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刺客那么多 為什麼他的名氣最大?

說到刺客,你的腦海中會浮現怎樣的畫面?也許是這樣:有一個人靜靜的隱藏在黑暗之中,等到目標出現,驟然出手,一擊而中後立刻抽身而退,消失於夜色,只把自己的背影留給所有人,周邊的侍衛追而不及,只能放任其離去……

停!這樣的情景應該只會出現在武俠小說中,你也就是想想而已。在歷史上,真正的刺客都沒有飄逸的身影,留個我們更多的是悲壯。

春秋戰國是刺客最為活躍的時代,當時社會動盪,各諸侯裂土封疆,相互攻伐,為了各自的利益,他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去打擊對手,明面上戰爭頻發,暗地裡刺客橫行。最著名的刺客也就出自此時,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他,就是那個刺殺秦王嬴政的荊軻。

風蕭蕭兮易水寒風蕭蕭兮易水寒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還有很多其他的刺客,同樣擁有著傳奇的故事,比如要離,聶政,專諸。《戰國策》中有一篇文章,叫《唐雎不辱使命》,裡邊有一段描述他們三人的內容,“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由此可見,他們也是刺客之中的翹楚,但為什麼我們會深深的記住荊軻,而對他們三人卻所知甚少呢?

戰國末年,秦國實力強大,有一統天下的宏願,滅趙之後,兵鋒直指燕國,太子丹很害怕,想要找到阻止滅國的方法。打是打不過,那就只能換個方法了,他與田光密謀,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是太子丹的門客,感念其對自己有知遇之恩,遂同意去刺殺秦王。

秦始皇秦始皇

公元227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去鹹陽,太子丹和賓客穿上白衣,到易水邊為其送行。荊軻也知道自己此去十死無生,遂唱一首歌與眾人告別,這就是著名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悲壯之感撲面而來。之後,荊軻去往秦國,覲見嬴政,在秦國朝堂之上,圖窮匕見,刺殺秦王。但,天不遂人願,最終荊軻還是失敗了,嬴政逃過一劫,而燕國卻沒逃過滅亡的命運。

評價一個刺客,本應該以結果作為標準,成功了,即使身死,也證明了自己作為“刺客”的價值。但是,荊軻卻用失敗的結果換取了所有人的銘記。因為他的目標是秦王,當時最強國家的國王,甚至是未來一統天下的帝王。面對這樣的人物,荊軻卻不改衷腸,毫不怯懦,他真正彰顯了作為“刺客”的精神。所以,荊軻之名才永留青史。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