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大學期間,他即對經濟史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62年發表首篇經濟史論文《庚子賠款與清政府的捐稅剝削》(載《歷史教學》1962年第6期),但研究生畢業後不久,因文化大革命爆發,剛剛起步的經濟史研究被迫中斷,本人也被打成“修正主義苗子”而受到衝擊。直至1978年12月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後,才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國經濟史的研究探索,主攻清代和近代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問題,旁及財政、金融和商業、市場,先後完成和發表專著、論文和文章200餘萬字。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主要參加“六五”國家重點項目《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曾獲孫冶方經濟科學1990年度著作獎,第二屆吳玉章獎金—等獎,1977—1991年院優秀科研成果獎)的編纂任務,承擔農村經濟和財政稅收方面有關章節的撰寫。並負責全書的後期通纂和技術處理。結合該書的撰寫,完成和發表了若干專題論文,主要有:《太平天國失敗後地租剝削問題初探》(與章有義合作,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集刊》(以下簡稱《集刊》)第4輯。曾獲經濟研究昕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太平天國後清政府的財政“整頓”和搜刮政策》(《集刊》第3輯)、《十九世紀五十至九十年代清政府的減賦和清賦運動》(《集刊》第7輯)和《清代永佃制的形成途徑、地區分布和發展狀況》(《集刊》第8輯,曾獲經濟所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清代熱河的蒙地開墾和永佃制度》(《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3期)。這期間還參加了《政治經濟學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卷》等大型辭書的編撰和審定工作,系後者的中國經濟史分支編寫組成員。
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前半葉,主要參加“七五”國家重點項目《中國近代經濟史,1895—1927》(出版中)的編纂工作,承擔和完成有關農業經濟部分的撰寫任務,並為此深入農村調查,收集、整理和研究各種活材料和檔案資料。完成和發表了一系列專題論文,其中關於農業僱傭關係方面的主要有:《試論近代北方地區的分益雇役制》(《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3期)、《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農業僱傭勞動數量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3期)、《甲午戰爭後自由的、資本主義的農業僱傭勞動的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1990年第4期)、《甲午戰爭後的中國農業封建性僱傭勞動》(《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1期)、《甲午戰爭後的農村換工勞動及其向僱傭勞動的演變》(《中國農史》1992年第1期);關於近代商業性農業發展方面的主要有:《1895—1927年通商口岸附近和鐵路沿線地區的農產品商品化》(《集刊》第11輯)、《近代商業性農業的發展及其艱難歷程》(《北京黨史研究》1994年第1期);關於近代農業經營形式和農戶經濟方面的主要有:《論中國富農經濟,1895—1927》(《集刊》第9輯)、《中國近代的地主僱工經營和經營地主》(《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增刊,曾獲經濟所1996年科研成果論文類二等獎)、《解放前五十年間八角村農戶經濟的變遷》(《中國經濟史研究》1990年第3期)、《北京西山農產的養牛“賣套”業》(《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3期)等。這期間還參加廠“六五”國家重點項目、十卷本《清代全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9l一1993年出版,曾獲1977—1991年院優秀科研成果獎、1994年第8屆全國圖書獎)和《清代簡史》(出版中)的編纂工作,為第8、10兩卷主要撰稿人,任第10卷主編;還參加廠《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經濟卷》(農業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歷史卷》(農業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編纂工作,承擔中國近代農業經濟、中國近代農業史有關辭條的撰寫和審定工作;參加了《中華文明史話叢書》的編纂工作,完成了其中《棉麻紡織史話》和《蠶桑絲綢史話》(出版中)兩書的撰寫;參加了“八五”國家重點項目《中國民族文化大觀·漢族卷》(出版中)的編纂工作,完成了有關經濟生產部分的撰寫。
目前劉克祥教授正致力於“九五”國家重點項目《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和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農業經濟通史》(任分卷主編)的寫作。
主要成果
1、《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合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清代全史》第十卷(合著,主編),遼寧人民出版,1993年;
3、《太平天國後清政府的財政“整頓”和搜刮政策》、《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集刊》(以後簡稱《集刊》)第3輯,1981年;
4、《太平天國失敗後地租剝削問題初探》,《集刊》第4輯,1983年;
5、《十九世紀五十至九十年代清政府的減賦和清賦運動》,《集刊》第7期,1984年;
6、《清代永佃制的形成途徑、地區分布和發展狀況》,《集刊》第8期,1986年;
7、《清代熱河的蒙地開墾和永佃制度》,《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3期;
8、《試論近代北方地區的分益雇役制》,《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2期;
9、《論中國富農經濟(1895-1927)》,《集刊》第9輯,1987年;
10、《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農業僱傭勞動數量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1、《1895-1927年通商口岸附近和鐵路沿線地區的農產品商品化》,《集刊》第11期,1988年;
12、《甲午戰爭後自由的資本主義的農業僱傭勞動的發展》,《中國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3、《甲午戰後的中國農業封建性僱傭勞動》,《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1期;
14、《甲上午戰爭後的農村換工勞動及其向僱傭勞動的演變》,《中國農史》,1992年第1期;
15、《清代熱河台灣永佃制度比較研究》,《清代區域社會經濟研究》(論文集),中華書局,1992年;
16、《清末民初農業發展轉折時期的政策思路述略》,《中國經濟史研究》,1993年第1期;
17、《近代商業性農業的發展及其艱難歷程》,《北京黨史研究》,1994年第1期;
18、《傳統集約農業瑣論》,《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1期;
19、《中國近代的地主僱工經營和經營地主》,《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增刊;
20、《清末和北洋政府時期東北地區的土地開墾和農業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