,《喀什噶爾》1983年第2期。
3、《希仁·杜阿的笑話》,《民族作家》1988年第2期。
4、《論納格拉鼓》(帕塔爾江·阿布杜拉原著,維吾爾文),《新疆藝術》1989年第3期。
5、《四伊瑪目傳》(無名氏原著,維吾爾文,翻譯整理),《和田方誌》1989年第1期。
6、《蘭乾爾的古代岩畫》(B·拉諾夫原著,俄文),《新疆藝術》1995年第2期。
7、《澤拉夫尚河流域的木雕》(A·穆合塔諾夫原著,俄文),《西域文史》第四輯,科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其它譯著從略。
學術論文
1、《維吾爾詩歌的形式和格律》,《新玉》文藝季刊1980年第2期。
2、《尼雅遺址古建築初探》,《和田師專教學與研究》第4期,1983年。
3、《維吾爾花氈藝術》,《新疆藝術》1984年第3期。獲第一屆“絲路之花獎”,選入《絲綢之路造型藝術》論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
4、《和田地區沙漠與綠洲的變遷》,《新疆大學學報》1985年第3期(新疆大學校慶五十周年紀念專集),摘選進《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86年第1期。
5、《論“艾特來斯”》(與李大保合著),《新疆藝術》1985年第6期。獲第二屆“絲路之花”獎。又刊於《和田方誌》1986年第1期。
6、《中亞地名中的“阿克蘇”與“喀拉蘇”》,《新疆地名通訊》1986年第2期。
7、《“七克台”語源辨誤》,《新疆地名通訊》1986年第3期。
8、《“澤普”釋義》,《新疆地名通訊》1987年第2期。
9、《論歷史上和田的采玉和蠶桑生產》,《新疆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10、《對〈麻扎塔格古戍堡及其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位置〉一文的兩點補正》,《文物》1988年第4期。
11、《清代新疆鑄錢小史》,《新疆地方志通訊》1988年第3、4期合刊。
12、《和田地區岩畫考述》,《新疆藝術》1988年第4期。又以《和田地區岩畫》為題刊於《新疆文物》1988年第1期。
13、《四川省蒲江縣宋墓出土的木架不是胡床》,《考古與文物》1988年第4期。(註:作者姓名“李吟屏”被誤印為“李哈屏”。)
14、《薩滿教與維吾爾族皮爾舞》,《新疆藝術》1988年第5期。
15、《和田海比布拉銀幣》,《中國錢幣》1988年第3期。又以《和田海比布拉銀幣考釋》為題刊於《新疆文物》1990年第2期。
16、《和田“兩熟制”糧食生產的演變》(與人合作),《新疆通志·農業志資料彙編》第八輯,新疆農業廳,1989年。
17、《古代于闐國都再研究》,《新疆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又刊於《西北史地》(蘭州大學)1990年第3期。
18、《于闐佛教興衰史述略》,《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第5期。
19、《兩則史料辨正》,《新疆地方志》1989年第4期。
20、《和田農業發展史略》,《新疆通志·農業資料彙編》第十輯,新疆農業廳,1989年。獲“2011年~2012年度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優秀論文”特等獎,併入編《盛世華章與和諧中國》(第五卷)。
21、《回紇汗國迎賓時邀請客人跳舞嗎?——兼述古代宮廷禮儀中的“舞蹈”》,《新疆藝術》1990年第1期。
22、《新疆歷代陶器圖案概論》,《新疆藝術》1990年第1期.
23、《洛浦縣山普拉古墓地出土緙毛褲圖案馬人考》,《文物》1990年第11期。
24、《新疆歷代度量衡初探》,《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
25、《克里雅河末端古遺址踏察簡記及其有關問題》,《新疆文物》1991年第1期。入選新疆文物考古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編《新疆文物考古新收穫》(續)1990~1996,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7年。
26、《新疆和田市發現的喀喇汗朝窖藏銅器》,《考古與文物》1991年第5期。
27、《論新疆歷史上的巴扎》,《新疆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又刊於《中國少數民族》(月刊)1992年第3期。
28、《維吾爾書法藝術》,《新疆藝術》1992年第3期。
29、《論西方文化對古于闐的影響》,《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
30、《于闐牛角山新考》,《新疆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
31、《關於和田的“六城”》,《新疆文物》1992年第3期。
32、《歷史上的和田玉石開採》(英文),The Buuetin of the Enends of jade ,1992年, volume vll ,英國倫敦。
33、《和田歷代交通的經營與管理》,《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3年第2期。
34、《和田歷代交通路線研究》,提交1992年10月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召開的“20世紀西域考察與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會後入選《西域考察與研究》學術論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35、《新疆洛浦縣發現長方穿鉛錢》,《中國錢幣》1995年第1期。
36、《黑汗王朝時期的兩件銅器》,《考古與文物》1995年第5期。又刊於《新疆文物》1996年第3期。
37、《懸掛樓蘭王首之北闕考》,《文物》1995年第12期。
38、《新疆和田發現無穿鉛錢》,《中國錢幣》1996第2期。
39、《和田地區文管所藏漢佉二體錢》,署筆名“隴夫”,《中國錢幣》1996年第2期。
40、《古代西域的自然崇拜》,《西域研究》1997年第1期。
41、《論我國古代西北民族的多神崇拜》,《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42、《新疆洛浦縣發現的佉盧文圓形方穿小銅錢考釋》,《新疆錢幣》1997年第4期.
43、《和田發現的銀質熱西丁汗錢幣》,《新疆錢幣》1998年第2期。
44、《製造於阿克蘇的熱西丁汗錢幣考》,《西域研究》1998年第3期。
45、《新疆洛浦縣發現西域古錢幣》,《中國錢幣》,1998年第4期。
46、《新疆墨玉縣窖藏銅錢》,署筆名“隴夫”,《中國錢幣》,1998年第4期。
47、《古于闐坎城考》,提交1996年9月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召開的“世紀之交中國古典文學及絲綢之路文明”國際學術討論會,會後入選《西域考察與研究續編》學術論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48、《羅布人來源考》(與李寧合著),《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49、《20世紀30年代南疆民族分裂政權發行的布、紙幣》,《新疆錢幣》1999年第1期。
50、《“普爾”的含義不是“橋樑”》,《新疆錢幣》1999年第2期。
51、《雙面駝、馬紋小銅錢》,《新疆錢幣》1999年第4期。
52、《莫把錢文當徽記》,《新疆錢幣》1999年第4期。
53、《尼雅遺址古建築初探》(修訂版),《喀什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54、《清代唱詞〈出口外歌〉研究》(與李寧合著),《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
55、《新發現於新疆洛浦縣的兩件唐代文書殘頁考釋》,《西域研究》2001年第2期。獲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並選入《新時期全國優秀學術成果文獻》一書。
56、《古泉拾遺兩則》,《新疆錢幣》2002年第1期。
57、《新疆和田出土彩棺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2年增刊。
58、《近年出版“西域探險”譯著中的失誤多》,《新疆文物》2002年第3、4期合刊。
59、《新疆洛浦縣發現茲泉內化銅錢及長方穿鉛錢》,《中國錢幣》2003年第2期。
60、《軍閥馬虎山在和田發行的紙幣及其流通始末》,《新疆錢幣》2003年第3期。
61、《近年發現於新疆和田的四件唐代漢文文書殘頁考釋》,《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
62、《關於古于闐自鑄和仿鑄的中央王朝錢幣》,《新疆錢幣》2005年第1期。
63、《和田歷代地方政權發行貨幣概論》,《新疆錢幣》2005年第2期。
64、《艾特萊斯花綢製作工藝》(與李大保合著),《中國傳統工藝全集·絲綢織染》第十二章,大象出版社,2005年。》
65、《簡論發現於和田的西夏錢範與錢幣——兼評〈《古于闐仿鑄的中央王朝錢幣》讀後感〉》,《新疆錢幣》2005年第4期。
66、《從〈突厥語詞典〉看古代和田的語言和民族》(首發於《新疆日報》1982年4月10日第三版),選入《〈突厥語詞典〉研究論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67、《發現於新疆策勒縣的四件唐代漢文文書殘頁考釋》,《西域研究》2007年第4期。
68、《發現於新疆策勒縣的C8號至C11號唐代漢文文書考釋及研究》,《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69、《論和田與羅布泊地區的雙向移民》,《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初稿刊於《和田史志》2007年第1期(創刊號)。
70、《發現於新疆策勒縣的唐代漢文文書殘頁考釋及研究》,《西域研究》2009年第2期。
71、《山東兗州興隆塔地宮北宋紀事石碑碑文及于闐僧人法藏事跡初探》,《西域文史》第五輯,科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72、《葉爾羌汗國錢幣散論(上)》,《新疆錢幣》2011年第2期。
73、《葉爾羌汗國錢幣散論(中)》,《新疆錢幣》2011年第3期。
74、《葉爾羌汗國錢幣散論(下)》,《新疆錢幣》2011年第4期。
75、《光緒初期庫車官錢局鑄造的流通貨幣鑄局名辨正》,《新疆錢幣》2012年第1期(增刊)。
76、《三點辨正》,《新疆錢幣》2013年第2期.
其他作品
發表於文集上的作品
1、《維吾爾歌舞“麥西來甫”》,《新疆博聞》(由烏魯木齊晚報印行的《新疆博文錄》擴編而成),人民日報出版社,1985年。
2、《桑株岩畫》,《新疆文物志選稿》第一輯,新疆文化廳《新疆文物志》編輯室鉛印內部資料,1988年。
3、《克依刻圖孜岩畫》,同上書。
4、《康阿孜岩畫》,同上書。
5、《和田地區文管所藏文物》,《新疆文物志選稿》第四輯,新疆文化廳《新疆和文物志》編輯室鉛印內部資料,1991年。
6、《熱瓦克佛寺遺址》,政協新疆洛浦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洛浦縣文史資料》第一輯,內部發行,1990年。
7、《阿克斯皮力古城》,同上書。
8、《“洛浦”之名的由來及其含義》,同上書。
9、《桂芬與洛浦縣的墾荒和水利建設》,同上書。
10、《漫話玉龍喀什河》(與康克勤合著),政協洛浦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洛浦縣文史資料》第二輯,內部發行,1992年。
11、《流行在洛浦民間的水煙鍋舞》,同上書。
12、《山普魯古墓葬的發現與發掘情況》,同上書。
13、《漫話玉龍喀什河》(散文),武警交通第二總隊政治部、和布公路修路指揮部編《路上崑崙》,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
14、《皮山塔吉克人領到中國公民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研究館編《崑崙采玉錄》,上海書店,1993年。
15、《傳世之作〈樂師史〉》,同上書。
16、《詩人奴比提》,同上書。
17、《清代新疆的婦女巴扎》,同上書。
18、《“彈勒派克”——小花帽》,同上書。
19、《寄包裹的奇俗》,同上書。
20、《再生石》,同上書。
21、《求子樹》,同上書。
22、《關里爺及其著作〈熱什哈爾〉》,政協甘谷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甘谷文史資料》第十輯,1997年。
23、《佛教遺址》,《萬方樂奏》,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24、《夢牽魂繞伊犁情 點點滴滴在心頭》,政協新疆霍城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霍城文史資料》第八輯,2012年。
25、《書香伴我行》,政協新疆霍城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霍城文史資料》第九輯,2013年。
(註:《和田邁向二十一世紀》一書撰稿人之一,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和田金融志》撰稿人之一,獨立完成從秦漢到民國的和田金融大事記、舊金融機構和貨幣等章節。2004年。)
發表於刊物上的作品
1、《熱瓦克古代寺塔遺址》,《和田報》編輯部編《和田報通訊》1979年第3期。
2、《維吾爾諺語和格言》(李吟屏整理),同上刊物。
3、《新疆和田、阿克蘇地區舉辦文物展覽》(新聞作品),《文物通訊》(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研究室內刊)1981年第6期。
4、《別具風采的于田小帽》,《新疆青年》1983年第6期。
5、《刀郎麥西萊甫》,《新疆青年》1984年第5期。
6、《大漠深處的人們》,《新疆青年》1984年第6期。
7、《塔吉克風習幾則》中攝影一幅,《新疆青年》1984年第7期。
8、《維吾爾族的帽子》(李吟屏撰文、趙君安攝影),《新疆畫報》1985年第3期。
9、《關於“玉龍喀什”和“喀拉喀什”》,《和田地方志通訊》第2期,1985年12月22日。
10、《和田城變遷史》,《和田方誌》1988年第2期。
11、《〈和田地區大事記〉補遺》(建國前部分),《和田方誌》1989年第2期。
12、《古代和田的民族》,《和田方誌》1991年第1期。
13、《“和田”之名解說種種》,《新疆地名》1989年第2期。
14、《古代于闐奇聞錄》,《西域藝苑》1987年第1期。
15、《神奇的鴿子塘》,《民族作家》1986年第1期。
16、《“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考察隊考察散記》(遊記),《民族作家》1993年第2期。入編《塔克拉瑪乾考察紀實》,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
17、《和田採金小史》,《新疆地方志通訊》1986年第4期。
18、《和田蠶桑史略》,同上刊物1987年第2期。
19、《清代新疆鑄錢小史》,同上刊物1988年第3、4期合刊。
20、《美玉奇鑒》,《科學博覽》1989年第11期,科學出版社。
21、《和田采玉小史》,新疆地方志編委會、新疆地方志學會編《新疆地方志》1989年第2期。
22、《和田玉雕漫談》,同上刊物1991年第3期。
23、《“和田伊斯蘭共和國”的出籠與覆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史研究館《新疆文史》1993年第1期。
24、《熱瓦克訪古》,《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世紀西域考察與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專欄,1993年第1期(總第7期)。入編《塔克拉瑪乾考察紀實》,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
25、《未發掘的阿薩古城堡》,署筆名“禾田聞”,同上刊物同期。入編《塔克拉瑪乾考察紀實》,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年。書中署名改正為“李吟屏”。
26、《維吾爾族使用過的文字》,《絲路游》第9期,1993年。轉載於《新疆人大》1998年第4期。
27、《達里雅布依散記》(作者配照片數幅),同上刊物同期。
28、《維吾爾族的命名禮、洗禮和割禮》,同上刊物同期。
29、《和田採金》(作者配照片數幅),同上刊物同期。
30、《窮人的麥加——伊瑪目·加法·薩迪克麻扎》,《絲路游》第10期,1994年。
31、《和田桑皮紙製造過程》(作者配有照片數幅),同上刊物同期。入選“新疆人文地理叢書”(第一輯)《新疆文化擷英》,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07年。
32、《中國吉普賽人及其後裔》,《絲路游》1998年第1期(總第二十二期)。
33、《崑崙山金礦歌》,《絲路游》2002年總第31期。
34、《驚醒古城千年夢》(文/圖),《探險》2000年第3期。
35、 《羅布人的神秘家園》(文/圖),《探險》2001年第1期。
36、《發現高原秘道》(文/圖),《探險》2001年第4期。
37、《和田河畔的秘密》(文/圖),《探險》2002年第1期。
38、《與岡仁波齊0距離接觸》(一),作者配圖多幅,《探險》2003年第1期。
39、《與岡仁波齊0距離接觸》(二),作者配圖多幅,《探險》2003年第2期。
40、《與岡仁波齊0距離接觸》(三),作者配圖多幅,《探險》2003年第3期。
41、《與岡仁波齊0距離接觸——古格文明巡禮》(四),作者配圖多幅,《探險》2003年第4期。
42、《與岡仁波齊0距離接觸——走進雪域人家》(五),作者配圖多幅,《探險》2003年第5期。
43、《和田采玉——從歷史到現實》,《帕米爾》2006年第1期。
44、《和田玉雕——一部並不起眼的歷史》,《帕米爾》2006年第1期。
發表於報紙上的作品
一、發表於《和田報》(現名《和田日報》)的作品
1、《頌黨》(詩歌),阿·日合姆(維吾爾族)作,李吟屏譯,1976年7月3日第3版。(1977年6月4日《和田報》第3版阿·日合姆的詩歌《我們心中的火炬》(詩歌)系李吟屏譯,但報紙未署譯者姓名。)
2、《“和田”釋義》,1980年2月2日第3版。
3、《對〈丹當古遺址初探〉一文的幾點意見》,1980年7月5日第3版。維吾爾文版《和田報》1980年7月24日第4版刊出了此文的維吾爾文譯文。
4、《考古工作新收穫》,1981年1月13日第3版。
5、《策勒縣的兩座古城堡》,1981年3月31日第3版。
6、《一座古佛廟出土》(馮玉忠配照片一幅),1981年6月23日第1版。
7、《清代和田的維吾爾詩人奴比提》、《奴比提作品選譯》,1981年8月2日第2版。
8、《略談和田城的歷史變遷》(上),1981年9月5日第2版。
9、《略談和田城的歷史變遷》(下),1981年9月13日第2版。
10、《植棉業在和田》,1981年9月27日第3版。
11、《“塔克拉瑪乾”是什麼意思?》,1981年11月7日第4版。
12、《普希金的一份“工作報告”》,1981年10月10日第3版。
13、《裴多菲的預言》,1981年10月17日第3版。
14、《歌德的絕唱》,1981年10月24日第3版。
15、《抓飯趣談》,1981年11月28日第4版。
16、《唐玄奘在和田》,1982年1月29日第4版。
17、《〈“玉河八景詞”解釋〉辨誤》,1982年1月10日第2版。
18、《〈閱微草堂筆記〉的作者紀昀與新疆》,1982年1月30日第2版。
19、《和田園林話古今》,1982年2月14日第2版。
20、《被忘卻的維吾爾民族節日——奴肉孜節》,1982年2月21日第2版。
21、《和田地區各縣縣名釋義》(一),1982年2月28日第2版.
22、《和田地區各縣縣名釋義》(二),1982年3月7日第2版。
23、《傑出的維吾爾女音樂家和詩人——阿曼尼莎汗》(上),署筆名“黃伊玉”,1982年3月7日第2版。
24、《傑出的維吾爾族女音樂家和詩人——阿曼尼莎汗》(下),署筆名“黃伊玉”,1982年3月20日第4版。
25、《和田地區各縣縣名釋義》(三),1982年3月28日第2版。
26、《和田地區各縣縣名釋義》(四),1982年4月4日第2版.
27、《我區歷代人口統計》,1982年6月26日第2版。
28、《和田烏孜別克族詩人比拉力·艾則孜》,1982年7月4日第2版。
29、《阿克斯皮力古城遺址維修完工》,署名筆名“隴夫”,1982年7月4日第2版。
30、《“和田馬錢”簡介》,署筆名“黃伊玉”,1982年7月11日第2版。
31、《萬方樂奏有于闐——縱談和田音樂》,1982年7月18日第2版。
32、《漫話玉龍喀什河》(上),1982年8月8日第4版。
33、《漫話玉龍喀什河》(下),1982年8月15日第2版。
34、《“塔里木”之名的出現及其含義》,1982年12月21日第3版。
35、《和田地毯瑣談》(上),1983年8月21日第2版。
36、《和田地毯瑣談》(下),1983年8月28日第2版。
37、《于田出土石膏坐佛范》,1984年7月21日第4版。
38、《話說和田黃羊》,1984年8月23日第4版。
39、《和田城小史》,1984年8月25日第4版。
40、《皮山縣的塔吉克人》,1984年8月26日第4版。
41、《由李公麟〈五馬圖〉說到和田馬》,署筆名“隴夫”,1984年8月28日第4版。
42、《春秋幾度熱瓦克》,1984年8月28日第4版。
43、《古典詩人翟利力讚美和田》,署筆名“崑崙客”,1984年8月28日第4版。
44、《胡楊林深處的人們》,1984年8月30日第4版。
45、《佛牙出於闐》,署筆名“隴夫”,1984年8月30日第4版。
46、《林則徐與和田墾荒》,署筆名“崑崙客”,1984年8月30日第4版。
47、《大庫馬提與小庫馬提》,1985年3月30日第4版。
48、《鴿子塘的傳說》(上),1985年10月12日第4版。
49、《鴿子塘的傳說》(下),1985年10月19日第4版。
50、《漫話民豐縣伊瑪目·加帕·沙迪克麻扎》(上),1985年11月23日第4版。
51、《漫話民豐縣伊瑪目·加帕·沙迪克麻扎》(下),1985年11月29日第4版。
52、《阿巴·白克爾·米爾扎在和田城掘寶始末》,1986年1月4日第4版。
53、《清代和田采玉小史》(上),1986年1月27日第4版。
54、《清代和田采玉小史》(下),1986年2月15日第4版。
55、《于闐王伏闍信的石像》,1986年3月1日第4版。
56、《樹頭和人頭——阿古柏在和田城的大屠殺》,1986年3月21日第4版.
57、《和田回公世系述略》(上),1986年4月5日第4版。
58、《和田回公世系述略》(下),1986年4月19日第4版。
59、《雜話無花果》,1986年8月9日第4版。
60、《佛牙的故事》,1986年8月18日第4版。
61、《和田玉雕業史話》(上),1986年9月13日第4版。
62、《和田玉雕業史話》(下),1986年9月20日第4版。
63、《和田採金小史》(一),1986年9月27日第4版。
64、《和田採金小史》(二),1986年10月11日第4版。
65、《和田採金小史》(三),1986年10月18日第4版。
66、《古代于闐奇聞錄》(待續),署筆名“駝李”,1986年10月25日第4版。
67、《古代于闐奇聞錄》(待續),署筆名“駝李”,1986年11月1日第4版。
68、《古代于闐奇聞錄》(續完),署筆名“駝李”,1986年11月8日第4版。
69、《無題短句》,署筆名“隴夫”,1986年11月13日第4版。
70、《三千學士殉難記》,1986年11月22日第4版。
71、《無題短句》,署筆名“隴夫”,1986年11月27日第4版。
72、《和田趣聞三則》,1986年11月29日第4版。
73、《回回族名的來源》,1986年12月6日第4版。
74、《維吾爾婚禮歌·迎親歌》,李吟屏譯,1986年12月11日第4版。
75、《維吾爾婚禮歌·母親的歌》,李吟屏譯,1986年12月18日第4版。
76、《艱險的大河沿之路——克里雅河畔散記之一》,1986年12月13日第4版。
77、《艾沙克阿訇麻扎與艾沙克其人——克里雅河畔散記之二》(文/圖),1986年12月20日第4版。
78、《巴拉克與台坎家族軼史——克里雅河畔散記之三》,1986年12月27日第4版。
79、《胡楊林中的人們——克里雅河畔散記之四》(文/圖),1987年1月3日第4版。
80、《沙漠中的古城——克里雅河畔散記之五》(文/圖),1987年1月10日第4版。
81、《應該恢復發展我區工藝美術陶器生產》,署筆名“隴夫”,1987年1月3日第2版
82、《眼睛》(詩歌),署筆名“駝李”,1987年1月8日第4版。
83、《有關和田的古詩》,李吟屏選注,1987年1月15日第4版。
84、《寄包裹的奇俗》,1987年1月17日第4版。
85、《有關和田的古詩》李吟屏選注,1987年1月22日第4版。
86、《伊瑪目·加帕爾·薩迪克其人》,1987年1月24日第3版。
87、《有關和田的古詩》,李吟屏選注,1987年1月27日第4版。
88、《有關和田的古詩》,李吟屏選注,1987年2月5日第4版。
89、《塔吉克姑娘》(攝影作品),1987年2月7日第4版。
90、《突厥人的十二生肖》,1987年2月7日第4版。
91、《有關和田的古詩》,李吟屏選注,1987年2月12日第4版。
92、《維吾爾族使用過的文字》,1987年2月14日第4版。
93、《希仁·杜阿笑話選譯》,1987年2月19日第4版。
94、《從歷史上看中亞地區的“大脖子”病》,1987年2月27日第4版。
95、《古代于闐奇聞錄》(補遺),1987年3月14日第4版。
96、《斯雅烏西墳及其傳說》,1987年3月21日第4版。
97、《維吾爾族詩人翟利力》(待續),1987年3月26日第4版。
98、《維吾爾族詩人翟利力》(續完),1987年4月2日第4版。
99、《和田醫療衛生史話》(上),1987年3月28日第4版。
100、《和田醫療衛生史話》(下),1987年4月4日第4版。
101、《和田名人傳》(一),1987年4月9日第4版。
102、《和田名人傳》(二),1987年4月23日第4版。
103、《和田名人傳》(三),1987年4月30日第4版。
104、《和田名人傳》(四),1987年5月14日第4版。
105、《和田名人傳》(五),1987年5月21日第4版。
106、《和田名人傳》(六),1987年5月28日第4版。
107、《和田蠶桑史述略》(一),1987年5月9日第4版。
108、《和田蠶桑史述略》(二),1987年5月16日第4版。
109、《和田蠶桑史述略》(三),1987年5月23日第4版。
110、《和田蠶桑史述略》(四),1987年6月6日第4版。1
111、《和田蠶桑史述略》(五),1987年6月13日第4版。
112、《和田蠶桑史述略》(六),1987年6月20日第4版。
113、《我國橋樑之最》,1987年6月13日第4版。
114、《維吾爾書法》(待續),1987年6月27日第4版。
115、《維吾爾書法》(續完),1987年7月4日第4版
116、《和田維吾爾民歌》,李吟屏收集整理,1987年7月9日第4版。
117、《札答石趣談》,1987年7月11日第4版。
118、《和田維吾爾民歌》,李吟屏收集整理,1987年7月16日第4版。
119、《流行於漢、維民間的兩種習俗》,1987年7月18日第4版。
120、《和田維吾爾民歌》,李吟屏收集整理,1987年7月23日第4版。
121、《尼雅孜伯克軼事》(待續),1987年7月25日第4版。
122、《尼雅孜伯克軼事》(待續),1987年7月30日第4版。
123、《尼雅孜伯克軼事》(續完),1987年8月8日第4版。
124、《英國馬可波羅考察隊來我區考察》,1987年8月8日第1版。
125、《和田維吾爾民歌·爸爸是大山,媽媽是花園》,李吟屏收集整理,1987年8月13 日第4版。
126、《和田維吾爾民歌》,李吟屏收集整理,1987年8月20日第4版,
127、《和田維吾爾民歌·情歌》,李吟屏收集整理,1987年8月27日第4版。
128、《和田維吾爾民歌·肉斯坦木夏》,李吟屏收集整理,1987年9月3日第4版。
129、《和田維吾爾民歌·情歌》,李吟屏收集整理,1987年9月17日第4版。
130、《阿克肖之路》,1987年10月22日第4版。
131、《斯坦因考古探險記》,1987年8月15日第4版。
132、《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一),1987年8月22日第4版。
133、《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二),1987年8月29日第4版。
134、《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三),1987年9月5日第4版。
135、《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四),1987年9月19日第4版。
136、《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五),1987年9月26日第4版。
137、《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六),1987年10月3日第4版。
138、《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七),1987年10月10日第4版。
139、《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八),1987年10月17日第4版。
140、《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九),1987年10月24日第4版。
141、《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十),1987年10月31日第4版。
142、《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十一),1987年11月7日第4版。
143、《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十二),1987年11月14日第4版。
144、《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十三),1987年11月21日第4版。
145、《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十四),1987年11月28日第4版。
146、《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十五),1987年12月5日第4版。
147、《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十六),1987年12月12日第4版。
148、《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十七),1987年12月19日第4版。
149、《從喇叭褲說到我國古代的褲子》,1987年12月19日第4版。
150、《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十八),1987年12月26日第4版。
151、《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十九),1988年1月9日第4版。
152、《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二十),1988年1月16日第4版。
153、《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二十一),1988年1月23日第4版。
154、《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二十二),1988年1月30日第4版。
155、《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二十三),1988年2月6日第4版。
156、《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二十四),1988年2月13日第4版。
157、《斯坦因考古探險記》(續完),1988年2月27日第4版。
158、《無題短句》,署筆名“隴夫”,1988年1月14日第4版。
159、《神奇的玉石》(待續),1988年3月5日第4版。
160、《神奇的玉石》(續完),1988年3月12日第4版。
161、《維吾爾族的命名儀式和洗禮》,1988年3月19日第4版。
162、《談不明飛行物及其研究》1988年3月26日第4版。
163、《新疆少數民族與奴肉孜節》,1988年4月2日第4版。
164、《維吾爾族行業的傳說》,李吟屏收集整理,1988年4月9日第4版。
165、《維吾爾族行業的傳說》,李吟屏收集整理,1988年4與16日第4版。
166、《維吾爾族行業的傳說》,李吟屏收集整理,1988年4月23日第4版。
167、《布格拉庫木的傳說》,1988年4月30日第4版。
168、《庫赫瑪爾山的傳說》,1988年5月7日第4版。
169、《古于闐的漢族人》,1988年5月28日第4版。
170、《清代新疆鑄錢小史》(待續),1988年6月4日第4版。
171、《清代新疆鑄錢小史》(續完),1988年6月18日第4版。
172、、《油葫蘆節·祭灶》,1988年6月25日第4版。
173、《維吾爾族行業的傳說》(之一),連環畫,李吟屏收集整理,張克繪畫,1988年6月
30日第4版。
174、《維吾爾族行業的傳說》(之二),連環畫,同上,1988年7月2日第4版。
175、《維吾爾族行業的傳說》(續完),連環畫,同上,1988年7月7日第4版。
176、《和田玉鼠》(待續),譯自《客窗夜話》,1988年7月2日第4版。
177、《和田玉鼠》(續完),譯自《客窗夜話》,1988年7月9日第4版。
178、《古于闐的原始民族》(一),1988年7月23日第4版。
179、《古于闐的原始民族》(二),1988年7月30日第4版。
180、《古于闐的原始民族》(三),1988年8月6日第4版。
181、《古于闐的原始民族》(四),1988年8月13日第4版。
182、《古于闐的原始民族》(全文完),1988年8月20日第4版。
183、《沙漠通道——和田河》,1988年8月27日第4版.。
184、《“和田”釋義種種》(一),1988年9月3日第4版。
185、《“和田”釋義種種》(完),1988年9月24日第4版。
186、《薩滿教與維吾爾族的“皮爾舞”》(上),1988年10月1日第4版。
187、《薩滿教與維吾爾族的“皮爾舞”》(下),1988年10月8日第4版。
188、《和田農業發展史略》(一),1988年10月15日第4版。
189、《和田農業發展史略》(二),1988年10月22日第4版。
190、《和田農業發展史略》(三),1988年11月5日第4版。
191、《和田農業發展史略》(四),1988年11月12日第4版。
192、《和田農業發展史略》(五),1988年11月26日第4版。
193、《和田農業發展史略》(全文完),1988年12月3日第4版。
194、《古于闐與〈賢愚經〉》,1988年12月10日第4版。
195、《關於中國的名稱》,1988年12月17日第4版。
196、《說飲茶》,1988年12月24日第4版。
197、《古于闐的書寫用具》,1989年1月14日第4版。
198、《和田是洋蔥最早的種植地之一》,1989年1月21日第4版。
199、《西域人與冰食》,1989年1月28日第4版。
200、《“海塞防之爭”新說》,1989年2月18日第4版。
201、《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2月25日第4版。
202、《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3月12日第4版。
203、《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3月18日第4版。
204、《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3月25日第4版。
205、《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4月1日第4版。
206、《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4月15日第4版。
207、《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4月22日第4版。
208、《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4月29日第4版。
209、《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5月13日第4版。
210、《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5月20日第4版。
211、《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5月27日第4版。
212、《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待續),1989年7月8日第4版。
213、《斯文赫定在和田的探險》(續完),1989年8月5日第4版。
214、《友誼之歌》(詩歌),阿·吾吉艾合買提作,隴夫(筆名)譯,1989年6月3日第4版。
215、《友誼能把事業開創》(詩歌),阿·蘇來曼作,隴夫(筆名)譯,1989年6月3日第4版。
216、《唐代于闐翻譯家實叉難陀》,1989年8月12日第4版。
217、《中國、瑞典聯合攝製組來我區拍攝〈古絲道新貌〉風光片》(文/圖),1989年10月28日第1版。
218、《艾買提阿吉與吾加木庫勒學校》,李吟屏摘譯,1989年12月2日第4版。
219、《和田雜事》,李吟屏摘譯,1989年12月9日第4版。
220、《夏合勒克封建莊園》,1990年3月10日第4版。
221、《乾陵的于闐王石雕像》(文/圖),1990年5月19日第4版。
222、《“巴扎”的名實——漫話巴扎之一》,1990年6月10日第4版。
223、《巴扎的源流——漫話巴扎之二》,1990年7月14日第4版。
224、《巴扎的格局——漫話巴扎之三》,1990年7月21日第4版。
225、《巴扎的規律——漫話巴扎之四》,1990年7月28日第4版。
226、《巴扎的交易——漫話巴扎之五》,1990年8月4日第4版。
227、《巴扎的管理——漫話巴扎之六》,1990年8月11日第4版。
228、《巴扎的功能——漫話巴扎之七》(全文完),1990年8月18日第4版。
229、《《和田城史簡說》,1990年8月25日第4版。
230、《反映于闐與敦煌交往的曲子詞〈謁金門·開于闐〉》,1990年6月14日第4版。
231、《中美聯合考察隊再進我區進行科學考察》,1990年7月10日第1版。
232、《古代和田的繪畫成就及其影響》,1990年10月27日第4版。
233、《和田、洛浦兩縣文物普查結束 成績可喜 現狀堪憂》,1990年11月27日第4版。
234、《星期的來歷》,李吟屏輯,1991年1月26日第3版。
235、《我區有二處古蹟列入第三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91年1月29日第2版。
236、《漫話水煙》,1991年3月16日第4版。
237、《皮山縣綠洲範圍內的文物普查結束》,1991年4月30日第4版。
238、《沙漠中有一個沙依甫汗》,1991年7月27日第4版。
239、《北方守護神毗沙門天王的故事》,1991年9月7日第4版。
240、《縣官巧治學者病——黃文弼在和田考古時的故事》,1991年9月21日第4版。
241、《罕見的清代鏨銘大銅鍋》,1992年2月15日第4版。
242、《坎力坤巴依與和田的坎力坤圖案地毯》,1992年2月22日第4版。
243、《古代和田人綠化家園的傳統》,1992年3月14日第4版。
244、《豆腐“劉小姐”軼事》,署筆名“隴夫”,1992年7月16日第4版
245、《策勒縣開鑿於清代的一條暗渠》,1992年7月23日第4版。
246、《三十年代和田的反帝肅特鬥爭》,署筆名“隴夫”,1992年8月6日第4版。
247、《元代參與治理國家的于闐剌馬丹家族》,1992年8月13日第4版。
248、《元代歷朝重臣于闐人雅老瓦實家族》,1992年8月20日第4版。
249、《元代霸州達魯花赤于闐人忽速剌沙》,1992年9月3日第4版。
250、《也談維吾爾族的人名》,署筆名“隴夫”,1992年9月19日第4版。
251、《唐代在於闐的行政體制》,1992年11月26日第4版
252、《中瑞西北科學考查團及其成果》,1992年12月10日第4版。
253、《昔日南疆通外番樞紐——賽圖拉》,1992年12月25日第4版。
254、《“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待續),1992年12月17日第4版。
255、《“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待續),1993年2月4日第4版。
256、《“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待續),1993年2月18第4版。
257、《“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待續),1993年3月6日第4版。
258、《“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待續),1993年3月25日第4版。
259、《“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待續),1993年4月1日第4版。
260、《“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待續),1993年4月15日第4版。
261、《“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待續),1993年4月22日第4版。
262、《“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待續),1993年5月6日第3版。
263、《“20世紀學術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待續),1993年5月13日第4版。
264、《“20世紀西域研究”國際學術考察散記》(續完),1993年5月20日第4版。
265、《洛浦縣山普魯古墓地發掘有新收穫》,1993年2月6日第1版。
266、《近來我區不法分子盜挖古蹟愈演愈烈》,署筆名“隴夫”,1993年2月23日第4版。
267、《政協聯合調查組考察我區文物保管情況》,署筆名“隴夫”,1993年7月20日第4版。
268、《名勝古蹟:為建設商貿旅遊城服務》,新疆政協委員李吟屏,1993年7月27日第4版“工作研究”。
269、《元代入居中原的于闐不花剌氏家族》,1993年7月29日第4版。
270、《和田維吾爾族的狩獵》,1993年8月7日第4版。
271、《和田宜舉辦“玉石節”》,署筆名“黃伊玉”,1993年8月17日第1版。維吾爾文譯文刊發於《和田報》維吾爾文版1993年8月21日第1版。
272、《烏魯瓦提水利樞紐工程實施中必須保護和搶救文物古蹟》,1993年9月18日第4版。
273、《曹雪芹歸宿有重大發現》,1993年11月4日第4版。
274、《和田文物集萃》(待續),1993年11月13日第4版。
275、《和田文物集萃》(待續),1993年11月30日第4版。
276、《和田文物集萃》(待續),1994年2月5日第4版。
277、《和田文物集萃》(全文完),1994年2月19日第4版。
278、《歷史上和田的宗教演變》(待續),1994年5月21日第4版。
279、《歷史上和田宗教的演變》(待續),1994年5月26日第4版。
280、《歷史上和田的宗教演變》(待續)1994年6月4日第4版。
281、《歷史上和田的宗教演變》(待續),1994年6月11日第4版。
282、《引兒·鬥雞子》,1994年6月11日第4版。
283、《歷史上和田的宗教演變》(全文完),1994年6月23日第4版。
284、《西域酒》,署筆名“隴夫”,1994年6月23日第4版。
285、《失而復得的和田玉枕》,署筆名“隴夫”,1994年7月23日第4版。
286、《胡人識玉報恩人》,署筆名“隴夫”,1994年8月6日第4版。
287、《秋拉克驛站今昔》,1994年12月31日第4版。
288、《羅布窪地上的廢墟——阿布達勒》,1995年4月15日第4版。
289、《村邊》(攝影作品),1995年5月18日第4版。
290、《《地區政協工委組織在和自治區政協委員調查物價 農資供應情況好 蔬菜肉食價格高》,署筆名“隴夫”,1995年5月25日第1版頭條。維吾爾文譯文刊發於《和田報》維吾爾文版1995年5月27日第1版頭條。
291、《轉場隨想》,1995年5月27日第4版。
292、《大金廠故事》,1995年6月3日第4版。
293、《農民》(詩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鐵木爾·達瓦買提作,李吟屏譯,1995年6月3日第1版。
294、《哈圖金礦古今談》,1995年6月10日第4版。
295、《沙海一農婦》,1995年6月17日第4版。
296、《歷史的啟示:動亂使百姓遭殃》,署筆名“隴夫”,1995年7月15日第4版。
297、《羅布泊人來源之謎》,1995年8月5日第4版。
298、《崑崙探險》(連載一),1998年4月2日第4版。
299、《崑崙探險》(連載二),1998年4月16日第4版。
300、《崑崙探險》(連載三),1998年4月23日第4版。
301、《崑崙探險》(連載四),1998年5月14日第4版。
302、《崑崙探險》(連載五),1998年5月21日第4版。
303、《崑崙探險》文/圖,(連載六),1998年6月11日第4版。
304、《崑崙探險》(連載七),1998年7月1日第4版。
305、《崑崙探險》文/圖(連載八),1998年7月16日第4版。
306、《崑崙探險》文/圖(連載九),1998年7月30日第4版。
307、《崑崙探險》(連載十),1998年8月6日第4版。
308、《崑崙探險》(連載十一),1998年8月13日第4版。
309、《崑崙探險》文/圖(連載十二),1998年8月27日第4版。
310、《崑崙探險》(連載十三),1998年9月3日第4版。
311、《崑崙探險》(連載十四),1998年9月10日第4版。
312、《崑崙探險》(連載十五),1998年9月17日第4版。
313、《崑崙探險》(全文連載完),1998年9月24日第4版。
314、《發揮文物優勢 促進經濟發展 民豐縣完成有史以來首次文物展覽》,1999年11月2日第4版。
(註:1篇意見、7篇摘抄訊息以及大量受邀從維吾爾文版《和田報》譯出後不署名刊發於漢文版《和田報》的重要新聞作品和領導講話等未收錄。)
二、發表於《新疆日報》的作品
1、《于闐縣發現古代佛廟遺址》(李吟屏、殷照明合撰),1981年6月14日第1版。
2、《十六世紀維吾爾族女音樂家和詩人阿曼尼莎汗》,1982年4月10日第3版。
3、《從〈突厥語大辭典〉看古代和田的語言和民族》,1983年1月5日第3版。
4、《“塔里木”名稱的出現及含義》,1983年4月16日第3版。
5、《維吾爾族的帽子》,1983年7月9日第4版。
6、《我國西北民族與毛氈》,1983年10月15日第4版。
7、《瑪扎塔格山與古堡》,1983年11月 26日第4版。
8、《新疆駱駝種種》,1984年1月7日第4版。
9、《喀拉墩古城》,1984年8月18日第4版。
10、《皮山縣的塔吉克人》,1985年10月19日第4版。
11、《約特乾遺址》,1985年12月28日第4版。
12、《春秋幾度熱瓦克》(文/圖),1986年3月1日第4版。《新疆日報》維吾爾文版1986年3月20日第5版刊出了此文的維吾爾文譯文。
13、《“剪髮剺面”風習與中華民族》,1986年7月12日第4版。
14、《桑株岩畫——路標》,1986年9月6日第4版。
15、《買利克阿瓦提遺址》,1986年10月4版。
16、《和田玉雕業史話(上)》,1986年12月6日第4版。
17、《和田玉雕業史話 (下)》,1986年12月20日第4版。
18、《南疆“大脖子”病》,1987年1月17日第4版。
19、《維吾爾族使用過的文字》,1987年3月28日第4版。
20、《安迪爾河畔古城多》(文/圖),1987年5月23日第4版。
21、《維吾爾書法藝術》,1987年7月18日第4版。
22、《民國初年新疆的“煙花客”》,1988年1月16日第4版。
23、《察合台後裔的最後結局》,1988年8月20日第4版。
24、《拉甫卻克古城》(文/圖),1988年9月3日第4版。
25、《沙漠通道——和田河》,1988年10月8日第4版。
26、《約特乾覓寶軼事》,1988年11月15日第4版。
27、《〈賢愚經〉與〈灰闌記〉——中西文化交流之一例》,1988年12月17日第3版。
28、《關於中國的名稱》,1989年1月7日第4版。
29、《西域人與冰食》,1989年2月4日第4版。
30、《新疆古代的書寫用具》,1989年3月18日第4版。
31、《我國文物之最》,1989年5月6日第4版。
32、《油葫蘆節·祭灶》,1989年6月17日第4版。
33、《昔日和田西大門——鴿子塘》,1989年12月23日第4版。
34、《新疆的制陶業》,1990年6月16日第4版。
35、《古代和田的繪畫及其影響》,1990年9月1日第4版。
36、《清代新疆的巴扎》,1990年10月6日第4版。
37、《空中轉輪之戲》,1990年12月15日第4版。
38、《古代西域的兒童遊戲》,1991年2月23日第4版。
39、《長柄香爐》(配線圖),1991年3月9日第4版。
40、《湘軍始末》,1991年6月8日第4版。
41、《北方戰神毗沙門天王》,1991年9月7日第3版。
42、《坎力坤巴依與坎力坤地毯》,1992年3月21日第4版。
43、《劉鶚歸宿之謎》,1992年8月24日第4版。
44、《昔日南疆通外番樞紐——賽圖拉》,1992年9月28日第4版。
45、《飲茶史話》,1992年10月26日第4版。
46、《胡楊林中的蒲昌城》,1993年2月1日第2版。
47、《策勒縣出土的兩面銅鏡》,1993年7月26日第4版。
48、《羅布人的傳說》,1993年8月16日第4版。
49、《漢維合璧的近代民宅》,1993年8月30日第4版。
50、《洛浦縣民間的“水煙鍋舞”》(文/圖),1993年11月8日第4版。
51、《西域自古出美酒》,1994年3月14日第4版。
52、《哈圖金礦的沿革》,1994年7月4日第4版。
53、《羅布窪地上的廢村——阿布達勒》(文/圖),1994年11月28日第2版。
54、《塔克拉瑪乾腹地出土的紫砂壺》,1994年7月18日第4版,
55、《戈壁驛站秋拉克的興廢》,1995年7月3日第7版。
56、《沙漠中的海市蜃樓》,1996年6月25日第6版。
57、《中國的吉普賽人及其後裔》,1996年11月27日第6版。
58、《沙漠孤島——雅通古孜村》,1998年12月1日第8版。
三、發表於《新疆經濟報》的作品
1、《和田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撰稿李新晨、李吟屏,攝影單興德、符超),1993年8月31日第2版整版。
2、《大河沿紀事》文/圖(自治區四十年大慶專稿),1995年8月21日第4版整版。
3、《使命,臨近終點——謹以此文獻給我區與麻風病魔鬥爭的人們》(自治區四十年大慶專稿),1995年9月24日第4版半版。
4、《艾將軍與昆將軍是何人?》,1996年3月18日第4版“西域典故”。
5、《領導要率先垂範》,(政協委員訪談錄之一,與民建新疆區委會主委孔祥琦共同列名),1996年3月24日第3版。
6、《讓科技人員有用武之地》,(政協委員訪談之四),1996年3月27日第2版
7、《以往乾旱無比 今夏連降大雨 奇觀:戈壁變草原》,1996年6月13日第2版。
8、《古代西域人知道利用沙漠熱能》,1996年7月22日第4版。
9、《古道覓蹤》(文/圖),1998年2月3日第2版整版,“人世潮”第106期。
10、《羅布人揭秘》(文/圖),1998年5月22日第4版,“人世潮”第121期。
11、《和田小小一縣辦起文物展覽——民豐縣藉此揚名》,1999年12月18日第2版
12、《尼雅遺址連遭盜掘 破壞嚴重 令人擔憂》,1999年12月18日第2版。
13、《掌握尼雅遺址大門鑰匙的人》(文/圖),2000年3月21日第2版。
14、《走進失去的家園》(文/圖),2000年6月5日第4版“社會生活”。
16、《讀者來信》,2001年12月3日第4版。
17、《哥老會在和田》,2005年10月29日第7版“歷史鉤沉”。
18、《和田城的歷史變遷》,2005年11月3日第5版“歷史鉤沉”。
19、《策勒村事件》,2006年1月12日第5版“歷史鉤沉”。
20、《西陲重鎮惠遠城的興衰與變遷》(文/圖),2006年2月16日第7版“歷史鉤沉”。入選政協新疆霍城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霍城文史資料》第八輯,2012年。
21、《〈希日甫保長之歌〉及其故事》(文/圖),2006年9月23日第7版“歷史鉤沉”。
四、發表於《亞洲中心時報》的作品
1、《和田地區文物保護現狀堪憂》,1993年8月19日第1版。
2、《興修水利必須保護文物古蹟》,1993年10月14日第1版。
3、《曹雪芹的歸宿》,1993年12月2日第4版。
4、《引兒·鬥雞子》,1994年5月5日第4版。
5、《和田地區自治區政協委員調查本地物價》,1995年6月8日第1版。
6、《新疆文物市場大掃描》,1995年7月27日第2版。
7、《和田河故事》,1997年12月4日第4版。
8、《沙漠孤島——雅通古孜村》,1998年4月2日第4版。
9、《沙埋古城的傳說》,2007年3月20日第4版。
10、《沙漠古城之謎》,2007年3月20日第4版。
五、發表於其它報紙和廣播電台的作品
1、《漫話玉龍喀什河》,新疆人民廣播電台1982年4月28日9:45和29日22:15在《天山南北》節目“新疆古今談”專欄中播送。
2、《關於馬的書信——維吾爾詩話》,新疆人民廣播電台1982年4月28日播出。
3、《寄包裹的奇俗》,《喀什日報》1987年1月17日第3版。
4、《莎車發現〈喀迪爾詩集·序言〉》,《烏魯木齊晚報》1986年10月16日第3版。
5、《和田趣聞》,《烏魯木齊晚報》1986年12月5日第3版。
6、《寄包裹的奇俗》,《烏魯木齊晚報》1987年2月9日第3版。
7、《抓飯趣談》,《生活導報》1987年10月2日第3版。
8、《雜話無花果》,《生活導報》1987年10月16日第3版。
9、《逛新華書店有感》,《生活導報》1994年10月5日第3版。
10、《古今奇聞》,《未知世界》1989年3月25日第3版。
11、《扎答石探幽》,《未知世界》1989年4月25日第3版。
12、《神奇的玉石》,《中國西部開發報》1989年5月24日第4版。
13、《和田河畔的秘密》文/圖,《科技鑫報》(蘭州)2002年11月1日“西部人文地理”版整版。
(註:1997年7月下旬或8月上旬在《阿克蘇報》發表一篇《車禍無情人有情》,未收到剪報。)
六、發表於《新疆錢幣》封底的攝影作品(配有短文)
1、《塔什庫爾乾縣石頭城》,攝影/撰文,2000年第1期。
2、《蒲昌城》,攝影/撰文,2000年第3期。
3、《熱瓦克佛寺遺址》,攝影/撰文,2001年第3期。
4、《丹丹烏里克遺址》,攝影/撰文,2002年第1期。
5、《麻扎塔格戍堡》,攝影/撰文,2003年第1期。
6、《道孜勒克故城》,攝影/撰文,2004年第2期。
7、《瓦石峽遺址》,攝影/撰文,2007年第1期。
8、《羅布人漁村廢址》,攝影/撰文,2007年第4期增刊。
9、《喀爾克軍台遺址》,攝影/撰文,2008年第2期。
10、《卡納沁古城》,攝影/撰文,2009年第3期。
11、《廷木古城》,攝影/撰文,2010年第4期。
12、《羅布泊火燒城》(南牆局部),攝影/撰文,2013年第1期。
13、《納格爾墩古堡》,攝影/撰文,2014年第2期。
附錄:媒體報導李吟屏事跡的作品
1、《兄弟二人同獲獎》,孫斌,《和田報》1987年10月10日第4版。
2、《和田首部地方性歷史書〈佛國於闐〉出版發行》,蘇玉琪,《和田報》1991年10月12日第4版。
3、《推薦一部填補於闐史空白的專著〈佛國於闐〉》,林麗,《新疆書訊》1991年12月20日第2版。
4、《李吟屏研究古和田引起學術界重視 “二十世紀西域考察與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邀請他出席》,蘇玉琦,《和田報》1992年9月26日第1版。
5、《潛心求索 碩果纍纍 地區文管所李吟屏論文被英國〈玉友通報〉刊用》,蘇玉琦,《和田報》1993年2月23日第4版。
6、《不撤退的人——自治區政協委員、考古專家李吟屏印象》(文/圖),本報記者沈葦,《亞洲中心時報》1995年7月20日第2版。
7、《簡訊》(報導李吟屏《和田史話》出版),沈葦,《亞洲中心時報》1995年9月28日第1版。
8、《李吟屏又著新書〈和田史話〉》,艾買江,《和田報》1995年10月17日第4版。
9、《與和田文物打交道的人》(文/圖),實習記者隋雲雁,《新疆經濟報》1998年4月1日第4版。
10、《荒漠情》,王樹生,《西部先鋒》1998年第4期“名人訪談”欄。
11、《沉思在和田歷史中》(文/圖),記者任江,《新疆經濟報》2001年5月10日第4版“文化生活”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