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史上4位女沙皇,第一位是大眾情人,第四位是雍正帝的冬粉!

號稱“戰鬥民族”的俄國是典型的重男輕女的國家,婦女在國家中的地位很低,不要說參政議政,就是生命權也常遭到男人的威脅。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國度,在歷史上竟然出現過4位女沙皇,尤其是最後一位不僅統治時間最長,功績最大,而且也最具爭議性,時至今日依然在俄國具有極深遠的影響力。

1.葉卡捷琳娜一世(1684-1727年)

原名瑪爾塔·斯卡烏龍斯卡婭,出身於立陶宛農家,起初嫁與一名瑞典騎兵為妻,俄瑞戰爭期間被俘虜,成為俄軍的軍妓。瑪爾塔因為相貌出眾、妖冶嫵媚,很快便名聲大噪,成為沙皇彼得一世寵臣緬希科夫的情婦,緬希科夫隨後又將其獻於主子,令彼得一見之下神魂顛倒,遂納入皇宮為妃,並將其更名為葉卡捷琳娜,時當1703年。

沙俄女皇

葉卡捷琳娜不僅美艷絕倫,而且性格剛毅,常在彼得征戰的危難之際為其出謀劃策,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故而深得彼得寵愛。葉卡捷琳娜於1724年被立為皇后,一生中為彼得育有11個孩子,但只有兩個女兒得以存活。1725年,彼得大帝駕崩,葉卡捷琳娜在舊情人、權臣緬希科夫的擁護下登基,成為沙俄史上首位女沙皇,稱號為葉卡捷琳娜一世。

葉卡捷琳娜在位2年時間內,對外與奧地利結成反法同盟,對內則拚命享樂放蕩,急迫地享用女皇地位所能帶來的無上榮光,然而樂極生悲,過度奢靡的生活使其很快病倒。1727年,葉卡捷琳娜一世病死,遺詔立彼得一世的孫子(廢太子阿列克謝之子)為帝,史稱彼得二世。

2.安娜一世(1693-1740年)

安娜為彼得一世的侄女(伊凡五世之女)、彼得二世的堂姑,嫁與庫爾蘭公爵為妻,丈夫死後承襲公爵,終身再未改嫁。公元1730年,彼得二世病死,因無子嗣,故最高樞密院擁立安娜為女沙皇,條件是安娜要將實權交於最高樞密院。安娜假意應允,在登上皇位後很快便發動政變,解散最高樞密院,建立起獨裁統治。

沙俄女皇

安娜上台後,重用其德國舊情人比龍,由他組成專門的特務部門,對異己力量實行殘酷的鎮壓。比龍憑藉女皇的信用,以“無冕沙皇”的姿態對俄國進行德國化教育,大力排斥本土派勢力,從而為自己招致大量的政敵。而女沙皇本人則整日奢靡享受,大肆揮霍,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

1740年,安娜因享樂過度病倒,並很快翹了辮子,臨死前指定姐姐的外孫伊凡為接班人,即伊凡六世。

3.伊莉莎白一世(1709-1762年)

伊莉莎白為彼得一世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女,是伊凡六世之母安娜的“閨蜜”。伊莉莎白與侄兒彼得二世年齡相若,自幼便是其親密玩伴,甚至在彼得成人後依然保持著某種曖昧的關係,甚至有朝臣建議兩人結為夫婦。安娜一世在位時,極力排擠伊莉莎白,迫使後者遠離宮廷生活。

沙俄女皇

安娜一世倒行逆施,引起俄國貴族的強烈不滿,於是在其病死後,很快便推翻伊凡六世,擁立伊莉莎白為女沙皇,時當公元1741年。伊莉莎白登基後,實行“開明專制”,恢復樞密院並賦予其實權,廢除死刑,取消國內海關,頒布鼓勵商業流通的法令,用法律形式確立貴族特權,儘可能的吸收各階層的人士參與政權,從而大大緩解了國內矛盾。對外通過俄瑞戰爭及七年戰爭,從瑞典、普魯士手中開疆拓土,成績不俗。

伊莉莎白在國政上重用情人拉祖莫夫斯基,而自己熱衷於組織假面舞會和各種遊藝活動,在社會上帶動起崇尚奢華精緻的風氣。伊莉莎白病死於1762年,死前早已選立外甥彼得·費多羅維奇為繼承人,即後來的彼得三世。

4.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

原名索菲婭·奧古斯特,生於德國,1744年嫁與遠房表哥彼得為妻,並皈依東正教,改名為葉卡捷琳娜。因為彼得兩年前已被姨媽、女沙皇伊莉莎白立為儲君,所以葉卡捷琳娜便成為王妃,但並不受寵,夫妻關係很僵。葉卡捷琳娜為博取俄國人的好感,拚命學習俄語與宮廷禮儀,故深得俄國貴族好感。彼得於1762年即位,但同年便被妻子推翻,並很快被處死。

沙俄女皇

葉卡捷琳娜登基後,重用情人波將金,實行“開明專制”,編纂新法典,對國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加強貴族特權,維護和發展農奴制,並對征服地區實行俄羅斯化政策。對外通過戰爭擊敗土耳其、瑞典,打開通向黑海及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並與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極大地擴張沙俄版圖。

葉卡捷琳娜在私生活方面很是放縱,情人眾多,據學者考證數量考證不下20人之多。有趣的是,女沙皇還對清朝的雍正帝充滿好感,將其視為“開明君主”的榜樣加以學習,可謂雍正帝的“鐵桿冬粉”。葉卡捷琳娜在沙俄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也是繼彼得一世之後,再獲得“大帝”稱號的君主,其豪言“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曾令歐洲震驚。女皇病死於1796年,長子保羅繼位,史稱保羅一世。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