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鬥》

《龍虎鬥》

《龍虎鬥》在梆子腔系、皮簧腔系的地方戲曲劇種中流傳甚廣。

基本信息

簡介

清代花部亂彈作品。又名《下河東》、《白龍關》。作者不可考。寫宋

《龍虎鬥》 《龍虎鬥》
朝初年,因劉鈞割據河東,宋太祖趙匡胤御駕親征。以歐陽方掛帥,呼延壽廷為先鋒,二人夙有嫌隙。呼延壽廷在陣前勇創劉鈞,並發現元帥歐陽方通敵事實。歐陽方先發制人,蒙蔽趙匡胤。反誣呼延壽廷造反,殺人滅口。趙匡胤因此被困河東。呼延壽廷有子呼延贊,天生喑啞,夢中得神靈治癒,並授以鞭法。呼延贊遂招兵買馬,隨母統兵至河東,攻克白龍關,一戰而誅劉鈞,並直逼御營,必欲鞭殺趙匡胤,以報父仇。由於呼延壽廷鬼魂出現,說明自己是被歐陽方殺害,呼延贊方才罷手。全劇以擒殺歐陽方作結。此劇故事在明代的通俗演義《北宋志傳》中已見記載,清代《呼家將》中尤為詳盡。在民間流傳的戲曲、曲藝作品中,“呼家將”與“楊家將”並稱,廣為傳流。《龍虎鬥》表現的是地方戲曲中習見的忠奸鬥爭的主題。作品讚頌呼延壽廷一門忠勇,對他們慘遭讒害的悲劇,寄予了深厚的同情,並控訴和抨擊了歐陽方擅權賣國的罪行,“擅斬”一場對其猙獰面目刻畫尤為突出。劇本著重表現呼延贊對宋朝皇帝趙匡胤的鬥爭(所謂“龍虎鬥”)。呼延贊不肯接受封賞,也不要“平分江山”,只求復仇,反抗性格非常強烈。君臣最後雖然和解,全劇的批判鋒芒仍是相當尖銳的。余治《得一錄·翼化堂條約》中寫到:戲曲中“稱兵劫君等劇,人主偶信讒言,屈殺臣下,動輒招集草寇,圍困皇城,倒戈內向,必欲逼脅其君,戮其仇怨之人以泄其忿者。此等戲文,以之演於宮闈進獻之地,藉以諷人主,亦無不可,草野間演之,則君威替而亂端從此起矣”。《龍虎鬥》表現的思想內容是被封建士大夫視為異端的。
《龍虎鬥》在梆子腔系、皮簧腔系的地方戲曲劇種中流傳甚廣。魯迅《阿Q正傳》中引用過紹興亂彈(紹劇)《龍虎鬥》中趙匡胤唱詞“悔不該酒醉錯斬了鄭賢弟”、呼延贊唱詞“手執鋼鞭將你打”。從前,這齣戲在紹興幾乎是婦孺皆知的,農民稱之為《啞子開口龍虎鬥》。1956年秋,浙江省紹劇團整理演出,整理本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浙江卷》(1959)。

京劇淨角經典劇目

中的哪一個角色由哪一個行當的演員來扮演,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行當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本任務介紹淨角的經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