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拉斯兄弟之誓》

《荷拉斯兄弟之誓》

《荷拉斯兄弟之誓》講述的是從18世紀中葉起,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的危機日益加深。資產階級既有經濟實力,也有文化教養和組織能力,掌握著思想和宣傳武器,因此成為第三等級反封建鬥爭的領導人。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盧佛爾博物館.這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在1784年給大衛的訂件。他接到任務後去羅馬創作了這幅畫。1785年在沙龍展出。由於大衛的政治觀點和路易十六的專制權格格不入,這幅畫的主題思想和法國王室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馳。畫的題材取自古羅馬傳說:羅馬人與鄰近的埃特魯斯城阿爾拜.隆格長期作戰,雙方都疲憊不堪。兩個城市的長老議定進行決戰,由羅馬人荷拉斯家族三弟兄在接受父親授予的武器時莊嚴宣誓:不是勝利歸來,就是戰死在沙場。畫面上表現的正是這一剎那。畫面上的氣氛是明確的:為了民族的存亡,為了拯救祖國,只有犧牲家庭和個人的利益。畫中主要人物的表情、動作激昂,後景上的古典建築突出了這種莊重的氣氛。當法國人民高唱著“不是獲勝利,就是死亡”的革命歌曲奔向前線,和外國侵略軍、貴族流亡者決戰的時候,這幅畫的鼓動作用是很明顯的。

介紹

《荷拉斯兄弟之誓》馬拉之死
從18世紀中葉起,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的危機日益加深。資產階級既有經濟實力,也有文化教養和組織能力,掌握著思想和宣傳武器,因此成為第三等級反封建鬥爭的領導人。羅可可風格的藝術是特權階級的象徵,自然不能為資產階級用來宣揚自己的革命思想和鼓舞革命鬥志,他們期待一種新藝術的產生。

其實18世紀中期,一些藝術家早已開始反對羅可可風格的古怪與誇張,嘗試以古希臘羅馬的藝術作品為榜樣,把藝術引到樸素、適度和秩序上來。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就在這樣的背景中產生。1738年和1755年古羅馬城赫克拉努姆龐貝相繼被發掘,古典藝術純樸剛勁的風格再次震撼了世人。

達維特藝術上最早的老師是布歇,後又師從皇家美術學院教授維恩。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風雲激盪的年代,他的許多作品真實地反映了當時重大的歷史事件。達維特(David)的《荷拉斯兄弟之誓》產生於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夕的1784年,為創作這幅畫,他還專門到羅馬呆了一年多時間。這幅畫原是路易十六的訂件,但達維特有意加強了英雄主義的色彩。古羅馬共和制時期,羅馬城與阿爾巴城之間發生了戰爭。因雙方人民有很密切的親屬關係,為避免大規模的流血傷亡,雙方約定各派三名勇士決鬥,以他們的勝負來決定兩城的最高統治權,羅馬方面由荷拉斯家族選出三位兄弟。畫面上正是全家送兒子奔赴戰場的情形。年邁的父親要把力量傳給兒子們,他高舉起寶劍,三兄弟也伸出洗淨了的臂膀,向寶劍宣誓。兒子手上握著的長矛,頭盔上堅挺的冠毛以及青筋暴露的手臂都暗示著他們的無窮力量。老父背後的座椅上是悲傷的母親、妻子和姐妹。其實三兄弟中的一位是與阿爾巴城選中的古利茨亞家族的女兒結婚的,而他們妹妹卡米拉又是參與決鬥的一位古利茨亞兄弟的未婚妻。當個人感情與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只要看他們堅定的表情和步伐就知道,英雄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荷拉斯三兄弟最後只有一個倖存,當他殺死敵人凱鏇時,看到妹妹為未婚夫傷心流淚,便舉劍殺死了她。

整個場面是在一個莊嚴的大廳中發生的,背景是古希臘的多立克圓柱和拱門。在達維特的畫裡,色彩並不講究,他關心的是構圖與線條。他把人物塑造得像古希臘雕塑那樣靜穆。

達維特的作品吻合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理想,表達了革命前夜人民的心情,召喚著人民進行鬥爭。所以此畫在沙龍展出後,立即得到很高評價。

作品賞析

《荷拉斯兄弟之誓》大衛作品
畫家運用了多側面揭示主題的手法,使悲壯的戲劇性場面,具有無比的豐富性。男人的剛毅、悲壯與女人的哭泣形成對比,深化了題旨的思想性。畫面上的氣氛是明確的:為了民族的存亡,為了拯救祖國,只有犧牲家庭和個人的利益。畫中主要人物的表情、動作激昂,後景上的古典建築突出了這種莊重的氣氛。當法國人民高唱著“不是獲勝利,就是死亡”的革命歌曲奔向前線,和外國侵略軍、貴族流亡者決戰的時候,這幅畫的鼓動作用是很明顯的。

圖中這幅布面油畫是法國新古典主義代表人雅克·路易·大衛的作品,正是這幅畫使他在1784年一舉成名。畫的題材取自古羅馬傳說:古羅馬人與比鄰的古利茨亞人長期作戰,雙方都疲憊不堪,後來經長老們議定進行最後決戰,但不幸的是雙方的人民卻有著通婚的關係,而荷拉斯,就是當時古羅馬的一個家族。圖中的畫面構圖嚴謹,技法精湛,作者以荷拉斯三弟兄伸出右手在接受父親授予武器時向著寶劍莊嚴宣誓的場面為中心,人物表情剛毅、動作激昂,他們占據畫面的大部分空間,為了更好地渲染氣氛,就連後景上的古典建築也突出了這種莊重的氣勢。而在畫面的右下角落是女人們正在一旁哭泣,與之形成強烈的對比,悲壯的氣氛很明顯,為了祖國與民族的存亡,只有犧牲家庭和個人的利益。作者正是用他手中的筆鼓舞人們去為共和、自由而鬥爭。

意義

《荷拉斯兄弟之誓》大衛作品
《荷拉斯兄弟之誓》就是典型的歷史題材作品。

大衛的《荷拉斯兄弟之誓》是一幅真正標誌著大衛古典藝術成熟的作品。它取材於古羅馬早期歷史,即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戲劇創始人高乃依的代表劇作《荷拉斯兄弟》所描述的那段歷史故事。畫面表現的是古代羅馬的荷拉斯三兄弟為了解決城邦之間的爭端,即將投入到決戰中的場面。畫面的前景描繪了三兄弟出征前接受父親的祝福,並接受父親授予武器時莊重宣誓的一幕。大衛出色地調動了古典主義藝術的形式技巧,用簡潔而穩定的分割線,安排了兩組人物:前景是三兄弟和父親,單純的側光和若干三角形的構圖,有效地突出了人物激昂的情緒與緊繃的肌肉所表現出來的表現力;稍後則是另一組三角形構圖的人物,描繪了悲切的婦女們為出征的勇士即將進行未卜生死的決戰而痛苦不堪的表情。大衛使兩組人物形成震撼人心的對比和反襯,把決心與犧牲之間的衝突,凝聚成一種悲壯的英雄主義感召力。《荷拉斯兄弟之誓》所隱語的情緒和力量,已經遠遠超出了歷史題材與英雄題材繪畫自身的意義,而是在描述和干預著法國的現實。在畫面背景中,古代羅馬建築的拱門和圓柱,成為一種巧妙的借用,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追求畫面古典主義樣式的莊重,同時也把一場古代城邦間的爭端,或許是現實中醞釀著的階級間的決戰,變得神聖了。

單獨看來,畫中的每個人物都是那樣生動、典雅,但所有人物又都被合乎邏輯地和同樣典雅地聯結在一起。簡而言之,整個畫面給人一種簡潔有力、整齊有序的印象。用威廉.沃根的話來說“就這個詞的最好意義而言,這幅畫看上去就像一個舞台造型。”1雖然《荷拉斯兄弟的宣誓》的畫面所表現的內容並不是很多,但它卻是大衛將古典主義寧靜、典雅、穩定的樣式與某種內在的激動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作品。

作者簡介

《荷拉斯兄弟之誓》大衛作品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David)又譯:雅克-路易·達維德(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9日)是法國著名畫家,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畫風嚴謹,技法精工。

大衛出生於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9歲時父親被殺,母親離家出走,他是被叔父撫養大的。16歲時考入皇家繪畫雕塑院學習,因為連續三年在比賽中沒有取上名次,幾乎要自殺,直到1774年獲羅馬獎,1775年前往義大利研究藝術,受古羅馬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影響,對古典主義發生興趣,1780年回國,1784年成為皇家藝術院院士,當年又去羅馬,創作了《荷拉斯兄弟之誓》,使他一舉成名,這幅作品的古典英雄主義主題、莊重的色彩和嚴謹的構圖使其成為古典主義畫派的代表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