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
《盛世里的工匠技藝》是一支內容精緻、拍攝細膩的影片。分別以“唐英”、“多寶格”、“果園廠”與“明人出警入蹕圖”四段,描寫十數件明清精品。鏡頭前的文物,安靜、渾厚,隱隱散發出濃重的感染力,讓人直接領受盛世工匠的用心與千年文化的厚度。侯孝賢說:“我們之所以喜歡古的東西、手工的東西,是因為我們的美感來源,就是由這歷時久遠的技藝中,逐漸形成。”
導演介紹
![侯孝賢](/img/3/ca3/nBnauM3XwYTO0EjM4EzM0cDM4ITM0ETO4MTOwADMwAzMxAzLxM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侯孝賢Hsiao-hsienHou
男,生於1947年4月8日,中國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
星座:牡羊座
生平
台灣新電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生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1948年移居台灣。1972年畢業於台灣“國立藝專”影劇科。1974年從影。次年任李行場記、助理,當過副導演、編劇、演員。
1975年起從事編劇工作,編有《桃花女斗周公》、《早安台北》、《我踏浪而來》等電影劇本。1980年首導《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1981)成名。1982年執導《在那河畔青草青》引起影壇廣泛重視。1983年與萬仁、曾壯祥聯合執導的《兒子的大玩偶》獲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獎,並引領台灣電影新浪潮的開端;《風櫃來的人》獲1984年法國南特大三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1984年創作劇本《油麻菜籽》獲第二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執導《冬冬的假期》獲1985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第三十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1985年執導《童年往事》,獲第二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第三十七屆西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及鹿特丹電影節、夏威夷電影節、亞太影展作品獎。1986年執導《戀戀風塵》獲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攝影音樂獎、葡萄牙特利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尼羅河女兒》獲1987年義大利都靈電影節第五屆國際青年影展影評人特別獎。1989年執導《悲情城市》獲第二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台灣中時晚報最佳作品獎、導演特別獎,第四十六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1993年執導《戲夢人生》獲台灣中時晚報電影獎最優秀作品獎,1993年坎城電影節評審會獎。其後作品有《好男好女》(1995)、《南國再見,南國》(1996)、《海上花》(1998)、《千禧曼波》(2001)、《咖啡時光》(2004)、《最好的時光》(2005)等,亦在金馬獎及海外影展上多有斬獲。2007年參與了為了慶祝坎城電影節60周年而拍攝的3分鐘短片集《每人一部電影》,並推出導演新作《紅氣球的旅行》。
侯孝賢每部作品都保持一定水準,且均有所突破;其創作為台灣歷史與民眾命運寫下生動篇章,那些即興式的街頭、鄉間實景拍攝,混合職業及非職業演員的真實自然表演,運用畫外音、長鏡頭、空間景深營造的情緒張力及詩意氛圍,都成為其作者電影的標誌。
幕後花絮
侯孝賢一反平常只當導演,這次親自為此片配音,聲音感情豐富。
盤點侯孝賢作品
《桃花女斗周公》| 《月下老人》| 《煙波江上》[電影]| 《早安台北》| 《昨夜雨瀟瀟》| 《我踏浪而來》| 《天涼好個秋》[電影] | 《秋蓮》[電影]| 《蹦蹦一串心》| 《俏如彩蝶飛飛飛》| 《小畢的故事》 | 《油麻菜籽》| 《小爸爸的天空》| 《青梅竹馬》| 《最想念的季節》| 《就是溜溜的她》| 《風兒踢踏踩》| 《在那河畔青青草》| 《童年往事》| 《尼羅河女兒》[電影]| 《兒子的大玩偶》| 《風櫃來的人》| 《冬冬的假期》| 《戀戀風塵》| 《悲情城市》| 《老娘夠騷》| 《侯孝賢畫像》| 《好男好女》 | 《男生女相》| 《戲夢人生》| 《千禧曼波》| 《南國再見,南國》| 《咖啡時光》| 《紅氣球》| 《聶隱娘》[電影]| 《每人一部電影》| 《盛世里的工匠技藝》| 《沒有太陽的日子》[電影]| 《命帶追逐》| 《去年冬天》[電影] | 《愛麗絲的鏡子》| 《多桑》| 《少年吔,安啦!》| 《翠湖寒》[電影]| 《最好的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