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介紹
湖南人民出版社以出版人文社科和辭書工具書為主,現設有政治理論、經濟、法律、文史、譯文、辭書、綜合、藝術、教材開發、管理等10個編輯室(部),現有編輯人員60人,其中高級職稱30人,年出書約400種。湖南人民出版社承湖湘學脈,弘揚中華文化;以圖書精品,展現時代風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形成了自己的出書優勢和出版風格,做到了弘揚時代精神與傳承湖湘文化相結合,多樣化與系列化相結合,出書與育人相結合,借鑑西方進步文化與推介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追求大家氣派,不斷提高出書品位。
改革開放以來,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研究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傳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具有文化積累價值和社會教化作用的精品圖書,受到各界的廣泛好評。
湖南人民出版社清醒地認識到要把自己建設成為名社、大社、強社,必須有一批具有廣泛影響的精品圖書,必須有一批占有較大市場份額的暢銷品牌。因此,社領導將精品工程的建設和暢銷群體工程的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常抓不懈,堅持正確導向,調整出書思路和出書結構,注重加強制度建設,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兩大工程的建設。湖南人民出版社將繼續堅守出版陣地,深化出版改革,最佳化結構,加強管理,提高質量,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提高和協調發展,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中外優秀文化,豐富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發揮積極作用。
出版作品
湖南人民出版社現有職工108名,其中編輯50人,高級職稱18人,年出書250餘種。建社以來,出版了《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鄧小平決策思想研究》、《山河呼嘯叢書》(5種)、《毛澤東與湖南叢書》(5種)、《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15種)、《文史英華》(15種)、《中國災害研究叢書》(12種)、《走向21世紀論叢》(21種)、《新編漢語詞典》、《英漢雙解小詞典》、《實用外語從書》、《科學與和平叢書》、《馬王堆漢墓文物》、《總量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等一大批優秀圖書。列入國家“九五”規劃的重點書有《大中華文庫》(漢英對照)、《日漢辭海》、《中國經濟通史》、《鄧小平國防思想研究》、《文明史小叢書》、《法律法規實例說》、《中國歷史地圖集》等圖書,正在陸續出版。社會榮譽
湖南人民出版社全面實施精品戰略,提出了“以弘揚主鏇律為中心,以奪大獎為重點任務,以多樣化系列化為手段,以高質量高效益為目的”的中長期出書指導思想。近十年來,共有400多種圖書被評為各級各類優秀圖書,《走出封閉》、《道德建設論》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大中華文庫》獲國家圖書獎榮譽獎,《中國軍事史圖集》獲國家圖書獎,《中國經濟通史》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救災保險通論》、《總量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等7種圖書獲中國圖書獎。1997年,被國家人事部、新聞出版署評為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同年被新聞出版署評為良好出版社。出書宗旨
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出書宗旨是:承湖湘學脈,弘揚中華文化;以圖書精品,展現時代風光。湖南人民出版社多年來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出版工作成績顯著,1997年被評為全國良好出版社,並被國家人事部、新聞出版署授予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湖南人民出版社將進一步增強精品意識、質量意識、市場意識、開拓進取,加強出版社的形象建設,努力向社會向人民奉獻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主編風采
蔣燁蔣燁,生於湖南省安化縣,現為中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副教授,博士,建築與城市規劃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第八屆青年聯合會委員。
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高校美術教育和相關研究工作,編著有《現代色彩靜物技法》、《現代色彩風景技法》、《美術實習》等;主編《高等學校美術與設計專業教學叢書》(已出版30餘種)。在《美術》、《新華文摘》、《美術大觀》、《中國水彩》、《中國美術教育》等刊物發表作品數十幅,發表論文多篇,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其他有關機構收藏。作品應邀去韓國、日本、歐洲和香港等地展出。2001年被評為“湖南省中青年美術家十傑”。
2000年至2005年有八件美術作品在全國綜合美展和專業美展中獲獎。代表作品有《集市之三》(獲“第五屆全國水彩畫、粉畫展覽”銅獎)、《陽光·集市》(獲“亞亨杯全國繪畫、書法精品大展”銀獎)、《春天的故事》(獲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周年湖南美術作品展覽金獎,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九月》(獲“全國首屆小幅水彩畫展”銅獎)、《迷彩青春》(獲“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銅獎)等。
劉永健
劉永健:1966年2月出生,湖南新化人,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會員,湖南省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家,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多年來,一直從事高等院校美術教育和水彩畫創作與研究工作。編著有《名家典範——劉永健素描作品集》、《美術實習》、《現代人物素描技法》、《素描》、《現代美術實習與考察》等畫冊和教材,在《美術》、《美術觀察》、《美術界》、《中國水彩》、《美術嚮導》、《文藝研究》、《美術大觀》、《美術博覽》、《中國文化報》、《文藝報》等報紙雜誌,發表數十幅作品和數十篇論文,多幅作品被中央電視台、中國文聯、徐悲鴻紀念館收藏,湖南衛視“藝術玩家”欄目和湖南日報作了專題報導。2000年至2007年有數十件作品入選全國綜合美展和專業美展,並多次獲獎。代表作品有《吉祥》(獲第二屆中國金彩獎銀獎)、《走進阿里普蘭》(獲中國首屆小幅水彩展銀獎)、《雪中行》(獲2002年中國水彩藝術展銅獎)、《舊夢——清明》(獲東亞歐大陸橋主作品匯展銀獎)等。
獲獎圖書
獲獎名稱 | 獲獎書名 | 作 者 |
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 《走出封閉》 | 王茂林等著 |
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 《道德建設論》 | 羅國傑主編 |
國家圖書獎(榮譽獎) | 漢英對照《大中華文庫》 | 楊牧之總編纂 |
國家圖書獎 | 《中國軍事史圖集》 | 中國軍事博物館編纂 |
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 《中國經濟通史》 | 趙德馨主編 |
中國圖書獎 | 《東方文學作品選》 | 季羨林主編 |
中國圖書獎 | 《中國災害研究叢書》 | 馬宗晉鄭功成主編 |
中國圖書獎 | 《鄧小平決策思想研究》 | 周發源著 |
中國圖書獎 | 《現代點石成金術——價值轉化工程》 | 黃錦奎著 |
中國圖書獎 | 《中國救災保險通論》 | 鄭功成著 |
中國圖書獎 | 《走出封閉》 | 王茂林等著 |
中國圖書獎 | 《總量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 | 厲以寧著 |
新書推薦
《雅趣藏書——《西廂記》曲語題八股文》第三隻眼品讀《西廂》,發前人所未能言,見他人所未能曾見;用八股文體來做遊戲文章,讓衛道士跌破眼鏡,使八股文頓放異彩;精美古版畫再現《西廂》,全書古趣盎然。
《石壁蒼茫》
小說以二十世紀上半葉風雲際會的歷史變幻為背景,敘述了寧化石壁一群客家青年男女的恩怨情仇。石壁巫家經營著祖上留傳下來的幾個榨油坊,是當地大戶人家。賭棍張禮杭被迫將女兒傑儀嫁給...
《和平文化初論》
本書從和平文化的定義起源發展及對和平文化的實踐等方面進行了探索性的論述,試圖帶個讀者關於和平文化的一個較全面的印象,填補了中外系統性研究和平文化的空白。
《三色門》
原創長篇小說。剛剛上任的縣委書記,面對的是貧窮的經濟、虎視眈眈的縣長、完全陌生的人際關係,憑藉實幹精神和靈活、變通的交際能力,他一次次化險為夷。升遷的希望,金錢、美色的誘惑...
《中國古代詩詞的女性隱喻與翻譯研究》
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個傳統,用美人與愛情故事隱喻詩人的內心活動與政治抱負和理想世界。中國文學肇始之初,詩人們就已多方採用婦女和愛情來宣洩真實心境和對現實的不滿。此後這方面,在中國文學的...
重點圖書
《敬禮,以生命的名義》《敬禮,以生命的名義》用詩歌的方式全景式多側面地展示了全國人民抗震救災的宏偉畫面。是國內第一部個人創作的、全面反映抗震救災的詩集。詩歌描寫了共和國總書記、總理對地震災區的深切關懷...
《“兩型社會”的理論與實踐》
全書著重從新型工業化、可持續發展、大城市群和產業結構調整方面闡述,避免了調研報告式羅列。該書一個特點是,作者不僅介紹了國際經驗的借鑑、還提出環境治理和科技創新的方法,闡述可持續發展...
《湖南在行動》
為真實記錄汶川地震災難中民族的悲傷與感動,深切表達三湘兒女與災區人民心手相牽、共度時艱的兄弟情誼,我們組織編寫了《湖南在行動》一書。
《破冰》
《破冰》一書全面反映了湖南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抗擊冰雪災害的全貌,突出宣傳了黨和政府與人民民眾心手相連、共度難關的公僕精神和抗擊冰雪災害中湧現出來的先...
為紀念粟裕大將誕辰100周年,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出版《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等書,記述和緬懷粟裕大將的革命業績和軍事建樹,揭示和弘揚他忠誠勇敢、果決善斷、功高不居...
隆重推出
紅色經典青春勵志小說《恰同學少年》長沙首發7月15日上午,湖南省圖書城人頭攢動,紅色經典青春勵志小說《恰同學少年》圖書籤售活動在此舉行。本次活動由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和湖南廣播影視集團主辦,湖南人民出版社和湖南電視台承辦。
在圖書捐贈現場,許多讀書愛好者爭先買書後,不願離開現場,而是團團圍住黃暉和谷智鑫,懇請他們簽名、合影留念。雖然夏日烈日似火,但黃暉和谷智鑫依然來者不拒,邊揮汗如雨邊簽名。他們表示:《恰同學少年》圖書熱賣,證明了這個年代的青年人,也需要並渴望好的精神食糧。
相關資料
湖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朱訓德為叢書作序,全文如下:湖南人民出版社經過精心策劃,組織國內一批高等學校的中青年骨幹教師,編寫了這套高等學校美術與設計類專業教學叢書。該叢書是高等學校美術專業(如美術學、藝術設計、工業造型等)及相關專業(如建築學、城市規劃、園林設計等)基礎課與專業課教材。
由於與該叢書的諸多作者有工作上的聯繫,他們盛情邀請我為該叢書寫一個序,因此,對該叢書第一期開發的教材我有幸先睹為快。伴著濃濃的墨香,讀過書稿之後,掩卷沉思,叢書的鮮明特色便在我腦海中清晰起來。
具有優秀的作者隊伍。叢書設有編委會和審定委員會,由去全國著名畫家、設計家、教育家、出版家組成,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叢書主編蔣燁、劉永健是中國知名的中青年畫家和藝術教育工作者,在當代中國畫壇和藝術教育領域,具有忠厚淳樸的人格魅力和令人折服的藝術感染力。叢書各分冊主編和編寫者大都由國內高等學校教學一線的中青年教授、副教授組成。他們大都來自全國著名的美術院校及其他高等學校的藝術院系,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他們思想開放,精力充沛,功底紮實,技藝精湛,是一個專業和人文素養都很高的優秀群體。
具有全新的編寫理念。在編寫過程中,作者自始至終樹立了兩個與平時編寫教材不同的理念:一是樹立了全新的“教材”觀。他們認為教材既不僅僅是知識體系的濃縮與再現,也不僅僅是學生被動接受的對象和內容,而是引導學生認識發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一種範例,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樑。教材質量的優劣,對學生學習美術與設計的興趣、審美趣味、創新能力和個性品質存在著直接的影響。教材的編寫,應力求向學生提供美術與設計學習的方法,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像世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欣賞水平。二是樹立了全新的“系列教材”觀。他們認為,現代的美術與設計類教材,有多種多樣的呈現方式,例如教科書教材、視聽教材、現實教材(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現實轉化而成的教材)、電子教材等,因此,美術與設計教材決不僅僅限於教科書。這也是這套叢書一直追求的一個目標。
具有上乘的書稿質量。叢書是在提取、整合現有相關教材、專著、畫冊、論文,以及教學改革成果的基礎之上,針對新時期高等學校美術與設計類專業的教學特點和要求編寫而成的。旨在:力求體現我國美術與設計教育的培養目標,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滿足學生髮展的需求;力求在教材中讓學生能較廣泛地接觸中外優秀美術與設計作品,拓寬美術和設計視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內涵,提高鑑別和判斷能力;力求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倡導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藝術的本質、特性和文化內涵;力求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敏銳的洞察力和樂於探究的精神,鼓勵想像、創造和勇於實踐,用美術與設計及其他學科相聯繫的方法表達與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力求把握美術與設計專業學習的特點,提倡使用表現性評價、成長記錄評價等質性評價的方式,強調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判斷自己學習美術與設計的學習態度、方法與成果,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
具有一流的裝幀設計。為了充分發揮叢書本身的美育作用,叢書編寫者與出版者一道,不論從內容的編排,還是到作品的遴選;無論從封面的設計,還是到版式的確立;無論從開本紙張的運用,還是到印刷廠家的安排,都力求達到一流水準,使叢書內容的美與形式的美有機結合起來,力爭把全方位的美傳達給廣大讀者。
美術與設計教育是人類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畫論家張彥遠曾有“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的著名論斷,這充分表明古人早已認識到繪畫對人的發展存在著很大影響。歌德在讀到佳作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精神有一個特徵,就是對精神起到推動作用。”企盼這套叢書的出版,能為實現中國高等學校美術與設計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能為構建我國高等學校美術與設計專業科學和完美的課程體系產生一定的影響。相信在該叢書優秀作者群體的努力下,一套高品位、高質量的高校美術與設計專業教材即將展現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