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建築》

《華中建築》

《華中建築》創刊於1983年,現為月刊,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綜合性建築學術期刊。

基本信息

現由
《華中建築》《華中建築》
中南建築設計院\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學系聯合辦刊.於2005年在上海交大建築學系正式設立第二編輯室.國內刊號:CN42-1228/TU;國際刊號:ISSN1003-739X;郵發代號:38-135,海外發行代號:DK42009.近年來曾連續入選“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建設科技產業核心媒介品牌”,2005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建築學學科評議組列入建築學(一級學科)相關中文學術期刊參考目錄,在期刊排名中位居第四,並作為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學科教師學術業績考核和研究生獲得學位所要求發表學術論文的認定期刊。從1994年起,該刊被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作為來源期刊全文收錄;被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被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亦為世界著名檢索系統EI,ICONDA,JST,INSPEC收錄的期刊。
《華中建築》《華中建築》

刊物簡介

《華中建築》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中南建築設計院和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主辦,1983年創刊(季刊),2001年改為雙月刊,2006年改為月刊。
《華中建築》於1983年10月創刊(季刊),2001年改為雙月刊,2006年改為月刊。該刊系湖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中南建築設計院和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主辦。
《華中建築》系大型綜合性建築學術期刊,其宗旨在於:在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指引下,發掘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建築文化遺產,傳播交流我國的建築設計創作、科研、教學及建設成就,為探索中國建築發展的道路,促進中國新建築流派的孕育成長和豐實,推進中國新建築文化的開拓和發展而努力。
其特色為古今並蓄,中外兼容,摒棄門戶之見,認真貫徹“雙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力求馳騁於建築科學技術的前沿,攀登建築學術領域的制高點。歷年來,參加、發起、組織了一系列的重大建築學術活動,編輯出版若干有學術影響的專輯、專論、增刊,諸如我國最早的《高層建築專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論文專輯》、(第一、二輯)和《建築與文化論集》(第1~7卷)及《民居理論論集》《城鄉獨院式住宅設計及裝修》增刊等。1996年策劃、組織大型建築文化工程“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文庫”(32本學術專著)(國家十、五重點出版工程)的編纂,已於2002年10月20日在廬山舉行的“建築與文化2002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舉行了第一批專著(6本)的首發式。

主要欄目

建築信息、 建築與文化、 “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文庫”專題評論、建築論壇、評論與鑑賞、建築設計·創作、中國青年建築師、建築設計研究、建築結構設計、城鄉規劃·園林建築及綠化、環境保護·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布置·裝修、建築歷史、宗教建築、中國少數民族建築、中國建築文化拓荒、建築教育、建築表現、建築·結構知識、建築師札記、建築師專訪、未來建築師、建築文化茶座等。

主編介紹

高介華《華中建築》
[編輯本段]《華中建築》主編
男,1928年10月出生,漢族,湖南省寧鄉縣人,1950年畢業於國立湖南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建築學專業。現任《華中建築》(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主編、教授級高級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會分會理事暨建築與文化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客座教授、研究生導師;湖北省城市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武漢市歷史文化名城委員委員。為江南詩詞學會會員、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協會會員、陝西文學創作研究會常務理事暨會刊編委,中國文藝協會終身理事。曾任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建築設計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科技情報學會、湖北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湖北省科技寫作研究會理事;湖北省旅遊學會常務理事;文化電視片《華夏之光》顧問;湖北青年旅遊研究會、全國建築書畫巡迴展名譽顧問。
長期從事建築設計工作,廣涉民用、工業、科研·試驗建築和規劃·園林及特殊·援外工程等。經其組織、主持、審定的大中型工程建築設計在300項以上。其著者如葛洲壩水利樞紐配套建築工程、中國地質大學、第二汽車製造廠鑄造一廠及工藝·產品·檢查處工程;為第二汽車製造廠(24個分廠)《建築設計統一技術規定》的主持制訂者和全廠五氣動力核定(五人)小組成員。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