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64年的現代戲曲匯演,產生了多部具有開拓意義的作品,其中的首選當是革命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文革”中,該劇被確定為八部革命樣板戲之一。
該劇由李師斌、方榮翔、李貴華根據中國人民志願軍偵察兵副排長楊育才在金城戰役中的英雄事跡編寫,參照的是《志願軍英雄傳》中《奇襲》一文,後經孫秋潮執筆加工。此劇的初創是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京劇團早在1955年就進行了首演,1958年志願軍回國後,該團與山東省京劇團合併,遂修改上演此劇。1964年,為參加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進行復排,尚之四導演,孫樟、曲志剛等舞台美術設計。宋玉慶扮演嚴偉才,邢玉民扮演韓大年,方榮翔扮演志願軍團長,殷寶忠扮演志願軍政委,俞硯霞扮演崔大嫂,栗敏扮演李大娘。“文革”期間,《奇襲白虎團》被封為“樣板戲”,該劇的導演尚之四和編劇之一孫秋潮卻成為“反動學術權威”、“牛鬼蛇神”橫遭批鬥。山東省京劇團曾一度調往北京,編人中國京劇團。1972年,該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藝術片,基本保留了該劇的風貌。近來,山東京劇院青年團劉建傑等復排了這齣戲,同樣非常成功。
歷史背景
韓戰時期,1953年金城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8軍第203師穿插營在直木洞以南地區,襲擊大韓民國軍首都師第1團(白虎團)的團部。故事發生在金城安平山,位於今大韓民國中部大田廣域市。在2小時40分內,穿插營穿插前進9公里, 戰鬥10餘次,直搗白虎團團部,對師主力全殲白虎團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志願軍京劇團方榮翔等人根據這個事件創作排練了京劇《奇襲白虎團》。1958年志願軍全部回國後,志願軍京劇團轉業成了山東省京劇團。1964年京劇《奇襲白虎團》,參加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主演宋玉慶(武生嚴偉才)、方榮翔(花臉王團長)等。江青對《奇襲白虎團》的改動不多。
劇情簡介
一九五三年,美帝的和談陰謀被揭穿,他要瘋狂北竄霸占全朝鮮。
這是七月中旬的一個夜晚,陰雲籠罩安平山。在這山上,盤踞著美俚的王牌軍,號稱是常勝部隊美式裝備的白虎團,偽團部設在半山腰的一個山洞裡,它是難攻易守戒備嚴,鐵絲網一道又一道,地雷密布在前沿,明礁暗堡到處是,那口令一會兒就一換。
突然間在遠處閃出了幾個人影兒,嗯?轉眼之間又不見了,嚯,這些人時隱時現似閃電,靈活敏捷不一般,身上穿的都是偽軍裝,有短槍匕首插腰間,一個個身強力壯精神飽滿,爬山涉水走的歡,這正是,志願軍化妝入敵穴,我們機智勇敢的偵察員。領隊的是偵察排長嚴偉才,二十多歲是個黨員,他身材魁梧大高個兒,偵查工作特別有經驗,今天他帶領著六個偵察員,七個人組成了一個尖刀班,有小徐小李金大勇,還有老張小包韓大年,任務是中朝軍民並肩來作戰,拂曉前要奇襲白虎團。
七英雄正在往前走,嗯?發現有個偽軍哨兵跟在了隊後邊。嚯,這傢伙賊頭賊腦的來回看,那美式步槍扛在了肩,扣子一個也沒系,帽檐快歪到了腦後邊了。嚴排長用手捅了一下韓大年,大韓他假裝蹲下繫鞋帶兒,等這個小子過來猛一絆,他撲哧來了個嘴啃泥,爬起來一摸槍不見了,哎,我槍哪去了,這是誰成心跟我找麻煩?嚴排長望前一上步,用手槍頂他的腰上邊,不許動!哎哎哎,咱們都是自己人哪,長官。住口!我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哎?哎喲,這小子當時全嚇癱了,哎喲,長官長官我不知道呀,要知道我絕對不會往您隊里鑽哪。你跟在我們後頭跑什麼?說!哎,我說我說,我放哨到山前,抱槍和上眼,轟隆一聲響,是炮彈炸前沿,班長折了腿,那班副玩了完,就數我命大,我撒腿往回顛,我想咱們是一道兒,跟著你們能保點險,沒想到我自己送上門了,這回多保險也不保險了。少廢話,你們的口令是什麼?喔,口令是今天剛剛換的,問話是古魯姆,答話是歐吧。你說清楚點兒!喔,古魯姆、歐吧。怎么這么彆扭?我也不知道,這是美國顧問傳的電。好,你先受點委屈吧,噗,把毛巾就往他的嘴裡填。倒綁雙臂放在一個山洞裡,七英雄雙腳飛騰奔向前。
嚴排長看了看夜光表,已經是深夜一點半了,同志們,現在離天亮還有三個多鐘頭,我們要行動迅速爭取時間。前面是敵人哨所中心站,要提防情況有突變,注意隱蔽!是!英雄們摸著過去隱蔽好,就聽著上邊兩個哨兵正聊天哪。哎,大胖子,今天可真夠新鮮啊,剛才發了新袖標,聽說口令又要換,連長查了兩遍崗,排長親自來代班,我看八成要出事吧,今天站崗有點玄哪啊。嘿嘿,小瘦子,馬上就要北進了,查崗代班還新鮮?哎,北進北進又打仗,這仗他媽哪天能打完哪?這倆小子內心空虛正害怕呢,在那公路上大搖大擺走來了嚴排長小金韓大年。這瘦子端槍大聲喊,哎,乾什麼的?師部搜尋隊要回團,你瞎著倆眼看不見呀?這瘦子一看沒袖標,哎哎哎,回團部應該走岔道啊,這小子故意找麻煩。韓大年一個耳光打過去,啪!哎喲,這小子疼的直叫喚。胖子一看著幾個來人挺厲害,他走上前去把路攔。哎哎哎哎,長官,你們不是要到團部去么,我打個電話給值班員,讓他們派車來接你們,還省得你們黑燈瞎火的把路趕。說完話吱嘍鑽進崗樓里,伸手要把那電話搬,可哪知道那電話還沒抄起來呢,就聽噗的一聲尖刀插進他胸前,那瘦子剛想要抄槍,噗的一聲也玩完了。
嚴排長幹掉了哨兵剛要過哨卡,嗯?只見對面有一串燈光下了山,就聽得馬達呼呼隆隆震天響,緊接著就是一陣亂,從遠處開來了卡車吉普機車,眼看要衝到哨所中心站,這緊急情況真危險,同志們準備戰鬥把槍端,小金說排長,這汽車準是沖我們來的,你下命令咱們跟他們乾吧。同志們,遇到情況要冷靜,在這裡不能跟敵人多糾纏,我們的任務是搗毀偽團部,必須爭分奪秒搶時間,這些汽車讓我們大部隊來消滅它,讓他進岔道,走入我們的包圍圈,馬上行動!是。金大勇戴上了袖標手拿指揮旗兒,晃動著小旗兒高聲喊,哎,前面的橋樑被衝垮,不能通行有危險,走四號公路。好嘞,嘀嘀……這些汽車還真聽話,它開進我們大部隊的包圍圈了。嚴排長見汽車已過說聲走,七英雄巧過哨卡上了高山。
在路上巧遇崔大嫂,捨死忘生來支援,崔大嫂引路走得快,轉眼間英雄們來到了偽團部的山洞前。那偽團部里正在開宴會,為向北竄犯把杯乾,乾,乾,OK.這些小子剛要揚脖把酒灌,就聽的嘩啦一大塊玻璃被打碎,闖進來我們英雄偵察員,噌,嚴排長持槍就在桌上站,哧啦把白虎團旗扯下踩在腳下邊,面對著這群狗豺狼,千鈞怒氣沖霄漢,呵,這一下偽團部裡邊炸了窩了,狼嚎鬼叫胡亂鑽,那美國顧問想到裡屋發電報,一看那發報機器全冒煙了,他垂死掙扎要開槍,啪,嚴排長一槍打中他的手腕。這機甲團長一回頭,梆!韓大年用手榴彈把他腦蓋給砸爛了,白虎團長一看事不好,撒腿就往門外端,嚴排長刷的一下跟出去,在這時候,那偽團部里吱哇亂叫成豬圈了,什麼美國顧問胡高參,嚇得就往桌下鑽,一下把桌子給頂反了,連湯帶菜扣一臉,燙得嗷嗷亂叫喚,在這時候我們大部隊開始總攻擊,白虎團全部進了包圍圈,尖刀班配合大部隊,乾淨徹底把敵殲,這就是中朝軍民並肩來作戰,勝利奇襲白虎團。
特色
該劇最突出的成績在運用京劇傳統的表演程式和身段表現現代戰爭生活方面。如序幕,中朝兩國戰士在國際歌聲中,迎戰火,舉國旗,分別從上下門以“圓場”衝出,運用了傳統的“二龍出水”、“編辮”等隊形程式。而“敵後偵察”一折中,嚴偉才將“串翻身”、“蹦子”、“臥魚”等身段連貫起來,輕盈又帥氣。特別是第六場“插入敵後”,可以說是現代戲中劃時代的經典:一開場,用改進了的傳統的“走邊”表現現代戰爭中的偵察兵形象,與“夜行軍”的氣氛十分吻合;而翻越鐵絲網時更是充分運用了武戲的技巧和程式:“蹦跳竄越”、“折腰”、“跺子蠻子”、“小翻前撲”、“跺子折腰”、“虎跳竄前撲”、“串小翻搶背”……身手矯健,龍騰虎躍;尖刀班遇“懸崖”時,運用了“台蠻”、“下高折腰”、“台提”、“雲里翻”等傳統“下高”身段,並創造出“雲里前撲”等新的技巧。
此外,該劇還運用了許多民間舞、民族舞的造型和技巧,但絕無生硬之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宋玉慶的表演,融老生和武生於一爐,即不乏昂揚的激情,又充滿軍人的陽剛,可以說是現代戲中最為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
創作背景
方榮翔與《奇襲白虎團》
現代樣板戲《奇襲白虎團》的誕生與著名京劇演員方榮翔的“開拓”是分不開的。
方榮翔6歲開始練功,8歲入尚小雲創辦的榮春社科班學藝,12歲登台演出,先後拜駱連翔、張鑫奎、裘盛戎為師,擅長表演花臉。1948年,方榮翔在鄧華將軍的介紹下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韓戰爆發後,他主動請纓到朝鮮戰場,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京劇團的一員。一次,方榮翔在為志願軍戰士演出時,在一份《戰地簡報》上看到一篇介紹戰鬥英雄楊育才帶領尖刀班、深入敵後智殲李偽軍白虎團的故事,深受感動,決定將這一事跡搬上京劇舞台。不久,他與劇團的李師斌、李貴華經過日夜磋磨搞出一台京劇《奇襲白虎團》,劇中李師斌扮演楊偉才(後江青將其改名為嚴偉才)、方榮翔扮演志願軍某部團長。這台戲一經演出便受到志願軍戰士的熱烈歡迎,成為每場必演的劇目。
20世紀50年代後期,黨中央鑒於志願軍已完成抗美援朝任務,決定全部回國。周總理為此特地赴朝鮮訪問。在歡迎晚會上,周總理親切地對劇團全體人員說:“志願軍已完成自己的使命,全軍將士都要回國了。你們劇團也要回國了,你們準備拿什麼禮品向祖國人民匯報呀?”方榮翔回答說:“總理,我們編演了《奇襲白虎團》,是反映志願軍英雄事跡的戲,戰地演出很受歡迎。我們回去準備加工修改向祖國人民演出匯報。”周總理聽了很高興,連聲說好。
中國人民志願軍京劇團回國後,原京劇團一班人馬轉業組建了山東省京劇團。該團成立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將原先創演的《奇襲白虎團》進行改編。曾編過山東梆子戲《牆頭記》的專業編劇孫秋潮負責對原劇本進行加工修改。孫秋潮有著豐富的編劇經驗,他為《奇襲白虎團》的創新立下了汗馬功勞。
創新後的《奇襲白虎團》,仍由方榮翔扮演志願軍團長,對於主角嚴偉才,大家在研究時覺得原來這一角色的扮演者李師斌儘管表演得不錯,但年齡偏大了些,經過一番慎重考慮,這個角色最終落到武功好的年輕演員宋玉慶身上。
宋玉慶8歲入伍,成為軍隊文藝隊伍中的一名“小兵”,1958年作為山東京劇團青年隊演員中的好苗子被選送到中國戲曲學校青年演員班學習。回團後成為當時團里最年輕的主要演員。宋玉慶武功底子好,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嗓子條件不算好,唱功方面也欠火候。他接手這個角色後,每天早晨都跟團里的老演員方榮翔、殷寶忠吊嗓練唱。《奇襲白虎團》中許多動作都是根據現代軍事動作加工而成的,為了演好它,演得到位,宋玉慶經常向曾經扮演過這一角色的李師斌請教、學習。在戲中,嚴偉才有個匍匐前進排除地雷的動作,全憑上臂的“勾勁”和左腿的“蹬勁”,難度很大。宋玉慶整整揣摩練習了十幾天,胳膊肘和膝蓋都磨出了血,一雙新的練功鞋都蹭開了口,終於把這個動作拿下了。正是憑著一股子韌勁,宋玉慶將一個志願軍英雄英俊、威武地展現在舞台上。
赴京演出
1964年,為了繁榮現代京劇的創作,文化部決定在北京舉行京劇現代戲觀摩大會。山東省京劇團原本決定派《奇襲白虎團》參加這次會演,但由於當時對這部戲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爭議,出於謹慎,京劇團領導經過商量決定先將劇本送北京有關方面審閱,然後再作決定。
劇本送到北京後,文化部專門召開劇本討論會。當時會上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奇襲白虎團》劇本有點公式化、臉譜化,沒有戲;另一種意見認為劇本雖然存在公式化、臉譜化的缺點,但可以改好。而且這是反映當代軍事題材的劇目,應該儘量幫助改好。文化部領導研究後決定將該戲從山東調到北京演出,看過之後再定是否修改。《奇襲白虎團》劇組接到命令後,立即進京。這次試演,江青也來了,她看完演出沒有在台上露面就走了,這使大家不免感到有些緊張。
正當大家為《奇襲白虎團》命運擔心時,江青將劇組請進中南海進行座談,參加座談會的還有周揚、林默涵、周巍峙等。在座談會上江青首先發言說:“你們的劇我第一天就看了,喜出望外啊。這齣戲我準備請主席看,但要修改後才能請主席看。”“這是很好的戲嘛,我看很有基礎,完全可以改好,沒有什麼好爭論的。我已經為山東京劇團準備好材料,給他們本錢。抗美援朝的事情,你們不知道,我可都知道。告訴你們那都是毛主席親自指揮的,《奇襲白虎團》不過是其中小小的一段插曲。戲很好,一定可以改好……戲中那個小武生叫什麼?好得很!唱、念、做、打都不錯,是個可造之才。”“這個戲反映了朝鮮戰場上的真實戰鬥故事,但藝術概括不算好。生活真實和藝術概括是不同的。藝術概括應比生活更高,要概括當時整個形勢和時代精神,藝術創作政治第一。這個戲需要從政治上加強。”
從北京演出回來後,《奇襲白虎團》劇組上上下下都使出渾身解數,決心把這齣戲改好、演好。經過數月的艱苦努力,《奇襲白虎團》在運用京劇傳統的表演程式和身段來表現現代戰爭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突破,特別是武打的運用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在“敵後偵察”一場戲中,嚴偉才將“串翻身”、“蹦子”、“臥魚”等身段連貫起來,輕如矯燕。翻越鐵絲網時運用了“蹦跳躥越”、“折腰”、“小翻前撲”等一系列武戲程式,將偵察兵戰士身手矯健、龍騰虎躍的英勇機智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江青看後興奮地說:“有很多人說,武打在現代戲中用不上,可以讓他們看看這個戲。”
1964年6月,《奇襲白虎團》赴京正式演出。首場演出時,周總理、朱德、賀龍、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前來觀看,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與全體演員合影留念。會後幾位老帥還專門就該劇進行了座談。
1964年8月,經江青推薦,毛澤東在北戴河觀看了《奇襲白虎團》,還親切接見了劇組人員,並以“聲情並茂”來評價這台戲。毛澤東的接見及評價給劇組人員以極大的鼓舞。
從舞台搬上銀幕
《奇襲白虎團》大獲好評,江青也很是得意。1970年,她指示將該劇搬上銀幕,並將這個任務交給長春電影製片廠。長影受命後立即組成拍攝班底,由蘇里、王炎聯合執導,李光惠、王雷擔任攝影。
許多人以為樣板戲的拍攝是舞台版的紀錄片,事實並非完全如此。畢竟舞台與電影是兩碼事。尤其是景物的安排不能完全照搬舞台。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導演,蘇里很善於利用場景來抒發人物的情感。如第一場戲“戰鬥友誼”,蘇里為嚴偉才出場時的設計就很有新意:嚴偉才從遠處走來,戰士們進入畫面迎接,鏡頭推前形成嚴偉才的半身特寫,再向右橫移一下,將嚴偉才深情查看安平里村景和戰士們的神情表現得很到位,很好地突出了嚴偉才經過一夜偵察,風塵僕僕,以及對這塊曾在此療傷的土地的深厚感情。江青對綠色有著特殊的偏好。為了使影片出綠,蘇里採用分區照明方法,把松樹、草皮的綠色分為深淺嫩不同層次,並在樹草鐵絲網木樁上灑了水,以閃電的光效打出綠色光斑,使夜有色彩,暗有層次,景物有明暗對比,也烘託了人物。
《奇襲白虎團》是一出文武並重的戲,對演員體力消耗很大。由於演出場次過多,及至拍電影時,宋玉慶的嗓子已經遭到了損壞。為了保證影片的拍攝,劇組特請余派大師級演員到山東京劇團為宋玉慶調整發聲方法,以促其嗓音的恢復,但效果不大。由於嗓音鬆弛,不能現場錄音,攝製組只好從宋玉慶過去演唱的錄音帶里一寸一寸地挑選、剪輯,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地對口型,拼接成唱段,這樣費時費力,為影片配音竟花去1年10個月,直到1972年9月28日才完成。
1972年國慶節一過,導演蘇里和主演宋玉慶等人便攜《奇襲白虎團》電影進京送審。國務院文化組審看了影片後大為不滿,于會泳氣呼呼地說:“這是個什麼?幾部已完成的樣板戲影片,這部最差!”蘇里與宋玉慶見狀大為沮喪,回到旅館後,宋玉慶問蘇里:“老蘇,你看怎么辦?”蘇里有氣無力地說:“那能怎么辦?重拍唄。”但宋玉慶不死心:“他們說了不算,等首長(指江青)看了再說。”
兩天后,蘇里和宋玉慶又陪江青審看了《奇襲白虎團》。出乎他倆意料的是,從片頭用戰火襯托字幕開始,江青就被影片的“創新”吸引住了,而且越看情緒越高,不時地叫道:“不錯”、“很好”。看完後還連聲稱讚不已,除了提出第二場“堅持鬥爭”中敵軍放火燒村子的火還不夠大外,沒再提任何意見。江青對影片的稱讚使蘇里和宋玉慶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這部拍攝了兩年半之久的影片在全國上映後,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
排演經歷
《奇襲白虎團》劇誕生於朝鮮戰場
曾廣發介紹,抗美援朝期間,方榮翔所在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京劇團在為志願軍戰士演出,在一份《戰地簡報》上,方榮翔看到一篇介紹戰鬥英雄楊育才帶領尖刀班,深入敵後智殲李偽軍白虎團的故事,深受感動,決定將這一事跡搬上京劇舞台,不久,他與劇團的李師斌、李貴華、殷寶忠經過磋磨搞出一台70分鐘的京劇《奇襲白虎團》,在戰場上為志願軍戰士演出特別受歡迎。1959年,志願軍京劇團回國後,原班人馬轉業組建了山東省京劇團。1963年10月,為了參加全國現代戲觀摩大會,團里專門組織了一個創作班子,對該戲進行重新加工。
毛主席評價《奇》劇:“聲情並茂”
1964年6月,《奇襲白虎團》赴京演出。曾廣發回憶,《奇襲白虎團》進京演出一炮打響。當時以武戲表現現代題材的不多,《奇襲白虎團》能把卡賓槍在舞台上舞起來,引起了極大轟動。曾廣發記得,在人民劇場演出時,離結束還有大約二十分鐘時,周恩來總理趕到了劇場,看完演出後邀請劇團去人大小劇場為中央領導演出。後來朱德、劉少奇、陳毅等中央領導人都來觀看了演出,江青當時也來了,但當時她沒有說話。
當年8月,在江青的推薦下,毛澤東在北戴河觀看了《奇襲白虎團》。曾廣發說,當時他從台上看到,毛主席看戲非常專注,演出過程中吸了好幾支煙。演出結束後還走上台親切接見了劇組人員,並以“聲情並茂”來評價這台戲。
曾廣發說,當時《奇》劇在北京待了半年,演出場場爆滿。連馬連良、裘盛戎也只有站票,可見《奇襲白虎團》當年是多么受歡迎了。
因《奇》劇省京差點被撤
曾廣發介紹,在北京演出後,八一電影製片廠想把《奇》劇拍成電影,江青知道訊息後就插了進來,問“是想搞樣板戲還是拍電影?”,劇團當時已經在八一廠拍了半年的樣片,聽了江青的話不得不撤了下來。1966年,江青調《奇襲白虎團》去上海匯報演出。江青看完演出後做出“指示”:要查查是誰指揮的打“白虎團”的戰鬥。後來查到了一封毛主席指揮戰鬥的電報,江青喜出望外,對《奇襲白虎團》的熱情也高了起來。她看完演出後拍板說“抗美援朝的事情,你們不知道,我可都知道。告訴你們那都是毛主席親自指揮的,《奇襲白虎團》不過是其中小小的一段插曲。戲很好,一定可以改好”。
曾廣發認為,其實江青還是懂戲的,她要求砍掉劇中團長、政委的唱段,增加主角嚴偉才的唱段,以突出主人公。《趁夜晚》在過去是團長的一個大唱段,最後只保留了六句。
“文革”期間,省京又排了個劇目《海鷹》,據說故事的原型是根據張愛萍將軍的事跡改編的,惹得江青很不高興。她覺得山東團很不聽話,怎么排了這么個戲。1969年,她讓山東省京劇團跟中國京劇團合併。這期間還暗中讓中國京劇團排演了《奇襲白虎團》,但看完中國京劇團由浩亮(《紅燈記》中李玉和的扮演者)主演的《奇》劇,她對浩亮說了一句“你不如小宋,還是把小宋調來吧”。但1970年1月,又是江青的一句話,將山東省京劇團歸還給了山東。
電影拍得不容易
1970年,江青指示將《奇》劇搬上銀幕,並將這個任務交給長春電影製片廠。《奇》劇在長影拍了一年零10個月。
曾廣發告訴記者,《奇襲白虎團》是一出文武並重的戲,對演員體力消耗很大。由於演出場次過多,到拍電影時,主演宋玉慶先是得了肝炎,後來嗓子又遭到損壞,成了劇組的一大難題。為了保證影片的拍攝,劇組特請余派大師級演員到山東京劇團為宋玉慶調整發聲方法,以促其嗓音的恢復,但效果不佳。由於嗓音鬆弛,不能現場錄音,攝製組只好從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借來了1965年宋玉慶的演唱錄音帶,一寸一寸地挑選、剪輯,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地對口型,拼接成唱段。
更麻煩的是,當年的錄音沒有第三場《偵查》,劇組只能一個音一個音地給宋玉慶錄音,只唱詞“安平里查情況”的“況”字,就錄了七八遍。直到1972年9月28日才完成。這部拍攝了近兩年的影片在全國上映後,轟動全國,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
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者,曾廣發說,《奇襲白虎團》是一部反映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題材的戲,與其他樣板戲相比,《奇襲白虎團》將京劇傳統的表演程式和身段用於現代戲戰爭生活,特別是其中的武打場面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歷史就是歷史,就一定帶有時代的烙印,作為現代人不應該把歷史拋棄。《奇襲白虎團》在藝術創作上的成功之處,在現代還有借鑑之處。
中國十大樣板戲
劇名 | 劇種 | 主演 | 演出單位 |
《智取威虎山》 | 現代京劇 | 童祥苓 | 上海京劇團 |
《海港》 | 現代京劇 | 李麗芳 | 上海京劇團 |
《紅燈記》 | 現代京劇 | 李少春/劉長瑜/高玉倩/袁世海 | 中國京劇院 |
《沙家浜》 | 現代京劇 | 譚元壽/洪雪飛/周和桐/馬長禮 | 北京京劇團 |
《奇襲白虎團》 | 現代京劇 | 方榮翔/宋玉慶 | 山東省京劇團 |
《紅色娘子軍》 | 芭蕾舞劇 | 劉慶棠/白淑湘 | 中央芭蕾舞團 |
《白毛女》 | 芭蕾舞劇 | 蔡國英/茅惠芳/顧峽美/石鐘琴 | 上海芭蕾舞團 |
《杜鵑山》 | 現代京劇 | 趙燕俠/裘盛戎/馬連良/馬長禮/譚元壽/萬一英 | 北京京劇團 |
《平原作戰》 | 現代京劇 | 李光 /吳鈺章 /高玉倩 /李維康 /杜再田 | 中國京劇團 |
《龍江頌》 | 現代京劇 | 李炳淑 | 上海京劇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