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容上路》是湘劇高腔的代表劇目。湘劇屬於南戲,典雅的叫法是“南曲”。南曲的“曲祖”有《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和《拜月記》是南曲的曲祖。元劇流傳入湘以後,經過長期的薰染,明代在湖南的藝人(當然未必一定是湖南本地人)將北戲“改調歌之”後,都成為湘劇高腔的主要劇目,其中除《荊釵記》、《殺狗記》失傳。據記載,《荊釵記》在40年代尚有《玉蓮投江》、《錢舅拜門》單折演出)以外,《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完整地保留至今。筆者目前只聽到描容上路和掃送兩折屬於《琵琶記》的傳統湘劇。
“琵琶記”的故事中,蔡邕進京以後,他的父母雙亡,其妻趙氏進京尋夫,以後夫妻重逢。趙氏進京,就有了這折“描容上路”,講趙氏將公婆的儀容繪製成圖,準備帶著上京。大翁叔可憐趙氏孤苦伶仃,前來送行。叔侄兩人從蔡家話別,一直到陽關路才分別。大翁叔古道熱腸,千叮萬囑,趙氏女形單影隻,嗚嗚咽咽,唱腔優美而動人,不愧是湘劇的經典。
1990年,改編的全本湘劇《琵琶記》榮獲國家文化部首屆文華新劇目獎。(本信息來自“天博小站”。謹致謝忱。)
![](/img/b/846/nBnauM3X1MzNyQTNzMjM3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zI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ps:圖片來自“老子子老”先生的部落格,謹致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