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為了介紹湖北五峰土家族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況,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促進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地區的四化建設,特編輯出版《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

基本信息

簡介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主要內容包括:該自治地方的行政區劃、自然資源、民族分布、歷史發展、政權建設、社會變革、經濟文化以及名勝古蹟、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的出版,對於各民族之間的互相了解,互相學習,進一步增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修訂本,力求更加全面系統地反映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歷史、地理、經濟、文化、社會的基本情況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歷程、成就和經驗,新編1987年以後成立的16個民族自治地方的概況。

創作背景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包括《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記錄了中國55個少數民族從起源至21世紀初的歷史發展進程,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薈萃了大量原始的、鮮活的、極其珍貴的資料,是一部關於中國民族問題的大型綜合性叢書,是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的修訂,本著“適當修訂、適量續修”的原則,對有明顯錯誤的內容、觀點、表述進行更正,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少數民族的發展史實予以補充。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地理環境
第三節 人口與民族
一、人口
歷史上,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境內較大規模的人口變動包括:一是明末清初戰亂頻仍,百姓遭到擄掠殺戮,四處躲藏,受害致死者無以計數,至今民問還流傳著“吳三桂造反,趕盡殺絕”(長樂坪有萬人坑);二是清初,容美土司田舜年中興時期,人口有所增長,至清雍正末年(1735年)“改土歸流”之後,土司關卡和官府巡檢撤銷,大批居民涌人地曠人稀的土家地區,指山劃界,挽草為記,從事墾牧、經商等活動,成為土家族聚居區漢族人口的主體部分。
1735年單設縣治之時,五峰始有人口記載。此前土司暴斂,人口稀少,以旗制為單位掌管煙戶(以有鍋灶冒煙為戶)冊;民國時期內憂外患,戰禍連連,生靈塗炭,人口自生自滅,處於高出生、高死亡、高自然增長的傳統人口生產形態。民國時期(1912--1949年),每年都有成批外縣人進山謀生,本籍人離境逃荒。民國初年,人口總量為64466人,至民國末年達到98938人,年平均自然增長率高達14%。期問,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犧牲或死亡人口數以千計。抗日戰爭時期,淪陷區大批難民湧入五峰定居,縣內人口劇增。1943年,侵華日軍占領漁洋關,直接槍殺400餘人,並導致次年夏季瘟疫肆虐,時有800餘口的漁洋關鎮死亡近半。長期戰亂,老百姓流離失所,男丁死亡較多,造成性別比嚴重失衡。新中國成立之初,原崇信鄉(即今宜都市王畈)3800餘口整體劃歸宜都。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安居樂業,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得到明顯加強,人口再生產的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長形態逐步形成。人口出生率穩定在10%以內,人口死亡率保持在7%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逐漸接近人口自然零增長,並從2000年開始出現人口總量負增長狀態。全縣人口總量自1987年達到20萬之後,迄今未逾21萬人的界線。
2005年末,全縣總戶數66518戶,總人口206230人,其中男性108038人,女性98192人;鄉村戶53600戶,農業人口180443人,占總人口的87.50%;非農業人口25787人,占總人口的12.50%;全縣勞動人口106343人,占總人口的51.57%。境內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87人。
2000年的人口預期壽命為72.36歲,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提高2.99歲,其中男性人口平均預期壽命68.82歲,女性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3.02歲,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目錄

第一章 地理環境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青山綠水常在
二、氣候四季分明
第二節 物產資源
一、土地資源
二、礦產資源
三、生物資源
四、森林資源
第三節 人口與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節 行政區劃與重要地區
一、行政區劃
二、重要地區
第五節 文物遺址
一、歷吏文物與古蹟
二、革命舊址
三、民族文物古蹟
第二章 歷史沿革與社會變革
第一節 歷代建置
第二節 人民政權的建立
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政權建設
二、抗日戰爭時期的組織建設
三、解放戰爭時期的政權建設
四、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人民政權及其機構沿革
第三節 民主改革
第四節 社會主義改造
第五節 改革開放歷程
一、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與企業經濟責任制(1979—1983年)
二、除舊布新解困局,跳出大山謀發展(1984—1986年)
三、自治十年探新路,深化改革創基業(1987—1994年)
四、廿年自治寫華章 ,鑄就五峰新輝煌(1995—2005年)
第三章 民族區域自治
第一節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節 自治機關建設
一、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
二、自治縣人大常委會
三、自治縣人民政府
第三節 法制建設
一、機構沿革
二、宣傳教育
三、人民調解
四、公證律師
第四節 新型民族關係
第五節 人民生活
第四章 農業
第一節 農業
第二節 林業
第三節 畜牧業
第四節 水利
第五節 茶葉及特色產業
第五章 工業與商貿
第一節 能源生產
一、水電生產
二、煤炭生產
第二節 工業企業
第三節 特色工業
第四節 民族傳統工業
第五節 科技工業園區
第六節 工商貿易
一、商貿工作
二、工商行政管理
第六章 交通郵電
第一節 交通
一、早期交通
二、公路建設
三、公路養護
四、公路運輸
第二節 郵政
一、歷史沿革
二、郵政業務
第三節 電 信
一、機構沿革
二、電信業務
第七章 財稅金融保險
第一節 財政
一、發展歷程
二、工作重點
第二節 稅收
一、稅征業務
二、稅務發展與改革
第三節 金融
第四節 保險
第八章 旅遊
第一節 旅遊資源
第二節 旅遊景點
一、柴埠溪國家森林公園
二、長生洞景區
三、白溢寨世外桃源
四、柴埠溪漂流
五、白鹿石林
第三節 旅遊經濟
第九章 對外開放
第一節 招商引資
第二節 對外交流
第十章 社會事業
第一節 教育
第二節 科學技術
第三節 文化藝術
一、文藝創作
二、民間傳統文化
三、地方戲曲
四、民間舞蹈
五、民間器樂
六、民間刺繡
第四節 刊物與出版
第五節 廣播影視
一、廣 播
二、電 視
三、廣播電視宣傳
四、電 影
第六節 體育
第七節 醫療衛生
第八節 民族醫藥
第九節 社會保障
第十一章 城鄉建設
第一節 城鎮建設
第二節 主要城鎮簡介
第三節 鄉村建設
第十二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保護現狀
一、基本情況
二、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
第二節 環境保護措施
一、近期環境保護目標和規劃
二、保障措施
第十三章 後河自然保護區
第一節 保護區概述
第二節 資源、科考與設施建設
一、動物資源
二、植物資源
三、科學考察活動
四、基礎設施

值得一看的好書(二)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列國志:保加利亞》
《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
《河流生態調查技術方法》
《新地理知識一本通》
《才學世界:中國國家地理圖鑑》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概況》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概況》
《海北藏族自治州概況》
《天祝藏族自治縣概況》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地理信息系統實習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地理信息系統教程》
《城市人工水體水環境生態效應與保護》
《城市人工水體綜合效應與調控》
《九州山河錄》
《遼寧歷史地理》
《黑龍江省地圖冊》
《中華經典藏書:水經注》
《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概況》
《水經注全譯》
《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與地理學史研究》
《中國省區地理系列叢書:吉林地理》
《典藏中國國家地理》
《典藏環球國家地理》
《西征紀程中俄界記》
《港澳台外籍學生用書:地理》
《數字測繪成果質量要求》
《稻城—香格里拉精神史》
《塔克拉瑪乾沙漠和周邊山區天氣氣候》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學叢書:景觀生態學》
《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地表物質循環:西南喀斯特流域侵蝕與生源要素》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通量觀測技術及時空變化特徵》
《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模型》
《失落的安瀾園》
《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
《城市人工水體的氣象效應與局地環境變化》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植物地理學》
《滇西蘭坪-思茅盆地TSM分析》
《中國和韓國的寒武系》
《銀川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
《寶石學教程》
《地震多次波去除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中國新疆富蘊:庫爾勒地學斷面》
《中國新疆額敏:哈密地學斷面》
《斷陷型疊合盆地的原型恢復:以濟陽坳陷中生代盆地為例》
《中國山洪災害防治區劃》
《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深循環及其地質環境效應》
《礦床在混沌邊緣分形生長》
《探索新疆地質礦產資源奧秘》
《大力推進土地整治統籌城鄉發展用地》
《遼河盆地東部凹陷中央凸起地層及岩性圖集》
《石油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普通地質學》
《準噶爾盆地南緣斷褶帶石油地質特徵》
《高等學校規劃教材:電法勘探教程》
《地質系統整體觀理論探索與套用:地質力學研究的進展》
《粵港(深圳)地質科學與工程》
《中國西北部地質概論:秦嶺、祁連、天山地區》
《公路地質災害防治指導手冊》
《自然元素單質及其互化物礦物:中國礦物志》
《中國西南岩溶丘陵地區典型岩溶水系統研究:以石期河岩溶流域為例》
《世界找礦模型與礦產勘查》
《浙江火山岩非地熱異常區地熱資源勘查研究:以寧波鄞州-舟山地區為例》
《全國主要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
《中國地質調查局人才發展戰略研究》
《華北賦煤區南部濟源煤田下治區沉積環境分析及野外工作方法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