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中國是蠶桑絲綢業的發祥地,是絲綢的祖國,古代中國被西方稱為“絲國”。中華民族有許多重大發明創造,而植桑養蠶和繅絲織綢,是最早和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絲綢彩緞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服飾材料,美化了人們的生活,而且充當了中國同周邊鄰邦和西方國家早期交往的“文明使者”。舉世無雙的“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歐大陸的中西交通大動脈,絲綢貿易對古代商業、交通和文化交流,乃至對古代中西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都發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蠶桑絲綢史話》簡明扼要地敘述了從遠古到近代中國蠶桑絲綢業的起源和發展過程,重點介紹了古代植桑、養蠶、繅絲、織綢、練漂、印染生產的相關情況,包括生產關係、經營方式、產地分布、生產工藝與技術的發展變化,以及絲綢貿易和蠶桑絲織技術的發展變化、絲綢貿易和蠶桑絲織技術的對外傳播等。從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先民的智慧,更會為中華民族古老文明而感到光榮與自豪。
《蠶桑絲綢史話》由劉克祥編著,是中國史話·物質文明系列叢書之一。
編輯推薦語
劉克祥編著的《蠶桑絲綢史話》是一本較為完整、準確地介紹中國蠶桑絲綢生產歷史的普及讀物。全書共分六部分,內容包括:蠶桑絲綢的起源,商周時期蠶桑絲綢生產的普遍興起,戰國秦漢時期的蠶桑絲織業,三國至隋唐五代的蠶桑絲織業,宋元明清時期的蠶桑絲織業,近代蠶桑絲織業的發展變化。本書適合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劉克祥,1938年7月生,湖南省婁底市人,1962年武漢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65年同校中國近代經濟史專業研究生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史研究,主攻清代和近代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問題,旁及財政、金融和商業、市場,1998年退休後亦未中輟。發表論著主要有:《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合著)、《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927》(合著)、《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合著,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簡編》(合著)、《簡明中國經濟史》、《清代簡史》(合著)、《清代全史》(合著,第10卷主編)、《中國商業通史》(合著)、《棉麻紡織史話》以及專題論文數十篇。
目錄
引言
一蠶桑絲綢的起源
1.關於蠶桑絲綢起源的神話和傳說
2.從考古文物看蠶桑絲綢的起源
二商周時期蠶桑絲綢生產的普遍興起
1.和農業並重的蠶桑生產
2.迅速發展的絲織業
3.不斷進步的絲織技術和絲織工具
4.多種多樣的絲織產品
5.絲綢的練染工藝
三戰國秦漢時期的蠶桑絲織業
1.受到高度重視的蠶桑生產
2.蓬勃發展的絲織手工業
3.精湛的技術,精美的產品
4.練漂印染工藝及其發展
5.絲織品外輸和“絲綢之路
四三國至隋唐五代的蠶桑絲織業
1.蠶桑生產及其技術進步
2.官府和民間的絲織生產
3.絲綢的產地和品種
4.繅織和印染技術的進步
5.絲綢的貿易和傳播
五宋元明清時期的蠶桑絲織業
1.蠶桑生產的南盛北衰
2.從“野蠶結繭”到柞蠶業的興起
3.官府和民間絲織生產
4.主要絲織品種及其產地
5.絲織印染技術的新發展
6.絲織業中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六近代蠶桑絲織業的發展變化
1.蠶桑生產的繼續推廣和技術進步
2.手工繅絲業的短暫發展和機器繅絲業的興起
3.絲織業的興衰和技術變革
4.絲綢印染和機器印染業的興起
5.蠶桑絲織業的空前浩劫和全面崩潰
6.絲綢產品和絲綢貿易
前言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古老國度,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探尋、創造的腳步。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的素紗衣向世人昭示著古人在絲綢紡織、製作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個洞窟中的兩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繪壁畫又向世人顯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繪畫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還有青銅器、唐三彩、園林建築、宮殿建築,以及書法、詩歌、茶道、中醫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無不向世人展示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燦爛與輝煌,展示了中國這一古老國度的魅力與絢爛。這是一份寶貴的遺產,值得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珍視。
歷史不會永遠眷顧任何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當世界進入近代之時,曾經一千多年雄踞世界發展高峰的古老中國,從巔峰跌落。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聲打破了清帝國“天朝上國”的迷夢,從此中國淪為被列強宰割的羔羊。
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不’僅使中國大量的白銀外流,更使中國的領土一步步被列強侵占,國庫虧空,民不聊生。東方古國曾經擁有的輝煌,也隨著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轟擊而煙消雲散,中國一步步墮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淵。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也由此開始了救國救民、富國圖強的抗爭之路。從洋務運動到維新變法,從太平天國到辛亥革命,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屢敗屢戰,終於認識到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一道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從此飽受屈辱與蹂躪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古老的中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擺脫了任人宰割與欺侮的歷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華兒女應當了解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史,也應當牢記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歷史。
當我們步人全球化大潮的21世紀,信息技術革命迅猛發展,地區之間的交流壁壘被網際網路之類的新興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兩種以上文化的交匯與碰撞,但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西方文化撲面而來,有些人唯西方為時尚,把民族的傳統丟在一邊。大批年輕人甚至比西方人還熱衷於聖誕節、情人節與洋快餐,對我國各民族的重大節日以及中國歷史的基本知識卻茫然無知,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大業中的重大憂患。
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歷數千年而不分離,根基就在於五千年來一脈相傳的中華文明。如果丟棄了千百年來一脈相承的文化,任憑外來文化隨意浸染,很難構想13億中國人到哪裡去尋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大力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的愛國主義傳統和民族自尊意識,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體系,光大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業。
當前,我國進入了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新的歷史任務和來自各方的新挑戰,全黨和全國人民都需要學習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道德基礎,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這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保證。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國家社會科學研究的機構,有責任為此作出貢獻。我們在編寫出版《中華文明史話》與《百年中國史話》的基礎上,組織院內外各研究領域的專家,融合近年來的最新研究,編輯出版大型歷史知識系列叢書——《中國史話》,其目的就在於為廣大人民民眾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較為完整、準確地介紹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普及類系列叢書,從而使生活在資訊時代的人們尤其是青少年能夠了解自己祖先的歷史,在東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中國與世界各國愈來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與特色,將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永遠發揚下去。
《中國史話》系列叢書首批計200種,每種10萬字左右,主要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哲學、藝術、科技、飲食、服飾、交通、建築等各個方面介紹了從古至今數千年來中華文明發展和變遷的歷史。這些歷史不僅展現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輝煌,展現了先民的智慧與創造精神,而且展現了中國人民的不屈與抗爭精神。我們衷心地希望這套普及歷史知識的叢書對廣大人民民眾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發揮應有的作用,鼓舞廣大人民民眾特別是新一代的勞動者和建設者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不斷闊步前進,為我們祖國美好的未來貢獻更大的力量。
陳奎元2011年4月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戰國和秦、漢時期,無論官府還是民間絲織手工業,都獲得了蓬勃發展。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大都設有官府絲織作坊。湖南長沙戰國楚墓有一方“中織寶銖(音shu,長針)”印鑑出土,說明當時楚國設有“織室”管理宮廷絲織和縫紉生產。各國的絲織工匠大多隸屬於封建主。《墨子·辭過》說:“女工作文彩,男工作刻鏤,以為身服。”意思是女工紡織五彩錦繡,男工刻玉鏤金,都是給封建主們做衣服。
秦統一後的官府絲織業機構設定,比前代規模更大,分工更細,除東織、西織兩官府的絲織作坊外,還設有錦官、服官兩職。官府作坊有嚴格的師徒制和獎懲條例。
兩漢的官府絲織業比秦代更有新的發展。西漢長安未央宮內設有東西兩織室,分別由織室令丞管理,主要為宮廷織造絲絹、彩錦和宗廟儀服,一年花費高達5000萬,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和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兩織室相繼省廢。但東漢遷都洛陽後,據史籍記載,仍有織室存在。另外,西漢皇室在絲綢集中產地臨淄設有“三服官”(三服指春、夏、冬3季的絲綢服裝),專為皇室製作綺繡、冰紈、方空觳、吹絮綸等精美絲織品。起初,三服官作坊的絲織物不過10箱,後來不斷擴大,到元帝時,三服官作坊各擴至工匠數千人,每年費錢數億。這既說明皇宮的奢侈靡費,也反映官府絲織業的發展擴大。在另一絲織中心陳留郡襄邑(今河南睢縣),皇室也派設服官,雇用大量工匠,專造袞(音gun)龍文繡等禮服。
民間絲織業也有很大發展。
戰國時期,山東的齊魯,河南的陳留、襄邑早已是有名的絲織中心,不僅官府絲織業發達,民間絲織業同樣十分興盛。齊國的絲、麻紡織品行銷很廣,有“冠帶衣履天下”的美名。齊魯出產的薄質羅、紈、綺、縞和精美刺繡,陳留、襄邑的各色織錦,都聞名全國。秦國、衛國和吳、楚所在長江流域,民間絲織業也都十分普遍。當時各國為了增強國力,爭雄稱霸,統治者鼓勵民間擴大絲織生產。秦國商鞅變法時,規定對生產繒(音zeng,古代絲織品名稱)帛多的免除徭役,從而促進了絲織業的發展。在《韓非子》一書中,有一段“吳起出妻”的故事。楚國大將吳起(?~公元前381年)是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因為妻子織的絲帶子的橫幅不夠法定尺寸,一氣之下,就把她趕走了。這段故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地絲織生產的普遍性和規範化。在長江流域,吳、楚兩國還為邊境居民的桑樹之爭打了起來,從一個側面反映官府對民間蠶桑絲綢生產的重視。
秦統一後,尤其兩漢時期,民間絲織業有更大的發展。在漢代,包括絲織業在內的紡織業,是民間存在的最為普遍的手工業,當時有“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的諺語。由於各地植桑養蠶和民間絲織業的普遍發展,絹帛的產量大幅度增長。漢武帝時,主管全國財政的大司農桑弘羊,推行均輸、平準等平抑物價的改革措施。由大司農委派均輸官和平準官到各郡國掌管均輸事務,令各地向均輸官交納貢物。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這一年,各地以均輸名義交納的絹帛即達500萬匹。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民間絲織業的發達。
隨著民間絲織業的大發展,民間的絲織手工業作坊也逐漸興起,有的還有相當規模。據《西京雜記》載,大將軍霍光的妻子送給宣帝皇后的乳醫淳于衍24匹葡萄錦、25匹散花綾。散花綾是河北巨鹿陳寶光的妻子織的。陳的花綾產品很有名。這個陳寶光可能開設相當規模的絲織作坊,其妻子則是織綾能手。
絲織生產的發展,產品數量的龐大,還可從當時書寫材料和社會風氣等方面的變化得到反映。春秋以前,書、契都刻在竹片上,然後編成竹簡。犬約從戰國時期起,隨著絲織生產的發展,開始部分使用絲織物書寫和繪畫,稱為“帛書”、“帛畫”。《墨子》一書中即有“書之竹帛”的話。“竹帛”就是竹簡和絹帛。
到了漢代,帛書數量明顯增加,逐漸普遍。長沙馬王堆漢墓即有帛書、帛畫出土。隨著絲織業的發展,社會上也逐漸形成奢華的風氣。在漢代,富商大賈“衣必文彩”,社會上“富者綺繡羅紈,中者素綈錦冰,常民被后妃之服”。連尋常百姓都穿過去后妃的衣服,沒有普遍的絲織業發展和豐富的絲綢產品,是絕對不可能的。
工業技術最新書籍(四)
工業技術書籍,及工業技術相關的書籍,包括工業技術學、安全科學、汽車與交通運輸、輕工業、石油天然氣工業、水利工程、武器工業、冶金工業、一般工業技術、原版書、能源與動力工程、礦業工程、電工技術、電子通信、工業標準、航空航天、等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