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明堂》

針灸著作。簡稱《黃帝內經明堂》。十三卷。是《黃帝明堂經》的注本。為7世紀初(唐初)由楊上善注釋改編而成。前十二卷論十二經脈腧穴;末一卷論奇經八脈。本書曾經唐太醫署規定為學習針灸的主要課本。唐以後失傳,現只存一卷(卷一),是根據日本發現的殘卷刊印的,有《叢書集成》本。

基本信息

【生平】

楊上善為隋唐期間著名醫家(約公元575~公元670年),在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6年)任太醫侍御,唐顯慶時(公元656~660年)轉任通直郎,守太子文學,精於醫術,診療出奇,能起沉疴。但其籍貫、生卒年月等正史無傳。

【著作與成就】

楊上善根據《八十一難經》、《扁鵲灸經》、《秦承祖明堂》、《明堂經》、《曹氏灸經》等醫著,對《黃帝內經》作了注釋,編著成《黃帝內經太素》,是現存最早注釋《內經》的專著。另外,楊上善尚著有《黃帝內經明堂類成》,據《舊唐書》載其有十三卷,今僅存殘本序文及第一卷手太陰肺經,名為《黃帝內經明堂》

《黃帝內經太素》的針灸特色

《黃帝內經太素》對《黃帝內經》原文的歸類注釋,其中有很多關於針灸內容的章節,如在卷十九、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三十中,就有關於經絡、腧穴、刺灸方法及針灸治療各種疾病的專門記載,反映出楊上善深諳針灸學的基本理論和臨床實踐,使針灸學得到了較好的一次總結,不失為隋唐時期一部學術價值較高的針灸醫著。《黃帝內經太素》闡發《內經》經文原旨較為深刻,如其對孫絡的注釋是:“十五絡脈從經脈生,謂之子也;小絡從十五絡生,乃是經脈孫也”,闡理貼切。又如對“豹文刺”的注釋亦較清晰明了,“左右前後,狀若豹文,故曰豹文刺也。”對於奇經八脈,楊氏進行了較深刻的考證,闡明奇經八脈的循行、主病等。楊氏對於腧穴的名稱,能言簡意賅地以腧穴的生理特性來闡明其義。如經渠穴的解釋:“水出流注,入渠徐行,血氣從井出已流注至此,徐引而行,故曰經渠。”楊氏不但能用腧穴的生理特性而且還能利用解剖知識來闡釋穴名,如對足三里、巨虛上廉、巨虛下廉三穴名稱的解釋。楊氏對腧穴的排列順序以分經統穴為主,這一歸類方法對後世腧穴歸經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後世特別是北宋王惟一對全身腧穴的十四經脈歸經法很大程度上是受此影響而來。

《黃帝內經明堂》對針灸發展的影響

《黃帝內經明堂類成》原書十三卷,又名《黃帝內經明堂》,其成書年代尚無明確考證。
由於《黃帝內經明堂》系楊上善奉敕對中國第一部腧穴經典——《黃帝明堂經》的重新註解與編撰,故實際是—部官修醫書。楊氏廣求異本,精校詳註,因而其質量較高。該書為考察《黃帝明堂經》的結構、體例、傳本源流,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同時對於《針灸甲乙經》傳本的校勘,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現藏日本仁和寺中的楊上善《黃帝內經明堂》卷子,共有兩軸,都僅存卷一及肺經部分、(有部分缺文),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經考察發現該傳本的主要內容又被針博士丹波康賴《醫心方》針灸卷所輯錄。除了上述《醫心方》外,《黃帝內經太素》及日本一些古書中也保存有《黃帝內經明堂》的一些佚文,這些佚文對於考察《黃帝內經明堂》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同時也是輯校《黃帝明堂經》的寶貴素材。從該書殘存的卷一內容可以看出,《黃帝內經明堂類成》中對經脈、腧穴的排列已經按照經脈氣血流注的順序排列,而不再按頭、面、軀幹、四肢等進行分部排列。如手太陰肺經腧穴的排列則按中府、天府、俠白、尺澤、孔竅(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的順序,與《內經》中“手之三陰,從藏走手”的經脈循行方向完全一致,使腧穴理論與經脈理論更有機地結合起來,這與《針灸甲乙經》中腧穴分部排列的順序顯然不同。楊氏在該書中還對腧穴的五行五輸屬性、部位、誤刺 留針時間、施灸壯數、誤灸等作了記載,甚至還對穴名及穴性作出了解釋。由此可見,《黃帝內經明堂》對於第一部腧穴經典《黃帝明堂經》內容的保存以及針灸腧穴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有關針灸的著作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套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千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現在,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民眾所信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