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脈灸經》

《十一脈灸經》

《十一脈灸經》包括《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兩種帛書,是在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12萬字帛書中,與針灸經絡關係比較密切的內容。《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是迄今發現最早的、較全面記載了人體十一條經脈循行路線及所主疾病的著作。並且,《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所記載的治療方法都僅有灸法。

基本信息

《十一脈灸經》《十一脈灸經》
《十一脈灸經》的出土是針灸學術領域的一件大事,憑藉這一古老帛書的記載,有關中國早期經絡的形態、走向、所主病症的種種推測,終於有了較為可靠的依據,諸多的迷團終於有了破解的可能。《十一脈灸經》的出土為學人苦苦尋覓的針灸經絡的發展源頭,揭開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折射出一道頗為奪目的光芒。順著光芒的指引,執著的人們將在追求古老針灸科學真諦的道路上前進得更遠。 《十一脈灸經》揭開針灸經絡起源的神秘面紗的珍貴史料——《十一脈灸經》,就是這諸多珍稀文物中的一部分,它包括《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兩種帛書,是在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12萬字帛書中,與針灸經絡關係比較密切的內容。《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是迄今發現最早的、較全面記載了人體十一條經脈循行路線及所主疾病的著作。並且,《足臂十一脈灸經》與《陰陽十一脈灸經》所記載的治療方法都僅有灸法。《足臂十一脈灸經》可能成書於春秋時期。書中以“足”表示下肢脈,共有6條;以“臂”表示上肢脈,共有5條。這十一條脈的排列順序是先足後手,循行的基本規律則是從四肢末端到胸腹或頭面部。《足臂十一脈灸經》主治疾病有78種,但尚未對疾病進行分類。《陰陽十一脈灸經》分甲乙兩種文體,成書時間較《足臂十一脈灸經》稍晚,該書在《足臂十一脈灸經》的基礎上對11條脈的循行及主病作了較大的調整和補充,以先陰脈後陽脈的原則,來確定各脈的排列次序。即全身9條經脈仍由四肢走向軀體中心,而“肩脈”與足少陰脈則與之相反,由頭或少腹部走向四肢末端。《陰陽十一脈灸經》共記載了所主的147種疾病,並將各脈的病候按致病原因的不同,區分為“是動病”和“所產(生)病”。從總體上看,《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所記載的十一條經脈在循行分布上有如下幾個共同特點:①經脈的起點多在腕踝部附近;②經脈循行路線的描述非常簡單,有的脈甚至為只有起點與終點的兩點連一線的最簡單形式;③描述經脈循行時,使用頻率最高也是最讓今人難以理解的術語是“出”字;④經脈循行方向自下而上,各脈之間不相接續,而且與內臟不相聯繫。這些特徵反映了當時經脈的概念很原始、很簡單,還沒有形成上下縱橫聯絡成網的經絡系統的概念,但是《十一脈灸經》這些記載與《靈樞·經脈》篇中十二經脈的理論有密切的淵源關係,為我們了解在《黃帝內經》成書以前的經絡形態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十一脈灸經》的出土是針灸學術領域的一件大事,憑藉這一古老帛書的記載,有關中國早期經絡的形態、走向、所主病症的種種推測,終於有了較為可靠的依據,諸多的迷團終於有了破解的可能。《十一脈灸經》的出土為學人苦苦尋覓的針灸經絡的發展源頭,揭開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折射出一道頗為奪目的光芒。順著光芒的指引,執著的人們將在追求古老針灸科學真諦的道路上前進得更遠……

有關針灸的著作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套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千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現在,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民眾所信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