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詳情
ISBN:978-7-80175-517-9作者:秦榆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B
印張:20.000印張
開本:1/16
印刷用紙規格:710*1000
頁數:320頁
印刷色:單色
定價:¥35.00元
適讀年齡/年級:國中,高中,職專,大學,考研,自考
適讀對象:生活用書
簡介
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為他自立門戶,創立了墨家學說;他也是位大愛無言的聖賢,因為他是整箇中國兩千年文明歷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層勞動者和社會弱者的立場上說話的人;他在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因為他與眾多的聖賢一道,展開思想的砥礪和交鋒,共同創造出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他還是位科學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槓桿原理、光線直射、光影關係、小孔成像、點線面體圓概念等眾多領域都有精深造詣的人。本書以《墨子》為基礎,以淺顯的道理,樸實的語言,去闡述墨子話語中所蘊含的深刻哲學,對於現代人生活有著重大的啟示,對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前言
俗語有云日:最大的聲音是聽不到的聲音。最厲害的武功招式是無招。這些話聽起來比較玄乎。但用在“愛”上就好理解了。最偉大的愛是無言的愛。從古至今,“愛”也許是出現頻率最多的一個字,它被人們永遠的追尋,被人們虔誠的崇拜……愛是至言,愛是真理。愛是維持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基礎,尋找到了愛,就尋到了幸福。現在我們以最近的距離,超越時空的障礙,靠近墨子,與墨子面對面的交談,走向他的內心深處,了解他的思想,傾聽他那閃著哲學光輝的語言,我們必將獲得生命中大智慧,洞見歷史深處的大光明。他是位思想巨子。因為他自立門戶,創立了墨家學說:他也是位大愛無言的聖賢,因為他是整箇中國兩千年文明歷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層勞動者和社會弱者的立場上說話的人;他在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因為他與眾多的聖賢一道,展開思想的砥礪和交鋒,共同創造出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他還是位科學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槓桿原理、光線直射、光影關係、小孔成像、點線面體圓概念等眾多領域都有精深造詣的人。
墨子出身貧寒,他深知下層勞動人民的疾苦,即使有了名氣,也沒有因為人們看重他而讓自己的生活改觀,為自己撈些好處。他始終都和學生們一起穿粗布系草鞋,勤勞動,以吃苦為樂事,並自稱“賤人”。在他身上,真正體現出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民族精神。只不過,用現在人的一些視角看來,似乎他活得有點不太“瀟灑”,而正是這種“不太瀟灑”卻讓他保持了生命永恆的輝煌,也正是這種不瀟灑卻倡導出了一個民族優秀的品質——兼愛。兼愛,就是人與人之間寬容、平等、互相理解,強大的不欺侮弱小的,聰明的不欺侮愚笨的,富裕的不欺侮貧困的。在諸侯征伐,戰亂紛飛的年代,貧苦老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對於他們來說。生的希望是渺茫的,只有死才是經常光顧的,而弱小的諸侯國家則是強大的諸侯國家的口中之物,朝不保夕。墨子倡導的“兼愛”的根本出發點,正是為了阻止“強劫弱,眾暴寡,詐謀愚、貴傲賤”(《天志中》)的暴虐行徑,使弱小的諸侯國能擺脫滅亡的命運,使受欺壓凌辱的人民能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出於這樣為貧弱者代言的動機,墨子的“兼愛”學說總是著眼於實際的利益,讓每個人能夠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現“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的目的(《非命下》)。他說:“小國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間。”(《非攻下》)這就是“兼相愛,交相利”的道理。很顯然,他的這些道理,都是真正從貧困的民眾和弱小的諸侯國家利益出發的。不論是君臣也好,父子也罷,讓他們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做到真正相親相愛。這和孔子等級森嚴的以血親為宗法本位為核心的“仁愛”學說相比,是更加人性化的。墨子一生做過許多事,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摩頂放踵”。最經典的就是“止楚攻宋”這件事,這也是墨子實踐“兼愛”思想中一個經典的案例,墨子聽說楚國將攻打宋國,從魯國出發,隻身赴險,走了十天十夜的路程才趕到楚國,先以道理說服楚王不要攻宋,又與公輸盤進行模擬攻、防演習,盡數挫敗公輸盤的各種器械,公輸盤的器械用完了,而墨子的器械還有贏餘。公輸盤何許人也?是被後人奉為製造鼻祖的魯班先生。楚王見此,只好放棄攻宋。墨子就這樣化解了一場戰爭危機了。墨子就是這樣一個以自己實際行動來傳播著墨學的精神,始終向世人吶喊。但在當時混亂的年代,推行“兼愛”的學說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就有人問墨子:“現在天下沒有誰在行義,你偏偏自己受苦去行義,何苦呢?”墨子抬頭看了看天,回答道:“有一個人,他有十個兒子,只有一個兒子耕種,九個閒著,那么從事耕種的那一個兒子不能不加緊幹活。什麼緣故呢?就是吃飯的人多而耕種的人少,現在天下的人沒有誰不在行義,那么你應該鼓勵我行義呀,為什麼阻止我呢?”如果把他的話拿到現在來看,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在這樣一個重物質輕精神,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這樣一個“人人有希望,個個都無望”的氛圍里,很多人把錢看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時代總是或多或少有它的缺陷,總是將某一點推向極端的同時把其他扔到腦後,看清楚了這一點,我們不妨學學墨子,想想自己該怎么辦吧?
學習墨子的智慧,也學習墨子的精神,做一個智慧而又理智的人。雖然我們不一定要做到墨家弟子那樣以苦為樂,但起碼我們要學習墨子那種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學習墨子那種“興萬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
本書以《墨子》為基礎,以淺顯的道理,樸實的語言,去闡述墨子話語中所蘊含的深刻哲學,對於現代人生活有著重大的啟示,對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
章節目錄
第一章偉大的平民聖入——墨子其入其事兼愛天下的聖哲——墨子
墨家的興起與衰落
《墨經》中的科學
墨子與老子
孔子與墨子主要思想比較
墨子精神哪去了
第二章兼愛——人生最大的藝術
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別人
愛人利人,人亦愛利之
“愛”別人,不責求別人
兼愛的層次
朋友與陌生人
大愛無聲
以德立身,澤己及人
愛人者,人方愛之
愛人與愛己
以愛人之心能感化人
不苛求別人的感恩
君子以人為鏡
為人解難,利於他人
萬事莫貴於義
塑造博愛的個性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愛心不能帶有絲毫的功利性
第三章“戰”還是“不戰”——墨子做人的啟示
“非攻”的智慧
用人格魅力感染對方
平等待人,活出做人滋味
戰爭與和平
墨子的防禦思想
不進行邪惡的攻伐,也不放棄正義的誅討
不可無不讓
利中取大,害中取小
以禮服人
學會寬容別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學會愛你的敵人
除惡就是揚善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
第四章機智與愚鈍——人際交往的智慧
“聰明人”的“聰明”
智者與愚者
諂媚奉承可以覆滅一個國家,也可以毀滅一個人
虛懷若谷,方能海納百川
不必強爭,萬事以“理”為先
聰明與愚笨之間
避免與人爭論不休
言行傲慢易惹禍,言行謙遜易獲福
莫因小利而失大益
口不擇言,後患無窮
謹慎處世
韜光養晦,示弱於人巧避禍
第五章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清談墨子的生活智慧
強本節用,去除鋪張浪費惡俗
知足就是富有
死者與生者
害人不淺的歷史厚葬陋俗
喪葬與人道
墨子與現代人的修身
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在
高石子背祿向義給現代人的啟示
釣者之恭非為魚
生命之舟載不動太多的沉重
身外物,不奢惡
懂得放棄,灑脫生活
名利會使人相互殘害
勤儉節約則昌
分出生活的輕重緩急
第六章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墨子的非命觀
自信才能成功
為所難者必得所欲
言信行果,立身處世之道
勝敗的關鍵在於條件是否適宜
染蒼則蒼,染黃則黃
命運永遠掌握自己手中,做人就要做自己
除了努力工作,沒有任何捷徑
堅持就是勝利
相信自己,不被他人左右
居“安”思危,要能鞏固成功果實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信念改變命運
要慎言敏行,將聰明用在行動上
福禍由己定
志不強者智不達
不放棄,小甲蟲也能撼大樹
辛勤實幹,切忌空談
相信自己,無所不能
言而有信,是為大丈夫
第七章尚賢——墨子的現代人才觀
歸國寶不若進賢士
實力勝於資歷
人盡其能,趕驢的不讓他遛馬
要會因事設人,而不是因事設事
正確評價人才
用好比自己強的人
有能舉之,無能則下之
用人不疑,故利若此
賞罰必出於王公
用人當知人善任
第八章學思並重——墨子的學習與教育思想對現代人的啟示
墨子的教育思想
知識就是資本
學習要勞逸結合
學習永遠都是有益的
行者必先近而後遠
多才多藝,不如獨精一門
謙虛是學習的重要法門
學以致用,將知識運用於實踐
思考的威力
條條大道通羅馬
創新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經常反省自己
精彩片斷
智者與愚者【原文】愚之知有以賢於人,而愚豈可謂知哉?(《墨子·公孟》)
【大意】愚者的所知,有勝過他人的地方,然而難道能說愚者是聰明的人嗎?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反過來說,在一兩件事情上的閃失,並不失去其智慧本色;偶然一兩件事上表現出的聰明,未必就意味著才智出眾。
馬謖失守街亭,則是諸葛亮用人不當之過,但諸葛孔明仍然是諸葛孔明,瑕不掩瑜,美名千古傳。
守株待兔的宋人儘管碰巧抓住了一隻兔子,但卻只能作為愚笨的典型為後人傳笑。
智者的過失是上帝對人的警告,智者也是人,不是神,人無完人,錯誤總是難免的。
所以說,智者不必為一兩次的失敗而垂頭喪氣,失去信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才是大家氣魄,英雄本色。愚者更不必為一兩次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尾巴翹到天上去,若如此,更顯出其荒唐可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昏庸無能之輩飛揚跋扈,才識卓越之人倍受欺凌,此等事情,歷朝歷代還少見嗎?
愚者在兩個方面有著天生的特長,令智者望塵莫及恐怕這是其生存的理由。一是嫉賢妒能,二是自以為是。在自然社會面前,智者優勢明顯,但智者與愚者對決時,愚者卻時常能戰而勝之。
智者的心思全在人生的大問題上,想的是天下興亡,成功立業,探索的是宇宙的變化、自然的道理;而愚者的心思全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計較,自己做不了大事,見到別人做大事卻心裡痒痒,抓住智者的一點小辮子就大做文章,以此來證明自己的高明。
智者懂得太多道理,他們常常是一個或幾個方面技術上的專家,是出色的工藝師、農藝師、藝術家、發明家等等,任何粗糙的東西,經過他們的掇弄,就會煥然一新,成為了不起的珍品。這令愚者非常不快。愚者於是想方設法、雞蛋裡頭挑骨頭,對智者的傑作橫挑鼻子豎挑眼。譬如說陶瓷製品雖然好看,可惜沒有鐵制的堅硬,等等,仿佛自己一下子擊敗了智者,由此獲得一種心理滿足和心理平衡。
愚者最大的毛病在於不願承認自己的愚笨,打腫臉充胖子,除了貶低智者以抬高自己外,便是自吹自擂,自己做的稍微拈得上筷子的一點事情,逢人就講遇人就說,一可以說成十,十可以說成百。譬如守株待兔者揀到了一隻兔子,可以向別人說揀到了一百隻;十歲抓住一個蜻蜓可以說成是一歲抓到的。愚者之愚在這種自作聰明之中就更加暴露無遺了。
智者不與愚者計較,更顯其智慧超眾。
愚者與智者糾纏不休,更顯其愚笨之極。
所以說,大智者並不刻意炫耀自己的才幹,並不計較一時一事的得失,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己追求的境地中,淡?白自樂。
為人處世中過於精明並不是什麼大智慧,說到底,那不過是一種小聰明,小智術,這種人很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孟子·盡心章句下》中說:只有點小聰明而不知道君子之道,那就足以傷害自身。
盆成括做了官,孟子斷言他的死期到了。盆成括果然被殺了。孟子的學生問孟子如何知道盆成括必死無疑。孟子說:“盆成括這個人有點小聰明,但卻不懂得君子的大道。這樣,小聰明也就足以傷害他自身了。”
小聰明不能稱為智,充其量只是一些小道小技。小道小技可以讓人逞一時之能,但最終會禍及自身。只有大智才能使人伸展自如,只有大智才是人生的依憑。
明代大政治家呂坤以他豐富的閱歷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寫出了《呻吟語》這一千古處世奇書。書中說了一段十分精闢的話:“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里作用。古今得禍,精明者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為愚也。”
提起《紅樓夢》,說到王熙鳳,人們一面驚嘆於她的無與倫比的治家才能,她的應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但人們更為熟悉的是她的結局。她算是文學作品中“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了。王熙鳳的判詞是這樣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王熙鳳在賈府算是一個“巾幗英雄”了,她想盡各種辦法,用種種計謀,想使賈府振興起來,或者至少維持著大家的局面,同時也積攢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盡瘁,卻招來賈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滿,最終也沒有使賈家有什麼起色,死後甚至連女兒也保不住。
王熙鳳比一般人更多地體驗了痛苦的折磨,且不說她在背後遭罵挨咒勞心竭力,絞盡腦汁,就是死時的淒涼和死後的寂寞也會使她備嘗苦楚。倒是李紈並不轟轟烈烈,並不勞心竭力,卻落得乾淨自在,人緣好,中年時兒子功成名就。的確,王熙鳳只知耍小聰明,不知道厚道待人,只知損人利己,不知深藏於密。甚至連自己的丈夫也數落她,背叛她,她實在是活得好苦好苦,而這一切的根源,卻在於她的聰明和愛耍小聰明。
西方有這樣一種說法,法蘭西人的聰明藏在內,西班牙人的聰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聰明,後者則是假聰明。培根認為,不論這兩國人是否真的如此,但這兩種情況是值得深思的。
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中外哲學、宗教書籍是思想境界的基礎,是人生思考和做人基礎,本任務盤點中外哲學、宗教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