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當皇帝是威風凜凜,傾國皇權,盡操吾手;他當皇帝是戰戰兢兢,傾國皇權,恨不得儘快離手。哪個皇帝如此奇特,不喜皇權?這個皇帝就是歷史上唯一的張姓皇帝,張邦昌。
張邦昌,字子能,進士出身,位高權重,歷任尚書右丞、中書侍郎、太宰兼門下侍郎等多個重要崗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大臣卻主張與金議和,賣國求榮,無恥之極。
與金議和,有去無回
靖康元年,金國背棄盟約南下攻宋,北宋不敵,政權搖搖欲墜。朝廷分成兩派,求和派與主戰派,張邦昌隸屬求和派。宋欽宗軟弱無能,決定與金議和。
重臣王黼當年在立嗣上站錯了隊,站在宋欽宗的對立面,欽宗上台後默許李黨暗裡伏殺王黼。張邦昌是王黼那一派,雖說沒有什麼大錯,但也在欽宗心裡留下了疙瘩,欽宗要剪除對象之一。於是欽宗將與金和議這個“美差”交給了他。君命難違,張邦昌戰戰兢兢進入金營。與金和議,宋欽宗表面是割地賠款,暗地裡卻是突襲金營,一網打盡。金國一行等於將張邦昌逼進了死路,有去無回。
靖康和議,宋欽宗如原先計畫一樣突襲了金營。宋軍突襲金營後,張邦昌一口咬定不是朝廷所為,保住了性命。
因為遲遲不見割地憑據,金朝反攻,宋金和議沒有達成。金朝反攻的第一要求是罷黜主戰派李綱等人,主戰派李綱是張邦昌的“私敵”,這一要求被認為是張邦昌授意,張與金人已為一黨。
被迫登基,登基不稱“朕”
公元1127年,金朝攻破東京,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金朝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助他登基。張邦昌做皇帝,是被強硬推上去的,當時漢人皆推趙氏,但被金太宗一概否決,最後宋齊愈,王時雍等舉薦張邦昌。
張邦昌雖然當上了“皇帝”,但始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連“朕”這個皇帝慣用的稱呼都不敢用。張邦昌登基之後,金國大軍返回北方,他身服縞素,率領文武百官,以臣子禮向身在囚籠里徽、欽二帝遙拜送行,聲淚俱下,哀痛欲絕。
還政趙氏,宿敵謀害
張邦昌這個“皇帝”並沒有當多久,金軍撤離一個月後,他退位,還政趙氏,獻大宋玉璽,立康王,請宋哲宗元佑皇后垂簾聽政。自此,存活了三十三天的“大楚”政權宣告結束。
康王宋高宗即位之後,再次啟用主戰派李綱,意圖重振國風。作為昔日的宿敵,李綱復出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張邦昌。李綱上書彈劾張邦昌,高宗顧念在即位之功最終將他貶為節度副史。
禍起紅顏,逐出家門
如果說高宗把他貶為節度副史是李綱的公報私仇,那么這次的命喪黃泉就是禍起紅顏。張邦昌當“皇帝”的時候,立宋徽宗的嬪妃靖恭夫人李春燕為偽後,兩人情深意重。一日張邦昌醉酒,又招惹了這位李夫人,李夫人裸著雙臂躺在了張邦昌懷裡,耳鬢廝磨,最後還親自扶張邦昌上車,送他回東府。
這事傳到了高宗耳里,高宗大怒,先是不動聲色抓了李夫人,嚴刑逼供,讓她指認張邦昌的罪行,後是抓張邦昌來對峙,給他安了個莫須有的罪狀,賜死張邦昌。高宗的這齣戲,美其名曰是為父親徽宗報綠帽子之仇,實際上是借題發揮,除掉異己,秋後算賬。
張邦昌死後,《宋史》將他劃入《叛臣傳》,張氏家族公開將他逐出家門,可悲矣!
宋欽宗 張邦昌 王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