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要內容

形成背景
英雄史詩都是以一定的歷史事實為基礎的,本書就向我們展示了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9世紀時希臘人的社會狀況、以及希臘人從氏族公社進入奴隸制社會的過渡形態。從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古希臘在從氏族公社向國家轉變的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來自外部和內部的暴力干擾;古希臘的國家組織純粹是通過私有財產的產生和階級分化、直接從氏族公社中產生出來的。
另一方面,英雄史詩中的內容描寫都充滿了神話傳奇色彩書,中的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統,就是具有神所賦予的力量他們在歷史發展的緊要關頭往往就能夠決定歷史的變化方向。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英雄史詩所宣揚的是一種英雄史觀。只不過英雄史詩中表現出來的英雄史觀與後來西方社會中的英雄史觀是不同質的。
英雄史詩用神奇的筆調描寫英雄的形象、突出英雄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其目的並不是貶低大眾,而恰恰是為了抬高作為那些英雄的子孫們的希臘人,是為了抬高那些創作和傳播英雄業績的人們本身。因為一個有著英雄祖先的民族是值得自豪的。英雄史詩之所以能夠長期而廣泛地流傳,並不僅僅在於它能娛人耳目,更重要的是它能啟發人們的心智、鼓舞人們的鬥志、引導人們緬懷祖先的英雄業績、繼承和發揚祖先的榮光、象英雄的祖先那樣去進行生存鬥爭。正是由於這個緣故,當時希臘的各個城邦都競相把《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人物尊為自己的祖先,甚至連荷馬本人也成了各城邦爭奪和崇拜的對象。
另外,更重要的是:在書中,已經出現了古希臘人關於“歷史”的最初概念,而且在一些篇章中還出現了表示“歷史”概念的詞語。儘管這個詞語在史詩中使用時的含義並不確定,但是它至少已經包括了這樣的意思,即:通過對目擊者提供的證詞進行調查、從而獲得事實真相。後來希臘語中的“歷史”一詞,就是直接從這個含義上演變而來。
與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古希臘上古時代的歷史也都是以傳說的方式保留在古代先民的記憶之中的,稍後又以史詩的形式在人們中間口耳相傳。這種傳說和史詩雖然不是真正的史學著作,但是它們保留了許多古代社會的歷史事實,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因此可以說它們已經具備了史學的某些功能和性質。它們直接孕育了古代希臘史學。
歷史價值

藝術特色
·史詩的音樂藝術特色
由於它屬於《荷馬史詩》的一部分,故同樣採用六音步詩行,不用尾韻,但節奏感很強。這種詩體顯然是為朗誦或歌吟而創造出來的,在歌吟時,大概還彈著琴來加強其節奏效果。由於這種敘事長詩是由藝人說唱,因此常常重複不少慣用的詞句,甚至整段重複,一字不改。有時有些形容詞的重複使用,只是為了音節上的需要,並不一

·史詩的超長篇幅特色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每部都長達萬行以上;《伊利亞特》共有15,693行,《奧德賽》共有12,110行,兩部都分成24卷。這兩部史詩開始時只是根據古代傳說編的口頭文學,靠著樂師的背誦流傳下來的零散篇章,荷馬如有其人,大概就是最後把這兩部史詩初步定型的職業樂師。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這兩部史詩還沒有寫下來的定本。根據羅馬著名散文家西塞羅所說,公元前6世紀中葉在當時雅典執政者庇士特拉妥的領導下,學者們曾編訂過荷馬史詩;古代也有其他學者認為這是他的兒子希帕爾科斯執政時的事。而從公元前5世紀起,每逢雅典4年慶祝一次的重要節日,都有朗誦荷馬史詩的文藝節目。從這制度實行之後,史詩的內容和形式應該是基本上固定下來了。只是當時朗誦史詩的藝人,或根據自己的“話本”,或憑記憶,有時在文字上和行數上可能有些變動。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史詩的若干抄本在某些地方有些繁簡不同是可以理解的。關於荷馬究竟有無其人,兩部史詩是否都是同一位詩人的作品,近兩百年來一直是西方研究荷馬的學者熱烈爭論的問題。有人認為兩部史詩在內容描寫上有些不同,好像不是同一時代的人的作品,也有人認為兩部史詩文字風格上相同之處大於不同之處。現在多數西方學者認為這兩部史詩是荷馬的作品,荷馬還是確有其人。當然,荷馬也是根據口頭流傳的篇章整理而成的;如果沒有長期的傳說積累,荷馬也創作不出這樣兩部偉大的古代史詩。
閱讀啟示
1、 古希臘所崇敬的神的形象是模糊的,或說是具體事物之於人的半抽象。
2、 古希臘的神的產生和人的生存危機感是大有關聯的。

3、 “神的助佑”不過是因為行途順利而發的幻想而已,而“神的懲罰”亦不過因為路程坎坷。怪不得諸神之王宙斯的意志總在海神波塞咚那裡不暢通——波塞咚就曾違背宙斯的意志而為難奧德修斯。所謂的“神的意志”不過是人的第六感覺的神聖化。
4、 古希臘人享樂,但不是主義,而是生存危機下尋求的釋放。在西方家庭中夫妻有“同感”,故而不爽。而在東方家庭中,夫妻分工,同時為了一個“家”,同用力而用不同心,自然同不了德,能和睦到哪裡??其結果就是家庭弱者的三綱五常,於是有了風俗之德——哎,說來話長,孽海無涯。
5、 享受神明才能享受榮譽。深深想起了阿Q先生——享受心理才能享受生活
6、 奧德修斯在冥府求問阿瑞西阿斯的魂靈之後,講到了許多關於當時王室的“緋聞”,也講了許多關於英雄的故事。其中阿伽門儂的魂靈對奧德修斯有一段忠告:“對女人不要過分溫存,不要把知道的一切全部告訴女人,要只說一部分,你才不會被妻子殺死。”阿伽門儂是被埃吉斯托斯掠妻殺身的,其子奧瑞斯特斯報仇雪恨,即Tory戰爭。
電影
基本簡介

中文名稱:奧德賽
英文名稱:TheOdyssey
別名:奧德賽之七海神怪錄;DieAbenteuerdesOdysseus;HomersOdyssey
類型:奇幻/劇情/冒險
國家/地區:美國/德國/英國/義大利/馬爾他/土耳其/希臘
發行時間:1997年
上映時間:上映日期:1997年5月18日
電影導演:AndreiKonchalovsky
電影演員:阿曼德·阿山特ArmandAssante,格里塔·斯卡奇GretaScacchi,伊莎貝拉·羅西里尼IsabellaRossellini,BernadettePeters,埃里克·羅伯茨EricRoberts,艾琳·派帕斯IrenePapas,JeroenKrabbé,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內容簡介
影片記載了偉大的武士國王奧德修斯戰後歷經16年磨難返回家園、與妻兒團聚的感人故事。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中利用木馬藏兵之計攻陷敵城,他不顧海神的咒語起航回家,途中歷經了靈與肉的重重考驗:與吞食土兵的獨眼巨怪鬥智鬥勇;為拯救囚中妖法而變成豬仔的船員與美艷女巫同床共枕5日(世間5年);孤膽穿梭陰陽之界;因迷失方向被海之女神軟禁孤島數年;……但對愛妻的思念堅定了他返回故土的信念。在女神雅典娜的幫助下,智慧與膽識最終戰勝了種種恐怖與奸邪,奧德修斯奪回了他所擁有的一切。
幕後花絮
荷馬史詩《奧德賽》被搬上螢幕,雖然規模不像大製作巨片,但對於古典文學愛好者了解希臘神話不失為很好的課外輔導。節奏把握得當,頗有娛樂性。
華納兄弟將投拍《奧德賽》(Odysseus),JonathanLiebesman將擔任導演。
據悉,這部《奧德賽》故事主要說的是奧德賽結束了特洛伊戰爭花了20年時間才回到家鄉後,發現自己的城邦落入了異族入侵者手中,他隻身一人擊敗入侵者,奪回了妻子、兒子和城邦。
影片由《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TheChroniclesofNarnia:TheLion,TheWitchandTheWardrobe)編劇安·皮考克(AnnPeacock)編劇,《三百斯巴達勇士》(300)製作人GianniNunnari將擔任製片。
除了這部《奧德賽》,華納還有一部“太空版的《奧德賽》”,後者由喬治·米勒(GeorgeMiller)執導、布拉德·皮特(BradPitt)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