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開放分類:哲學、心理學、美學、社會學、行為學
【拼音】měi
【注音】ㄇㄟˇ
【筆劃】9
【部首筆劃】2
【五筆】UGDU
【筆順編號】431121134
解美
不少人以為美字由羊大兩個字構成,認為美的來源於古人認為羊大為美,其實不然,美的甲骨文其實是站立的
人,頭戴羽毛的頭飾的形狀,後來簡寫時誤作羊大兩個字,和美同源的每字,甲骨文寫作戴羽毛頭飾的婦女,在古代兩個字都是表示漂亮,好看的意思,後來才作他用,魯迅先生曾經把“美”解釋成“戴帽子的太太”就是此意。【釋意】
⑴指味、色、聲、態的好。如:美味;美觀;良辰美景。《史記·吳太伯世家》:“見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⑵指才德或品質的好。如:美德;價廉物美。《管子·五行》:“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王勃《滕王閣序》:“賓主盡東南之美。”
⑶善事;好事。《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⑷讚美;稱美。《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
⑸喜歡;稱心。《醒世恆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滿座之人見王勃年少,卻又面生,心各不美。”
⑹美洲、美國的簡稱。
⑺美學的基本範疇和中心問題。
【美的哲學意義】
美的哲學定義:美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環境、現象、事情、行為、物體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人們在密切接觸具體事物,受其刺激和影響產生了愉悅和滿足的美好感覺後,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來的有別於醜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
美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美不能夠離開具體事物單獨存在。
美存在於具體環境、具體現象、具體事情、具體行為、具體物體之中。美景、美酒、美玉、美事、美的生活都是包含美的具體事物。
莊子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儀,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大美、明法、成理存在於天地、四時、萬物之中,是天地、四時、萬物的組成部分。
柏拉圖認為:美不是美的具體事物。美是理念(抽象事物),是美的具體事物所以美的原因。
具體事物是許多規定的綜和,是多樣性的統一。美是包含美的具體事物具有的特殊性質和能力,如果把美從包含美的具體事物中抽取出去,那么剩餘下來的就不是包含美的具體事物而是抽象事物了。
美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於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於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正面意義和正價值。
具體事物普遍具有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的性質和能力。自然事物、自然環境、自然現象具有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性質和能力,人類具有改造和影響環境、變化客觀事物的性質和能力,各種化學物質具有相互發生化學反應、相互融合生成新物質的性質和能力。
人們把具體事物普遍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的性質和能力稱為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勞動價值、化合價值、共生價值、文化價值、宗教價值等。價值是人們約定俗成地對具體事物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的性質和能力的稱謂。
價值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事物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的性質和能力,是人腦在感官觀察客體具體事物的基礎上,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來的普遍性規定組成的認識對象,是存在於每個具體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絕對抽象事物或元本體。
具體事物具有作用和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性質和能力,具有作用和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價值。
自然和社會的壞境、現象、事情、行為、物體同人類的生存發展有密切聯繫。有的具體環境、現象、行為、事情和物體有利於人類的生存發展,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正面的意義和正價值。有的具體環境、現象、行為、事物有害於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負面意義和負價值。社會和自然的環境、現象、事物、行為對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是正面意義和負面意義、正價值和負價值組成的統一體。
真、善、美、好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於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是具體事物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的正面意義和正價值;假、惡、醜、壞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害於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是具體事物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的負面意義和負價值。
美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價值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之一,是和負價值相互對立的正價值,是和醜相對立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大家公認的環境美、行為美、語言美、心靈美是指具體環境、具體行為、具體語言、具體心靈中包含的有利於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是指具體環境、具體行為、具體語言、具體心靈對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具有的正面意義和正價值。
世界是無數個別具體事物組成的統一整體。具體事物是世界的現實基礎,是多種規定的總和,是多樣性的統一。抽象事物是具體事物的思維分解體,是具體事物身體的組成部件,是具體事物具有的規定、規律、性能和本質,具體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緊密聯繫的有機整體。
世界的統一性不僅在於個別具體事物相互之間的聯繫和統一,而且還在於具體事物內部各種規定相互之間的聯繫和統一,在於各種抽象事物之間的聯繫和統一,在與抽象事物和具體事物的聯繫和統一。離開個別具體事物之間的聯繫和統一,離開具體事物和抽象事物之間的聯繫和統一,離開各種抽象事物之間的聯繫和統一,世界的統一就是不可能的,統一的世界就只能是人類的猜想。
美是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
美感是人腦的一種特殊感覺,是人們從具體事物中發現美,把美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來的前提條件。
人類在自然界產生以前,具體事物具有的規定、規律、性能和本質好比是貯藏在地下的礦藏,靜靜地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不存在現在完整意義上的抽象事物,不存在所謂的價值,不存在美醜、好壞、善惡這些價值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
人類在自然界出現以後,具體事物具有的各種規定、規律、性能和本質,具體事物具有的真、假、美、醜、好、壞、善、惡等組成部分逐步被人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來了。價值,美、醜、好、壞、善、惡等抽象事物的形成和產生,同具體事物、同人的生存發展需要、同人腦的思維分解和抽象活動有密切關係。
美是人們在同具體事物密切接觸,受到具體事物刺激、作用和影響的過程中,下意識地把現實中的具體事物同經驗過的具體事物進行比較,判明現實具體事物符合自己和社會絕大多數人的意願,能夠滿足自己和絕大多數人的某種生理和心理需要,使自己產生了快樂、愉悅和滿足的美好感覺後,通過反思美感產生的原因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來的認識對象,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於人類生存發展的正價值,是具體事物、具體現象、具體事情、具體行為具有的能夠使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得到滿足,產生快樂和幸福等美好感覺的性質和能力,是和醜相區別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
人腦在受到感覺器官傳來的有關外部具體事物的信息信號刺激下,會發生一些生物化學變化,形成和產生某種特定的化學物質或電信號,從而影響身體的有關組織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又會成為刺激大腦的新的信息源,引起大腦的注意和反思。這就是美感形成和產生的機制,就是人們在享受美感之後對美的具體事物進行反思,把具有美感的具體事物同經驗過的有關事物進行比較,從具有美感的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美的特殊性規定的原理。
當大家一起品嘗了百年窖藏的優質茅台酒後,常常會異口同聲地說好酒、美酒。茅台酒對我們的嗅覺器官、味覺器官、消化器官產生的作用和刺激,會由各感覺器官轉化為電信號傳輸給大腦使大腦產生快樂和美的感覺,引起大腦對這種作用和刺激來源的關注,把當前品嘗的茅台酒同記憶中經驗過的有關具體事物進行比較,從而發現茅台酒同以往接觸過的各種飲品和食品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然後根據茅台酒具有的特殊性規定、根據美的標準把茅台酒歸入美的具體事物之中,並給茅台酒冠以美酒的名稱。茅台酒所具有的各種成分,以及各種成分的物理化學性能,是作用和刺激人的感官,引起大腦產生美感的客觀原因和根據,是茅台酒所具有的有利於人生存的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存在於茅台酒之中的美。
美和愛美是同一個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
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人的藝術創造具有保障和促進人類生存發展的性質和能力,能夠創造人類生存發展必需的物質生活資料,能夠使人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增長知識,提高認識思維能力、獲得精神自由,得到改造、完善和發展,是包含美的具體事物。
人為什麼要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因為世界是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因為自然和社會的環境、現象、行為和事物具有作用和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性質和能力,因為人只有通過自身的實踐行為,消除環境、現象、行為和事物對人的生存發展具有的負面意義和負價值,增大環境、現象和事物對人的生存發展具有的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才能實現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目標。
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在人腦產生的命令、意向、方案、原則、方法的指揮下發生和進行的,社會實踐是社會意識的存在和表現形式,社會意識是社會實踐的本質和規定。人的社會實踐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愛美嫌醜的社會行為,是發現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活動,是愛美嫌醜社會意識的存在和表現形式。愛美嫌醜是社會發展具有的必然要求、必然趨勢和客觀規律,是人的一般社會意識。
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既是包含美的具體事物,是美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又是包含愛美嫌醜社會意識的具體事物,是愛美嫌醜社會意識的存在和表現形式。
社會實踐具有的有利於人類生存發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具有的促進人類生存發展的正面意義和正價值、具有的美,同社會實踐包含的愛美嫌醜社會意識,同社會實踐包含的社會要求、應該原則是同一個認識對象,同一個相對抽象事物、同一個元本體。美和愛美、是和應該、具體形式的價值和具體形式的社會意識是同一個認識對象、同一個相對抽象事物、同一個元實體具有的兩個不同名稱。
美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於人類生存發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人類為了實現生存發展的基本目的,應該愛美嫌醜。人類生來具有的生存發展意識、人類具有的基本生活目標是聯繫“是”和“應該”之間的道路和橋樑。
對一個具體事物美不美的判斷是關於這個具體事物所具有的價值性質的判斷。
一個具體事物所具有的價值是正價值和負價值組成的統一體,真的、善的、美的、好的具體事物同假的、惡的、醜的、壞的具體事物是同一個具體事物。人半是天使,半是野獸。至惡無善,那是鬼;至善無惡,那是神,但都不是人。
一個具體事物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特定情況下對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所具有的作用和影響、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的性質是不相同的。天下雨既是好事又是壞事,既是美事又是醜事。只有聯繫具體的情況,具體的時間和地點對天下雨進行分析,才能確定天下雨對社會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具有的意義和價值的基本性質,判定天下雨是包含美的事物還是包含醜的事物。
不同的人對同一個具體事物、具體現象、具體事情、具體環境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有人認為它很美,有人認為它不美,還有人認為它很醜。對於什麼是美食、美酒、美景、美物、美人、美事、美行的問題,人們給出的答案也不相同。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因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認識能力和不同的知識經驗。認識能力強、知識和經驗豐富的人可以迅速準確地判明一個認識對象具有的價值性質和價值數量,能夠一目了然一個具體事物的美和醜、好和壞。缺少知識經驗的人很難正確判斷一個認識對象具有的價值性質和數量,不知好歹和美醜。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是因為初生牛犢沒有關於老虎的經驗知識,不能正確判斷老虎對自己的生存所具有的負面意義和價值。情人眼裡出西施,這是因為情人之間相互接觸時間比較多,已經深刻認識了情人對自己的生存發展具有的正面意識和正價值,是包含美這種特殊規定的美人。
因為個體和集體的生存發展需要或利益時常存在差別。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個體和集體的生存發展需要和利益既是統一的,又是對立的,少數人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需要和利益時常存在差別。
社會和諧符合社會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需要,但不符合個別想渾水摸魚的人的生存發展需要。因此,社會和諧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就是美,對個別人來說就是不美。
電視劇劉羅鍋的主題歌中有兩句歌詞: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咱老百姓。這兩句歌詞唱得太好了,完全符合天理和社會發展規律。天地之間有大美,老百姓的生存發展需要是稱重萬物的秤砣,是丈量世界的尺度,是區分美與醜、善與惡、好與壞、真理與謬誤的社會客觀標準。
人是萬物的尺度,美是萬物之一,所以人是美的尺度。這裡所謂的人不是指社會中的個別人,而是指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是指占社會多數比例的人民。社會的發展進步是有客觀規律的,人是社會發展變化規律的制定者,人們參與創造自己的歷史。社會絕大多數人的意願、意向、意識就是社會發展變化具有的客觀規定和客觀規律。
人類的生存發展需要是豐富多樣的,人不僅有生理的物質需要,而且有心理的精神需要。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的滿足只有維持在一個正常合理的水平上,人才能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具體事物具有的影響人生理變化的物理化學性質和能力,是影響人心理變化的條件和基礎。離開人生理的物質需要的滿足,人的心理的精神需要的滿足就不可能實現,人的美好感覺和幸福感覺就不會發生。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對於已經饑渴難耐的人不會引起認可快樂、愉悅的美好感覺,一個人如果失去自由,即使有豐富的物質能夠完全滿足生理的需要也不會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有利於保障和促進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能夠滿足社會絕大多數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符合社會絕大多數人的意願是美的客觀標準。
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們必須首先進行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在滿足生理的物質生活資料需要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宗教的、政治的、倫理的、文化的、藝術的、審美的活動,才能滿足心理的精神需要。因此,人們關於社會發展進步的意願、意向、意識,關於真、善、美、好的客觀標準同人們一定時期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人類關於美的本質、美的感覺、美的定義、審美活動等問題進行的討論和認識,具有悠久的歷史。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對美有許多論述。柏拉圖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美是什麼,對美的本質進行了系統的探討,最後承認未能最終解決美的問題,以“美是難的”結束。
蘇格拉底或是柏拉圖都不是西方美學的真正源頭。西方美學的真正源頭是比他們早一個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宇宙美學理論以對數學、音樂和天文學研究為基礎。其主要內容是:數是宇宙的本源,宇宙內的各個天體處在數的和諧中。距離越大的天體運動越快,並發出高昂的音調;距離越小的天體運動越慢,並發出渾厚的音調。和距離成比率的音調組成和諧的聲音,這就是宇宙諧音。具體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
畢達哥拉斯對數,和諧與物理現象相互聯繫的感悟和研究是從音響開始的。傳說畢達哥拉斯在路過一家鐵匠鋪時,聽到鐵錘打擊鐵砧的聲音,辨認出了四度、五度和八度三種和諧音。他猜想是由於鐵錘重量的不同導致了聲音的不同,並通過稱量不同鐵錘的重量確認了其間的關係。隨後,他又用不同長度的弦的振動實驗發現了弦長與和諧音的關係。可以說,畢達哥拉斯是第一個發現聲音與數字比例相對應的人,從而率先建立了日後成為西方音樂基礎的數學學說。畢達哥拉斯堪稱西方美學的開山鼻祖,他提出了美是數的和諧的理論觀點,為美學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笛卡爾在《第一哲學沉思錄》中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題,認為“美和愉快的都不過是我們的判斷和對象之間的一種關係”。休謨認為對於美決定性東西還在於“人性本來的構造”、習俗或者偶然的心情。
康德《判斷力批判》認為:審美判斷是“憑藉完全無利害觀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對某一對象或其表現方法的一種判斷”,是“惟一的獨特的一種不計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
黑格爾在《美學》中指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觀存在里與它本身的這種協調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質”。自然美是理念發展到自然階段的產物,藝術美是理念發展到精神階段的產物,藝術美高於自然美。
桑塔耶納在《美感》中給美下了一個定義:美是積極的、固有的、客觀化的價值。
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係》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義,堅持美以及藝術都來源於現實生活,強調現實美高於藝術美,反對純藝術論。
普列漢諾夫在《再論原始民族的藝術》指出:社會人看事物和現象,最初是從功利觀點,到後來才移到審美觀點上去。人類所以為美的東西,就是對他有用,是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別的社會人生鬥爭上有著意義的東西。功用由理性而被認識,美則憑直感的能力而被認識。人在享受著美的時候,雖然幾乎並不想到功用,但功用可由科學地反思而被發見。然而美的愉樂的根底里,倘不伏著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見得美了。並非人為美而存在,乃是美為人而存在的。
中國人對美的認識和研究具有悠久的歷史,為美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圍繞美的本質問題,中國學界展開了一場大討論,形成了一些基本觀點。一是以高爾泰為代表的主觀論,認為美完全是主觀的,美作為一種意識與客觀對象無關。二是以呂熒為代表的社會意識說,認為美是人的社會意識,“它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第二性的現象”。三是以蔡儀為代表的客觀典型論,認為美是客觀的,“美的本質就是事物的典型性”,“是個別之中顯現著種類的一般”,“典型就是美”。四是以朱光潛為代表的客觀和主觀統一說,認為美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五是以李澤厚、劉綱紀等為代表的客觀社會說,認為美既有客觀性,也有社會性,是“客觀性與社會性的統一”。
回顧人類關於美的思想發展史可以看到,人們已經認識到美不是具體事物,美是同具體事物相聯繫的抽象事物,是具體事物具有的能夠引起人產生美感的性能,是同人的生存發展需要、同功利或價值相聯繫的認識對象。但是由於受到以往哲學本體論和認識論的限制,人們關於美的本質、美的定義、審美問題的觀點還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之處,還存在很大爭議。
【美的本質,形態及研究】
美學研究的中心範疇,包括美的本質和美的形態。
■美的本質
美學研究的一個根本理論問題。在西方美學史上,關於美的本質的理論眾說紛紜,但從哲學的出發點看,基本上不外兩種:一種從客觀物質的屬性中去尋找美的根源;另一種從精神中去尋找美的根源。此外,還有游移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各種折衷、含混的說法。馬克思主義主張從人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實踐改造中去尋找美的根源。
■美的形態
美的普遍本質的各種具體表現形態,包括社會美、自然美、藝術美等等。
▲社會美
經常表現為各種積極肯定的生活形象。它包括人物、事件、場景、某些勞動過程和勞動產品等的審美形態,是社會實踐的直接體現。
▲自然美
社會性與自然性的統一。它的社會性是指自然美的根源在於實踐。自然性指自然的某些屬性、特徵,即人的感官所能辨認的或實踐中肢體所能運用的那些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它們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條件。自然美的主要特點側重於形式,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喚起人的美感,它和社會功利的聯繫較為曲折。
▲藝術美
藝術美是生活和自然中的審美特徵的能動反映,是審美意識的集中物態化形態。藝術美作為美的高級形態來源於客觀現實,但並不等於現實,它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它包括兩方面:藝術形象對現實的再現;藝術家對現實的情感、評價和理想的表現,是客觀與主觀、再現與表現的有機統一。它的特徵在於具有審美功能,能給人以在現實生活中難以獲得的最為純粹的美的愉悅和享受。
美是什麼?這是美學中一個最古老而至今還未有圓滿答案的問題,也是傳統美學中的最基本的理論問題,即美的本質問題。對美的本質的追問,是對人類審美現象的終極意義的哲學探討,歷代哲人一直試圖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正式提出和探討,始於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柏拉圖。
自柏拉圖開始的對美的本質的探討,是歷代西方哲人哲學探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美的本質的解釋必然與哲學基本問題相聯繫,與哲學的基本派別相聯繫。
2.從精神方面對美的本質的探討
從精神方面對美的本質的探討又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從客觀精神方面來探討,如柏拉圖、普羅丁、黑格爾;一是從主觀精神方面來探討,如休謨、康德。
柏拉圖設定美是“單一的理念”,這“單一的理念”是一切美的根源,也是美的本質。
普洛丁進一步把理念神秘化,稱之為神明理性(理式)。這種神明理性是宇宙一切之源,也是美的根源和本質。到中世紀神學家那裡,更是把這種理念直接稱為“上帝”,上帝是一切美的根源和本質。
貢獻者
chainlife、微微娃娃、yuyefly、sending23、曦星★傲、新新哲學、康亞綠、cheng7191605、zhao_ming_zhou、冰緣綠、likeren、忍耐命、xztlsy、真的好學、564783、一瓢碧水、448047043、炎之萬力、周同攀、57056633 更多>>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紅領西裝、道德經、奧廖爾州、女人、大唐龍翔、P-7ALRAACA反潛機、音樂本質、蘇菲的世界、湛江市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善、狄德羅、包頭、印第安人、甜美、美學、三一八慘案、藝術、2月7日、人、咖啡、楊春、邊城、結構主義、開發中國家、人壽保險、博克、安東內斯庫、揚·安東內斯庫、崔琦、東方紅一號衛星 更多>>
“美”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百度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