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原旨》
正文
中國元代注釋《易經》、《易傳》,發揮易學、理學思想的著作。該書原與《易源奧義》 1卷、《繫辭》2 卷統名《易體用》。蒙古族(一說色目人)哲學家保巴撰。約成書於至元十三年(1276)或稍前。全書原 6卷,《四庫全書》將《繫辭》2卷併入,遂成8卷。有內府藏本,《四庫全書》本和商務印書館影印《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周易原旨》一書對魏代王弼,宋代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和朱熹等諸家思想都有所吸收,經過加工改造,自成一家之言,融於《易經》、《易傳》的注釋之中。
書中吸取宋代理學成果,改造發揮,形成作者自己的宇宙本體論思想。作者運用周敦頤《太極圖說》的太極動靜觀點,說明太極與萬物運動變化的動因;借鑑朱熹的“理一分殊”觀點,表達太極與萬物的關係。但對理一分殊的解釋卻與朱熹不同。作者不取一本而萬殊、萬殊而一本的說法,不用“月印萬川”的比喻,而以“物而不物,於物易之”的思想說明太極與萬物的轉化關係。認為太極既是物又不是物,它與宇宙萬物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關於太極轉化萬物的邏輯過程,書中認為,太極動靜產生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經過“氣變質成”的過程轉化為器物,同時陰陽二氣也就寓於器物之中。但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最終還要回復到太極。這樣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就呈現出“循環無窮,自強不息”的狀態。
《周易原旨》提出了“言不盡意,以心會心”的觀點,認為“言”既然不能表達“意”,就只有通過主觀的心去領悟客觀的“心”──太極之理。這一思想,是對王弼“言不盡意”說的發揮。為解釋實現“以心會心"的認識過程,作者又提出了“寂則能感,定則能應”的感應“心法”。認為“心以主靜為本”,絕去一切私慾,“心誠、貞正”,一切事理就能被感知、被認識。所謂感應“心法”,實際上是佛教禪宗“空寂之知”的翻版。作者企圖藉助感應“心法”調和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在認識論方面的矛盾,但卻給自己的認識論觀點塗上了更多的主觀唯心主義色彩。
《周易原旨》對易學中的辯證法思想也有較重要的發揮。書中指出,“物極必返,道窮必變”是“陰陽之義”,是陰陽變化的實質,在一切事物中普遍存在,是自然的規律。事物發展變化所表現的過程和階段性,也是受“物極必返”的規律“裁節”的。作者還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表述事物發展過程,指出“一生二,二生萬物”是“奇生耦”,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二者可以相有而不可以相無,要其歸則一而二,二而一”。書中還把“質”和“量”作為對立的哲學概念提了出來。所有這些,表明作者對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規律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但由於作者受唯心主義認識論體系的束縛,書中的辯證法的法則並不是作為具體事物本質的抽象,而是作為太極之理所固有的演化規律提出來的。
《周易原旨》中還反映出忠君濟民的政治思想。認為臣忠君應 “致身”、“竭力”。君當施 “仁”,有“信”,行“正”,“上以風化下”,“君正莫不正”。主張治理百姓要教化與刑法並用,以教化為主;教化以治心為本。還提出治政要有節,“法不可甚,用不可侈,賦不可苛”。強調“事天之道,濟民為先”。這反映了作者的重民思想,其目的還是為了鞏固舊的統治,在哲學上沒有脫出唯心史觀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