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密《花犯·水仙》
《花犯·水仙》周密
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淡然春意。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凌波路冷秋無際。香雲隨步起。謾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冰絲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相將共、歲寒伴侶。小窗淨、沉煙燻翠袂。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
作品賞析
這首詞是周密詠物之作中的名篇。正如周濟《宋四家詞選》所云:“草窗長於賦物,然惟此詞及‘瓊花’二闋,一意盤鏇,毫無渣滓。”此篇之最妙處,還在工於寄託這一方面。

往下又進一層,由春而入於秋,是按心理感受的線索自然過渡的,秋亦虛寫。凌波,形容女子輕盈的步履,借指其人。語出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周詞活用典實。“凌波”句追寫來時所由之路,無邊的簫瑟秋景以冷寂的氣氛烘襯出女子的心境之淒黯。
“香雲隨步起”,寫水仙之香裊,巧具儀態。歇拍三句“謾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是有所眷念,有所悵惘之懷。仙掌,即金銅仙人承露盤,漢武帝所建。亭亭,仙掌矗立貌。“謾”與上文“空”字照應,都是徒然、枉然之意。黃庭堅《水仙花》曰:“凌波仙子生塵襪,波上盈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總上片之意,與此詩略近,然宛轉輕靈則過之。
上片寫花,下片寫人惜花,進一步寫情思。“冰絲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冰絲,謂琵琶,絲乃綠冰蠶絲(見《太真外傳》)。“怨”字道出一篇主題。屈原《離騷》嘗賦芳蘭幽芷,唯未及水仙之花。詞人亦知水仙本非楚產,其意乃在推賞此花,遂以群芳作陪襯了。“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國香,詩詞中常用來代稱蘭花等,此指水仙。縱然是這般“含香體素欲傾城”(黃山谷詩,同上)之品,竟亦不為世人見賞憐惜,然則春思空懷,騷恨枉賦,自不待言了。
接下來,詞筆一轉,折到自身。“相將共、歲寒伴侶”,謂花與人相親相伴,雖說知音相得,更見出相依者之孤苦。水仙冬生,“歲寒”二字正切其性。“小窗淨、沈煙薰翠袂”二句寫惜花者所居,燃沉香以薰衣是貴族的習尚。這裡實際是下句“幽夢覺”的地方,顯得十分淡雅。篇末寫人與花相對相賞,“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意境清幽,語氣極淡,確是妙結。
玩味詞意,“湘娥”、“仙掌”皆事關宮掖。詞中的水仙應是流落民間的宮嬪一類人物的影子。“清淚”、“騷恨”都隱指宋室之亡。與所謂“感時花濺淚”者正同一苦懷。以淡語寫深情,令人回味不盡。
作者簡介

其詞講究格律,文字精美,詞風與吳文英(夢窗)齊名,並稱“二窗”。為宋末格律詞派的代表作家。早期多惆悵之作,如〔木蘭花慢〕《西湖十景》,韻美聲諧,中期以後轉為憂傷淒楚,多抒發思國懷鄉之情,如〔拜星月慢〕“膩葉陰清”、〔秋霽〕“重到西泠”、〔玉京秋〕“煙水闊”、〔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等。他善自度曲,也有過分追求形式美的傾向。著述頗豐。《齊東野語》可補史傳闕文,《武林舊事》掌故見聞廣博。另有《癸辛雜識》、《浩然齋雅談》。詞集《苹洲漁笛譜》,入《彊邨叢書》。《草窗詞》2卷。又編有南宋詞集《絕妙好詞》,輯132家作品,有《四部備要》本、中華書局排印本。
周邦彥《花犯·梅花》
《花犯·梅花》周邦彥
粉牆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露痕輕綴。疑淨洗鉛華,無限佳麗。去年勝賞曾孤倚。冰盤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鏇看飛墜。相將見、脆丸薦酒,人正在、空江煙浪里。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
注釋:
①花犯:詞牌名,為周邦彥首創。雙調102字。
②鉛會:古代婦女用的黛粉等化妝品。
③冰盤:冰盤,指如水一般潔淨的白瓷盤。
④燕喜:節日的宴會。
⑤香篝:即薰香之籠。
⑥黃昏斜照水:用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句意。
作品賞析

此詞以飽含感情的筆觸移情入景,借景抒情,借詠梅抒發了作者在宦跡無常、漂泊不定中所產生的落寞情懷。
“起筆“粉牆低,梅花照眼”兩句,總領全篇,以下對昔日的回憶、對來日的想像,都由此景生髮。次句中的“照眼”二字,出自梁武帝《子夜四時歌·春歌四首》之一中的“庭中花照眼”句。這裡,作者沒有具體點明梅花的顏色,略過了花色,只寫與粉牆相映照的花光,以光之奪目來顯示色之明麗。至於其花色之為紅為白,抑或為翠綠,這在作者是個人的認知,不必拘泥。下面“露痕輕綴,疑淨洗鉛華,無限佳麗”三句,進一步寫出了梅花之所獨具的高出於凡花俗艷的格調。它之照眼,並不靠粉施朱,以嫣紅奼紫來炫人眼目,而是麗質天成,自然光艷,別有其吸引人視線的風神韻味。這三句本是起二句的延伸和補充,但在其間穿插了“依然舊風味”一句,就使前、後五句所寫的既是現時景物又帶有舊時色彩,在撫今中滲入了思昔的成分,從而二字領起,在時間上與前六句明白劃界。“勝賞曾孤倚,冰盤同燕喜”兩句是對去年之我的追述,自思去年孤倚寒梅、與花共醉的情事;“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兩句是對去年之花的追念,更愛去年梅花在雪中開放的景象。
這裡寫的是:梅花為積雪覆蓋,一望皓白,形色難辨,而暗香仍陣陣從雪中傳出,有如香篝之熏素被。過片領以“今年”二字,與上片後四句開頭的“去年”二字相對應。上、下片的前半都是寫眼前所見的梅花。如此以來上片“粉牆低”以下六句是寫梅花的形態與風韻;下片“今年對花”以下五句則是寫梅花的情態和愁恨;前者寫梅花之盛開,後者寫到梅花之凋落。如此以來“對花最匆匆”句就有兩重含意:既是自嘆,又是嘆花;既嘆自身去留匆匆,即將遠行,又嘆梅花開落匆匆。芳景難駐。

此詞以多變的結構和紆徐反覆和筆調,把自我的身世之感融入對梅花各個時期和方面的描繪。在今日、昔日、來日間往復盤旅地展開情思。這種跳躍變換、空靈流轉。渾化無跡的詞筆與詞思,確乎令人讚嘆不已。
作者簡介

詩詞韻律
《花犯》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韻)。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韻)。
格 二雙調,一百二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九句,四仄韻。 ●○○(句)○○○●(句)○○●○●(韻)●○○●(韻)○●●○○(句)○●○●(韻)●○●●○○●(句)○○○●●(韻)●●●(豆)○○●●(句)○○○●●(韻)○○●○●○○(句)○○●(句)●●○○○●(韻)○●●(句)○○●(豆)●○○●(韻)○○●(豆)●○●●(句)○●●(豆)○○○●●(韻)●●●(豆)●○○○●(句)●○○●●(韻)例翦橫枝,清溪分影,翛然鏡空曉。小窗春到。憐夜冷霜娥,相伴降照。古苔淚鎖霜千點,蒼華人共老。料淺雪、黃昏驛路,飛香遺冷草。行雲夢中認瓊娘,冰肌瘦,窈窕風前纖縞。殘醉醒,屏山外、翠禽聲小。寒泉貯、紺壺漸暖,年事對、青燈驚換了。但恐舞、一簾蝴蝶,玉龍吹又杳。--吳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