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這個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沈星移的名字就來源於康有為,康有為是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
大家對他的印象大都來源於高中課本里,認為他主張維新變法,是清朝末年死氣沉沉中不可多得的明白人,是一個敢於挑戰權威的進步青年。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後大吃一驚。
大家對於康有為最大的印象,恐怕就是歷史書里的“公車上書” 了吧,然而,真正的歷史是,康有為的公車上書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公車上書其實是康有為的自我編纂!其中漏洞百出,謊話連篇。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敗於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進士正在北平考完會試,等待發榜。《馬關條約》內割讓台灣及遼東,賠款白銀二億兩的訊息突然傳至,在北京應試的舉人群情激憤。台籍舉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為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1],十八省舉人回響,一千二百多人連署。5月2日,由十八省舉人與數千市民集“都察院”門前請代奏。”
然而事實是。。。康有為組織的這一場公車上書根本沒有付諸實施,只是在門口鬧了一場而已,康有為根本沒有去都察院遞送上書。
對此,1895年夏天在上海出版的署名為“滬上哀時老人未還氏”的《公車上書記》一書本有明確交代:“是夕(四月八日)議者既歸散,則聞局已大定,不復可救,於是群議渙散,……而初九日松筠庵之足音已跫然矣,議遂中寢,惜哉惜哉。”
——所謂“議遂中寢”,意思就是根本沒有去都察院上書。只是嘴上說說而已,連基本的行動都沒有。
那么1895年到底有沒有公車上書呢?當然是有的,只不過並不是康有為自我吹噓的那樣,而且和康有為沒啥關係。
自當年二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反對和談的奏摺、電報多達150餘次,參與人數超過2000餘人次。其中各省封疆大吏過半數參與其中,京城翰林院、總理衙門、國子監、內閣諸部官員均有大規模聯名上書,官員們早已形成了聲勢浩大的抵制和約的上書運動。
在官員們的策動下,入京會試的舉人們的熱情同樣高漲,各省公車自行聯名上書有31件,共1500餘人次簽名。至於康有為在松筠庵所組織的那場簽名,因未曾前去上書,在當時並無政治影響力。
所以啊,歷史上的公車上書一共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上層官員自發的上書活動,這個才是真的公車上書。
而另一個最為我們我們熟知的康有為“公車上書”,是一場只存在嘴上說說的鬧劇,是康有為為了撈錢騙人胡吹亂杜撰出來的,目的只在於發國難財。
康有為 公車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