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族學者用藏文撰寫的藏族佛教和歷史著作。作者為西藏佛教噶舉派僧人、著名的譯師桂洛·宣奴貝(1392~1481)。成書於明成化十二至十四年(1476~1478)。木刻版原藏於西藏拉薩西北羊八井噶瑪噶舉派紅帽系寺院。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後,此寺被勒令改宗格魯派(黃教),寺產查抄充公。因此,木刻版本移歸拉薩功德林寺。1949~1953年,由蘇聯藏學家G.N.羅列赫譯為英文。
全書共分15品,即:王統及前弘期;後弘期;密咒舊譯期(寧瑪派);新密法,道果及隨行者(指薩迦派);阿底峽及其傳承(噶當派);俄譯師及其傳承,中觀、因明、彌勒諸學弘傳;怛特羅教法發生期;瑪爾巴大師所傳塔布噶舉期;郭扎巴與尼古期;時輪教法期;大手印期;希解派後期;覺宇派與喀熱巴期;大悲觀音法及金剛鬘期;雪域西藏聖法源流期。書中記述了藏族歷代王統傳承及西藏佛教各教派創建、傳播的歷史,對噶舉派的敘述尤為詳盡。此書採用編年史的體例,系統分明,條理清晰,文字流暢樸實。以對歷史人物及年代的考訂翔實而著稱。書中所敘內容,漢文史料絕少涉及,為研究藏族史、西藏佛教史的重要參考書,在藏文史籍中也是備受推崇的一部巨著。
《青史》
藏傳佛教史籍。郭·循努白著。成書於1478年。全書十五章,除第一章敘述佛陀所屬釋迦族的起源及其世系,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和傳承,以及吐蕃王朝和唐朝、元朝的帝王世系外,其他各章概述佛教在西藏的傳播歷史和傳承法系。其中分別記述阿底峽、瑪爾巴、俄譯師以及廓扎巴、尼古兩大法師和釋迦吉祥賢、宗喀巴等的生平事跡及其法系;薩迦派道果法與噶舉派大手印法的傳承;中觀、正理(因明)及彌勒、無著五論以及續部(密宗經典)在西藏的譯傳情況等。本書在藏傳佛教史書中與《善逝教法史》齊名。內容豐富,保存了許多久已失傳的史料,因此其後各家史書多以此書為主要依據。作者對於重大史實及重要人物的行事年代的考訂,較為翔實可信。1949~1953年,蘇聯藏學家羅里赫將此書譯為英語,分兩卷在印度加爾各答出版。中國四川民族出版社分上下兩集出版了藏文本。
盤點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書(三)
西藏人民出版社始建於1971年12月,是西藏自治區唯一的綜合性圖書出版社。承擔著政治、經濟、歷史、哲學、少兒美術、文化教育、醫藥衛生、文學藝術、自然科學、藏學研究、古籍整理、期刊等各類藏漢文圖書和全區中國小教材的出版任務。建社30多年來,西藏人民出版社的臧文版圖書突出“普及通俗”和古籍整理;漢文版圖書突出“宣傳西藏、介紹西藏”,尤其是藏學研究系列叢書頗受讀者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