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
由小野提供故事,侯孝賢編劇的一部描述"友情"的都市文藝片.整個情節圍繞在兩男一女的好朋友三邊關係的發展,但戲劇衝突相當淡薄,是一部以人物帶動故事的電影.這三邊形的第一邊,是鍾鎮濤扮演的物理學教授的獨子,他喜歡彈吉他作曲演唱,藉音樂來追尋自己的未來的路.而與鍾鎮濤身世相反的好朋友江明是第二邊.第三邊是林鳳嬌,她是廣播節目"早安台北"的主持人,也是江明的女朋友.整部影片處理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三者之間的三角感情關係,它發生得如此自然,而彼此間的言行表達又是如此含蓄,把人生的無奈感刻畫得十分細膩。
內容簡介
退休教授的兒子葉天林,原是獸醫系大學生,因愛好音樂,瞞著父親中途輟學,每天拿著吉他去酒吧間唱歌,然後到電台錄音。在孤兒院長大的唐風是天林的好朋友,他白天在街頭擺攤賺錢,晚上在夜大學讀書。由於孤兒院被逼著搬家,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將失去安身之地,唐風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準備為孤兒院買房子。唐風的女朋友蘇琪主持“早安台北”節目,他鼓勵葉天林作曲,並在節目中播出葉天林的歌曲。忙碌中的唐風老是找好友葉天林陪著蘇琪,感覺上她更象是葉天林的女朋友。一天,蘇琪突然接到電報——父親出海遇難,唐風因工作無法分身,請天林陪蘇琪回漁村探望。天林對蘇琪關懷倍至,兩人的愛情急速發展,回到台北後兩人都不知如何面對唐風。不久,唐風在一次車禍中喪生。他所賺的錢加上他的人壽保險費都交給孤兒院,使他自幼寄身的孤兒院免遭被驅散的厄運。孤兒院為他召開追悼會,對他寄託無限的哀思。葉天林創作歌曲《吾愛吾友》追憶對好友唐風的友情。蘇琪悲痛萬分,不願再留在台北,準備回家鄉漁港,臨行前兩人在默默的祝福中將希望寄於未來……
所獲獎項
該片於1980年獲得第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劇情
幕後花絮
影片獲第17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獎,這是李行第三次獲得該獎,創下了金馬獎前所未有的紀錄。
導演簡介
男,生於1930年5月20日,中國上海
星座:金牛座
台灣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導演。原名李子達。原藉江蘇武進,1930年5月20日生於上海。1952年畢業於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曾在該校校園話劇社當編劇、導演和演員,後又在職業劇團工作三年。
1952年從影當演員,參演過《永不分離》、《馬車夫之戀》等片。1957年任導演,1958年執導閩南語片《王哥柳哥游台灣》、《兩相好》等。1963年成功地導演了他第一部國語影片《街頭巷尾》,因成績出色,被中影公司任命為主要導演。1958—1986年他共執導50多部影片。1963年合作導演的《蚵女》獲1964年第十一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後獨立導演的《養鴨人家》獲1964年第三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獎。這兩部作品同時開啟了台灣電影“健康寫實主義”路線風潮,李行因此迎來導演生涯中的一個黃金時代。1967年導演《路口》獲同年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1968年導演《玉觀音》獲1969年第十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劇情片金禾獎和馬尼拉市長特別獎。1971年導演《秋決》獲第十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獎。後又導演《吾土吾民》、《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分別於1975年、1978年、1979年獲第十二屆、第十五屆、第十六屆、第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成為著名的金馬獎獲獎專業戶。《汪洋中的一條船》同時還獲最佳導演獎,他本人因此片獲台灣當局頒發的華夏獎章。
1983年與胡金銓、白景瑞聯合導演的《大輪迴》獲義大利國際幻想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為表彰他對台灣電影的巨大貢獻,1995年第三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授予他終身成就獎。李行一生創作偏向保守,堅持民族風格和鄉土氣息,由衷擁護傳統道德與家庭倫理。亦有評論指其作品“將社會困境的解決,寄托在一個不牢靠的人性情操上”,缺乏面對社會問題的勇氣與批判現實的精神。
主演介紹
鍾鎮濤 男,生於1953年2月23日 ,中國香港
香港演員、歌星。生於香港。外號阿B。1973年比譚詠麟早一年加入香港溫拿樂隊,任首席歌手,並在香港麗州電影台、無線電視台主持音樂節目。1975年從影,主演《大家樂》、《秋霞》等片。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台灣主演了眾多文藝片,包括李行獲金馬獎的《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以及侯孝賢、陳坤厚的早期作品《風兒踢踏踩》、《俏如彩蝶飛飛飛》、《在那河畔青草青》等。1980年在港參演許鞍華的《撞到正》。1984年主演徐克的《上海之夜》。1983年參演張堅庭的《表錯七日情》。1986年自導自演《殺妻二人組》。隨後參演電影有《殺手蝴蝶夢》(1987)、《一妻兩夫》(1988)、《再見王老五》、《不脫襪的人》(1989)、《新精武門1991》、《九一神鵰俠侶》、《莎莎嘉嘉站起來》、《賭霸》(1991)、《漫畫威龍》、《夢醒時分》、《戰神傳說》(1992)、《玫瑰玫瑰我愛你》、《鐵拳無敵孫中山》(1993)、《金玉滿堂》(1995)等。1999年與章小蕙離婚。2002年宣布破產。之後出演影片有《風流家族》、《陰陽路十六之回到武俠時代》《求愛上上籤》《花好月圓》《我要做Modle》《阿孖有難》《頭文字D》等,2005年參演中美合拍片《上海紅美麗》。
林鳳嬌,女,生於1953年6月30日,中國台灣
台灣演員。祖籍福建,生於台北。家境貧寒,中學未畢業便入社會謀生,當過女招待、舞女、店員,甚至曾為人種田,可謂歷盡艱辛。1972年主演《潮州怒漢》步入影壇。1975年主演李行導演的《吾土吾民》而成名,自此逐漸以文藝片走紅。1978年主演《汪洋中的一條船》,飾鄭豐喜的妻子吳繼釗,獲第二十五屆亞洲影展演技最佳女演員獎、第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此後主要出演李行執導的作品。1979年出演《小城故事》中的啞女,獲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她還在《早安台北》(1979)中飾蘇琪,一個貧苦漁民的女兒;在《原鄉人》(1980)中飾鍾平妹,一個貧病交加的作家的忠實妻子;在《辛亥雙十》(1981)中飾餘七妻。其他參演作品另有《在水一方》、《碧雲天》、《蝴蝶谷》、《此情可問天》、《成功嶺上》、《龍的傳人》等。
林鳳嬌務實刻苦,自幼積累了深厚的生活根基,其表演真切細膩,以扮演傳統中國女性見長。從影十年,拍攝影片七十餘部。1982年息影,1983年與香港功夫片巨星成龍結婚;兒子房祖名也涉入影壇。
盤點侯孝賢作品
《桃花女斗周公》| 《月下老人》| 《煙波江上》[電影]| 《早安台北》| 《昨夜雨瀟瀟》| 《我踏浪而來》| 《天涼好個秋》[電影] | 《秋蓮》[電影]| 《蹦蹦一串心》| 《俏如彩蝶飛飛飛》| 《小畢的故事》 | 《油麻菜籽》| 《小爸爸的天空》| 《青梅竹馬》| 《最想念的季節》| 《就是溜溜的她》| 《風兒踢踏踩》| 《在那河畔青青草》| 《童年往事》| 《尼羅河女兒》[電影]| 《兒子的大玩偶》| 《風櫃來的人》| 《冬冬的假期》| 《戀戀風塵》| 《悲情城市》| 《老娘夠騷》| 《侯孝賢畫像》| 《好男好女》 | 《男生女相》| 《戲夢人生》| 《千禧曼波》| 《南國再見,南國》| 《咖啡時光》| 《紅氣球》| 《聶隱娘》[電影]| 《每人一部電影》| 《盛世里的工匠技藝》| 《沒有太陽的日子》[電影]| 《命帶追逐》| 《去年冬天》[電影] | 《愛麗絲的鏡子》| 《多桑》| 《少年吔,安啦!》| 《翠湖寒》[電影]| 《最好的時光》 |
歷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
第1屆 《星星月亮太陽》 /第2屆 《梁山伯與祝英台》 /第3屆 《養鴨人家》 /第4屆 《西施》 /第5屆 《我女若蘭》 /第6屆 《路》 /第7屆 《小鎮春回》 /第8屆 《家在台北》 /第9屆 《緹縈》 /第10屆 《秋決》 /第11屆 《忍》 /第12屆 《吾土吾民》 /第13屆 《梅花》 /第14屆 《筧橋英烈傳》 /第15屆 《汪洋中的一條船》 /第16屆 《小城故事》 /第17屆 《早安台北》 /第18屆 《假如我是真的》 /第19屆 《辛亥雙十》 /第20屆 《小畢的故事》 /第21屆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第22屆 《我這樣過了一生》 /第23屆 《恐怖份子》 /第24屆 《稻草人》 /第25屆 《七小福》 /第26屆 《三個女人的故事》 /第27屆 《滾滾紅塵》 /第28屆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第29屆 《無言的山丘》 /第30屆 《喜宴》 /第31屆 《愛情萬歲》 /第32屆 《女人四十》 /第33屆 《陽光燦爛的日子》 /第34屆 《甜蜜蜜》 /第35屆 《天浴》 /第36屆 《千言萬語》 /第37屆 《臥虎藏龍》 /第38屆 《榴槤飄飄》 /第39屆 《美麗時光》 /第40屆 《無間道》 /第41屆 《可可西里》 /第42屆 《功夫》 /第43屆 《父子》 /第44屆 《色,戒》 /第45屆 《投名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