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從文化現象上來講,這固然是一件好事,它不僅充分證明了《紅樓夢》恆久不衰的藝術魅力,而且也表明閱讀《紅樓夢》、關注紅學的人愈來愈多。但另一方面,在這看似滾滾襲來的熱潮背後,至少還需要兩個基本前提作支撐:第一,要熟讀原著;第二,要熟悉並了解前人的有關研究成果。倘不如此,這紅學新浪潮必然會捲起不少的學術泡沫,未必能產生真正有價值的成果。在此背景之下,回顧總結了一個世紀以來的紅學研究歷程,精選出一批曾發生重大影響的代表性論著,推薦給廣大讀者,就顯得非常適時和十分必要。收入本叢書的論著,固然遠不能涵蓋紅學研究的全部成果,但卻無一不是在紅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傳世之作,都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對於廣大讀者閱讀《紅樓夢》,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引導和啟發意義。
作者介紹
俞平伯(1900—1990)。本名銘衡,字平伯,浙江德清人,191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先後任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教授。同時是新文學運動初期的重要詩人、散文家。建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全國文科委員、中國作協理事、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其紅學專著《紅樓夢辨》1923年初版,50年代初再版改名《紅樓夢研究》,是“新紅學”的代表之一,另著有《脂硯齋紅樓夢輯評》、《紅樓夢八十回校本》、《俞平伯說紅釋》、《唐宋詞選釋》等。
圖書目錄
顧序引論
上卷
(一)論續書底不可能
(二)辨原回目只有八十
(三)高鄂續書底依據
(四)後四十回底批評
(五)高本戚本大體的比較
中卷
(六)作者底態度
(七)《紅樓夢》底風格
(八)《紅樓夢》底年表
(九)《紅樓夢》底地點問題
(十)八十回後底《紅樓夢》
(十一)論秦可卿之死(附錄)
下卷
(十二)後三十回的《紅樓夢》
(十三)所謂“舊時真本《紅樓夢》”
(十四)《讀紅樓夢雜記》選粹(附錄)
(十五)唐六如與林黛玉(附錄)
(十六)記《紅樓復夢》(附錄)
(十七)札記十則(附錄)
與《紅樓夢》相關的圖書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 代表了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與《紅樓夢》相關的著作燦若繁星,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