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氣質(temperament):
2.指個人心情隨情境變化而隨之改變的傾向,亦即個體的反應傾向。
3.風格;氣度。
氣質最主要的特點是由內而外,氣質的培養是最為漫長的過程,需要的是平時不斷的自我提升。
氣質是表現心理活動的速度、強度、平衡性、靈活性等方面的穩定的動力特點。平常我們說的“性情”、“脾氣”、“稟性”,就是指氣質。
氣質沒有好壞之分,它不決定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也不決定一個人的智力水平;不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價值,也不決定一個人的社會成就。但是氣質對人實踐活動是有一定影響的。氣質不僅影響活動的動力,而且可能影響活動的效率。
概論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人格特徵。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的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因而它為人的全部心理活動表現染上了一層濃厚的色彩。它與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脾氣”、“性格”、“性情”等含義相近。
氣質是由人的生理素質或身體特點反應出的人格特徵,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在新生兒期即有表現:如有 的嬰兒安靜,有的好哭,必然影響其父母或哺育者與嬰兒的互動關係,從而影響人格的形成。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上,如心理過程的速度、強度、穩定性、指向性和靈活性等。具體表現為情緒體驗的強弱、意志力的大小、注意集中時間的長短、知覺或思維的快慢等。使個體的全部心理活動呈現獨特的色彩。
氣質是指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包括心理活動的速度(如語言、感知及思維的速度等)、強度(如情緒體驗的強弱、意志的強弱等)、穩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長短等)和指向性(如內向性、外向性)。這些特徵的不同組合,便構成了個人的氣質類型,它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動都染上了個性化的色彩,屬於人的性格特徵之一。氣質類型通常分為多血質、膽汁質、黏液質、抑鬱質四種。
氣質(Temperament)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人的氣質差異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經系統活動過程的特性所制約。孩子剛一落生時,最先表現出來的差異就是氣質差異,有的孩子愛哭好動,有的孩子平穩安靜。
氣質是人的天性,無好壞之分。它只給人們的言行塗上某種色彩,但不能決定人的社會價值,也不直接具有社會道德評價含義。一個人的活潑與穩重不能決定他為人處世的方向,任何一種氣質類型的人既可以成為品德高尚,有益於社會的人,也可以成為道德敗壞、有害於社會的人。
氣質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任何氣質的人只要經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在不同實踐領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為平庸無為的人。
分析
氣質與人格的區別在於,人格的形成除以氣質、體質等先天稟賦為基礎外,社會環境的影響起決定作用;而氣質是人格中的先天傾向。現代心理學對氣質的研究影響較大的有:A.H.巴斯和普洛明提出氣質的EAs模型,
確定三種氣質傾向:
情緒性,指個體情緒反應的強度;
活動性,指個體能量釋放的一般水平;
交際性,指個體的人際交往特點。
A.托馬斯和切斯提出兒童氣質的九個維度,即活動水平、節律性、主動或退縮、適應性、反應閾限、反應強度、情緒質量、分心程度、注意廣度和持久性,並據此劃分三種氣質類型:易教養型、困難型和緩慢發動型。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提出“四體液學說”,認為氣質取決於人體內的四種液體,即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的混合比例,並以何種體液占優勢而把人的氣質分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抑鬱質。這種體液說已不被採納,但四種氣質類型的名稱仍得以沿用。
巴甫洛夫認為有四種典型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即活潑的、安靜的、不可抑制的、弱的,分別與希波克拉底的四種氣質類型相對應,四種氣質類型即四種典型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行為表現。除這四種典型的類型外,還有許多中間類型。巴甫洛夫學派的觀點得到後繼者的進一步發展,如捷普洛夫和涅貝利岑等主張研究神經系統的各種特性及其判定指標;梅爾林主張探討神經系統特性與氣質的關係,強調神經系統的幾種特性的組織是氣質產生的基礎。還有人將氣質歸因於體質、內分泌腺或血型的差異,但氣質的生理基礎仍無法確定。
氣質在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通過生活實踐,在後天條件影響下形成的,並受到人的世界觀和性格等的控制。它的特點一般是通過人們處理問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顯示出來的,並表現出個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
歷史
氣質是一個古老的心理學問題。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特就提出了4種體液的氣質學說。他認為人體內有四種體液:血液(來自拉丁語—sanguis)、粘液(來自希臘語—phlegma)、黃膽汁(來自希臘語—chole)和黑膽汁(來自希臘語—melanoschole)。四種體液諧調,人就健康,四種體液失調,人就會生病。希波克拉特曾根據哪一種體液在人體內占優勢把氣質分為四種基本類型: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多血質的人體液混合比例中血液占優勢,膽汁質的人體內黃膽汁占優勢,粘液質的人體內粘液占優勢,抑鬱質的人體內黑膽汁占優勢。幾世紀以後,羅馬醫生哈林(Galen)用拉丁語“emperametnum”一詞來表示這個概念。這就是“氣質”(temperament)概念的來源。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從類似氣質的角度把人分為“中行”、“狂”、“狷”三類。他認為“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意思是說,“狂者”一類的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是積極的,進取的,他們“志大言大”,言行比較強烈表現於外;屬於“狷者”一類的人比較拘謹,因而就“有所謹畏不為”;“中行”一類的人則介乎兩者之間,是所謂“依中庸而行”的人。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代醫學中,曾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把人的某些心理上的個別差異與生理解剖特點聯繫起來。按陰陽的強弱,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五種類型,每種類型各具有不同的體質形態和氣質。又根據五行法則把人分為“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和“土形”,也各有不同的膚色、體形和氣質特點。這兩種分法是互相聯繫的。作為分類基礎的陰陽與近代生理學研究的興奮和抑制有某些類似之處。
近百年來,氣質心理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成為個性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表現形式
心理學根據氣質是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特點和其在行為方式上的表現,揭示出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三種特性:
1,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強度;2,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均衡度;3,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靈活性。
這些特徵把高級神經活動分為4種類型:
1,強而不均衡的;2,強的、均衡的、靈活的;3,強的、均衡的、惰性的;4,弱型的。這些高級神經活動的類型,是人的氣質形成的生理基礎。
人的氣質可分為4種類型:膽汁質(興奮型)、多血質(活潑型)、粘液質(安靜型)、抑鬱質(抑制型)。古
代所創立的氣質學說用體液解釋氣質類型雖然缺乏科學根據,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確實能觀察到這四種氣質類型的典型代表。活潑、好動、敏感、反應迅速、喜歡與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容易變換等等,是多血質的特徵。直率、熱情、精力旺盛、情緒易於衝動、心境變換劇烈等等,是膽汁質的特徵。安靜、穩重、反應緩慢、沉默寡言、情緒不易外露,注意穩定但又難於轉移,善於忍耐等等,是粘液質的特徵。孤僻、行動遲緩、體驗深刻、善於覺察別人不易覺察到的細小事物等等,是抑鬱質的特徵。因此,這四種氣質類型的名稱曾被許多學者所採納,並一直沿用到現在。
人的氣質類型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加以測定。但屬於某一種類型的人很少,多數人是介於各類型之間的中間類型,即混合型,如膽汁-多血質,多血-粘液質等。
現代心理學把氣質理解為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這些心理特點以同樣方式表現在各種各樣活動中的心理活動的動力上,而且不以活動的內容、目的和動機為轉移。
氣質是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這種典型的心理特點很早就表露在兒童的遊戲、作業和交際活動中。據N.B.斯特拉霍夫的研究,在39名作為研究對象的小學生中,有34名明顯地表現出所述的氣質類型。其中多血質的有9名,膽汁質的10名,粘液質的9名,抑鬱質的6名。
氣質類型的很早表露,說明氣質較多地受個體生物組織的制約;也正因為如此,氣質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雖然也有所改變,但與其他個性心理特徵相比,變化要緩慢得多,具有穩定性的特點。
氣質主要表現為人的心理活動的動力方面的特點。所謂心理活動的動力是指心理過程的速度和穩定性(例如知覺的速度、思惟的靈活程度、注意集中時間的長短)、心理過程的強度(例如,情緒的強弱、意志努力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動的指向性特點(有的人傾向於外部事物,從外界獲得新印象,有的人傾向於內部,經常體驗自己的情緒,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等等。氣質仿佛使一個人的整個心理活動表現都塗上個人獨特的色彩。
當然,心理活動的動力並非完全決定於氣質特性,它也與活動的內容、目的和動機有關。任何人,無論有什麼樣的氣質,遇到愉快的事情總會精神振奮,情緒高漲,幹勁倍增;反之,遇到不幸的事情會精神不振,情緒低落。但是人的氣質特徵則對目的、內容不同的活動都會表現出一定的影響。換句話說,有著某種類型的氣質的人,常在內容全然不同的活動中顯示出同樣性質的動力特點。例如,一個學生每逢考試表現出情緒激動,等待與友人的會面時會坐立不安,參加體育比賽前也總是沉不住氣,等等。就是說,這個學生的情緒易於激動會在各種場合表現出來,具有相當固定的性質。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說,情緒易於激動是這個學生的氣質特徵。
作用
人的氣質對行為、實踐活動的進行及其效率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了解人的氣質對於教育工作、組織生產、培訓幹部職工、選拔人才、社會分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氣質不影響活動的性質,但可以影響活動的效率。如果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考慮到這一點,就能夠有效提高自己和他人的效率。
人的氣質本身無好壞之分,氣質類型也無好壞之分。在評定人的氣質時不能認為一種氣質類型是好的,另一種氣質類型是壞的。每一種氣質都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具有積極的意義,而在另一種情況下可能具有消極的意義。如膽汁質的人可成為積極、熱情的人,也可發展成為任性、粗暴、易發脾氣的人;多血質的人情感豐富,工作能力強,易適應新的環境,但注意力不夠集中,興趣容易轉移,無恆心等。氣質相同的人可有成就的高低和善惡的區別。抑鬱質的人工作中耐受能力差,容易感到疲勞,但感情比較細膩,作事審慎小心,觀察力敏銳,善於察覺到別人不易察覺的細小事物。氣質不能決定人們的行為,是因為人們可以自覺地去調節和控制。
氣質不能決定一個人活動的社會價值和成就的高低。據研究,俄國的四位著名作家就是四種氣質的代表,普希金具有明顯的膽汁質特徵,赫爾岑具有多血質的特徵,克雷洛夫屬於粘液質,而果戈里屬於抑鬱質。類型各不相同,卻並不影響他們同樣在文學上取得傑出的成就。氣質只是屬於人的各種心理品質的動力方面,它使人的心理活動染上某些獨特的色彩,卻並不決定一個人性格的傾向性和能力的發展水平。所以氣質相同的人可以成為對社會作出重大貢獻、品德高尚的人,也可以成為一事無成、品德低劣的人;可以成為先進人物,也可以成為落後人物,甚至反動人物。反之,氣質極不相同的人也都可以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成為某一職業領域的能手或專家。
氣質雖然在人的實踐活動中不起決定作用,但是有一定的影響。氣質不僅影響活動進行的性質,而且可能影響活動的效率。例如,要求作出迅速靈活反應的工作對於多血質和膽汁質的人較為合適,而粘液質和抑鬱質的人則較難適應。反之,要求持久、細緻的工作對粘液質、抑鬱質的人較為合適,而多血質、膽汁質的人又較難適應。在一般的學習和勞動活動中,氣質的各種特性之間可以起互相補償的作用,因此對活動效率的影響並不顯著。對先進紡織工人所作的研究證明,一些看管多台工具機的紡織女工屬於粘液質,她們的注意力穩定,工作中很少分心,這在及時發現斷頭故障等方面是一種積極的特性。注意的這種穩定性補償了她們從一台工具機到另一台工具機轉移注意較為困難的缺陷。另一些紡織女工屬於活潑型,她們的注意比較容易從一台工具機轉向另一台工具機,這樣注意易於轉移就補償了注意易於分散的缺陷。
但是,在一些特殊職業中(例如飛機駕駛員、太空人、大型動力系統調度員或運動員等),要經受高度的身心緊張,要求人們有極其靈敏的反應,要求人敢於冒險和臨危不懼,對人的氣質特性提出特定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氣質的特性影響著一個人是否適合於從事該種職業。因此在培訓這類職業的工作人員時應當測定人的氣質特性。這是職業選擇和淘汰的根據之一。
由於人們的氣質各不相同,所以要求在教育工作中必須採取因材施教、個別對待的方法。例如,嚴厲的批評對於膽汁質或多血質的學生會促使他們遵守紀律,改正錯誤,但對抑鬱質的學生則可能產生不良後果。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考慮學生的氣質特點。又如,在改變作息制度和重新編班時,多血質的學生很容易適應,無需特別關心,而對於粘液質、抑鬱質的學生則需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照顧,才能使他們逐步適應新的環境。
當然,絕不能孤立地考慮人們的氣質特徵,更重要的是培養積極的學習和勞動態度。如果具有正確的動機和積極的態度,各種氣質類型的人都可能在學習上取得優良成績,在勞動中做出出色的貢獻。
總之,雖然人的行為不是決定於氣質,而是決定於在社會環境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動機和態度,但是氣質在人的實踐活動中也具有一定的意義。雖然氣質與態度相比只居於從屬的地位,但它是構成人們各種個性品質的一個基礎,因此它是一個必須加以分析和考慮的重要因素。
氣質美
氣質是指人相對穩定的個性特徵、風格以及氣度。性格開朗、瀟灑大方的人,往往表現出一種聰慧的氣質;性格開朗、溫文爾雅,多顯露出高潔的氣質;性格爽直、風格豪放的人,氣質多表現為粗獷;性格溫和、風度秀麗端莊,氣質則表現為恬靜……無論聰慧、高潔,還是粗獷、恬靜,都能產生一定的美感。相反,刁鑽奸滑、孤傲冷僻,或卑劣萎靡的氣質,除了使人厭惡以外,絕無美感可言。
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數量的人只注意穿著打扮,並不怎么注意自己的氣質是否給人以美感。誠然,美麗的容
貌,時髦的服飾,精心的打扮,都能給人以美感。但是這種外表的美總是膚淺而短暫的,如同天上的流雲,轉瞬即逝。如果你是有心人,則會發現,氣質給人的美感是不受年紀、服飾和打扮局限的。
一個人的真正魅力主要在於特有的氣質,這種氣質對同性和異性都有吸引力。這是一種內在的人格魅力。
氣質美首先表現在豐富的內心世界。理想則是內心豐富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理想是人生的動力和目標,沒有理想的追求,內心空虛貧乏,是談不上氣質美的。品德是氣質美的另一重要方面。為人誠懇,心地善良是不可缺少的。文化水平低下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人的氣質。此外,還要胸襟開闊,內心安然。
氣質美看似無形,實為有形。它是通過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個性特徵、言行舉止等表現出來的。氣質外化在一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走路的步態,待人接物的風度,皆屬氣質。朋友初交,互相打量,立即產生好的印象。這種好感除了來自言談之外,就是來自作風舉止了。熱情而不輕浮,大方而不傲慢,就表露出一種高雅的氣質。狂熱浮躁或自命不凡,就是氣質低劣的表現。
氣質美還表現在性格上。這就涉及到平素的修養。要忌怒忌狂,能忍辱謙讓,關懷體貼別人。忍讓並非沉默,更不是逆來順受,毫無主見。相反,開朗的性格往往透露出大氣凜然的風度,更易表現出內心的情感。而富有感情的人,在氣質上當然更添風采。
高雅的興趣是氣質美的又一種表現。例如,愛好文學並有一定的表達能力,欣賞音樂且有較好的樂感,喜歡美術而有基本的色調感,等等。
許多人並不是靚女俊男,但在他們的身上卻洋溢著奪人的氣質美:認真,執著,聰慧,敏銳。這是真正的氣質美,是和諧統一的內在美。
追求美而不誤解美、褻瀆美,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熱愛美、追求美的人都要從生活中領悟美的真諦,把美的外貌和美的氣質、美的德行與美的語言結合起來,展現出人格、氣質、外表的一個完整的美好形象來。
消費心理學中定義
從消費心理學角度定義:氣質是不以活動目的和內容為轉移的典型的、穩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性。
這個定義包含以下一些內容:
第一,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速度、強度、靈活性方面的動力特性。
第二,氣質具有天賦性。
第三,氣質具有穩定性和可變性。
氣質的學說
1、體液說
體液說是最早的氣質學說。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特認為,人體有四種體液:
血液(多血質)
粘液(粘液質)
黃膽汁(膽汁質)
黑膽汁(抑鬱質)
2、體型說
體型說是由德國精神病學家克瑞奇米爾提出來的。他根據對精神病患者的臨床觀察,認為人的身體結構與氣質特點有一定的關係,可以按照人的體型劃分人的氣質類型。他把人的
氣質分為肥胖型、瘦長型等類型。
肥胖型的人情緒不穩定,時而激動,時而心情沮喪,易患躁狂抑鬱症;
瘦長型的人孤僻、多思、沉靜,易患分裂型精神病。事實上,氣質與體型並沒有必然關係。
3、血型說
血型說是日本學者古川竹二提出來的。他認為人的氣質與血型有關。古川竹二根據人的血型將氣質分為
A型、B型、AB型、O型四種類型。
A型的人溫和、穩重、順從;
B型的人感覺靈敏、善於社交;
AB型兼有A型和B型的特點;
O型的人志向高遠、好勝心強,比較霸道。事實上,並沒有證據證明氣質與血型有必然的聯繫。
4、激素說
氣質的激素說是由英國心理學家L•柏爾曼提出來的。柏爾曼認為,人的氣質是由甲狀腺、腎上腺、腦垂體、副甲狀腺和性腺等內分泌腺的活動水平決定的。
甲狀腺型的人甲狀腺分泌多,精神飽滿、意志堅強、任性急躁;甲狀腺分泌少,則精神易疲勞、反應遲鈍。研究表明,內分泌腺的活動對人的心理和行為有重要調節作用,因而對人的氣質有一定的影響。但內分泌腺的活動受神經系統的調節,因此,不能孤立討論內分泌腺對氣質的影響。
5、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
巴甫洛夫認為人的氣質是由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決定的。
大腦皮層的基本神經過程有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三種基本特性。根據這三種特性可以將個體的神經活動分為不同的神經活動類型。神經過程的強度是指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的能力,興奮與抑制能力強,其神經活動就是強型,興奮與抑制能力弱,其神經活動就是弱型。均衡性是指興奮與抑制能力的相對強弱。根據神經活動的均衡性,可以將強型又分為兩類:如果興奮與抑制的能力基本接近,就是平衡型;興奮能力明顯高於抑制能力,就是不平衡型。靈活性是指興奮與抑制之間相互轉換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