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一九二八年,黨從井岡山派柯湘到湘贛邊界的杜鵑山領導一支農民自衛軍。途中柯湘被捕,恰巧被自衛軍營救。自此,柯湘擔任了自衛軍的黨代表。她宣傳黨的階級政策,團結民眾,不斷擴大武裝。地主武裝頭子毒蛇膽勾結自衛軍中的叛徒溫其久,抓住雷剛的義母,誘雷剛下山,妄圖一舉消滅自衛軍。柯湘識破敵人毒計,主張用敵進我退的辦法,會合主力,粉碎敵人的進犯。雷剛不聽勸阻,莽撞下山救母,結果中計被捕。柯湘率尖刀班救出雷剛母子,清除了叛徒。改造了這支自發的農民自衛軍。演員簡介
王潤菁(柯湘)
中國京劇院三團國家一級演員,攻青衣。就讀於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潛心學習張(君秋)派藝術,舞台上的風采頗具其外祖父張君秋先生的風采。代表劇目:《狀元媒》、《望江亭》、《秦香蓮》和現代京劇《杜鵑山》等。
顧謙(雷剛)
中國京劇院三團國家二級演員,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功銅錘架子花臉。師承趙榮欣、馬名駿、陳真治等名家。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為師。代表劇目:《李逵探母》、《趙氏孤兒》、《油燈燈開花》、《瀘水彝山》等。
張小清(李石堅)
中國京劇院三團國家二級演員,業務副團長。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從師宋繼亭、李世霖、陳增堃、李甫春、葉蓬、李光等名家。他嗓音高亢洪亮,扮相清秀端莊。代表劇目:《伍子胥》、《四郎探母》、《朱痕記》、《定軍山》、《御碑亭》、《將相和》、《擊鼓罵曹》、《春草闖堂》等。
高琛(田大江)
中國京劇院三團國家二級演員,攻武生。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在校期間得到尚長春、米福生及其父著名京劇武生
名家高牧坤等指導,代表劇目:《戰馬超》、《智激美猴王》、《鬧天宮》等,他在大型新編歷史京劇《瀘水彝山》中扮演關索及在現代京劇《紅燈記》中扮演磨刀人受到好評。
李文林(鄭老萬)
中國京劇院三團國家一級演員,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從師王世續、李世林、朱秉謙等名家。拜著名表演藝術家李和曾為師。代表劇目:《轅門斬子》、《逍遙津》、《大、探、二》、《四郎探母》和現代京劇《紅燈記》等。
譚曉令(杜媽媽)
中國京劇院三團優秀青年演員,出身梨園世家,功老旦。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師承王玉敏、李鳴岩、王晶華、趙葆秀等名家,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金泉的關門弟子。她嗓音高亢、表演細膩、擅長刻畫人物。曾榮獲文化部全國青年演員評比二等獎。代表劇目:《李逵探母》、《罷宴》、《對花槍》、《楊門女將》、《釣金龜》、《八珍湯》等。
顏世奇(溫其久)
中國京劇院三團國家一級演員,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從師王世續、李世林、朱秉謙等名家。代表劇目:《文昭關》、《四郎探母》、《紅鬃烈馬》、《春草闖堂》、《油燈燈開花》等。
呂昆山(毒蛇膽)
中國京劇院三團國家一級演員,曾獲全國京劇電視大賽丑角組優秀表演獎。師從汪榮漢、蕭盛萱、郭元祥寇春華等名家,代表劇目:《小上墳》、《春草闖堂》、《秋江》、《送親演禮》、《烏紗記》等。
主要演員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柯 湘--王潤菁 雷 剛--顧 謙
李石堅--張小清 杜媽媽--譚曉令
田大江--高 琛 溫其久--顏世奇
鄭老萬--李文林 毒蛇膽--呂崑山
杜小山--劉 佳 羅成虎--馬建華
邱長庚--張亞寧 匪連長--黃 佳
不同版本
上世紀60年代初,上海歌劇院王樹元創作了話劇《杜鵑山》。1963年初,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二團將該劇搬上了話劇舞台。不久,瀋陽評劇院將它改為評劇,由韓少波主演,受到熱烈歡迎。當年夏天。寧夏京劇團赴東北演出,觀摩了此劇。這齣戲引起了京劇藝術家、導演殷元和的極大興趣。很快就把《杜鵑山》一劇搬上京劇舞台。由楊派傳人李鳴盛扮演戲中烏豆(後改為雷剛)、李麗芳扮演賀湘(後改為柯湘),李鳴盛扮演的烏豆身高體壯、氣宇非凡,他在老生唱腔中揉進了花臉與紅生的唱法,體現出一種粗獷的生淨結合的表演風格,生動體現出這一草莽英雄的豪放性格。第二年,全國第一屆現代戲觀摩演出在北京舉行,寧夏京劇團進京公演廣受稱讚。裘盛戎也謙虛地說“鳴盛把老生和花臉的特點融合得這么好,他的烏豆演得比我好的多”。
匯演結束不久,文化部指示《杜鵑山》一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就在大隊人馬途徑北京轉道長春之際,突然接到文化部通知,調李麗芳去上海,在現代京劇《海港的早晨》(後改為《海港》中擔任主要角色方海珍,導致《杜鵑山》拍攝電影計畫流產。
北京京劇團的趙燕俠、裘盛戎也上演過不同版本的《杜鵑山》。那是1964年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期間,北京京劇團也公演了由薛恩厚、汪曾祺等移植的京劇《杜鵑山》,主要有裘盛戎(飾烏豆)、趙燕俠(飾賀湘)、馬連良(飾鄭老萬)、馬富祿(飾老地保)等。其中的情節設定和人物對話很是生活化,特別是裘盛戎演唱的“大火熊熊照亮天”等唱段頗具特色。遺憾的是該劇公演幾場後就被“封箱”。
第三個版本就是現在看到的由楊春霞、馬永安演出的戲曲電影版。1968年北京京劇團再排《杜鵑山》,並將戲名改為《杜泉山》。同時將上海京劇團的楊春霞借調進京。幾經周折後,劇中的賀湘改為柯湘,烏豆改為雷剛。改編後的《杜泉山》特色明顯,尤其是全部詩詞化的韻白琅琅上口,音樂也頗為豪邁大氣。此劇1973年5月1日在北京工人俱樂部試驗公演後贏得廣泛讚譽。唯一不足的是對劇名更改一直持保留意見,第二年,便恢復原名《杜鵑山》。這也就是現代經常聽到的《杜鵑山》了。
說到第三版本中的雷剛扮演者馬永安與第二版本中的烏豆(即後來改名雷剛)裘盛戎先生之間還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那就是裘盛戎先生在病床上傳授“大火熊熊照亮天”一段高腔演唱技巧的故事,一天扮演雷剛的馬永安去請教在醫院住院的裘先生,問這段高腔“大火熊熊照亮天”怎么能唱上去、唱好,裘先生當時已身體虛弱,躺在病床上教馬永安如何演唱此段……常言道:寧給十兩金,不賞一口春,裘先生病中教絕活於他人,這是什麼精神、品格……
幕後故事
說到北京京劇團演出現代京劇《杜鵑山》還有這樣一段故事,就是當時擔任團長的馬連良先生,不計名利,甘當綠葉,扮演了原劇中的小配角鄭老萬,為這事在戲中扮演烏豆(後改名雷剛)的裘盛戎、賀湘(後改為柯湘)的扮演者趙燕俠等都很為難、馬連良卻爽快的說:“沒關係,雖然這個鄭老萬不是一號也不是二號人物,甚至不是第五、第六號人物,但我會全力以赴,使之成為真正起到陪襯作用的綠葉”。馬先生在排練中不厭其煩的研究人物,找出人物性格與動作特徵,演出時為整台戲增色不少。
在現代京劇《杜鵑山》中最精彩的人物是黨代表柯湘。先不說這個人物的扮演者楊春霞老師為演好柯湘所付出的創作艱辛,其中有多少個日日夜夜除吃飯睡覺就是在排練廳在舞台上度過,一個音符、一句唱腔、一段念白、一個身段的反覆推敲,就是她那第一次上場、亮相,那就是一個“碰頭彩”,這齣場可不是一般傳統戲裡女一號人物的亮相,當時是劇組專門從上海請來的老藝術家小王桂卿設計的柯湘的第一次出場的舞蹈動作,包括柯湘戴著鐵鐐、走出祠堂的那段表演。就我們看到的這段表演,不僅有凜然正氣,動作的乾脆利索。當年楊春霞可沒少下功夫,為什麼這樣說,你想,楊春霞最早是學崑曲的,得朱傳茗、方傳芸傳授,後改唱京劇又師承京劇名家言慧珠、楊畹農、魏蓮芳。在排演《杜鵑山》之前曾演出《鳳還巢》,《白蛇傳》、《穆桂英掛帥》、《拾玉鐲》等傳統京劇,演的都是才子佳人,都是笑不露齒,行不露足的,可演柯湘、黨代表、勞動人民,要指揮戰鬥,再這樣表演可不行了,要大步大步地走,動作要大大方方的作,要體現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尤其是在戲中還有念白:“鐵打的肩膀粗壯的手——”,因為戲中的柯湘是土生土長的農民,怎么辦?去農村去井岡山體驗生活,插秧、挑擔,大家看到戲中柯湘挑擔上場,多瀟灑,那都是在農村向老鄉學習的,那是當初她先在一個筐里放上15斤重的東西,反覆的練,後來又學換肩,那也是一次次掉下來又練、練了數百次的結果,才有了舞台的自如。
舞美設計
現代戲《杜鵑山》中在舞台美術設計上有了突破。在這一點上與傳統京劇有很大不同,在傳統戲中的山石片是用布繪成山形、石頭形、釘在木架上,放置舞台上,可作為花園的假山石,如果立在桌前還可代表山嶺、山崖。
而《杜鵑山》的美術設計在布景造型上以山為主,配置杜鵑花、青松、翠竹、草木……構成一幕幕景象多變、氣勢磅礴的壯觀場景。對塑造人物形象和深化戲劇主題,都起到了有利的襯托作用。並且配合動作,用景物來襯托演員的動作(包括舞蹈、武打)和造型,這也是《杜鵑山》舞台美術構思的一個突出方面。
這種設計抓住了湘贛山地的形象特徵,根據劇情,創造出山口、山澗、山頂、山腰等各種特定的場景,便於演員表演,也為電影的拍攝提供了表現空間,有一個小細節,就是在田大江與黨代表柯湘等人救出杜媽媽與雷剛後撤退的一折中,田大江不幸中彈犧牲,這時畫面出現了滿山紅杜鵑,這一點在戲曲舞台上是看不到的。
京劇音樂
“家住安源”這個唱段是以二黃導板開始,表現了柯湘憂鬱悲愴、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在結束處轉“流水”腔,又表現出了慷慨激昂、熱情奔放的情感,唱段起伏跌宕,撼人心弦。
中國傳統的觀念“美人”應該是“柳葉眉、杏核眼、瓜子臉”,要以這個標準來衡量京劇《杜鵑山》中的黨代表柯湘就顯得淺薄而份量不足了,就說柯湘的一頭短髮顯示出她的英姿颯爽,豪氣瀟灑,再聽她的唱段“亂雲飛”那真是義薄雲天、盪氣迴腸。
一提起《杜鵑山》人們就會想起“家住安源”、“亂雲飛”等著名唱段。確實《杜鵑山》中柯湘的唱段好聽的太多了,它打破傳統戲段中音樂大多都以舊曲填詞、依詞改曲的創造方法,而是從戲曲本體的角度對音樂功能給以充分調動和深化。據說專家介紹:當年《杜鵑山》的串排就分八個階段:抓劇本、抓表導演、抓唱腔、再爪表導演、抓器樂、再轉表導演、抓舞美、合成。這八個階段中音樂的創編貫穿始終的。
還有,在音樂與文學關係上力求諧和,寫的不可過滿、過多,力求為音樂的渲染留出位置。如“亂雲飛”原詞比現在長,經作曲意見改為12句,在“槍聲急、軍情緊、肩頭壓力重千斤,團團烈火燒我心……”之後,加上一段較長的過門音樂,表達主人公波瀾情緒。
在現代戲的唱腔設計中也吸收了一些民歌、說唱的東西進來。如“亂雲飛”一段中“全憑著志堅心齊”唱段中對評彈“蜻蜓點水”技法的運用、還有幕後伴唱採用高腔等方面的借鑑。
正所謂“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作曲家在音樂上下功夫了,演員在演唱上更得下功夫,象《家住安源》、《黃蓮苦膽》、《亂雲飛》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段。聽楊春霞說她當年為練好這些唱段落下一個“外號”,曾因整天在樓里唱,洗衣服唱、掃地唱、黑白天是曲不離口,有人就指著她的背影說:樓里怎么來一神經病。時間一長,大家認識了,一看這搖頭晃腦唱個不停的就知道準是演柯湘的楊春霞。
這是在舞台下的刻苦練習,就是上台演出,除唱好唱腔、演好人物外,切換場之間還要幫助撤換舞台道具,搬椅子、帶凳子。因為把原來3個多小時的戲劇變為節奏緊湊的兩個小時,那是得需要各工種的嚴謹配合。
上面說的是唱腔之外的事,再說唱段“亂雲飛”這樣容量大、板式複雜的唱段,對於多層次的表達人物內心的情感、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念白特點
《杜鵑山》的念白,做到通體合轍押韻。分成對稱的上下句,念起來就有開合收放、疾徐頓挫,聽起來節奏分明,有起有伏。如第一場雷剛和杜媽媽見面時對白:
雷剛:久旱的禾苗逢甘霖,點點記在心。
杜媽媽:千枝萬葉一條根,都是受苦人。
看上去字數七、五參差,聽起來卻是上下兩大句,仿佛傳統戲裡的“對兒”。給人以完整和諧的感受。
特點之一:吐字清晰,字正腔圓。如柯湘在第二場上場後的第一段念白:“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鬥爭。甘灑一腔血,喚起千萬人!”第一句的“迫”字,是運用傳統念白中“噴口”的發聲方法,從嘴裡把聲音“打”出來,傳得遠,有力量。念到最後一句,語氣加重,音調升高,“千”字拉長,“萬”字吐字堅決,又有頓挫,“人”字歸音上揚。這四句念白,發聲響亮,音量飽滿,加上詩歌朗誦般的音調和鏗鏘有力的節奏,豪邁地表現出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和革命情操。
特點之二:弦外有音,耐人尋味。《杜鵑山》的念白常常是一語雙關的,由於演員念得恰到好處,因而把人物的潛台詞交待得一清二楚。第五場,柯湘為阻止受溫其久煽動的小山莽撞下山,連喚四聲“小山”,前兩次響亮、堅決,第三次節奏放緩,音調淒楚,蘊含著對小山的無限關切,最後一聲“小山”,是用話劇道白中的真聲,嗓門壓低,引出一段為什麼“不能貿然行動”的念白。同樣的兩個字,由於不同的念法,感情不同,人物的潛台詞也不同。這樣在語氣和聲調上起伏跌宕的藝術處理,使人仿佛感到劇中人物慾言未絕,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特點之三:《杜鵑山》中採用的韻律化念白方式,儘管這未必是唯一的、最佳方式,但它表現出了對現代戲中語言性的可貴追求。
如第一場中杜媽媽念:青藤靠著山崖長,羊群走路看頭羊。得找個帶頭人引路的,再不能瞎闖亂闖啦。與後接雷剛的“三起三落幾經風浪”,便是同用一個“江陽轍”。
再有“亂雲飛”這段唱腔中的後一部分,是一段氣勢很大的合唱,有唱詞、以民眾齊唱形式出現,在傳統戲中每用這種手段時,常是由嗩吶加鑼鼓伴奏的曲牌,被稱為大字牌子。所謂大字牌子即是曲詞,過去的工尺譜,是把曲詞用大的字型寫在中間,而曲譜是附在大字旁邊的,故得此名。這也就是京劇曲牌依其配器形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類別。
武打設計
《杜鵑山》充分發揮了京劇載歌載舞的藝術特點,繼承了一些京劇傳統的程式動作。如戲中柯湘的第一次出場,是經過精心設計並充分運用舞蹈藝術手段,展現了英雄人物的內心世界。當匪團丁們手端刺刀以“二龍出水”形式竄出門口時,柯湘手帶鐵鐐、身穿白衣,昂首闊步奪門而出,緊接著用了一個側身甩髮、舉拳的亮相動作。這第一個亮相,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根據刑場這個特定環境,在舞蹈的設計上打破了行當的界限,為柯湘選用了男角的一些程式動作,如“跨腿轉身”、“雙腿磋步”、“捧鏈擊匪”等動作,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鮮明。
為了多側面的塑造黨代表柯湘形象,劇中還有許多精彩的舞蹈設計。如第一場李石堅上場,高興地說:“我帶來喜訊一件”,“共——產——黨”時,用了一個大的調度躍上石塊。當念到“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句話時,李石堅又躍下石塊,用了“翻身”、“臥魚亮相”等動作。這幾個舞蹈動作,生動地揭示出農民自衛軍對共產黨殷切的渴望心情,同時也為柯湘的出場作了鋪墊和烘托。
在傳統京劇中打的程式是專用作兩軍對陣和持刃格鬥的,除了特定人物如關羽、呂布、張飛、魯智深、孫悟空、八戒、哪吒、二郎神等,使用特定的兵器武打之外,其他人物大都使用刀槍劍戟斧鉞鉤杈等兵器。
《杜鵑山》在舞蹈設計上,也具有獨特的風格。它對舊京劇傳統的武打套子,進行了改造和提煉,創出了一套嶄新的武打程式。如第九場的武打,為了表現農民自衛軍用民間的武器打敗了有著精良裝備的敵人這一特點,安排了一戰士手持流星與兩個握長槍的匪丁格鬥,李石堅持藤牌、舞單刀與匪丁激戰,戰士甲持三節棍橫掃敵軍等。運用這些民間的武器與敵人作戰,是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農民自衛軍特點的,同時也展現出我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長壯大的道路。最後,眾戰士設下埋伏,將群匪一網打盡。這個武打結尾的動作和造型,既乾淨利落又寓意深長。
聆聽著這段“亂雲飛”中波瀾起伏的合唱,有一種力量倍增和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動,真的像看到萬山紅遍、旌旗飄揚中黨代表柯湘力挽狂瀾壯志凌雲的巾幗風采。
京劇淨角經典劇目
中國十大樣板戲
劇名 | 劇種 | 主演 | 演出單位 |
《智取威虎山》 | 現代京劇 | 童祥苓 | 上海京劇團 |
《海港》 | 現代京劇 | 李麗芳 | 上海京劇團 |
《紅燈記》 | 現代京劇 | 李少春/劉長瑜/高玉倩/袁世海 | 中國京劇院 |
《沙家浜》 | 現代京劇 | 譚元壽/洪雪飛/周和桐/馬長禮 | 北京京劇團 |
《奇襲白虎團》 | 現代京劇 | 方榮翔/宋玉慶 | 山東省京劇團 |
《紅色娘子軍》 | 芭蕾舞劇 | 劉慶棠/白淑湘 | 中央芭蕾舞團 |
《白毛女》 | 芭蕾舞劇 | 蔡國英/茅惠芳/顧峽美/石鐘琴 | 上海芭蕾舞團 |
《杜鵑山》 | 現代京劇 | 趙燕俠/裘盛戎/馬連良/馬長禮/譚元壽/萬一英 | 北京京劇團 |
《平原作戰》 | 現代京劇 | 李光 /吳鈺章 /高玉倩 /李維康 /杜再田 | 中國京劇團 |
《龍江頌》 | 現代京劇 | 李炳淑 | 上海京劇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